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的突水水源判别模型
1
作者 李昂 程迅 +5 位作者 吕璐娜 丁学松 景长生 刘军亮 高喆森 范六一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1-783,共13页
为弥补现有判别方法与矿区实际水源数据库结合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iper三线图、箱型图和聚类分析的突水水源判别方法,构建平煤五矿水源常量离子库,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DA)预测矿井突水来源;通过MATLAB软件研发一套矿... 为弥补现有判别方法与矿区实际水源数据库结合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iper三线图、箱型图和聚类分析的突水水源判别方法,构建平煤五矿水源常量离子库,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DA)预测矿井突水来源;通过MATLAB软件研发一套矿井水源判别软件系统,快速、准确地判别煤矿井下突水水源,将矿区地下水层常量离子库中34个水样作为训练样本,其中6个水样作为测试样本进行训练测试,并在平煤五矿工作面中应用。结果表明:模型的累积解释力R^(2)X(cum)达到99.96%,交叉验证累积预测力Q^(2)(cum)为73.7%,模型对砂岩水、太灰水和寒灰水的分类预测准确,该方法判别出的采空区水源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为井下注浆支护和回采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矿井突水的快速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水源判别 水源数据库 pls-da算法 训练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别增强大语言模型微调的医学影像报告生成 被引量:2
2
作者 钱乾 孙丽萍 +2 位作者 刘佳霖 杜慧江 凌晨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2-769,共8页
自动化的医学影像报告生成可以提高影像医生的工作效率。传统的医学影像报告生成方法大多数基于判别式和图像描述生成式,在准确性、流畅性、多样性方面存在不足。基于大语言模型微调的医学影像生成技术有望改善以上问题。在预训练多模... 自动化的医学影像报告生成可以提高影像医生的工作效率。传统的医学影像报告生成方法大多数基于判别式和图像描述生成式,在准确性、流畅性、多样性方面存在不足。基于大语言模型微调的医学影像生成技术有望改善以上问题。在预训练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判别增强的微调方法——MedVLM。以影像诊断作为辅助的判别目标,引入低秩自适应微调法、提示微调法以及冻结微调法,来微调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特征提取模块、视觉-语言转换模块以及大语言模型模块,使其能够准确诊断肺部CT影像的疾病,并生成准确性更高的肺部CT影像报告。所提方法的BLEU@4得分率为40.85%(40.41%~40.94%),METEOR得分率为70.56%(70.37%~70.8%),生成报告的肺炎诊断准确率为87.67%(86.06%~87.39%)。显著超越传统的图像描述方法。判别增强大语言模型微调的医学影像报告生成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肺部CT影像报告生成的准确性,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报告生成 大语言模型 微调 判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突发事件风险致因与后果严重程度判别模型
3
作者 范博松 邵春福 +1 位作者 王景升 刘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6,共7页
为提升城市交通突发事件后果严重程度判别的准确性,明确突发事件风险致因与后果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构建改进的突发事件后果严重程度判别模型(IDM-ECS)并进行试验验证。首先,基于改进的特征选择算法(IFSA)筛选突发事件风险致因,得到列... 为提升城市交通突发事件后果严重程度判别的准确性,明确突发事件风险致因与后果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构建改进的突发事件后果严重程度判别模型(IDM-ECS)并进行试验验证。首先,基于改进的特征选择算法(IFSA)筛选突发事件风险致因,得到列车兑现率、正点率、日路网客运量等重要风险致因;其次,采用改进的混合受限波尔兹曼机模型(HRBM)计算不同风险致因与后果严重程度的关系,通过比较概率值大小得到风险致因与后果严重程度的判别关系;最后,以轨道交通突发事件数据集作为试验样本进行验证,并从召回率、精确度、F_(1)值等方面与生成受限波尔兹曼机(GRBM)、随机森林(RF)、深度森林(DF)、轻量梯度提升机(LightGBM)等4个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兑现率、正点率、日路网客运量、5号线断面满载率、10号线断面满载率、信号故障以及车辆故障为7个最优风险致因。IDM-ECS模型平均的召回率为90.55%、精确度为91.89%、F_(1)值为91.06%,均优于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突发事件 风险致因 后果严重程度 判别模型 改进的特征选择算法(IF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Ⅱ型轨道板上拱稳定性判别方法研究
4
