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opov超稳定性理论的模糊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明洁 杨莹春 诸静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6-410,共5页
对一类常见的非线性系统 ,利用 Popov超稳定性理论得到一种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案 ,该方案在模型匹配的条件下能保证闭环系统的 (渐近 )稳定性 .当模型匹配条件不满足时 ,通过引入一个辅助控制量使系统仍保持稳定 .因此 。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模糊自适应控制器 popov超稳定性理论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设计交流调速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宪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5期510-512,共3页
根据模型参考自适应原理 ,针对无速度传感器交流调速控制系统中速度辨识算法的收敛性问题 ,采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设计了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理论分析证明 ,所提供的方法能保证速度辨识算法的全局渐进稳定性 ,仿... 根据模型参考自适应原理 ,针对无速度传感器交流调速控制系统中速度辨识算法的收敛性问题 ,采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设计了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理论分析证明 ,所提供的方法能保证速度辨识算法的全局渐进稳定性 ,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理论 无速度传感器 交流调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POV超稳定性定理的神经元智能控制
3
作者 姜孝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研究一种渐近超稳定的神经元智能控制器结构.基于POPOV超稳定性定理,提出一种能保证控制系统渐近超稳定的控制器参数学习算法.针对神经元智能控制的直流全数字调速系统做了仿真实验,给出了仿真结果.
关键词 神经元智能控制器 popov稳定性定理 参数学习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直流数字调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波夫超稳定性的无刷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35
4
作者 杨俊华 吕惠子 +1 位作者 吴捷 杨金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07-113,共7页
在无刷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定子参数变化会引起电机特性不稳定。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策略(model reference adoptive strategy,MRAS)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磁链、速度自适应观测器,以无刷双馈电机的定子电流及磁链为状态变量,将... 在无刷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定子参数变化会引起电机特性不稳定。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策略(model reference adoptive strategy,MRAS)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磁链、速度自适应观测器,以无刷双馈电机的定子电流及磁链为状态变量,将磁链观测和速度辨识结合在一起,定子磁链观测值直接应用于直接转矩控制算法中,构建了无速度传感器无刷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采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确定速度自适应律,建立了Matlab/Simulink环境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磁链、速度自适应观测器可实现定子磁链、速度的精确辨识,磁链轨迹可以保持容差范围内的圆形,有效减少无刷双馈电机定子电阻变化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 波波夫稳定性理论 磁链辩识 无速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生长稳定性超熵产生判据
5
作者 龚玉斌 王昌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运用非平衡态热力学超嫡产生理论和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理论,以细胞、培养基和产物为参量,讨论了微生物生长的超熵产生及稳定性判据.理论分析与实验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微生物 熵产生理论 生长动力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加工对65Mn超疏水表面分形结构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乔屹涛 张东光 张智泓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6-853,共8页
以65Mn为基底材料,采用激光加工法,选择加工间距、扫描速度及重复扫描次数设计了正交试验,并经硬脂酸修饰构建了具有微纳复合结构的表面形貌。利用FESEM和EDS分别对样品表面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及MATLAB分... 以65Mn为基底材料,采用激光加工法,选择加工间距、扫描速度及重复扫描次数设计了正交试验,并经硬脂酸修饰构建了具有微纳复合结构的表面形貌。利用FESEM和EDS分别对样品表面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及MATLAB分别对处理后65Mn样品表面的接触角(CA)、滚动角(SA)进行了测量,计算了砂纸磨损前后65Mn样品的分形维数。最终得到各参数最优水平为加工间距0.05 mm,扫描速度200 mm/s,重复扫描3次,65Mn最优水平样品表面的分形维数为最大值2.5875,CA也为最大值154.19°;样品表面的分形维数达到最小值2.5591时,样品表面的CA也降为最小值151.19°.采用5 kPa负载和砂纸,对65Mn优水平样品进行磨损测试,与对照组相比,磨损后的65Mn优水平样品表面仍然具有最大的CA(145.51°)及最小的SA(34.77°)。由试验结果可知,样品表面不同区域的粗糙程度和不规则性相似,具有典型的分形结构特征。表面分形维数可用来评估65Mn样品表面的超疏水特性,表面分形结构越明显,分形维数越大,与之对应的CA也越大。表面分形维数还可以判断65Mn样品超疏水表面的机械稳定性,样品表面的分形维数越大,磨损后保留的分形结构越完整,与之对应的CA也越大,分形结构有效提高了65Mn样品表面的机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Mn 激光加工 分形理论 疏水表面 机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稳定理论的三轴台自适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醇铼 梅晓榕 +2 位作者 郭忠来 崔杰 柏桂珍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865-868,871,共5页
针对三轴转台电控伺服系统中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转台的快速性和大时变负载干扰,控制器用Popov超稳定性和正性理论进行设计,设计的信号综合并联自适应模型跟随控制器可解决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参数发生变化对控制性能影响的问题。仿真... 针对三轴转台电控伺服系统中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转台的快速性和大时变负载干扰,控制器用Popov超稳定性和正性理论进行设计,设计的信号综合并联自适应模型跟随控制器可解决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参数发生变化对控制性能影响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参数扰动及外力干扰,保证系统快速性要求,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转台 popov超稳定性理论 并联模型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俊杰 黄惟一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93-396,共4页
