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血lgE水平、PPD皮试反应与小儿过敏性疾病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桂梅 郭履赒 +1 位作者 王晓川 何婉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7-169,共3页
为了观察脐血IgE含量、不同年龄小儿PPD皮试反应与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探讨Th1、Th2应答失常与过敏性疾病的关联 ,进一步了解过敏性疾病的免疫发病机理 ,采用ELISA法检测204例脐血血清IgE水平 ,随访2岁龄幼儿湿疹、过敏性鼻炎、... 为了观察脐血IgE含量、不同年龄小儿PPD皮试反应与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探讨Th1、Th2应答失常与过敏性疾病的关联 ,进一步了解过敏性疾病的免疫发病机理 ,采用ELISA法检测204例脐血血清IgE水平 ,随访2岁龄幼儿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情况 ,同时调查2岁龄幼儿和7岁龄小学生PPD皮试反应与常见过敏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 :①脐血IgE增高小儿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气管炎高发倾向。②2岁龄幼儿过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总的人次以PPD( -)组为多 ;有家族过敏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PPD( -)年长儿患过敏性疾病机率高于PPD(+)者。提示 :脐血I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脐血IGE ppd皮试反应 T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接种后卡疤与PPD试验关系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叶玲华 汤春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7年第4期202-203,共2页
通过188例儿童结核菌素试验.探讨卡介苗接种后卡疤与PPD试验的关系。提示卡介苗接种后12周至1年内PPD试验阳性率最高,随接种年限的延长阳性率逐渐下降:接种后有卡疤与无卡疤的PPD试验阳性事及局部硬结平均直径均无明显差异,提示以... 通过188例儿童结核菌素试验.探讨卡介苗接种后卡疤与PPD试验的关系。提示卡介苗接种后12周至1年内PPD试验阳性率最高,随接种年限的延长阳性率逐渐下降:接种后有卡疤与无卡疤的PPD试验阳性事及局部硬结平均直径均无明显差异,提示以有无卡疤判断人体免疫是否成功,并以此评价人群免疫水平有一定的片面性,应以PPD试验衡量抗结核免疫力较为客观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接种 卡疤 ppd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对奶牛结核病PPD试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袁立岗 蒲敬伟 +1 位作者 柳炜 陆敬文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5期106-108,共3页
为了验证抗菌药物对奶牛结核病PPD试验结果的影响,对PPD实验阳性牛,用一定剂量的链霉素并加以地塞米松进行刺激,结果发现:犊牛(≤1岁),转阴率为35.3%,88.2%的牛皮差减小;青年牛(≤2岁),76.7%的牛皮差减小;成年母牛(≥2岁),42%的牛皮差... 为了验证抗菌药物对奶牛结核病PPD试验结果的影响,对PPD实验阳性牛,用一定剂量的链霉素并加以地塞米松进行刺激,结果发现:犊牛(≤1岁),转阴率为35.3%,88.2%的牛皮差减小;青年牛(≤2岁),76.7%的牛皮差减小;成年母牛(≥2岁),42%的牛皮差减小。这说明使用一定剂量和疗程的抗菌药并加以激素,能够明显影响PPD试验的结果。因此在检疫前要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结核病 ppd试验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奶牛结核病检测方法与PPD检测符合率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石琴 袁立岗 +2 位作者 蒲敬伟 沙丽 柳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10期87-89,共3页
对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的2 106头奶牛用PPD进行普检,共检出结核病阳性牛26头;随机采集20头阴性牛和26头阳性牛抗凝血和全血,进行牛结核γ-干扰素ELISA试验和胶体金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与PPD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3种方法检测均为... 对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的2 106头奶牛用PPD进行普检,共检出结核病阳性牛26头;随机采集20头阴性牛和26头阳性牛抗凝血和全血,进行牛结核γ-干扰素ELISA试验和胶体金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与PPD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3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16份,均为阴性的10份,总符合率为57%。PPD和γ-干扰素ELISA相比,均为阳性的23份,阳性符合率为88%(23/26),均为阴性的11份,阴性符合率为55%(11/20);PPD和胶体金检测相比,均为阳性的19份,阳性符合率为73%(19/26),均为阴性的19份,阴性符合率为95%(19/20)。结果表明:3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较低;每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γ-干扰素ELISA敏感性较高,而胶体金特异性较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相应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结核病 ppd Γ-干扰素 胶体金 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156所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情况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永强 杨欢欢 +3 位作者 王亚亚 田敬茹 李扬 王岫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了解保定市不同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及患病情况,为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2年3月保定市不同地区156所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及结核菌素(PPD)试验筛查资料,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教育阶段学生PPD筛... 