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冬消渴方通过PPARγ/mTOR信号通路调控2 型糖尿病干眼大鼠泪腺自噬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何璐平 万咪咪 +3 位作者 傅张倚天 石李 孙心怡 高卫萍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究二冬消渴方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2型糖尿病干眼大鼠泪腺自噬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后,按30 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 目的探究二冬消渴方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2型糖尿病干眼大鼠泪腺自噬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后,按30 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干眼大鼠模型。选取正常雄性SD大鼠作为空白组,将成功建立模型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予二冬消渴方11 g·kg^(-1)灌胃)、拮抗剂组(予PPARγ拮抗剂2 mg·kg^(-1)腹腔注射)、中药加拮抗剂组(予二冬消渴方11 g·kg^(-1)灌胃及PPARγ拮抗剂2 mg·kg^(-1)腹腔注射)。于造模前、造模后、干预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行空腹血糖、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酚红棉线测试(Prtt)检测;取材后比较泪腺重量;HE染色观察泪腺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泪腺中LC3、p6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泪腺中PPARγ、p62、LC3Ⅱ、LC3Ⅰ、mTOR、p-mTOR表达。结果干预后,与中药组相比,拮抗剂组大鼠空腹血糖升高(P<0.01)。干眼眼表检查结果显示,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BUT、Prtt增加,FL评分降低,拮抗剂组BUT、Prtt降低,FL评分增加;与拮抗剂组相比,中药加拮抗剂组BUT、Prtt增加,FL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泪腺重量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增加,拮抗剂组减轻;与拮抗剂组相比,中药加拮抗剂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泪腺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和拮抗剂组腺小叶萎缩,腺泡融合、扩张加剧,细胞核分布密集,拮抗剂组更严重;中药组较拮抗剂组、中药加拮抗剂组有所改善,腺泡排列紧密,部分萎缩融合,少量扩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LC3、p62阳性表达平均荧光强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LC3增强、p62降低,拮抗剂组LC3降低、p62增强;与拮抗剂组相比,中药加拮抗剂组LC3增强、p6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PPARγ、LC3Ⅱ/LC3Ⅰ表达增加,p62、p-mTOR/mTOR表达降低,拮抗剂组PPARγ、LC3Ⅱ/LC3Ⅰ表达降低,p62、p-mTOR/mTOR表达增加;与拮抗剂组相比,中药加拮抗剂组PPARγ、LC3Ⅱ/LC3Ⅰ表达增加,p62、p-mTOR/mTOR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二冬消渴方可调控PPARγ/mTOR信号通路,以促进大鼠泪腺自噬,从而缓解2型糖尿病干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干眼 泪腺 自噬 二冬消渴方 PPARγ/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三七总皂苷调控自噬抗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飘 郑晴 +3 位作者 胡婷 张海银 许言午 包怡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能否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从而减轻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复氧(A/R)组、A/R+PNS组、A/R+PNS+雷帕霉素(Rapa)组、A/R+Rapa组、A/R+羟氯喹(HCQ)组、A/R+3-甲...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能否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从而减轻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复氧(A/R)组、A/R+PNS组、A/R+PNS+雷帕霉素(Rapa)组、A/R+Rapa组、A/R+羟氯喹(HCQ)组、A/R+3-甲基腺嘌呤(3-MA)组。通过缺氧6 h、复氧2 h建立H9c2细胞A/R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损伤,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Atg5、p62、Beclin-1、LC3Ⅱ/LC3Ⅰ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mTOR的表达,荧光法观察细胞自噬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R组H9c2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细胞损伤率明显升高(P<0.05),自噬相关蛋白Atg5、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升高(P<0.05),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显著增加,自噬流显著增强(P<0.05);与A/R组比较,用PNS预处理后,H9c2细胞存活率明显上升,细胞损伤率明显降低(P<0.05),自噬相关蛋白Atg5、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自噬抑制剂HCQ、3-MA作用相似,荧光结果显示,PNS对自噬流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NS预处理后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PNS能有效减轻H9c2细胞A/R损伤,其机制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自噬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缺氧/复氧损伤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H9C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Ca^(2+)浓度和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洪亮 刘乃国 +4 位作者 苗双 倪娜 郑静 王楠 李新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0-1045,共6页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文中旨在探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Ca^(2+)和PI3K/AKT/mTOR通路在大鼠IPF中的作用,以及1,25-(OH)_2D_3对Ca^(2+)浓度和PI3K/AK...