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格网尺度的黄河中游地区经济城镇化与PM_(2.5)浓度的脱钩关系研究
1
作者 沈威 曹威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9,共8页
针对当前经济城镇化参量公里网格数据的缺乏,以黄河中游地区为例,提出一种利用1995—2018年高精度土地利用栅格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的经济城镇化参量空间化模拟方法,并分析格网尺度下黄河中游地区经济城镇化与PM2.5浓度的脱钩关系演变。... 针对当前经济城镇化参量公里网格数据的缺乏,以黄河中游地区为例,提出一种利用1995—2018年高精度土地利用栅格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的经济城镇化参量空间化模拟方法,并分析格网尺度下黄河中游地区经济城镇化与PM2.5浓度的脱钩关系演变。结果表明:(1)黄河中游地区经济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以兰西城市群、西安城市圈、太原城市圈、郑州—洛阳城市带为核心的多核心圈层结构。(2)在空间格局演变上,不同区域经济城镇化的扩张模式存在差异。受地形限制和水文条件限制,洛河流域、汾河流域、关中平原、太原城市圈经济城镇化呈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带状扩张特征;兰西城市群、郑州—洛阳城市带、呼和浩特市呈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圈层式扩张特征。(3)2005年之后,黄河中游中东部地区开始出现脱钩转折点;2010年之后,黄河中游西部地区开始出现脱钩转折点,但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导致2015—2018年甘肃和宁夏南部扩张负脱钩区面积显著增加,经济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关系再次发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城镇化 土地利用 回归模型 pm2.5浓度 脱钩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PM_(2.5)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M_(10)、TSP的关系 被引量:162
2
作者 杨复沫 贺克斌 +2 位作者 马永亮 张强 余学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6-510,共5页
在连续2年进行累积1周同步采样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区和居住区2个采样点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PM2.5周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为37~346μg/m3,年均浓度接近或超过PM10的二级年均标准.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 在连续2年进行累积1周同步采样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区和居住区2个采样点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PM2.5周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为37~346μg/m3,年均浓度接近或超过PM10的二级年均标准.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冬季最高,夏季最低.2个采样点PM2.5浓度的周变化与季节变化均相似.PM2.5与PM10、TSP的比值均在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反映采暖燃烧源对细颗粒物的贡献较大,而沙尘天气对粗颗粒物的贡献较大;其年均值分别为55%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pm2.5浓度 pm10 TSP 细颗粒物 质量浓度 时间变化 可吸入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71
3
作者 于建华 虞统 +3 位作者 魏强 王欣 时建纲 李海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北京市区2003-01-16—04-30PM10和PM2 5的监测结果表明,虽然ρ(PM10),ρ(PM2 5)的变化幅度较大,但是其变化趋势非常相似。PM10,PM2 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特征分布。ρ(PM2 5) ρ(PM10)的平均值为56 6%,说明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细粒... 北京市区2003-01-16—04-30PM10和PM2 5的监测结果表明,虽然ρ(PM10),ρ(PM2 5)的变化幅度较大,但是其变化趋势非常相似。PM10,PM2 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特征分布。ρ(PM2 5) ρ(PM10)的平均值为56 6%,说明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细粒子(PM2 5)的含量大于粗粒子(PM2 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m10) ρ(pm2.5) 双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及其化学组分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62
4
作者 杨勇杰 王跃思 +1 位作者 温天雪 徐宏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pm2.5 pm10 质量浓度 北京市 大气颗粒物 化学组分 特征 有毒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PM_(10)、PM_(2.5)和PM_1质量浓度的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洪也 周德平 +1 位作者 马雁军 刘宁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31-234,275,共5页
分析了其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气溶胶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气溶胶的质量浓度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其中冬季、春季和夏季均超标。PM2.5和PM1分别在PM10中所占的比值均为冬季最高,夏季和秋季次之,春季由于受到沙尘的影响,... 分析了其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气溶胶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气溶胶的质量浓度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其中冬季、春季和夏季均超标。PM2.5和PM1分别在PM10中所占的比值均为冬季最高,夏季和秋季次之,春季由于受到沙尘的影响,其比值最低。在各个不同的季节,气溶胶粒子的粒级分布具有相似之处,主要集中在6~8级(<1.1μm)、1级(5.8~9.0μm)、0级(9~10μm)和5级(1.1~2.1μm);春季出现沙尘时粗粒子明显增多,气溶胶粒子的粒级主要集中在0级(9~10μm)、1级和3级(3.3~4.7μm);冬季重污染天气下细粒子浓度高,峰值出现在1级、7级和5级(1.1~2.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pm1 质量浓度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不同季节PM_(2.5)和PM_(10)浓度对地面气象因素的响应 被引量:46