目的了解保定市不同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及患病情况,为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2年3月保定市不同地区156所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及结核菌素(PPD)试验筛查资料,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教育阶段学生PPD筛查结果。结果共调查156所学校68177名入学新生肺结核疑似症状及密切接触史,对63939名学生进行PPD试验筛查。其中,PPD试验阳性学生13821人,阳性率21.62%;强阳性学生3083人,强阳性率4.82%;发现结核病病例15例,报告发病率为23.46/10万。不同教育阶段学生PPD试验阳性率、强阳性率及结核病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教育阶段学生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平原区与山区学校学生PPD试验阳性率(22.28%VS 17.89%)和强阳性率(4.85%VS 3.6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寄宿制初中与非寄宿制初中PPD试验阳性率(23.94%VS 21.60%)和强阳性率(5.07%VS 3.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加强初中年级及以上新生的结核病筛查和健康教育,尤其是平原地区寄宿制学校,及早发现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ppd试验 肺结核 感染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副结核病的检测结果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继才 付美芬 +4 位作者 杨国荣 王安奎 杨世平 黄必志 袁希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165,共4页
应用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结合细菌培养、ELISA和病理解剖对示范牧场的牛群进行了副结核病的检测,结果未发现该牧场有副结核病阳性牛。
关键词 牛副结核病 ppd试验 细菌培养 ELISA试验 病理解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获得性免疫缺陷(阴性HIV)“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7
作者 刘雅琼 林辉 +13 位作者 于磊 王清青 王太武 马翔宇 凌华 吴国辉 张路 周向东 熊玮 黄君富 黄国荣 吴龙 向颖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9-375,共7页
目的对社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AIDS)综合征(阴性HIV)"患者"进行病因探索。方法采用定性系统分析筛检国内外相关综合征报道病例,探索类AIDS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可能的聚类属性;通过现况调查掌握"患者"人... 目的对社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AIDS)综合征(阴性HIV)"患者"进行病因探索。方法采用定性系统分析筛检国内外相关综合征报道病例,探索类AIDS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可能的聚类属性;通过现况调查掌握"患者"人群的一般特征和临床特征。结果定性系统分析显示,目前在世界范围,与类AIDS综合征(阴性HIV)"患者"相似的疾病有2种,即CD4+T淋巴细胞缺陷综合征(ICL)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NTM感染);通过174例网络调查和52例现场观察,发现"患者"人群以男性为主,青、中年为主;在国内分布地区广泛;主诉症状涉及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根据症状特点,病程有急性期和稳定期之分;群体症状及体征为:淋巴结部位肿胀感、骨痛、肌肉"跳"(痛)、淋巴结节、皮肤结节(皮疹)、舌苔白厚、关节弹响、皮肤干燥;52例"患者"检测发现CD4+T淋巴细胞<500/μL 17例(32.69%)、CD4/CD8比值异常16例(30.77%)、干扰素-γ抗体阳性17例(36.69%)和PPD阳性39例(++~+++,75.00%);高危险性行为是可疑的暴露因素之一。结论类AIDS综合征(阴性HIV)"患者"现象不能完全用心理因素予以解释,其呈现的临床特征有明显的一致性和规律性,亟待开展深入研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HIV AIDS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囊性纤维化 ppd CD4+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校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接者感染筛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宪 侯婕 翟晓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某高校2007级某女生于2009年10月患肺结核后,对与该学生密接者130例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控制大学生结核病流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130例肺结核患者密接者(其中6例为最密接者)作为筛查对象,密接者行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 目的某高校2007级某女生于2009年10月患肺结核后,对与该学生密接者130例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控制大学生结核病流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130例肺结核患者密接者(其中6例为最密接者)作为筛查对象,密接者行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和拍胸片(chest X-ray,CR),最密接者还行CT和痰涂检验。结果 130名密接者的PPD试验结果显示强阳性33例,强阳性率为25.38%;CR检查结果显示密接者无阳性体征,最密接者的CT结果显示无异常。痰涂检验结果显示没有发现结核杆菌。结论从结核患者密接者各项筛查结果来看,该校结核病目前未构成群体环境肺结核疫情,没有造成传播。