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g-MAH改性PC/ABS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方少明 闫铨钊 +3 位作者 周立明 刘东亮 钟世春 曾育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8,共3页
用自制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对PC/ABS合金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PP-g-MAH对PC/ABS合金有明显增容作用,可使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当接枝物中马来酸酐(MAH)含量为5%、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含量为0.27%,PC/ABS合金... 用自制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对PC/ABS合金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PP-g-MAH对PC/ABS合金有明显增容作用,可使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当接枝物中马来酸酐(MAH)含量为5%、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含量为0.27%,PC/ABS合金中PP-g-MAH用量为2.5份时,合金综合性能最佳,其缺口冲击强度可达44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g—MA H 改性 PC/ABS 塑料合金 增容 综合性能 缺口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增容PET/PA66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玉君 何国山 侯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6,共3页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用PP-g-MAH增容PET/PA66制备了PET/PA66/PP-g-MAH共混物。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发现,PP-g-MAH的加入改善了PET与PA66的相容性。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入15...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用PP-g-MAH增容PET/PA66制备了PET/PA66/PP-g-MAH共混物。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发现,PP-g-MAH的加入改善了PET与PA66的相容性。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入15%的PP-g-MAH,使PET/PA66/PP-g-MAH的冲击强度比PET/PA66提高2倍多,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得到改善,可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共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g-mah 增容 PET/PA66共混体系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尼龙66 马来酸酐 接枝 聚丙烯 共混物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纳米SiO_2/PP-g-MAH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伍玉娇 杨红军 +2 位作者 骆丁胜 丁兴艳 李清江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2,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纳米SiO2/PP-g-MAH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和PP-g-MAH用量对PP基体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热分析和SEM照片观测对PP/纳米SiO2和PP/纳米SiO2/PP-g-MAH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纳米SiO2/PP-g-MAH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和PP-g-MAH用量对PP基体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热分析和SEM照片观测对PP/纳米SiO2和PP/纳米SiO2/PP-g-MAH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2%的纳米SiO2和10%PP-g-MAH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可以使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80%,拉伸强度提高12.5%。DSC表明,纳米SiO2对PP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SEM电镜分析得出,经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均匀地分散于PP基体中,从而起到良好的改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SIO2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SEBS/PP-g-MAH的共混改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周伟平 刘先珍 +1 位作者 朱建军 蒋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03-206,共4页
用双螺杆挤出机对PA6用SEBS和SEBS/PP-g-MAH进行共混改性,PA6/SEBS/PP-g-MAH比PA6/SEBS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A6/SEBS/PP-g-MAH比PA6/SEBS、PA6的吸水率有较大幅度降低;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PA... 用双螺杆挤出机对PA6用SEBS和SEBS/PP-g-MAH进行共混改性,PA6/SEBS/PP-g-MAH比PA6/SEBS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A6/SEBS/PP-g-MAH比PA6/SEBS、PA6的吸水率有较大幅度降低;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PA6/SEBS/PP-g-MAH和PA6/SEBS样品的冲击断面,PA6/SEBS/PP-g-MAH中SEBS分散相粒子半径远比PA6/SEBS中SEBS分散相粒子半径小和均匀,这表明PA6/SEBS/PP-g-MAH改性后的PA6与SEBS的相容性有很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SEBS/pp-g-mah 力学性能 吸水率 扫描电镜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P-g-MAH/MMT纳米复合材料微孔发泡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高俊强 何力 +3 位作者 张纯 曹太山 蒋团辉 郝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0-102,共3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蒙脱土(PP/PP-g-MAH/MMT)纳米复合材料母粒。利用"二次开模"法注塑成型制得PP/PP-g-MAH/MMT纳米复合微孔发泡材料。研究了MMT和PP-g-MAH的用量对纳米复合微孔发泡材料发泡质量...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蒙脱土(PP/PP-g-MAH/MMT)纳米复合材料母粒。利用"二次开模"法注塑成型制得PP/PP-g-MAH/MMT纳米复合微孔发泡材料。研究了MMT和PP-g-MAH的用量对纳米复合微孔发泡材料发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的MMT和6%的PP-g-MAH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微孔发泡材料发泡倍率最大,泡孔平均直径最小,泡孔密度较大,泡孔尺寸分布范围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蒙脱土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微孔发泡 泡孔直径 泡孔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对聚丙烯/尼龙6共混体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贾宏葛 王雅珍 李华维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129-131,共3页