6
作者 王嫣然 张学霞 +2 位作者 赵静瑶 余新晓 姜群鸥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41,共8页
利用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地区PM_(2.5)和PM_(10)监测数据和同期近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采用非参数分析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了北京地区PM_(2.5)和PM_(10)的浓度对不同季节地面气象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浓... 利用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地区PM_(2.5)和PM_(10)监测数据和同期近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采用非参数分析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了北京地区PM_(2.5)和PM_(10)的浓度对不同季节地面气象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最严重,夏季最轻。不同季节影响颗粒物浓度水平的气象因素各不相同,其中风速和日照时数为主要影响因素。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对气象因素变化的响应程度也有较大区别,PM_(2.5)/PM_(10)比值冬季最高,PM_(2.5)影响最大,春季最低,PM_(10)影响最大。这些结论可对制订科学有效的大气污染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气象因素 非参数分析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和2008年夏季北京奥运馆大气PM_(10)与PM_(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雪 刘子锐 +2 位作者 任希岩 李昕 王跃思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204,共8页
为了监测北京奥运主场馆附近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以及评估奥运污染源减排措施对北京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利用颗粒物在线监测仪器TEOM于2007年和2008年夏季,在奥运主场馆附近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办公楼楼顶对大气颗粒... 为了监测北京奥运主场馆附近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以及评估奥运污染源减排措施对北京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利用颗粒物在线监测仪器TEOM于2007年和2008年夏季,在奥运主场馆附近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办公楼楼顶对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进行了连续同步观测。结果表明,2007年夏季监测点附近大气PM10与PM2.5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53.9和71.2μg.m-3,而2008年夏季PM10与PM2.5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85.2和52.8μg.m-3。与奥运前一年同时段相比,奥运时段大气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分别下降44.5%和25.1%。对比分析奥运前后的2次典型污染过程发现,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和偏南气流输送的共同影响易造成大气颗粒物的累积增长,而降雨的湿清除作用和偏北气流则会使大气颗粒物浓度迅速降低。在相近的气象条件下,奥运前后的污染过程中,大气细粒子的日均增长速率分别为25.1和13.9μg.m-3.d-1,而大气粗粒子的日均增长速率分别为20.8和2.2μg.m-3.d-1,奥运时段污染累积过程中大气粗、细粒子的增长速率分别显著低于和略低于奥运前同时段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增长速率。污染源减排措施的实施是奥运期间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从控制效果来看,奥运期间实施的污染源减排措施对大气粗粒子的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大气细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污染累积过程 污染源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地区道路PM_(10)/PM_(2.5)浓度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潘纯珍 陈刚才 +4 位作者 杨清玲 王定勇 赵琦 周贤杰 张勇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6-579,共4页
采用单点监测、水平分布监测和垂直分布监测方法考察了重庆市城区道路PM10和PM2.5的浓度分布;并结合车流量调查,探讨了交通干道PM10,PM2.5浓度分布与车流量,以及距离干道不同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干道PM10,PM2.5... 采用单点监测、水平分布监测和垂直分布监测方法考察了重庆市城区道路PM10和PM2.5的浓度分布;并结合车流量调查,探讨了交通干道PM10,PM2.5浓度分布与车流量,以及距离干道不同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干道PM10,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05.364μg/m3和261.878μg/m3,PM10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有明显的规律,质量浓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PM2.5没有明显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pm10和pm2.5) 水平和垂直分布 质量浓度 交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空特征的城市多站点PM2.5浓度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琨 吴学群 +1 位作者 成飞飞 韩啸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2,157,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融合时空特征的城市多站点PM2.5预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捕捉PM2.5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性,通过将区域多个站点的PM2.5数据转换为一系列静态图像,将其输入到卷积长短期记忆(ConvLSTM)模型中,采用端对端的方式进行训练,预测城市... 