大学生是肺结核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应定期对在校学生进行体格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结核病 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AIDS人群中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凤仁 汤恒 +6 位作者 殷继国 周沛林 叶建君 熊昌富 刘焰东 赵焕虎 叶临湘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了解HIV/AIDS人群中肺结核(HIV(+)TB(+))患者的免疫特征及抗结核治疗的效果。方法横断面收集12例现症HIV(+)TB(+)患者、24例HIV/TB双重感染者(HIV(+)PPD(+))、74例单纯HIV/AIDS患者(HIV(+)PPD(-))、56例单纯肺结核病患者(HIV(-)TB(+... 目的了解HIV/AIDS人群中肺结核(HIV(+)TB(+))患者的免疫特征及抗结核治疗的效果。方法横断面收集12例现症HIV(+)TB(+)患者、24例HIV/TB双重感染者(HIV(+)PPD(+))、74例单纯HIV/AIDS患者(HIV(+)PPD(-))、56例单纯肺结核病患者(HIV(-)TB(+))(初治涂阳)及36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2 ml,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同时前瞻性收集12例HIV(+)TB(+)患者及56例HIV(-)TB(+)患者的血常规数据、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痰菌阴转及肺部病变的改变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分析。结果(1)与正常人群相比,HIV感染或结核感染均可导致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2)在HIV与结核双重感染人群的细胞免疫中,与HIV相关的免疫改变起主要作用:不管其是否结核发病,其淋巴细胞计数都存在同等程度的下降。(3)HIV(+)TB(+)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与HIV(-)TB(+)患者相比,药物不良反应、痰菌阴转及肺部病变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IV(+)TB(+)患者的细胞免疫主要与HIV感染有关,而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提高HIV(+)TB(+)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并可使其肺结核病得到良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结核 ppd试验 细胞免疫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接种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婴儿日后发生喘息的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雅丽 杨锡强 +1 位作者 唐雪梅 王莉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92-594,共3页
为观察卡介苗 (BCG)单用或联用干扰素γ(IFN_γ)和维生素A(VitA)对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患儿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 (PPD)皮肤试验、喘息发作及单核细胞源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_18)水平的变化。给予44例毛支患儿单独BCG或合并IFN_γ... 为观察卡介苗 (BCG)单用或联用干扰素γ(IFN_γ)和维生素A(VitA)对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患儿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 (PPD)皮肤试验、喘息发作及单核细胞源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_18)水平的变化。给予44例毛支患儿单独BCG或合并IFN_γ/VitA治疗 ,于治疗前和3个月后进行PPD皮试 ,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产生IL_18的水平。随访时间平均1年 ,观察喘息发作情况。未接受BCG接种的19例毛支婴儿作为对照组。结果BCG接种后PPD平均硬结直径大于干预前及毛支对照组恢复期 ,以合并IFN_γ、VitA治疗组更为突出。BCG接种组1年内喘息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恢复期。干预后IL_18水平明显升高 ,尤以合并IFN_γ、VitA治疗组为高 ;PPD皮试强度与IL_18水平呈正相关。提示BCG可促进毛支患儿PPD皮试阳转率 ,增强IL_18活性 ,具有预防毛支患儿日后发展为哮喘的作用。IFN_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接种 预防 毛细支气管炎 婴儿 喘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核病的诊断 被引量:13
11
作者 江载芳 赵顺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6-618,共3页
儿童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结核杆菌培养或抗酸染色发现结核杆菌,但由于儿童结核病相对感染的细菌量少,结核杆菌培养或抗酸染色阳性率较低,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结核菌素试验,近年发展了血清结核杆菌抗体检测和γ-干扰素释放测定方法。文章... 儿童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结核杆菌培养或抗酸染色发现结核杆菌,但由于儿童结核病相对感染的细菌量少,结核杆菌培养或抗酸染色阳性率较低,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结核菌素试验,近年发展了血清结核杆菌抗体检测和γ-干扰素释放测定方法。文章重点介绍了这两种诊断方法在儿童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核病 结核菌素试验 血清结核杆菌抗体 干扰素-γ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的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雅丽 杨锡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探讨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 Guerin,BCG)或联用干扰素γ(IFNγ-)/维生素A(VitA)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44例,25例患儿给予单独BCG或合并IFNγ-/VitA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纯... 