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又能确保系统稳定性是解决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时延问题的根本。本文阐述了采用Popov超稳定性理论分析并研究虚拟现实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并给出了其分析方法 ,指出Popov... 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又能确保系统稳定性是解决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时延问题的根本。本文阐述了采用Popov超稳定性理论分析并研究虚拟现实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并给出了其分析方法 ,指出Popov超稳定性与无源稳定性理论是条件一致的。实验显示本文所给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力觉临场感遥操作 机器人系统 popov稳定性 无源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工过程的免疫控制系统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婕 沈炯 李益国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0-514,共5页
借鉴生物免疫应答反馈机理模型,模拟抗原,T细胞及B细胞浓度关系,设计抑制T细胞与B细胞浓度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提出一类针对热工过程对象的免疫反馈控制器结构.利用Popov超稳定定理,分别针对两类热工对象免疫控制系统进行超稳定性分析... 借鉴生物免疫应答反馈机理模型,模拟抗原,T细胞及B细胞浓度关系,设计抑制T细胞与B细胞浓度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提出一类针对热工过程对象的免疫反馈控制器结构.利用Popov超稳定定理,分别针对两类热工对象免疫控制系统进行超稳定性分析;将Popov超稳定图像解推广至解析解,得到保证系统绝对稳定的控制器参数范围解析解.选取有自平衡能力的过热汽温对象以及无自平衡能力的汽包水位对象仿真验证.通过辨识并利用Popov超稳定定理分析系统,验证所得参数设计范围解析解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反馈机理 免疫反馈控制器 popov稳定性解析解 热工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空泡航行体水下弹道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23
10
作者 冯光 颜开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共8页
超空泡状态下的航行体水下弹道的研究涉及固、液、气(汽)三相介质的运动。本文应用细长体理论计算航行体在超空泡状态下的流体动力,成功模拟了超空泡状态下的航行体水下弹道。
关键词 空泡 空化器 细长体理论 附加质量 运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变量反馈实现3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同步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健 周激流 +1 位作者 何坤 乔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8,共3页
文献[1]在四阶MCK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产生N(N=3,4,5,…)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方法,采用4变量反馈实现了两个N 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同步。为了减少同步所需驱动信号的个数,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反馈变量可以减少为3个,以3涡卷超混... 文献[1]在四阶MCK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产生N(N=3,4,5,…)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方法,采用4变量反馈实现了两个N 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同步。为了减少同步所需驱动信号的个数,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反馈变量可以减少为3个,以3涡卷超混沌吸引子为例验证了这一结论,并进一步通过数值仿真用单变量反馈的方法实现了3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同步,节约了信道资源,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引子 单变量 混沌 四阶 反馈 个数 证明 同步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超混沌Lorenz系统的有限时间同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瑜 刘爱民 《广西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通过设计适当反馈控制器,实现了四维超混沌Lorenz系统在确定参数和不确定参数两种情况下的有限时间同步,并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关键词 混沌系统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有限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不确定的超混沌系统自适应的投影同步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响 张荣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613-616,共4页
对于一个新混沌系统,在参数不匹配的情况下,设计出简单易行的非线性反馈控制器以及参数自适应律,实现了主从系统的广义投影同步。借助Lyapunov稳定性定理与Barbalat引理,证明了该定理的正确性;从完全同步推广到投影同步,此方法是对前人... 对于一个新混沌系统,在参数不匹配的情况下,设计出简单易行的非线性反馈控制器以及参数自适应律,实现了主从系统的广义投影同步。借助Lyapunov稳定性定理与Barbalat引理,证明了该定理的正确性;从完全同步推广到投影同步,此方法是对前人工作的拓展。数值仿真进一步证实了定理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而且可以辨识未知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系统 自适应同步 投影同步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超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反同步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晟 唐驾时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0,共7页
引入新的四维连续超混沌系统,分析了它的基本动力学性质,构造电路,成功实现超混沌系统,并给出仿真结果。另外,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采用自适应方法,给出控制规律和未知参数的变化规律,在系统参数未知的情况下实现系统的反同步。最后,... 引入新的四维连续超混沌系统,分析了它的基本动力学性质,构造电路,成功实现超混沌系统,并给出仿真结果。另外,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采用自适应方法,给出控制规律和未知参数的变化规律,在系统参数未知的情况下实现系统的反同步。最后,采用数值方法验证了控制规律和参数变化规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混沌 同步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范畴与突变理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井安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突变理论是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建立起来的。一九七二年,法国数学家勒内·托姆(Rene Thom)在《结构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一书中,以拓扑学和奇点理论为工具,从稳定性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通过寻找和建立质态变化与外部控制因素变... 突变理论是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建立起来的。一九七二年,法国数学家勒内·托姆(Rene Thom)在《结构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一书中,以拓扑学和奇点理论为工具,从稳定性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通过寻找和建立质态变化与外部控制因素变化间的关系的数学模型,定量地研究与描述质态变化的现象与规律,从而系统地阐述了突变理论的内容,宣告了突变理论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奇点理论 定义域 曲面 结构理论 拓扑学 突变理论 数学家 极值点 临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观测器的分数阶超混沌Chen系统广义同步