作者 杨俊斌 杨荣山 +2 位作者 潘自立 姚远 刘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84-2596,共13页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理论,将涵盖设计、生产、施工、材料、线下基础、病害及环境这7方面共计15个影响因素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系统转化成一个5级递阶有向图,构建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层次结构,明晰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性质类别。...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理论,将涵盖设计、生产、施工、材料、线下基础、病害及环境这7方面共计15个影响因素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系统转化成一个5级递阶有向图,构建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层次结构,明晰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性质类别。在此基础上,建立几何尺寸表征各直接影响因素、计算结果可映射根本影响因素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二维数值模型;以伤损实际状态、现行的铁路规范为依据,确定各直接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并拟定体现多因素不同状态相互耦合效果的210组计算工况;以各工况、各工况条件下数值模型计算的轨道板上拱2 mm时的计算结果构成样本数据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各直接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根本影响因素为因变量的分析模型;提出仅将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即可判别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的方法,并验证该判别方法的正确性;基于回归模型中的标准化系数,确定各直接影响因素对轨道板上拱稳定性影响程度的主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诸多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中,窄接缝伤损及初始弯曲是直接因素,温度是根本因素;轨道板初始弯曲、窄接缝破损高度及宽度这3个因素对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是依次减弱的;提出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判别方法的准确率达90%,说明该方法可较好地适用于板体上拱稳定性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轨道板 上拱 稳定性 判别方法 解释结构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次同步模态能量的光伏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诱因判别方法研究
5
作者 吴熙 周金宇 +1 位作者 陈曦 廖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80-5491,I0013,共13页
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持续增加,光伏电站所诱发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愈发频繁,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光伏电站引发的SSO可能具有不同诱因,其应对措施也完全不同。因此,准确判别... 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持续增加,光伏电站所诱发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愈发频繁,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光伏电站引发的SSO可能具有不同诱因,其应对措施也完全不同。因此,准确判别振荡诱因对制定解决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次同步模态能量(sub-synchronous modal energy,SSME)的光伏并网系统振荡诱因判别方法。首先,基于广义哈密顿模型,建立光伏并网系统内部子模块SSME平衡方程,给出内部子模块及其受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s,PLL)影响SSME计算方法。其次,提出基于SSME的光伏振荡诱因辨别判据,通过对光伏内部各子模块SSME的分析,找出其中主导光伏振荡的子模块,并判别振荡是否与PLL有关。接着,构造4种光伏并网系统的SSO场景以验证所提振荡诱因判别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采用现有阻抗分析法与该文所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次同步振荡 次同步模态能量 振荡诱因判别 广义哈密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决策融合的苹果产地判别及糖度含量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小刚 何聪 +3 位作者 姜楠 黎丽莎 朱明旺 刘燕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12-2818,共7页
苹果产地溯源与苹果糖度含量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建立模型达到产地判别与糖度预测目的。为了克服单个模型的局限性,通过将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综合,提高整体预测性能。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多模型决策融合策略对苹果产地进行... 苹果产地溯源与苹果糖度含量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建立模型达到产地判别与糖度预测目的。为了克服单个模型的局限性,通过将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综合,提高整体预测性能。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多模型决策融合策略对苹果产地进行溯源鉴别,对苹果糖度值进行预测,验证理论方法的可行性。采用手持式近红外检测仪采集了苹果样本的光谱,使用样本光谱结合随机森林(RF)方法、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与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了苹果产地判别模型。