目的:探讨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 Guerin,BCG)或联用干扰素γ(IFNγ-)/维生素A(VitA)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44例,25例患儿给予单独BCG或合并IFNγ-/VitA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纯结核蛋白衍生物(PPD)皮试,采用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体外产生IL-12、IL-18、IL-10、IL-4、IFNγ-的水平及膜表面蛋白质分子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mRNA的表达,并随访平均1年时间,临床观察喘息发作的情况。19例未接受BCG接种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疾病对照组。结果:干预后IL-12、IL-18、及IFNγ-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LAG-3 mRNA的表达增强,IL-4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意义,IL-10水平略下降。BCG接种后PPD平均硬结直径大于干预前及毛细支气管炎对照组恢复期。BCG单用或联用IFNγ-/(VitA)组1年内喘息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恢复期,单用或联用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产生在合并IFNγ-/VitA治疗组未显示出优势。结论:BCG可促进毛细支气管炎患儿PPD皮试阳转、增强TH1细胞功能的作用,推测IL-10水平未显著降低可能与BCG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卡介苗 ppd反应 辅助性 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2-143,共2页
为了解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分析前期(1984年~1989年)3010例新生儿与后期(1994年~1999年)2575例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PPD试验的结果。前期接种者阳转率85.12%,阴性率14.88%,未种者阳性率0;后期接种者阳转率87.57%,... 为了解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分析前期(1984年~1989年)3010例新生儿与后期(1994年~1999年)2575例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PPD试验的结果。前期接种者阳转率85.12%,阴性率14.88%,未种者阳性率0;后期接种者阳转率87.57%,阴性率12.43%,后期未接种者例数增多,阴性率91.67%,阳性率增至8.33%。两期合计:已接种者阳转率86.24%,阴性率13.76%,未种者阴性率92.19%,阳性率为7.81%,已种者阳转率显著高于未种者。资料显示新生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在未取得新的菌苗代替前,对控制结核病仍有应用价值。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接种的作用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卡介苗 ppd试验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某奶牛场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疑似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炉明 孙泉云 +5 位作者 龚国华 顾晓 翁永刚 戴莲群 朱九超 赵洪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7期32-37,共6页
为评估奶牛年龄分布、棚舍位置、胎次、泌乳等因素,对牛型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特异性的影响,对上海市某奶牛场2031头奶牛的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初筛结果进行分析和回顾性问卷调查,并利用Epi info^TM 7软件,对初筛结果和问卷... 为评估奶牛年龄分布、棚舍位置、胎次、泌乳等因素,对牛型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特异性的影响,对上海市某奶牛场2031头奶牛的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初筛结果进行分析和回顾性问卷调查,并利用Epi info^TM 7软件,对初筛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初筛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奶牛场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初筛疑似反应率为15.75%,疑似反应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0~2胎的青年奶牛,其中1.5~2岁青牛奶牛疑似反应率最高;随着年龄、泌乳量和胎次的增加,疑似反应率呈下降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配种奶牛(OR=2.02,P<0.01),未怀孕奶牛(OR=1.37,P<0.01),未泌乳奶牛或干奶牛(OR=3.72,P<0.01)是导致奶牛场出现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疑似反应的危害性风险因素。结果表明:2岁以下青年奶牛易出现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疑似反应,呈现出显著的年龄相关性;是否配种、怀孕以及泌乳量多少均能够影响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的特异性。建议奶牛场将犊牛结核病首次检测日龄提前至90日龄以内,并对初筛出现疑似反应的奶牛立即隔离,采用γ-干扰素试验和PPD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的平行检测策略进行确诊。本研究全面了解了奶牛场初筛疑似反应奶牛的个体特征和风险因素,有助于提高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减少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奶牛 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疑似反应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2例儿童接种卡介苗效果调查
15
