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脉支架表面PLGA涂层制备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莹莹 齐民 +1 位作者 杨大智 王昌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1-414,共4页
采用静电喷涂沉积(electrospray depositionESD)法在冠脉支架表面制备了PLGA涂层。采用O-LYMPUS体式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涂层宏观表面形貌及三维形貌;通过对涂层支架进行球囊扩张考察了PLGA涂层与支架的结合力;通过血小板... 采用静电喷涂沉积(electrospray depositionESD)法在冠脉支架表面制备了PLGA涂层。采用O-LYMPUS体式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涂层宏观表面形貌及三维形貌;通过对涂层支架进行球囊扩张考察了PLGA涂层与支架的结合力;通过血小板粘附实验和动态凝血时间测定研究PLGA涂层的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ESD法在冠脉支架表面制备PLGA涂层,支架筋拐角处无明显的聚合物胶体缠绕、粘连且涂层表面光滑;PLGA涂层将316L不锈钢基体的微坑覆盖,基体Ra=16.174nm,PLGA涂层Ra=0.149nm,涂层表面粗糙度小;涂层支架撑开后在最大塑性变形位置无涂层撕裂、翘起等缺陷,涂层与支架有良好结合力;PLGA涂层血小板粘附量少,变形小,未引起血小板激活,动态凝血时间长,直到50min未产生凝血,PLGA涂层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 plga涂层 静电喷涂沉积(E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消旋乳酸—乙醇酸涂层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后损伤处愈合过程的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春宁 高润霖 +6 位作者 程树军 宋来风 郑金刚 訾振军 阮英茆 孟亮 胡文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了解聚—消旋乳酸—乙醇酸 (PLGA)涂层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后损伤处的愈合过程。方法 :用摩尔比 60∶40的消旋乳酸与乙醇酸共混聚合浸涂Dragon支架制成PLGA涂层支架作为涂层组 ,Dragon支架作为对照组 ,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 ,7日期... 目的 :了解聚—消旋乳酸—乙醇酸 (PLGA)涂层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后损伤处的愈合过程。方法 :用摩尔比 60∶40的消旋乳酸与乙醇酸共混聚合浸涂Dragon支架制成PLGA涂层支架作为涂层组 ,Dragon支架作为对照组 ,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 ,7日期与 1个月期各 8只猪 ,每只置入两枚支架。支架置入前、后、终点时行冠状动脉造影 ,处死动物后分离取出支架置入段冠状动脉 ,固定并制备标本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观察与组织学检查。结果 :7日期 1只于支架置入右冠状动脉后 3h、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 1 5h时死亡 ,组织学示损伤后 1 5h已经有血细胞附着 ,3h见到纤维素附着。所有支架置入成功。SEM示 7日期两组均完全内皮化 ,制备标本时撕裂处见内皮下为纤维素。组织学示 7日期对照组 2支、涂层组 1支支架血管段形成血栓 ;7日期内膜组织成份主要为附着的纤维素 ,偶见到平滑肌细胞、纤维母细胞 ,表面为一层内皮细胞 ,两组间无差异 ;1个月期内膜组分主要为纤维素样肌性组织及细胞外基质 ,内膜增生的程度两组间无差异。各组 1个月期内膜均较 7日期的明显增厚。结论 :冠状动脉损伤 +支架置入后的愈合过程为 ,血小板附着于损伤处→纤维素附着→内皮细胞与中层平滑肌细胞移行、增生 ,内膜增生。纤维素附着可能是内皮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冠状动脉损伤 聚-消旋乳酸-乙醇酸 愈合过程 内皮化 plga涂层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崔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其中支架置入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基本手段.药物涂层支架虽然降低了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但由于药物及涂层本身同时抑制了支架表面的内皮化,因此,支架置入术后抗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其中支架置入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基本手段.药物涂层支架虽然降低了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但由于药物及涂层本身同时抑制了支架表面的内皮化,因此,支架置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抗血小板治疗 置入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 药物涂层支架 支架置入术 术后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丙交酯乙交酯支架涂层的体外降解产物的含量
4
作者 杜福映 张花美 +6 位作者 吴长岩 陈方 刘莉莉 赵长帅 彭健 沈永 施燕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05-1009,共5页
为了考察新型可吸收锌合金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系统(简称支架)中聚合物涂层的体外降解性能,进行了题示项目的研究。将支架悬吊于50 mL离心管中,用已预热至37℃的10 mL磷酸盐缓冲液浸没,并于37℃振荡。分别在0,7,14,21,28 d时取降解液,用磷... 为了考察新型可吸收锌合金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系统(简称支架)中聚合物涂层的体外降解性能,进行了题示项目的研究。将支架悬吊于50 mL离心管中,用已预热至37℃的10 mL磷酸盐缓冲液浸没,并于37℃振荡。分别在0,7,14,21,28 d时取降解液,用磷酸调节pH至2.8±0.2,经0.20μm滤膜过滤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对降解过程中支架的表观形貌进行观察,进而评估药物涂层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降解产物乙醇酸和L-乳酸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0.50,0.70 mg·L^(-1)。对空白加标水样进行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n=6)为0.12%~2.7%。对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1.6%~118%。由降解产物的累积量可知,28 d支架中的聚合物涂层基本完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涂层 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 体外降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