再对三种判别模型输出的预测结果使用投票制决策融合方法,输出新的判别结果。对所有苹果样本采集了糖度实际值,使用样本光谱与糖度实际值结合随机森林(RF)、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与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建立了糖度预测模型。采用三种回归模型输出的结果,通过加权法决策融合策略输出新的糖度预测结果。在不使用投票决策方法时,三种定性建模方法中使用RF方法建立判别模型效果最好,预测准确度达到88.71%。使用SVM方法预测效果最差,预测准确度为77.43%。使用投票决策方法后,对苹果产地鉴别的准确度达到93.42%,其预测的精确度与召回率也达到了双高,均在85%以上。在不使用加权的决策融合方法前提下,三种定量建模方法对苹果糖度的预测均有不错的效果。三种方法预测的决定系数均约0.87,预测均方根误差均约为0.78。使用了加权的决策融合方法,对糖度的预测效果有一定的提升。预测决定系数为0.91,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66。通过在苹果产地的鉴别与苹果糖度的预测中,使用多模型决策融合方法提高了苹果产地判别的正确率,提升了对苹果糖度预测的准确性,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手持式近红外检测仪结合多模型决策融合方法也为现场无损检测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高精度预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模型 决策融合 产地判别 糖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信息与数据融合的木质化鸡胸肉的判别模型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娜 李震 +5 位作者 兰维杰 屠康 武杰 王兆山 赵干 潘磊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6-293,共8页
木质化鸡胸肉(wooden breast,WB)制约肉鸡行业发展,传统触诊检测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为提升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检测鸡胸肉木质化程度的效果,本论文以白羽鸡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4个木质化等级,采集其在400~1... 木质化鸡胸肉(wooden breast,WB)制约肉鸡行业发展,传统触诊检测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为提升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检测鸡胸肉木质化程度的效果,本论文以白羽鸡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4个木质化等级,采集其在400~1000和1000~2000 nm内的HSI信息,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算法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建立基于全波段、特征波段和HSI数据融合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结果显示,SVM模型比PLSDA模型更适于判别鸡胸肉木质化程度,基于1000~2000 nm内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最佳模型预测集总体正确率均高于400~1000 nm内的模型,基于两波段HSI数据融合的木质化判别模型优于基于单一波段(包括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模型,最佳模型预测集总体正确率为96.7%,能较好地区分出4个木质化等级,且对4个等级的判别准确率均可达90%以上。研究结果为HSI实现木质化鸡胸肉的准确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化鸡胸肉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 短波红外高光谱 光谱数据融合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别性特征引导的零样本三维模型分类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范有福 白静 +1 位作者 邵会会 彭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5,共13页
基于零样本学习的三维模型分类是三维视觉领域的一个新兴话题,旨在对未经训练的三维模型进行正确分类.针对零样本三维模型分类中存在重视全局而忽视局部,强制约束而无视语义-视觉跨域差异性,导致整体性能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判别性特征... 基于零样本学习的三维模型分类是三维视觉领域的一个新兴话题,旨在对未经训练的三维模型进行正确分类.针对零样本三维模型分类中存在重视全局而忽视局部,强制约束而无视语义-视觉跨域差异性,导致整体性能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判别性特征引导的零样本三维模型分类算法.首先,以三维模型的多视图表征为输入,自适应地捕获三维模型的局部判别性特征,获得具有良好语义对应性的视觉特征表示;其次,以词向量的形式引入类的语义表示,结合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生成类的伪视觉特征;最后,提出语义判别损失和内容感知损失联合监督,从语义到内容共同约束真实视觉特征和伪视觉特征的对齐,鼓励模型学习具有高局部判别性的特征,实现语义-视觉的跨域细粒度对齐.在ZS3D数据集上达到了60.9%的Top-1准确率,超越当前最好方法2.3个百分点,同时在Ali数据集的3个子数据集上也分别取得31.9%,9.9%和16.6%的准确率,均达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分类 零样本学习 判别性特征 联合损失 细粒度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砖茶感官特征分析及其产地判别模型构建研究
9