作者 熊晓红 李翠芳 张东云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8期459-460,共2页
为了解卡介苗 (BCG)接种效果 ,随机抽查接种过卡介苗的健康儿童 6 92例 ,按年龄分为 5组 (12~ 16周、~ 1岁、~ 2岁、~ 3岁、~ 4岁 ) ,进行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 (PPD)试验 ,72 h后观察硬结直径 ,同时测量 BCG接种后卡痕直径。结果 PP... 为了解卡介苗 (BCG)接种效果 ,随机抽查接种过卡介苗的健康儿童 6 92例 ,按年龄分为 5组 (12~ 16周、~ 1岁、~ 2岁、~ 3岁、~ 4岁 ) ,进行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 (PPD)试验 ,72 h后观察硬结直径 ,同时测量 BCG接种后卡痕直径。结果 PPD阳性率为 88.0 0 % ,阴性率为 11.99% ;各年龄组 PPD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其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 ;PPD反应强度与卡痕大小有相关关系。提示本组接种 BCG效果好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卡痕大小估计 BCG接种效果 ;对 PPD试验阴性者 ,应及时补种卡介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接种 ppd试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抗原的纯化在牛γ-干扰素ELISA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美珍 周望平 +4 位作者 肖兵南 杜丽飞 胡述光 刘毅 陈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比较皮内变态反应(TST)、抗酸染色、牛结核ELISA(PPD-ELISA)和γ-干扰素ELISA法(IFN-γ-ELISA)对牛结核的检测结果,并通过比较牛PPD、禽PPD、亲和层析牛PPD(牛PPD’)的IFN-γ-ELISA检测结果,探索诊断抗原的纯化在牛IFN-γ-ELISA法中的应... 比较皮内变态反应(TST)、抗酸染色、牛结核ELISA(PPD-ELISA)和γ-干扰素ELISA法(IFN-γ-ELISA)对牛结核的检测结果,并通过比较牛PPD、禽PPD、亲和层析牛PPD(牛PPD’)的IFN-γ-ELISA检测结果,探索诊断抗原的纯化在牛IFN-γ-ELISA法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抗酸染色相比,IFN-γ-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都比较高,分别为83.33%(5/6),98.14%(53/54),98.33%(58/60);牛PPD、禽PPD、牛PPD’3种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IFN-γ释放反应的结果表明,1例抗酸染色阳性的牛,未经亲和层析处理牛PPD的IFN-γ-ELISA检测OD值偏高,判为牛结核阳性,亲和层析纯化牛PPD的IFN-γ-ELISA检测OD值较低,判为牛结核阴性,表明亲和层析处理能排除环境分支杆菌对试验的干扰,IFN-γ-ELISA法有望替代TST法在中国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 皮内变态反应 抗酸染色 牛结核ELISA γ-干扰素ELISA法 亲和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P-10/ESAT-6特异性IFN-g释放反应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颖钰 詹枝华 +8 位作者 郭爱珍 项杰 邓铨涛 曾庆志 杜义祥 周金海 魏武 童庆伟 陈焕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176-180,共5页
前期研究已经建立了基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CFP-10/ESAT-6融合蛋白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IFN-γ释放反应,本研究旨在证实该方法在活动性肺结核及结核菌潜伏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实验对象包括111例当地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病例组)... 前期研究已经建立了基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CFP-10/ESAT-6融合蛋白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IFN-γ释放反应,本研究旨在证实该方法在活动性肺结核及结核菌潜伏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实验对象包括111例当地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病例组)及283例某大学入学新生(健康对照者)。采集肝素抗凝血,分别加入含结核菌抗原CFP-10/ESAT-6、植物血凝素及无刺激物(PBS)的细胞培养孔中,培养过夜,次日收集血清,进行IFN-γ检测。同时,对其中58位病人志愿者及46位健康对照志愿者进行了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PPD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率分别为79.3%(46/58)和76.1%(35/46),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PPD皮内变态反应不能用于活动性肺结核的检测。病例组IFN-γ体外释放反应的阳性率为95.5%(106/111),而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16.3%(46/283),两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IFN-γ体外释放反应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具有很高的灵敏度(95.5%)与良好的特异性。在健康组中,IFN-γ体外释放反应与PPD皮内变态反应的总符合率为50.0%,且IFN-g体外释放反应阳性者中,83.3%为PPD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在病例组中,二者的总符合率为72. 4%,IFN-g体外释放反应阳性者中,77.8%为PPD皮内变态反应阳性。CFP-10/ESAT-6特异性IFN-γ体外释放反应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PPD皮内变态反应由于受卡介苗免疫等因素影响在我国不能用于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病与结核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γ干扰素 分枝杆菌 CFP-10 ESAT-6 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 p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组织胞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蓓蕾 施毅 +7 位作者 印洁 吴鄂生 夏锡荣 孙圣华 桂希恩 赵中苏 阿依努尔 冯小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地方性真菌病。