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格网尺度的黄河中游地区经济城镇化与PM_(2.5)浓度的脱钩关系研究 |
沈威
曹威威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北京PM_(2.5)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M_(10)、TSP的关系 |
杨复沫
贺克斌
马永亮
张强
余学春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62
|
|
3
|
北京地区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
于建华
虞统
魏强
王欣
时建纲
李海军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71
|
|
4
|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及其化学组分的特征分析 |
杨勇杰
王跃思
温天雪
徐宏辉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2
|
|
5
|
沈阳地区PM_(10)、PM_(2.5)和PM_1质量浓度的分析 |
洪也
周德平
马雁军
刘宁薇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4
|
|
6
|
北京地区不同季节PM_(2.5)和PM_(10)浓度对地面气象因素的响应 |
王嫣然
张学霞
赵静瑶
余新晓
姜群鸥
|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6
|
|
7
|
2007和2008年夏季北京奥运馆大气PM_(10)与PM_(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
李雪
刘子锐
任希岩
李昕
王跃思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2
|
|
8
|
重庆市地区道路PM_(10)/PM_(2.5)浓度分布特征研究 |
潘纯珍
陈刚才
杨清玲
王定勇
赵琦
周贤杰
张勇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6
|
|
9
|
融合时空特征的城市多站点PM2.5浓度预测 |
黄琨
吴学群
成飞飞
韩啸
|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_(2.5)、PM_(10)浓度的关系 |
贺江华
谭益民
周兰芳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7
|
|
11
|
北京大兴南海子公园PM2.5和PM10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
陈波
李少宁
鲁绍伟
鲁笑颖
陈军丽
李辉
|
《生态科学》
CSCD
|
2016 |
21
|
|
12
|
粤东三市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分布特征 |
陈丹青
师建中
肖亮洪
梁润雄
王娟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9
|
|
13
|
武汉市科教区冬春季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及水溶性离子分析 |
张亚平
鲁珍
王丹
赵锦慧
周东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4
|
层叠笼密闭蛋鸡舍NH_3、CO_2、PMPM2.5、PMM10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沈丰菊
郑长山
李茜
张克强
|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5
|
广州市街道交通高峰期PM_(2.5)/PM_(10)质量浓度的初步研究 |
赵利容
王新明
何秋生
丁翔
李龙凤
王好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6
|
北京市采暖期大气中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变化分析 |
鲁兴
吴贤涛
|
《焦作工学院学报》
CAS
|
2004 |
16
|
|
17
|
基于移动监测的城市道路PM_(2.5)和PM_(10)浓度分布研究 |
周岩
谭洪卫
胡婷莛
段玉森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
2017 |
10
|
|
18
|
漯河市PM_(10)和PM_(2.5)中水溶性离子浓度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
王娜
殷宝辉
王静
刘盈盈
李伟
耿春梅
白志鹏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
19
|
基于人口加权的中国省级PM_(2.5)和PM_(10)浓度分布 |
王旭豪
郭欣格
郎建垒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20
|
贵阳市冬季大气PM_(2.5)和PM_(10)浓度空间插值及分布研究 |
胡稳
杨广斌
安宏锋
刘芳
刘代超
海月
|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