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乳液聚合法TiO_2/PMMA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白福顺 杜长森 +2 位作者 田安丽 梅成国 付少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二氧化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TiO2/PMMA)纳米复合粒子,研究了引发剂、助乳化剂、乳化剂、单体结构对TiO2/PMMA纳米复合粒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烷(HD)比十二醇和十六醇更能有效抑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液滴... 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二氧化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TiO2/PMMA)纳米复合粒子,研究了引发剂、助乳化剂、乳化剂、单体结构对TiO2/PMMA纳米复合粒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烷(HD)比十二醇和十六醇更能有效抑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液滴在水相中的Ostwald熟化效应,当MMA占TiO2质量的60%,HD占单体质量的6%,可聚合乳化剂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占整个体系质量的2%时,制备TiO2/PMMA纳米复合粒子分散体的粒径为185 nm,此时TiO2/PMMA纳米复合粒子与细乳液粒径差距较小;采用TiO2/PMMA纳米复合粒子制备喷墨印花用白色涂料墨水的稳定性和遮盖力明显优于同等条件下TiO2所制备的涂料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pmma纳米复合粒子 细乳液聚合 白色涂料墨水 喷墨印花 特种染料与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纳米粒子在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成涛 胥秋 +7 位作者 张黎 李剑 黄维 陈劲松 刘楠 何声宝 陈思瑶 潘首慧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无机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光、电、热特性以及低毒、低成本、环境友好性和生物稳定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质,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无机纳米粒子填充制备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无机金属及无机非金属... 无机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光、电、热特性以及低毒、低成本、环境友好性和生物稳定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质,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无机纳米粒子填充制备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无机金属及无机非金属两类无机纳米粒子在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明了其在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理机制,并对进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纳米粒子 生物降解 生物相容性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掺杂口腔复合树脂材料的近红外光固化
3
作者 乐鑫 贾庭芳 +4 位作者 陈瑶 周远柱 曲佳菲 李聪 申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5,共8页
为了提高现有复合树脂材料在近红外光下的固化效果和生物相容性,合成了一种无细胞毒性的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REUCNPs)掺杂的口腔复合树脂材料.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REUCNPs在808nm近红外光激发下发射出450~475nm的可见光,可被光引发... 为了提高现有复合树脂材料在近红外光下的固化效果和生物相容性,合成了一种无细胞毒性的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REUCNPs)掺杂的口腔复合树脂材料.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REUCNPs在808nm近红外光激发下发射出450~475nm的可见光,可被光引发剂樟脑醌(CQ)有效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将该REUCNPs掺入树脂基质中,可增强树脂单体的固化性能、机械性能和单体转化率,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当该口腔复合树脂材料中含有1%(质量分数)樟脑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CQ/DMAEMA)和4%(质量分数)REUCNPs时,在808nm近红外光的照射下实现了最佳的固化效果,并可掺杂质量分数为40%的改性SiO_(2)无机填料以获得较好的机械强度.REUCNPs掺杂的口腔复合树脂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具有较好的固化效果和生物相容性,为龋病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上转换纳米粒子 口腔复合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粒子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性能影响
4
作者 隋洋 魏鹏 +3 位作者 杨芝超 丛川波 孟晓宇 周琼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5-971,共7页