本文提出一种融合时空特征的城市多站点PM2.5预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捕捉PM2.5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性,通过将区域多个站点的PM2.5数据转换为一系列静态图像,将其输入到卷积长短期记忆(ConvLSTM)模型中,采用端对端的方式进行训练,预测城市未来多个站点多个时段的PM2.5浓度。以北京多个站点的PM2.5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了时空特征的ConvLSTM方法在短期预测方面优于其他4种时序方法,该方法可为PM2.5预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特征 卷积长短期记忆 多站点 pm2.5浓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_(2.5)、PM_(10)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17
10
作者 贺江华 谭益民 周兰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100,共5页
2013年11月,在室内对空气正、负离子浓度、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等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与PM2.5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PM10浓度也呈显著的负相关;(2)自然条... 2013年11月,在室内对空气正、负离子浓度、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等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与PM2.5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PM10浓度也呈显著的负相关;(2)自然条件下的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幅度规律为:PM10>PM2.5>空气负离子;燃烧香烟后的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幅度规律为:空气负离子>PM2.5>PM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浓度 pm2 5 pm10 相关关系 室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兴南海子公园PM2.5和PM10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波 李少宁 +3 位作者 鲁绍伟 鲁笑颖 陈军丽 李辉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对北京南海子公园PM_(2.5)和PM_(10)的浓度水平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PM_(2.5)和PM_(10)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南海子公园空气质量浓度差异。结果表明:南海子公园PM_(2.5)和PM_(10)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0.22±19... 对北京南海子公园PM_(2.5)和PM_(10)的浓度水平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PM_(2.5)和PM_(10)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南海子公园空气质量浓度差异。结果表明:南海子公园PM_(2.5)和PM_(10)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0.22±19.19)μg·m^(-3)和(125.58±3.62)μg·m^(-3),南海子公园大气颗粒物主要是以细粒子为主,PM_(2.5)超标46.96%,PM_(10)未超标;南海子公园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的日变化以夜间低,白天高为主,呈现明显的双峰型,南海子公园的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变化幅度较大;从不同月份来看,南海子公园PM_(2.5)质量浓度6月最大、8月最低;温度、风和降水与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呈负相关关系,湿度与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大风和降雨能有效的清除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质量浓度 南海子公园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三市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29
12
作者 陈丹青 师建中 +2 位作者 肖亮洪 梁润雄 王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78,共6页
采用在线监测方法于2009年7月8日至22日在广东省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各选择1个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监测点同步进行PM2.5和PM10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粤东三市PM2.5和PM10质量浓度低于部分沿海城市;PM10与PM2.5的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分布... 采用在线监测方法于2009年7月8日至22日在广东省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各选择1个有代表性的空气质量监测点同步进行PM2.5和PM10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粤东三市PM2.5和PM10质量浓度低于部分沿海城市;PM10与PM2.5的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分别处在上午(6:00至10:00)以及下午(18:00至22:00)两个时间段;PM10与PM2.5日平均浓度变化呈周期性波动,周期约为3~4 d;对于粤东三市区域,PM2.5/PM10为0.5215,说明PM10中细颗粒物含量大于粗颗粒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在线监测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科教区冬春季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及水溶性离子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亚平 鲁珍 +2 位作者 王丹 赵锦慧 周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513-16515,共3页