研究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相容剂对聚丙烯/尼龙6体系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PP-g-MAH对PP/PA6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能有效地增强PP/PA6共混体系两相界面的相互作用,改善PP和PA6的相容性,是效果较好的相容剂。
关键词 聚丙烯 尼龙6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 相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羽绒粉体共混膜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彭旭锵 徐卫林 +2 位作者 刘欣 李文斌 易长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5-198,共4页
采用不同增塑剂对羽绒粉体处理,制备了不同羽绒含量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羽绒粉体共混膜,分析了粉体含量、PP种类及不同增塑剂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体含量的增加,共混膜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而在相同粉体... 采用不同增塑剂对羽绒粉体处理,制备了不同羽绒含量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羽绒粉体共混膜,分析了粉体含量、PP种类及不同增塑剂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体含量的增加,共混膜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而在相同粉体含量的情况下,PP-g-MAH/羽绒粉体共混膜力学性能优于PP/羽绒粉体共混膜,用甘油处理后共混膜的力学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羽绒粉体 共混膜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对PA6/PP/TLCP三元共混物的增容改性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贺小华 张海良 +2 位作者 谭松庭 王霞瑜 李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9-142,共4页
研究了 PP- g- MAH对 PA6 / PP/ TLCP三元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以及对共混物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共混物的 DSC、SEM、POM、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 ,PP- g- MAH对共混体系有明显的增容作用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拉伸... 研究了 PP- g- MAH对 PA6 / PP/ TLCP三元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以及对共混物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共混物的 DSC、SEM、POM、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 ,PP- g- MAH对共混体系有明显的增容作用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得到提高 ;由于 TLCP的加入 ,共混物的熔体粘度大大低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g-mah PA6/pp/TLCP 三元共混物 增容改性作用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增容作用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PDM-g-MAH/TPU共混物流变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樊敏 陈金周 +3 位作者 刘雪莹 刘玉坤 李新法 王经武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3-45,共3页
以EPDM g MAH为增容剂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增韧聚丙烯 (PP)材料 ,研究了PP/EPDM g MAH/TPU共混物的流变行为 ,重点讨论了增容剂EPDM g MAH对共混物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n <... 以EPDM g MAH为增容剂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增韧聚丙烯 (PP)材料 ,研究了PP/EPDM g MAH/TPU共混物的流变行为 ,重点讨论了增容剂EPDM g MAH对共混物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n <1,且随EPDM g MAH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而降低 ,熔体符合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 ;温度升高 ,表观粘度降低 ;随着EPDM g MAH用量的增加 ,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g-mah 增容剂 熔融共混 制备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流变行为 非牛顿指数 表观粘度 粘流活化能 T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和PP-g-MAH对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建军 何亚东 +3 位作者 张志成 信春玲 曹敏华 金泽宇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9-54,共6页
纤维和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是决定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实验研究在玻璃纤维表面涂覆经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处理的纳米SiO_2以及在PP基体中加入PP-g-MAH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纤维和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是决定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实验研究在玻璃纤维表面涂覆经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处理的纳米SiO_2以及在PP基体中加入PP-g-MAH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_2经KH550表面处理后可以降低其表面能,有利于其在纤维表面分散吸附;纤维表面涂覆纳米SiO_2及在PP中加入PP-g-MAH,有利于增强纤维和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升了116.06%,拉伸强度提升了109.14%,弯曲强度提升了9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结合强度 纳米SIO2 pp-g-mah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PP-g-MAH共混物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敏 姚子华 +1 位作者 张荣珍 高俊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7,共4页