作者 邓岳朝 邹卓扬 +5 位作者 李月 陈益能 周跃斌 沈程文 陈历清 方逵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31,643,共11页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产地茯砖茶感官特征品质,结合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等研究茯砖茶感官品质特征及不同产地茯砖茶判别模型构建。结果表明:湖南、浙江、陕西等19个茯砖茶因原料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感官品质有非常明显的差...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产地茯砖茶感官特征品质,结合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等研究茯砖茶感官品质特征及不同产地茯砖茶判别模型构建。结果表明:湖南、浙江、陕西等19个茯砖茶因原料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感官品质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其中,茯砖茶滋味得分(taste score, TS)与咖啡碱(caffeine, CAF)、水浸出物(water leachate, WL)、儿茶素(catechin, CAT)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 EC)呈现出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P<0.05)分别为0.81、0.62、0.55、0.50。同时,基于化学组分的主成分(PCA)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48%,并以前4个主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贡献率构建了茯砖茶感官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与产地判别模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A-DA)显示,19个不同产地的茯砖茶样品被明显地划分为3组,评价模型对不同产地茯砖茶识别度较高。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对自变量的拟合指数(R~2X)为0.879,对因变量的拟合指数(R~2Y)为0.992,预测指数(Q^(2))为0.53。经OPLS-DA共识别出6种预测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大于1的差异指标,其中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PP)、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CAF、WL为茯砖茶感官特征标志性差异品质成分。结果表明,应用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等方法可以实现茯砖茶感官特征及其不同产地茯砖茶的快速、准确判别,同时也为茯砖茶感官特征及其不同产地判别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感官特征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和混合模型的矿井涌水构成比例判别
10
作者 曹思文 刘源 +1 位作者 武亚遵 王雪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为了快速有效地判别涌(突)水水源,以杨村煤矿为研究实例,在分析矿井充水水源的基础上,在四个主要充水含水层中选定56个学习样本,采用Piper三线图剔除异常样本后保留52个典型样本,并选取HCO_(3)^(-)、SO_(4)^(2-)、Cl^(-)、Na^(+)+K^(+)... 为了快速有效地判别涌(突)水水源,以杨村煤矿为研究实例,在分析矿井充水水源的基础上,在四个主要充水含水层中选定56个学习样本,采用Piper三线图剔除异常样本后保留52个典型样本,并选取HCO_(3)^(-)、SO_(4)^(2-)、Cl^(-)、Na^(+)+K^(+)、Mg^(2+)和Ca^(2+)六大常规离子作为判别指标,应用多元统计学中的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Bayes判别模型对样本总体分类的准确率达到了91.06%,为有效地识别混合水水源构成比例奠定了基础,而后结合“M3”质量平衡理论建立了混合模型并确定了矿井涌水的构成比例。结果显示:受充水含水层特性及影响程度制约,前期矿井涌水构成中砂岩水含量较高,具体为奥灰水占15.2%,十下灰水占20.68%,3煤顶板砂岩水占48.28%,十三-十四灰水占15.85%。随时间的推移十三-十四灰水、奥灰水比例逐渐增大,其中奥灰水占23.65%,十下灰水占10.8%,3煤顶板砂岩水占26.73%,十三-十四灰水占38.83%。这与矿井前期主要回采五采区3号煤,后期逐步开采下组煤的情况相一致,表明该方法较符合生产实际。从整体上来看杨村煤矿矿井涌水中奥灰水占17.5%,十下灰水占19.86%,3煤顶板砂岩水占36.43%,十三-十四灰水占26.21%,表明当前矿井涌水以3号煤回采区的顶板砂岩水和下组煤回采区的十三-十四灰水为主,这为今后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来源 Bayes模型 混合模型 比例判别 质量平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烟花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及判别分析
11
作者 许明磊 侯小东 +5 位作者 张忠锋 田雷 魏玉磊 韩晓 谭效磊 杜咏梅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4,82,共7页