将改性TiO_(2)(m-TiO_(2))纳米粒子分散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溶液中,随后通过快速沉淀法制备了兼具高流动性和高耐磨性的UHMWPE/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EM、SEM、DSC、DMA、往复摩擦试验等方法探究了m-TiO_(2)纳米粒子对UHMWP... 将改性TiO_(2)(m-TiO_(2))纳米粒子分散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溶液中,随后通过快速沉淀法制备了兼具高流动性和高耐磨性的UHMWPE/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EM、SEM、DSC、DMA、往复摩擦试验等方法探究了m-TiO_(2)纳米粒子对UHMWPE耐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TiO_(2)纳米粒子对UHMWPE耐磨性的影响机理包括自身刚性作用的直接影响和调控缠结度的间接影响两方面。当m-TiO_(2)纳米粒子含量为0.1%,0.5%(w)时,UHMWPE/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最佳,其中,含量为0.1%(w)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0855和1.37×10^(-4)mm^(3)/(N·m),缠结度降低约20%。m-TiO_(2)纳米粒子的加入能促进UHMWPE结晶,提升结晶度、加快结晶速率。分散适当尺寸、含量的m-TiO_(2)纳米粒子可同时改善UHMWPE的流动性和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TiO_(2)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材料 耐磨性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活性包装复合膜在生鲜食品保鲜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司星雨 刘帅 张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0-348,共9页
近年来,人们对生鲜食品品质的关注不断提高。如何减少其腐败损失并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对于支撑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活性包装复合膜在改善生鲜食品品质方面作用显著。其中,基于金属纳米... 近年来,人们对生鲜食品品质的关注不断提高。如何减少其腐败损失并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对于支撑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活性包装复合膜在改善生鲜食品品质方面作用显著。其中,基于金属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复合制得的复合膜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代谢,减缓食品氧化过程,减少贮藏微环境中的有害成分,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并延长保质期。金属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膜现已成为食品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金属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特点;随后,从抗菌、抗氧化、清除乙烯、高阻隔性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复合膜的保鲜机制,探讨了复合膜的传感功能及其生物安全性;最后,阐述了复合膜应用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机遇,以期推动复合膜在生鲜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食品 金属纳米粒子 活性包装复合 保鲜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法制备GO@Au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抗菌性能
6
作者 孙薇 李福森 +4 位作者 韩存鑫 邓月 魏文林 李冰 时东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6,共7页
采用光催化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GO)和Au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研究发现,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可以通过光照时间进行调控,当光照小于20 min时,GO和Au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吸收光谱没有明显的吸收峰,说明金纳米团簇(GO@Au NCs)生成;随着光照时间增... 采用光催化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GO)和Au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研究发现,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可以通过光照时间进行调控,当光照小于20 min时,GO和Au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吸收光谱没有明显的吸收峰,说明金纳米团簇(GO@Au NCs)生成;随着光照时间增加,在540 nm处出现吸收峰,说明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增大,金纳米颗粒(GO@Au NPs)生成.GO的光生电子被用于还原Au^(3+)生成Au纳米粒子,因此GO中的大量氧化官能团得以保留,使得GO@Au NCs和GO@Au NPs均具有极好的亲水性.金纳米粒子的抗菌性能与尺寸密切相关,GO@Au NCs展现出了良好的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高达99%.GO@Au NPs无明显抗菌效果,这是由于GO@Au NCs的高比表面积和高缺欠态有利于活性氧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材料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粒子掺杂纳米纤维复合膜的电磁特性及吸波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葛贝贝 李亮 +3 位作者 高苏微 王慧萍 朱书月 刘让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142,共10页
选用氧化锌、石墨烯和铜粉等导电粒子作为电磁介质,采用“静电纺丝+喷雾法”制备导电粒子掺杂聚乳酸纳米纤维复合膜,对复合膜的结构和电磁特性进行表征,并研究导电粒子种类及其含量、膜材厚度对复合膜电磁参数的影响,进而预测膜的吸波... 选用氧化锌、石墨烯和铜粉等导电粒子作为电磁介质,采用“静电纺丝+喷雾法”制备导电粒子掺杂聚乳酸纳米纤维复合膜,对复合膜的结构和电磁特性进行表征,并研究导电粒子种类及其含量、膜材厚度对复合膜电磁参数的影响,进而预测膜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导电粒子掺杂复合膜的电磁参数特征与导电粒子含量有关,导电粒子质量分数增加,膜材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明显表现出增大的趋势,石墨烯掺杂复合膜具有较大的介电参数,介电损耗远大于磁损耗,石墨烯质量分数为25%的复合膜在膜材厚度为10.0 mm时的反射损耗为-27.51 dB。掺杂膜材厚度增加,同质量分数下反射损耗的峰值逐渐从高频向低频移动,复合膜倾向于选择吸收波长更长、频率更低的电磁波;导电粒子含量增加,最小反射损耗值逐渐减小,较多的导电粒子能够形成较完整的导电网络,极化能力和介电损耗增强,电磁损耗增加。反射损耗值和吸收带宽与导电粒子含量和膜材厚度有关,可通过调节导电粒子含量和膜材的厚度来调控膜材料的电磁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粒子 电磁特性 吸波性能 纳米纤维复合 静电纺丝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表面处理对纳米Ag/PMMA复合粒子的影响