我国的自然条件适宜于组织胞浆菌生长与传播 ,但缺乏组织胞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本研究目的是调查我国组织胞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 方法 :30 0例正常人和 4 35例住院患者分别来源于湖南、... 目的 :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地方性真菌病。我国的自然条件适宜于组织胞浆菌生长与传播 ,但缺乏组织胞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本研究目的是调查我国组织胞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 方法 :30 0例正常人和 4 35例住院患者分别来源于湖南、江苏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前臂皮内注射酵母相组织胞浆菌素 (HIS ,美国ALK/Berke leyBiologicalsLaboratories生产 )和人型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PD) ,4 8~ 72h观察结果 ,最大红肿硬结直径≥ 5mm为阳性。 结果 :18.8% (138/ 735 )受试者HIS皮试阳性 ,阳性反应直径为 5 .0~ 4 5 .0 (9.1± 4 .3)mm。湖南、江苏和新疆三地正常人组HIS皮试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分别为 8.9%、15 .1%和 2 .1% (P <0 .0 5 ,P <0 .0 1)。患者组HIS总阳性率为 2 5 .5 % ,明显高于相应地区正常人组 (P <0 .0 1)。肺结核患者阳性率为 31.7% (78/ 2 4 6 ) ,高于肺炎 17.7% (11/ 6 2 )、肺癌 2 0 .9% (9/ 4 3)、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17.3% (9/ 5 2 )和其他疾病 12 .5 % (4 / 32 ) (P <0 .0 1)。PPD总阳性率为 5 2 .0 % (2 92 / 5 6 2 ) ,阳性反应直径为 5 .0~ 5 0 .0 (13.7± 4 .9)mm。两种抗原皮试均阳性者11.2 % ,均阴性者 4 2 .9% ,HIS皮试阳性而PPD阴性者 6 .8%。 结论 :我国存在组织胞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胞浆菌 组织胞浆菌素 人型-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皮肤试验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病两种活体诊断方法检测结合病原学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秀琼 李富祥 +2 位作者 赵文华 王金萍 杨仕标 《中国动物保健》 2012年第4期10-14,94,共6页
本文报道应用两种活体诊断方法检测牛结核病的试验结果。2010~2011年度,应用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分3批次对5156头奶牛和奶水牛实施监测,监测阳性数57头,阳性率1.11%。采集该57头牛抗凝全血,应用γ-干扰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检... 本文报道应用两种活体诊断方法检测牛结核病的试验结果。2010~2011年度,应用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分3批次对5156头奶牛和奶水牛实施监测,监测阳性数57头,阳性率1.11%。采集该57头牛抗凝全血,应用γ-干扰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检出阳性样品3份,阳性率5.26%。对14头第一批PPD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进行病理检验和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PCR检测,结果3份样品分离培养呈阳性,其中1份PCR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2份为非分枝杆菌。PCR方法检测的14份组织样品中,2份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1份为牛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结合病理剖检和病原PCR诊断,分析比较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γ-干扰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由于PPD纯度、非特异性反应、结果判定的主观性等因素,导致PPD皮内变态反应监测检出假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ppd试验 γ-干扰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分离培养 PCR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R-CCM+的某型拖拉机驾驶室热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普康 陈洪涛 +3 位作者 商潭苏 邢首辰 刘方圆 林好利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6年第3期14-17,共4页
主要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我公司生产的某型动力换挡拖拉机驾驶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分析过程中,首先对驾驶室内风场进行了试验标定,随后基于该标定模型进行太阳辐射、空调制冷及热舒适分析。通过热舒适性评价指标... 主要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我公司生产的某型动力换挡拖拉机驾驶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分析过程中,首先对驾驶室内风场进行了试验标定,随后基于该标定模型进行太阳辐射、空调制冷及热舒适分析。通过热舒适性评价指标PMV-PPD结果,对现有驾驶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驾驶室驾驶员处于过热状态,需要调整驾驶室空调进出风口位置,改善整个室内风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CCM+ 拖拉机驾驶室 试验 热舒适性 PMV-p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