用 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方法对 PVC/ PP- g- MAH共混物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共混物断面氯元素的面分布图 ,并对面分布图像进行了相分析 ,从亚微观层次揭示了 PVC/ PP- g- MAH共混物的相结构。通过对元素面分布图的面积计算 ,研究了共混组成... 用 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方法对 PVC/ PP- g- MAH共混物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共混物断面氯元素的面分布图 ,并对面分布图像进行了相分析 ,从亚微观层次揭示了 PVC/ PP- g- MAH共混物的相结构。通过对元素面分布图的面积计算 ,研究了共混组成与相容性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能谱 微区分析 面分布 相结构 聚氯乙烯 聚丙烯 PVC/pp-g-ma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BS-g-MAH/SC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鑫 王晓蓓 +4 位作者 钟军 朱丽 谭建炜 闰明涛 宋洪赞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76,92,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g-MAH)/短碳纤维(SCF)复合材料,并利用万能电子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维卡软化和负荷热变形温度测试仪、热重分析仪以及熔体流动速率仪分别研究了其力学性...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g-MAH)/短碳纤维(SCF)复合材料,并利用万能电子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维卡软化和负荷热变形温度测试仪、热重分析仪以及熔体流动速率仪分别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流动性能。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以PP-g-MAH作为增容剂,适量的加入SCF(5%~10%),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升明显。维卡软化温度实验结果显示:SCF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热重分析表明:随着体系内SCF含量的逐渐增加,复合材料失重5%时的温度(T_(5%))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说明SCF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熔体流动速率分析表明:随着SCF含量的不断增加,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下降明显,流动性能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 ABS-g-mah SCF 制备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复合方式对PP/PP-g-MAH/MMT纳米复合微孔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及发泡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俊强 何力 +2 位作者 张纯 龚维 孙洪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1-63,79,共4页
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法,以5种不同的共混复合方式制备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蒙脱土(PP/PP-g-MAH/MMT)纳米复合材料母粒。用化学发泡法注塑成型制备PP/PP-g-MAH/MMT纳米复合微孔发泡材料。探讨了不同共混复合方式对微孔发泡材料力学... 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法,以5种不同的共混复合方式制备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蒙脱土(PP/PP-g-MAH/MMT)纳米复合材料母粒。用化学发泡法注塑成型制备PP/PP-g-MAH/MMT纳米复合微孔发泡材料。探讨了不同共混复合方式对微孔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及发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共混复合方式对纳米复合微孔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发泡质量均有影响。其中先将MMT和PP-g-MAH熔融共混,再与PP熔融共混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微孔发泡,其力学性能最优,发泡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蒙脱土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微孔发泡 力学性能 发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对SEBS/PP/MH/EG阻燃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述梅 袁俊轩 +1 位作者 葛俊静 赵建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3,91,共5页
在氢氧化镁(MH)与可膨胀石墨(EG)复配阻燃石蜡油改性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聚丙烯(PP)共混物(O-SEBS/PP)体系中,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增容,研究其对O-SEBS/PP/MH/EG阻燃复合体系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一定量... 在氢氧化镁(MH)与可膨胀石墨(EG)复配阻燃石蜡油改性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聚丙烯(PP)共混物(O-SEBS/PP)体系中,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增容,研究其对O-SEBS/PP/MH/EG阻燃复合体系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一定量的PP-g-MAH代替基体中的PP增容后,复合材料在保持UL94垂直燃烧V-0级的同时,拉伸强度(σmax)与100%定伸强度(σ100)随着PP-g-MAH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质量分数为6%时,分别为13.4 MPa和9.0 MPa,较未添加PP-g-MAH时分别提高13.6%和76.5%;撕裂强度则下降4.0%。复合材料的毛细管流变实验和淬断面扫描电子显微照片分析表明:PP-g-MAH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中MH、EG与O-SEBS/PP共混物基体间的界面黏合力,提高了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聚丙烯 氢氧化镁 可膨胀石墨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g-MAH对PP/PA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伍玉娇 骆丁胜 +1 位作者 杨红军 丁兴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4,83,共6页