8
作者 张凯 范敬辉 +1 位作者 马艳 黄渝鸿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7-80,共4页
纳米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g/PMMA)复合粒子是一种新型的功能粒子,可以有效利用昂贵金属纳米粒子组元的独特性能,是高表面能金属纳米粒子稳定化的有效途径。在Ag/PMMA复合粒子的制备过程中,纳米Ag粒子表面处理时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 纳米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g/PMMA)复合粒子是一种新型的功能粒子,可以有效利用昂贵金属纳米粒子组元的独特性能,是高表面能金属纳米粒子稳定化的有效途径。在Ag/PMMA复合粒子的制备过程中,纳米Ag粒子表面处理时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用量直接影响Ag/PMMA复合粒子的粒径及分布。纳米Ag粒子在超声波场作用下经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处理后,可在纳米Ag粒子表面形成单体和引发剂的富集区,在适当条件下引发以纳米Ag粒子为核心的原位分散聚合反应。本文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对纳米Ag粒子进行表面处理,且用量控制在Ag粒子质量的10%~15%范围内,可实现Ag粒子的PMMA有机包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纳米Ag粒子 复合粒子 表面处理 粒径及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铜双金属纳米粒子/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9
作者 戎成宝 孙辉 于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制备高效抗菌的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LA)静电纺丝纤维膜,首先利用L-抗坏血酸对银和铜的硝酸盐溶液进行化学还原,得到银-铜双金属纳米粒子(Ag-Cu NPs)。然后将Ag-Cu NPs与PLA纺丝液共混,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组成的Ag-Cu NPs/PLA... 为制备高效抗菌的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LA)静电纺丝纤维膜,首先利用L-抗坏血酸对银和铜的硝酸盐溶液进行化学还原,得到银-铜双金属纳米粒子(Ag-Cu NPs)。然后将Ag-Cu NPs与PLA纺丝液共混,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组成的Ag-Cu NPs/PLA复合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形貌、结构、亲水性和抗菌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Ag-Cu NPs的粒径约为32 nm,复合纳米纤维膜中Ag-Cu NPs被PLA基体包覆,且沿着纤维径向排列,纤维表面存在大量微小的孔洞;加入Ag-Cu NPs后,Ag-Cu NPs/PLA的水接触角略微降低,亲水性增加,且Ag-Cu NPs和PLA之间仅发生物理作用,未产生明显的化学作用;相比于纯PLA纳米纤维膜,Ag-Cu NPs/PLA的抗菌率明显提高,当纺丝液中Ag-Cu NPs相对于PLA质量为7%时,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银-铜双金属纳米粒子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膜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发乳液聚合制备纳米Ag/PMMA复合粒子
10
作者 杜虹 徐国财 +1 位作者 熊金钰 赵淑贤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4-47,共4页
用超声辐射不含引发剂、还原剂而仅含有银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原位合成了纳米Ag/PMMA复合粒子,对其进行了FTIR、HRTEM、XRD表征。结果表明:以纳米银为核的复合粒子具有很好的分散性,且纳米银为多晶体,结晶为高度有序的结构。
关键词 超声辐射 乳液聚合 纳米复合粒子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法制备纳米SiO_2/PMMA复合粒子及其表征(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增芳 瞿晓岳 陈正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8-944,共7页
利用可聚合乳化剂在纳米SiO2表面进行乳液聚合,成功制备出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SiO2/PMMA复合粒子,并通过FTIR、TEM、XPS和TGA分析了其粒子形态和包覆效果。结果表明:偶联剂MPTMS已成功接到了改性后的纳米SiO2的表面,其谱图呈现了PMMA... 利用可聚合乳化剂在纳米SiO2表面进行乳液聚合,成功制备出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SiO2/PMMA复合粒子,并通过FTIR、TEM、XPS和TGA分析了其粒子形态和包覆效果。结果表明:偶联剂MPTMS已成功接到了改性后的纳米SiO2的表面,其谱图呈现了PMMA和纳米SiO2的复合结构而没改变原来纳米SiO2结构。复合粒子的粒径约50~100 nm,形态具有外层较浅内层较深的核壳结构。XPS分析表明,SiO2被PMMA包覆后,其表面的Si含量降为1.29%,用甲苯对纳米SiO2/PMMA复合粒子抽提后,Si含量增加到3.50%。基于索氏抽提实验和TGA分析,PMMA与SiO2比(fp)、PMMA对SiO2接枝率(fr)和PMMA的有效接枝率(fe)分别为95.8%、63.4%和6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纳米复合粒子 核壳结构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4
12
作者 于美 刘鹏瑞 +3 位作者 孙玉静 刘建华 安军伟 李松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4,共6页