16
作者 陈向荣 刘崇新 李永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69-1169,共1页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预估-校正算法,研究了分数阶超混沌Chen系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分数阶超混沌Chen系统存在超混沌的最低阶数为3.8阶,并根据分数阶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状态观测器,利用解析的方法求得广义同步的响应系...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预估-校正算法,研究了分数阶超混沌Chen系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分数阶超混沌Chen系统存在超混沌的最低阶数为3.8阶,并根据分数阶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状态观测器,利用解析的方法求得广义同步的响应系统,从理论上证明了该同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利用该同步方法实现了3.8阶超混沌Chen系统的广义同步,数值仿真结果证实了它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微积分 CHEN系统 状态观测器 广义同步 混沌 仿真结果 同步方法 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超混沌系统的参数辨识和混沌反同步
17
作者 杨丽新 何万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9-152,共4页
设计一种参数观测器,对一类不确定超系统中的未知参数进行识别,接着对该系统的混沌反同步进行研究,以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为基础,设计合适的非线性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参数观测器和控制器的共同作用下,参数未知超混沌系统实现混沌... 设计一种参数观测器,对一类不确定超系统中的未知参数进行识别,接着对该系统的混沌反同步进行研究,以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为基础,设计合适的非线性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参数观测器和控制器的共同作用下,参数未知超混沌系统实现混沌反同步,从而证明该观测器和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混沌反同步 混沌系统 参数观测器 稳定性理论 非线性反馈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六维Duffing-Lu超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
18
作者 王东晓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23-127,共5页
针对一种新六维Duffing-Lu超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别采取非线性同步控制和线性同步控制两种方案,通过选取合适的控制器参数(m)值,使A+m I为正定矩阵从而实现同步.Matlab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采用相同参数、相同... 针对一种新六维Duffing-Lu超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别采取非线性同步控制和线性同步控制两种方案,通过选取合适的控制器参数(m)值,使A+m I为正定矩阵从而实现同步.Matlab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采用相同参数、相同初始值的情况下,两种方案均可实现同步,其中线性同步控制的控制器更为简单,且可以实现参数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Duffing-Lu混沌系统 混沌同步控制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激光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孙晓雨 孙树峰 +7 位作者 王津 王茜 张丰云 张丽丽 姜明明 王萍萍 王海涛 陈希章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3-71,共19页
超疏水表面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功能性表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凭借超高加工精度和高度可控等特性,成为制备超疏水表面微纳尺度结构的有利工具。已有大量相关试验研究,但鲜有对加工机理和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从润湿理论出发,分析... 超疏水表面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功能性表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凭借超高加工精度和高度可控等特性,成为制备超疏水表面微纳尺度结构的有利工具。已有大量相关试验研究,但鲜有对加工机理和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从润湿理论出发,分析超疏水表面激光加工技术研究现状。按照微纳结构成型方式,归纳总结增材和减材激光加工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成型机理。基于成型机理系统梳理超疏水表面制备的研究进展。分析制备过程中影响材料表面超疏水性的因素。针对超疏水表面机械稳定性问题,梳理改善和提高表面机械稳定性的方法。简述超疏水表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指出试验研究结果的规律性总结的局限。与仅论述激光减材制备超疏水表面的综述类文章不同,从增材和减材两个方面论述激光加工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机理,详细分析激光减材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和表面疏水性影响因素,对未来激光加工制备超疏水表面更深层次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表面 润湿理论 激光加工机理 增材制造 机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节气门超扭曲算法无抖振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建民 郑朋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6-179,共4页
由于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存在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扰动等特点,控制变量会产生抖振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新型稳定性收敛滑模函数,同时利用状态估计器预测状态变量和扰动,并结合超扭曲控制算法设计无抖振控制器。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 由于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存在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扰动等特点,控制变量会产生抖振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新型稳定性收敛滑模函数,同时利用状态估计器预测状态变量和扰动,并结合超扭曲控制算法设计无抖振控制器。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器能有效抑制抖振,与滑模方法相比稳态控制精度提高65.38%,同时有信号跟随性优良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节气门 非线性 滑模控制 扭曲算法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状态估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