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房型PMMA人工晶体板层巩膜迂回缝合固定法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徐为海 宋邦伟 +2 位作者 王珊珊 任荣 高桂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7期1102-1104,共3页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学的发展,常规的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已变得十分成熟和简单,但是在临床上仍然会碰到一些复杂的病例无法支撑后房型人工晶体的囊袋内或睫状沟内植入,需要通过缝线技术进行人工晶体的悬吊固定。由于后囊膜破裂往往会有玻...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学的发展,常规的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已变得十分成熟和简单,但是在临床上仍然会碰到一些复杂的病例无法支撑后房型人工晶体的囊袋内或睫状沟内植入,需要通过缝线技术进行人工晶体的悬吊固定。由于后囊膜破裂往往会有玻璃体脱出,此时患者眼压往往很低,常规制作巩膜瓣,做巩膜瓣下悬吊线穿刺难度高,而且长时间低眼压和手术暴露操作,极易导致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然而在基层医院,同样存在有无法预备各种规格的悬吊式人工晶体的情况,从而无法满足临时应急的需求。我院针对以上情况,从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对其中11名(11眼)需行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患者使用普通后房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体采用一种改进的人工晶体睫状沟悬吊固定缝合方法,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人工晶体 后房型人工晶体 缝合固定法 板层巩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人工晶体植入 脉络膜上腔出血 人工晶体悬吊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