2006~2007年冬春季在武汉市湖北大学校区连续采集气溶胶样品,并用离子色谱分析了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PM2.5和PM10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年平均浓度分别为3.98和6.79μg/m3,其中4种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Na+、Ca2+、SO... 2006~2007年冬春季在武汉市湖北大学校区连续采集气溶胶样品,并用离子色谱分析了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PM2.5和PM10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年平均浓度分别为3.98和6.79μg/m3,其中4种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Na+、Ca2+、SO42-和NO3-,共占PM2.5和PM10总水溶性离子浓度的79%、85%。Mg2+、Ca2+、F-、SO42-、Na+和Cl-主要集中在细粒子中,NH4+和NO3-主要集中在粗粒子中。NH4+和SO24-在PM2.5和PM10中的相关系数R=0.987、0.983,主要以NH4NO3、(NH4)2SO4和NH4HSO4的方式存在。离子来源分析显示,固定排放源(燃煤)对水溶性组分的贡献要高于移动排放源(机动车)的污染贡献,而局地二次扬尘及建筑扬尘也是大气细粒子中水溶性组分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水溶性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叠笼密闭蛋鸡舍NH_3、CO_2、PMPM2.5、PMM10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丰菊 郑长山 +1 位作者 李茜 张克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1-37,共7页
试验以层叠笼密闭蛋鸡舍为研究对象,以NH_3、CO_2和颗粒物(PM2.5和PM10)及舍内温度、相对湿度为主要检测指标,采用DL-31系列检测仪连续测定,分析层叠笼密闭蛋鸡舍内CO_2、NH_3、PM2.5和PM10浓度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 试验以层叠笼密闭蛋鸡舍为研究对象,以NH_3、CO_2和颗粒物(PM2.5和PM10)及舍内温度、相对湿度为主要检测指标,采用DL-31系列检测仪连续测定,分析层叠笼密闭蛋鸡舍内CO_2、NH_3、PM2.5和PM10浓度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鸡舍内NH_3浓度范围为0~15.0 mg/m^3;CO_2浓度为814.2~3 509.8 mg/m^3;PM2.5浓度为0~378.7 mg/m^3;PM10浓度为0.3~1 439.9 mg/m^3。舍内CO_2、NH_3和PM2.5、PM10浓度主要受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光照度等因素影响;冬、春季节,舍内NH_3浓度与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之间呈较显著正相关性(P<0.05),夏季则呈现负相关性;冬、春、夏季CO_2浓度与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之间呈现较显著正相关性(P<0.05),秋季则呈现负相关性;不同季节舍内PM2.5与PM10之间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春、夏两季舍内CO_2浓度和NH_3浓度呈现较显著正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 CO2 pm2.5 pm10 层叠笼密闭蛋鸡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街道交通高峰期PM_(2.5)/PM_(10)质量浓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利容 王新明 +3 位作者 何秋生 丁翔 李龙凤 王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广州市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细颗粒 pm2.5 质量浓度 大气污染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采暖期大气中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鲁兴 吴贤涛 《焦作工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87-490,共4页
对北京市2003年11月至12月间供暖期中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状况作了较详细的监测.数据表明,北京市的这段时间,其PM10和PM2.5质量浓度因日因月而异,其中PM10平均质量浓度为253.1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996)1.9倍,PM2.5的变化幅度在8.9-2... 对北京市2003年11月至12月间供暖期中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状况作了较详细的监测.数据表明,北京市的这段时间,其PM10和PM2.5质量浓度因日因月而异,其中PM10平均质量浓度为253.1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996)1.9倍,PM2.5的变化幅度在8.9-276.2μg/m3之间,其平均值为145.2μg/m3,超过1999-2000年监测数值38.4%;其污染源和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在供暖期间,温度、湿度和风速对PM10和PM2.5的累积和消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质量浓度 大气 采暖期 污染源 悬浮颗粒物 变化分析 变化幅度 累积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监测的城市道路PM_(2.5)和PM_(10)浓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岩 谭洪卫 +1 位作者 胡婷莛 段玉森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33-441,共9页