以无毒、绿色的葡萄糖为还原剂,在没有稳定剂、温和的液相反应条件下,同时还原氧化石墨和银氨溶液中的银氨离子,原位制备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石墨烯... 以无毒、绿色的葡萄糖为还原剂,在没有稳定剂、温和的液相反应条件下,同时还原氧化石墨和银氨溶液中的银氨离子,原位制备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石墨和银离子在反应过程中同时被葡萄糖还原,银纳米粒子均匀分布于石墨烯片层之间,生成的银纳米粒子中大多数存在着孪晶界,银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分布受硝酸银用量的影响,在合适的银离子浓度下,负载在石墨烯片层上的银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集中在25 nm左右;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拉曼信号由于银粒子的存在增强了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粒子 复合材料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镍/聚苯胺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0
13
作者 董星龙 左芳 +2 位作者 钟武波 李哲男 陈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58-1560,共3页
采用对氨基苯甲酸(ABA)处理纳米镍粉,然后在ABA-nano-Ni(ABA处理的纳米镍粉)的存在下苯胺(An)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形成纳米镍/聚苯胺(PANi/nano-Ni)复合粒子。IR和TGA分析表明ABA通过化学键与纳米镍粒子结合,颗粒表面引入了—NH2基团;采... 采用对氨基苯甲酸(ABA)处理纳米镍粉,然后在ABA-nano-Ni(ABA处理的纳米镍粉)的存在下苯胺(An)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形成纳米镍/聚苯胺(PANi/nano-Ni)复合粒子。IR和TGA分析表明ABA通过化学键与纳米镍粒子结合,颗粒表面引入了—NH2基团;采用IR、UV、DSC、TEM等分析手段对复合粒子PANi/nano-Ni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苯胺在ABA-nano-Ni表面进行聚合,纳米镍粉表面的NH2基团参与了聚合反应,形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镍粉 聚苯胺 纳米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刘刚 张代军 +3 位作者 张晖 安学锋 益小苏 张忠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3,共7页
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Al2O3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基体,研究了纳米粒子含量对改性树脂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紧凑拉伸实验研究了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的断裂韧性。利用改性树脂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复合材料的力学... 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Al2O3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基体,研究了纳米粒子含量对改性树脂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紧凑拉伸实验研究了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的断裂韧性。利用改性树脂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纳米粒子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加入明显改善了环氧树脂基体的断裂韧性并且有助于提高树脂与纤维之间的界面粘接强度,因而使改性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明显提高而其他力学性能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定向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导电与导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徐化明 李聃 梁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53-1356,共4页
Methyl Methacrylate(MMA) has been filled in the apertures of aligned carbon nanotubes(ACNTs). Then PMMA/ACNTs composit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in-situ polymerization. The SEM results show that carbon nanotubes are ... Methyl Methacrylate(MMA) has been filled in the apertures of aligned carbon nanotubes(ACNTs). Then PMMA/ACNTs composit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in-situ polymerization. The SEM results show that carbon nanotubes are well dispersed and directionally arranged in the composites.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of the parallel direction (parallel with ACNTs) and perpendicular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with ACNTs) of composites were respectively tested to be 15 S·cm-1 and 4 S·cm-1, so the composites were conductivity anisotropic. Compared with PMMA, the thermal stable temperature of composites in air was improved by 100 ℃,and the thermal con- ductivity of composites was 13.64 times of P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碳纳米 pmma 复合材料 电导率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Fe_3O_4/PMMA复合纳米微粒 被引量:18
16