为开发烟草花序(简称烟花)在烟用香料方面的利用价值,并建立基于关键有机酸的烟花干燥方式判别模型,利用GC/MS检测,分析7种干燥方式下烟花有机酸含量的差异,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关键差异有机酸,并应用Fisher判别分析... 为开发烟草花序(简称烟花)在烟用香料方面的利用价值,并建立基于关键有机酸的烟花干燥方式判别模型,利用GC/MS检测,分析7种干燥方式下烟花有机酸含量的差异,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关键差异有机酸,并应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烟花干燥方式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干燥方式烟花挥发酸为具有特征香气的苯甲酸、苯乙酸、3-甲基戊酸,总量为116~181μg/g;非挥发酸总量为59.7~77.0 mg/g,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含量之和占92.5%~97.8%;高级脂肪酸总量为22.4~65.2 mg/g,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占58.7%~76.6%。(2)干燥方式对烟花有机酸含量影响显著:烟花挥发酸总量以晾干最高,其次是程序升温干燥和晒干,冷冻干燥最低;非挥发酸总量以冷冻干燥最高,恒温65℃干燥最低;高级脂肪酸总量以冷冻干燥最高,晾干最低。(3)应用PLS-DA可将7种干燥方式分为5类:冷冻干燥、程序升温干燥、恒温干燥、晒干、晾干,并基于PLS-DA模型VIP值,筛选出不同干燥方式的7种关键差异有机酸(戊二酸、油酸、硬脂酸、草酸、柠檬酸、肉豆蔻酸、苯乙酸),由此建立了5类烟花干燥方式的Fisher判别模型,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6.7%、100%。综上,晾干、晒干或程序升温(至59℃)干燥的烟花有机酸组成更适用于烟用香料,有机酸可作为烟花资源干燥方式有效判别的特征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花 干燥方式 有机酸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FISHER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检验指标建立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判别模型
12
作者 王梦菲 杨守志 +1 位作者 乔永霞 黄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7,共10页
目的·利用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与生化指标等临床易得检验指标,建立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多因素判别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通过多因素Logisti... 目的·利用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与生化指标等临床易得检验指标,建立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多因素判别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同时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构建判别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对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判别能力。结果·共纳入肺腺癌患者202例,分为浸润前病变组(59例)以及浸润性病变组(14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素、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浓度是预测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表达式为P=e^(X)/(1+e^(X)),其中X=(0.534×尿素浓度)+(1.527×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1.916×白蛋白浓度)+6.373。机器学习结果显示,纳入尿素、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浓度、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前白蛋白、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6个指标时模型判别性能最佳。通过DeLong检验比较8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基于岭回归、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神经网络、随机森林、k近邻、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自适应增强算法)的判别性能,选择AUC最高的岭回归算法,预测模型AUC为0.744(95%CI 0.656~0.832),敏感度为70.8%,特异度为70.2%。结论·使用尿素、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浓度、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前白蛋白、CEA这6个指标建立综合判别模型,可有效预测肺腺癌患者肿瘤浸润程度,有望为临床肺腺癌分级判别和辅助治疗提供更精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标志物 凝血功能指标 临床生化指标 预测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的酿酒高粱早期霉变判别方法研究
13
作者 王娜 谌松强 +7 位作者 聂秋宇 李子文 李宗朋 熊雅婷 齐琳 程亚娟 王健 张海红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5,共9页
高粱在储存及运输阶段极易受到霉菌的侵染,为快速无损检测出无感染症状的早期霉变高粱,避免其携带有害霉菌进入白酒酿造环节导致品质下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探究高粱不同霉变程度挥发性物质差异及... 高粱在储存及运输阶段极易受到霉菌的侵染,为快速无损检测出无感染症状的早期霉变高粱,避免其携带有害霉菌进入白酒酿造环节导致品质下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探究高粱不同霉变程度挥发性物质差异及其贡献度,筛选能够表征不同霉变程度的特征物质并建立判别模型。结果显示,在所有高粱样品中共鉴定出38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8种,醇类6种,酮类4种,酯类6种,其他类3种;PLS-DA分析结合霉菌菌落总数可对不同霉变程度高粱进行分类,依据变量重要性投影以及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筛选了9种关键特征性物质用于建立线性判别模型,模型准确率和精确率提高了12.5%,召回率提高了9.4%,F_(1)值提高了10.4%。该方法可用于高粱霉变程度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高粱 早期霉变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物质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可拓模型的中小水电站重点设备设施安全性判别