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文中旨在探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Ca^(2+)和PI3K/AKT/mTOR通路在大鼠IPF中的作用,以及1,25-(OH)_2D_3对Ca^(2+)浓度和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 1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预防组(对照组Ⅰ、模型组Ⅰ、给药组Ⅰ,每组20只)和治疗组(对照组Ⅱ、模型组Ⅱ、给药组Ⅱ,每组30只)。对照组Ⅰ/Ⅱ行气管暴露手术,气管内给以200μL/只的无菌等渗盐水,并分别于第2和14天开始腹腔注射等渗盐水(200μL/只);模型组Ⅰ/Ⅱ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5 mg/kg),并分别于手术后第2和14天开始腹腔注射维生素D3的溶剂(0.1%乙醇和99.9%的丙二醇,1μL/g体重);给药组Ⅰ/Ⅱ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5 mg/kg),并分别于手术后第2和14天开始腹腔注射1,25-(OH)_2D_3(2μg/kg体重)。大鼠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建立IPF模型,给药组腹腔注射1,25-(OH)_2D_3进行预防和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分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并用Fluo-3AM荧光负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RT-PCR方法检测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Ⅰ/Ⅱ和给药组Ⅰ/Ⅱ中大鼠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Ca^(2+)浓度以及PI3K、AKT、mTOR 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与相应对照组Ⅰ/Ⅱ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药组Ⅰ/Ⅱ与模型组Ⅰ/Ⅱ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Ⅰ/Ⅱ和给药组Ⅰ/Ⅱ中Ca^(2+)浓度与PI3K、AKT、mTOR mRNA表达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0.598 8、r=0.623 0、r=0.6603,P<0.01;r=0.7012、r=0.6323、r=0.7403,P<0.01)。结论 PI3K-AKT-mTOR通路在大鼠IPF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25-(OH)_2D_3可以降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Ca^(2+)的浓度,抑制PI3K-AKT-mTOR通路,进而抑制IPF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SD大鼠 肺纤维化 肺泡II型上皮细胞 CA^2+浓度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花糖苷通过抑制AKT/mTOR通路减轻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志龙 王军伟 +2 位作者 张佩佩 马桂巧 马婵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92-1099,共8页
目的 探讨毛蕊花糖苷(acteosides,Act)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2,HK2)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和不同葡萄糖浓度组(33,40,50,60 mmol/L)HK2细胞活性,筛选最佳高糖干... 目的 探讨毛蕊花糖苷(acteosides,Act)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2,HK2)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和不同葡萄糖浓度组(33,40,50,60 mmol/L)HK2细胞活性,筛选最佳高糖干预浓度;检测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50 mmol/L葡萄糖)、甘露醇(mannitol,Man)组(5.5 mmol/L葡萄糖+44.5 mmol/L甘露醇)、不同浓度Act组(50 mmol/L葡萄糖+25,50,75,100,150,200μmol/L Act)和卡托普利(captopril,Cap)组(50 mmol/L葡萄糖+100μmol/L Cap)HK2细胞活性,筛选最佳Act干预浓度。HK2细胞分为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甘露醇组(5.5 mmol/L葡萄糖+44.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50 mmol/L葡萄糖)、Act组(50mmol/L 50 mmol/L葡萄糖+100μmol/L Act)、卡托普利组(50 mmol/L葡萄糖+100μmol/L Cap)和Ly294002(PI3K抑制剂)组(50 mmol/L葡萄糖+50μmol/L Ly294002)分别干预48 h。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K2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Bcl-2、Bax、Caspase-3、p-AKT、AKT、p-mTOR、mTOR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0 mmol/L葡萄糖组HK2细胞活性最差(P<0.000 1);相比于高糖组,100μmol/L Act组细胞活性最强(P<0.000 1)。