利用移动监测方法采集2016年7月14—16日上海市不同功能街区及道路环境的PM_(2.5)、PM_(10)、水膜高度等数据,研究城市不同街区及道路环境PM_(2.5)和PM_(10)浓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水对PM_(2.5)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水膜高... 利用移动监测方法采集2016年7月14—16日上海市不同功能街区及道路环境的PM_(2.5)、PM_(10)、水膜高度等数据,研究城市不同街区及道路环境PM_(2.5)和PM_(10)浓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水对PM_(2.5)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水膜高度与颗粒物浓度的变化存在负相关关系。生活区和虹桥商务区内的颗粒污染物以细颗粒为主,虹桥商务区和工业区的部分微环境分别由于工地和路面扬尘的影响会出现PM_(2.5~10)浓度严重升高的现象。小陆家嘴商务区的污染物扩散较好,不易堆积,该街区内没有污染十分严重的区域。实测证明,并不是所有的高架桥都会加重街道峡谷内的空气污染,合理的街道峡谷构造条件下,高架桥对街道峡谷内污染物扩散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移动监测 降水 典型区域 水膜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漯河市PM_(10)和PM_(2.5)中水溶性离子浓度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娜 殷宝辉 +4 位作者 王静 刘盈盈 李伟 耿春梅 白志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73-2082,共10页
为了研究漯河市PM_(2.5)和PM_(10)及其水溶性离子变化特征,于2017年5月—2018年2月在漯河市3个采样点同步采集PM_(2.5)和PM_(10)样品,分别获得PM_(2.5)和PM_(10)有效样品191和190个.用离子色谱法分析样品中F^-、Cl^-、NO_3^-、SO_4^(2-)... 为了研究漯河市PM_(2.5)和PM_(10)及其水溶性离子变化特征,于2017年5月—2018年2月在漯河市3个采样点同步采集PM_(2.5)和PM_(10)样品,分别获得PM_(2.5)和PM_(10)有效样品191和190个.用离子色谱法分析样品中F^-、Cl^-、NO_3^-、SO_4^(2-)、Na^+、NH_4^+、K^+、Mg^(2+)、Ca^(2+)等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结果表明:在采样期间,漯河市ρ(PM_(2.5))平均值为72.42μg/m^3,其中ρ(总无机水溶性离子)的年均值为34.76μg/m^3,占ρ(PM_(2.5))的46.72%;ρ(PM_(10))平均值为126.52μg/m^3,其中ρ(总无机水溶性离子)的年均值为46.40μg/m^3,占ρ(PM_(10))的35.67%.2种颗粒物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均呈冬季高、夏季低的趋势.PM_(2.5)/PM_(10)[ρ(PM_(2.5))/ρ(PM_(10))]在四季分别为0.50、0.61、0.56、0.57.采样期间漯河市PM_(2.5)中NOR(氮氧化率)和SOR(硫氧化率)的年均值分别为0.17和0.30,PM_(10)中NOR和SOR的年均值分别为0.22和0.34,说明颗粒物中SO_4^(2-)的二次转化效率高于NO_3^-.PM_(2.5)和PM_(10)在采样期间均呈弱碱性,且碱性在夏季最强,秋季最弱.利用PMF模型分析PM_(2.5)和PM_(10)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来源发现,PM_(2.5)中水溶性离子来源主要包括生物质燃烧源、燃煤源、建筑扬尘源、工业源和二次污染源,PM_(10)中水溶性离子来源主要包括燃煤源、建筑扬尘源、二次污染源、生物质燃烧源和工业源.研究显示,漯河市颗粒物污染中水溶性离子来源复杂,应采取多源控制的污染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漯河市 pm2.5 pm10 水溶性离子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口加权的中国省级PM_(2.5)和PM_(10)浓度分布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旭豪 郭欣格 郎建垒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26,35,共4页
基于算术平均法的传统PM2.5和PM10浓度指标没有考虑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和暴露人口的影响。文章从大气污染的公众受体出发,采用基于城市暴露人口加权的算法,计算了31个省份和全国的PPM2.5和PPM10年均值。研究发现,2015年,大部分省份人口... 基于算术平均法的传统PM2.5和PM10浓度指标没有考虑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和暴露人口的影响。文章从大气污染的公众受体出发,采用基于城市暴露人口加权的算法,计算了31个省份和全国的PPM2.5和PPM10年均值。研究发现,2015年,大部分省份人口加权平均法的PPM2.5与算术平均法的PM2.5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黑龙江与新疆的差异度最大;从20132015年,基于74个城市的全国PPM2.5都要高于PM2.5,而且PPM2.5和PM2.5之间的差异度逐年上升。虽然2004至2015年期间PPM10与PM10都呈下降趋势,但每年的PPM10都要高于PM10。所以与算术平均法相比较,基于人口加权的PPM2.5和PPM10更能反映空气污染对暴露人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人口加权浓度 暴露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冬季大气PM_(2.5)和PM_(10)浓度空间插值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稳 杨广斌 +3 位作者 安宏锋 刘芳 刘代超 海月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9-583,共5页
为了解贵阳市冬季大气污染现状,以贵阳市污染相对严重的白云区为研究对象,连续采集PM_(2.5)、PM_(10)浓度数据,利用普通克里金法进行空间插值获取PM_(2.5)、PM_(10)分布特征。通过留一法交叉验证,比较6种半变异函数模型(三角函数、高斯... 为了解贵阳市冬季大气污染现状,以贵阳市污染相对严重的白云区为研究对象,连续采集PM_(2.5)、PM_(10)浓度数据,利用普通克里金法进行空间插值获取PM_(2.5)、PM_(10)分布特征。通过留一法交叉验证,比较6种半变异函数模型(三角函数、高斯函数、球面函数、指数函数、J-Bessel函数和K-Bessel函数)的空间插值精度,选出最适的函数模型;采用分区统计和格网统计的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下的PM_(2.5)、PM_(10)平均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角函数是PM_(2.5)空间插值的最适模型,指数函数是PM_(10)空间插值的最适模型;贵阳市白云区冬季大气PM_(2.5)、PM_(10)浓度总体表现出城区浓度高,郊区浓度低的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度对PM_(2.5)和PM_(10)浓度有着较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市 pm2.5 pm10 土地利用类型 植被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