14
作者 姚玉才 张硕成 +4 位作者 郑瑞臣 李桂胜 刘城芳 杨金华 杨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4-181,共8页
为解决我国中小水电站设备设施种类多、结构复杂、分布广泛、老化问题严重等导致的安全运营问题,基于集对理论和物元可拓方法建立改进的中小型水电站重点设备设施安全性判别可拓模型。通过变权理论及集对分析确定水电站机组及附属设备... 为解决我国中小水电站设备设施种类多、结构复杂、分布广泛、老化问题严重等导致的安全运营问题,基于集对理论和物元可拓方法建立改进的中小型水电站重点设备设施安全性判别可拓模型。通过变权理论及集对分析确定水电站机组及附属设备、电气设备、辅助设备和管理设施等4类设备集成可拓联系隶属度,通过最大集成可拓联系隶属度原则确定水电站重点设备设施安全等级,将判别模型运用到试点水电站重点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判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水电站重点设备设施整体运行良好,安全等级较高;其中,机组及附属设备、电气设备和管理设施安全等级处于Ⅰ级,辅助设备安全等级处于Ⅱ级;该模型可优化设备设施重点部件的权重,还可体现设备设施安全等级可能转化的趋势,为水电站设备设施安全性判别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水电站 重点设备设施 安全性判别 集对-可拓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砖茶风味轮及滋味类型模型的构建
15
作者 赖建东 马梦君 +3 位作者 余子铭 程繁杨 郭志明 邱首哲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6,125,共7页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青砖茶的品质,对47个青砖茶进行了感官评价和品质成分检测,构建了青砖茶风味轮和滋味类型贝叶斯(Bayes)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感官评价可将青砖茶分为陈香醇正型、药香醇厚型2个类型;同时以品质成分数据为基础,进行主成...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青砖茶的品质,对47个青砖茶进行了感官评价和品质成分检测,构建了青砖茶风味轮和滋味类型贝叶斯(Bayes)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感官评价可将青砖茶分为陈香醇正型、药香醇厚型2个类型;同时以品质成分数据为基础,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二级聚类分析,结果与感官评价分类结果一致;滋味类型Bayes预测模型自身验证正确率为100%,交叉验证正确率为94%,回判检测正确率为83.33%,对青砖茶滋味类型分类具有较好的预测判别效果,可为青砖茶滋味类型量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感官评价 风味轮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S-DA法判别分析木材生物腐朽的研究 被引量:45
16
作者 杨忠 任海青 江泽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3-796,共4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PLS-DA判别分析方法可用于食品、药品和农产品等的快速识别或检测,因此,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PLS-DA方法来检测木材的生物腐朽。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结合PLS-DA方法对培训集样本建立的判别模型,其校正及验... 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PLS-DA判别分析方法可用于食品、药品和农产品等的快速识别或检测,因此,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PLS-DA方法来检测木材的生物腐朽。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结合PLS-DA方法对培训集样本建立的判别模型,其校正及验证结果与实际分类变量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4,SEC和SEP都低于0.17;利用模型对未参与建模的样本进行检测,发现该模型对未腐朽、白腐和褐腐三种类型样本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偏差均小于0.5);与SIMCA法相比,PLS-DA法对木材生物腐朽样本的判别准确率更高,说明应用近红外光谱结合PLS-DA方法能快速地检测到木材的生物腐朽,并能准确地判别出木材的生物腐朽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pls-da 木材 生物腐朽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矿井突水水源Bayes判别模型 被引量:24
17
作者 邓清海 曹家源 +2 位作者 张丽萍 林永霞 张丹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5,共6页