作者 安丽娟 李兆强 +1 位作者 王燕萍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72-1375,共4页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磁性高分子纳米微粒.作为聚合反应引发剂的3-氯丙酸,首先与油酸修饰的Fe3O4纳米微粒表面的部分油酸置换,然后在Fe3O4纳米微粒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用TEM,F...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磁性高分子纳米微粒.作为聚合反应引发剂的3-氯丙酸,首先与油酸修饰的Fe3O4纳米微粒表面的部分油酸置换,然后在Fe3O4纳米微粒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用TEM,FTIR,XRD和DSC表征.磁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磁性高分子纳米微粒仍具有超顺磁性,但由于聚合物的存在,其饱和磁化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微粒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pmma 磁性复合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Si_3N_4纳米粒子化学复合镀工艺优化及镀层性能表征 被引量:35
17
作者 王正平 杨会静 +3 位作者 孙松林 曹茂盛 朱静 王彪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29,2-3,共6页
论述了化学复合镀的机理及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Ni-P-Si3N4纳米粒子化学复合镀工艺过程,并着重对镀层热处理后镀层的硬度进行了研究。测试表明:镀层硬度高,强度大,耐磨性好。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化学复合 正交试验 镀层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PMMA/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 被引量:17
18
作者 许立宁 邓海金 +1 位作者 曹赞华 李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19,共3页
本文将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单体插入膨胀石墨层间 ,经过原位聚合 ,制备出以石墨层片为纳米分散相的导电复合材料。这种新型材料的渗滤阈值很低 ,质量分数只有 0 7%;导电性能优异 ,当石墨添加量的质量分数为 1%时 ,体积电阻率只有 2 0... 本文将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单体插入膨胀石墨层间 ,经过原位聚合 ,制备出以石墨层片为纳米分散相的导电复合材料。这种新型材料的渗滤阈值很低 ,质量分数只有 0 7%;导电性能优异 ,当石墨添加量的质量分数为 1%时 ,体积电阻率只有 2 0Ω cm。与传统的高分子基导电复合材料相比 ,还具有力学性能好 ,易加工以及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石墨 原位聚合 纳米导电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令允 李凤生 +2 位作者 姜炜 王英会 周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6-559,567,共5页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了满足免疫磁珠用磁核的粒径和磁性要求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的最佳制备...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了满足免疫磁珠用磁核的粒径和磁性要求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L-1,Fe3O4/TEOS物质的量的比为5∶1,反应温度为50°C,搅拌速度为800rpm;在此实验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呈球形且分散较均匀,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0.5em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粒子 Fe3O4/SiO2复合粒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过渡金属离子的TiO_2复合纳米粒子光催化剂──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119
20
作者 王艳芹 张莉 +1 位作者 程虎民 马季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58-960,共3页
The transition metal ion doped TiO 2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with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the effects of doping different metal ions on the ability of TiO 2 in photocatalyzing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RB) were ... The transition metal ion doped TiO 2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with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the effects of doping different metal ions on the ability of TiO 2 in photocatalyzing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RB)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ping of Fe 3+ , Co 2+ , Ni 2+ and Cr 3+ in TiO 2 nanoparticles made the photocatalytic efficiency of the TiO 2 particles reduce and the higher the initial content of Fe 3+ , the lower the ability of TiO 2 in photocatalyzing the degradation of RB. But the doping of Zn 2+ and Cd 2+ , especially Zn 2+ , made the photocatalytic efficiency of the TiO 2 particles enhance, showing a great increase of the rate constant( k ) and the initial reaction rate( r ini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复合纳米粒子 光催化降解 罗丹明B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