研究了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作为相容剂对PP/PA6共混体系相容性、形态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P/PA6共混体系中加入相容剂POE-g-MAH,不仅能够显著改善PP/PA6共混物的相容性,明显降低分散相的粒径... 研究了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作为相容剂对PP/PA6共混体系相容性、形态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P/PA6共混体系中加入相容剂POE-g-MAH,不仅能够显著改善PP/PA6共混物的相容性,明显降低分散相的粒径,而且能够使PP/PA6共混物在保持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纯PP相比提高幅度分别达到198.3%和778.8%。POE-g-MAH增容PP/PA6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表明,PA6作为成核剂使PP的结晶温度提高,POE-g-MAH的加入能进一步促进PA6对PP基体的异相成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gmah pp/PA6共混体系 相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P-g-MAH与铝板粘接界面相的XPS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明安 张新明 谢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82-886,共5页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铝板/聚丙烯层状复合材料的粘接界面相,提出了粘接界面的化学反应机制.研究发现,聚丙烯(PP)中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时,铝板面上Al2p、O1s谱线明显向高结合能端移动,表明PP-g-MAH与铝板表面发生...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铝板/聚丙烯层状复合材料的粘接界面相,提出了粘接界面的化学反应机制.研究发现,聚丙烯(PP)中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时,铝板面上Al2p、O1s谱线明显向高结合能端移动,表明PP-g-MAH与铝板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Al-O-C配位键.配位键的形成使界面粘接强度明显提高.PP中不含PP-g-MAH时,铝板面上Al2p、O1s谱线处于低结合能端,聚丙烯未与铝板表面形成化学配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板/聚丙烯复合材料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界面相 配位键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在PP/纳米SiO_2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涛 周琦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6期82-85,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SiO_2用量和第三组分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对材料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ano-SiO_2用量为4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对PP...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SiO_2用量和第三组分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对材料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ano-SiO_2用量为4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对PP、PP/nano-SiO_2、PP/nano-SiO_2/PP-g-MAH复合材料进行DSC热分析和SEM照片观察发现:nano-SiO_2对PP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PP-g-MAH可以提高nano-SiO_2在PP基体中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NANO-SIO2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H-g-PP及偶联剂处理木粉填充PP的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臧克峰 项素云 +1 位作者 路萍 邓小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3,共3页
以松木粉对聚丙烯进行填充改性 ,比较了MAH -g -PP、铝酸酯和铝钛偶联剂三种表面处理剂对松木粉的处理效果 ,研究了木粉填充量以及NaOH溶液预处理对木粉填充改性PP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木粉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氢氧化钠 预处理 偶联剂 填充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改性PLA/HGB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继年 丁国新 +2 位作者 高俊珊 王周锋 朱金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0-172,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共混改性聚乳酸(PLA)/中空玻璃微珠(HGB)复合材料,考察了PP-g-MAH含量对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改善了HGB与PLA之间的相容性,增强了两者的...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共混改性聚乳酸(PLA)/中空玻璃微珠(HGB)复合材料,考察了PP-g-MAH含量对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改善了HGB与PLA之间的相容性,增强了两者的界面结合。随着PP-g-MAH的质量分数增加,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冲击韧性均先上升后降低,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PP-g-MAH的引入使体系的热分解温度向高温区偏移,改善了PLA/HGB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中空玻璃微珠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PP/纳米SiO2/PA6/POE-g-MAH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骆丁胜 伍玉娇 +1 位作者 肖贤彬 王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4,共4页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冷却方式对PP/纳米SiO2/PA6/POE-g-MAH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直线下降,断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对复合...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冷却方式对PP/纳米SiO2/PA6/POE-g-MAH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直线下降,断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对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影响显著,对拉伸强度影响较小;在复合材料结晶温度以下温度进行热处理,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下降,在结晶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热处理,采用快速冷却的冷却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温度为140℃,热处理时间为30min,水冷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聚丙烯 纳米SIO2 尼龙6 POE-g-mah 力学性能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