矿井突水严重威胁矿区安全生产,快速准确地判别突水水源,对有效防治矿井突水灾害有重大意义。根据鹤壁矿区6个主要含水层水化学成分的差异性,选取了Ca2+、Mg2+、Na++K+、CO2-3、HCO-3、Cl-、SO2-47个指标作为突水水源判别的评价因子,并... 矿井突水严重威胁矿区安全生产,快速准确地判别突水水源,对有效防治矿井突水灾害有重大意义。根据鹤壁矿区6个主要含水层水化学成分的差异性,选取了Ca2+、Mg2+、Na++K+、CO2-3、HCO-3、Cl-、SO2-47个指标作为突水水源判别的评价因子,并选用鹤壁矿区294个水样作为学习样本,以Matlab为平台,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炼出三个主成分Z1、Z2和Z3。然后把这3种主成分的值作为贝叶斯判别指标,建立了鹤壁矿区突水水源判别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鹤壁矿区随机选取22个突水水样进行水源判别,判别正确19个,错误3个,精度达到86%。判别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有的含水层水化学类型相似或者几个含水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矿井突水水源Bayes判别模型能够满足矿井生产要求,可为防治水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水源 判别模型 主成分分析法 MATLAB 贝叶斯判别 鹤壁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最小判别的逐级判别模型的石油企业安全应急能力评价 被引量:30
18
作者 何沙 吉安民 +1 位作者 姬荣斌 杨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7,共7页
为评价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现状,改善其应急管理能力,从监控预警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恢复总结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石油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AHP-最小判别的逐级判别方法构建了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并... 为评价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现状,改善其应急管理能力,从监控预警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恢复总结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石油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AHP-最小判别的逐级判别方法构建了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并将其用于某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的评价过程中,最后以"最差"的关键指标为标准,确定了该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的等级。结果表明:该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其中应急建设工作、应急指挥协调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和恢复处理能力是影响该石油企业应急能力的最关键因素。该方法为提高该石油企业应急管理能力提供了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最小判别的逐级判别模型(MDGDM) 石油企业 安全事故 应急能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油菜菌核病流行强度的判别模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梅 刘振忠 +2 位作者 辛惠普 宫玲 程宝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58,共3页
在分析影响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西部地区春油菜菌核病发病强度的气象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年春油菜菌核病发病数据进行分类,在初选出影响因子的前提下,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初选的因子进行再筛选,由... 在分析影响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西部地区春油菜菌核病发病强度的气象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年春油菜菌核病发病数据进行分类,在初选出影响因子的前提下,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初选的因子进行再筛选,由此建立起各发病类别的判别模型,并对模型的判别效果进行检验,其判别正确率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 菌核病 判别模型 逐步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在虚寒证、虚热证动物模型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成岗 韩冰冰 +1 位作者 王媛 王世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筛选虚寒证、虚热证动物模型评价指标。方法:采用能量代谢指标及体表特征指标,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分别建立虚寒-对照模型、虚热-对照模型,根据变量投影重要度筛选自变量。结果:虚寒-对照模型和虚热-对照模型分别筛选8个和7个... 目的:筛选虚寒证、虚热证动物模型评价指标。方法:采用能量代谢指标及体表特征指标,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分别建立虚寒-对照模型、虚热-对照模型,根据变量投影重要度筛选自变量。结果:虚寒-对照模型和虚热-对照模型分别筛选8个和7个评价指标,两模型均有较高的精度。结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适用于本研究,指标筛选结果合理,易于解释,且有利于今后虚寒证、虚热证动物模型的规范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s-da 虚寒证 虚热证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