与对照组和甘露醇组相比,高糖组TUNEL阳性表达增加,凋亡细胞数量增加(P<0.05),Bcl-2表达降低,Bax,cleaved Caspase-3,p-mTOR,p-AKT表达均升高(P<0.05);相比于高糖组,Act组和Cap组TUNEL阳性表达减少,凋亡细胞数量减少(P<0.05),Bcl-2表达升高,Bax、cleaved Caspase-3、p-mTOR和p-AKT表达均降低(P<0.05);相比于高糖组,Act组和Ly294002组Bcl-2表达增加,Bax、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 Act可以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糖苷 细胞凋亡 AKT/mtor信号通路 糖尿病肾病 HK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15-5p通过IGF2/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胃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王雪君 王亚东 +1 位作者 王慧敏 步雪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微小RNA-615-5p(miR-615-5p)已被报道在多种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miR-615-5p在胃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整。文章旨在探讨miR-615-5p在胃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功能相关性。方法利用qRT-PCR技术检测miR-615-5p在临床胃腺癌组织及细... 目的微小RNA-615-5p(miR-615-5p)已被报道在多种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miR-615-5p在胃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整。文章旨在探讨miR-615-5p在胃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功能相关性。方法利用qRT-PCR技术检测miR-615-5p在临床胃腺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将细胞分组:过表达对照组(转染control mimics)和miR-615-5p过表达组(转染miR-615-5p mimics)、低表达对照组(转染control inhibitor)和miR-615-5p低表达组(转染miR-615-5p inhibitor),选择表达miR-615-5p最低的HGC细胞进行过表达,表达miR-615-5p相对较高的MGC细胞进行敲减,qRT-PCR技术检测干预效率。利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平板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等检测胃癌细胞功能的改变,蛋白质印迹法用来检测miR-615-5p对目的蛋白IGF2(IGF2)的影响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水平。结果miR-615-5p在人胃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42±0.22)%vs(1.31±0.85)%,P<0.01];miR-615-5p在胃腺癌细胞株(BGC、HGC、MGC)中的表达水平低于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P<0.05);在HGC细胞中,过表达miR-615-5p后,其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迁移率[(5.33±1.04)%、(47.33±2.08)%]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24.33±4.04)%、(83.33±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MGC细胞中,敲减miR-615-5p后,其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迁移率[(58.37±3.56)%、(79.80±3.8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31.43±2.97)%、(32.17±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表达miR-615-5p后IGF2、PI3K、AKT、mTOR蛋白的表达减少;敲减miR-615-5p后IGF2、PI3K、AKT、mTOR蛋白的表达增加,但在敲减IGF2后,以上作用均受到了明显抑制(P<0.01)。结论miR-615-5p通过直接靶向IGF2使PI3K/AKT/mTOR信号通路失活而抑制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因此,miR-615-5p可能是治疗胃腺癌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15-5p 胃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丝粒蛋白F mRNA在肺腺癌细胞系、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调控信号通路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建松 王卫敏 蒋仲敏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21-25,共5页
目的观察着丝粒蛋白F(CENPF) mRNA在肺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变化,分析CENPF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相关调控信号通路。方法①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肺正常上皮细胞系BEAS-2B、肺腺癌细胞系(A549、NCI-H1650、NCI-H23、NCI-... 目的观察着丝粒蛋白F(CENPF) mRNA在肺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变化,分析CENPF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相关调控信号通路。方法①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肺正常上皮细胞系BEAS-2B、肺腺癌细胞系(A549、NCI-H1650、NCI-H23、NCI-H1975) CENPF mRNA。②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肺腺癌数据集分析CENPF mRNA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③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法分析受CENPF调控的肺腺癌相关信号通路。结果①A549、NCI-H1650、NCI-H23、NCI-H1975、BEAS-2B细胞CENP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 333±0. 271、3. 193±0. 188、2. 770±0. 091、5. 491±0. 249、1. 006±0. 071,A549、NCI-H1650、NCI-H23、NCI-H1975细胞CENP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BEAS-2B(P均<0. 05)。②肺腺癌、癌旁正常组织CENP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 632±0. 059、6. 472±0. 093,二者比较,P <0. 001。CENPF mRNA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相关(P均<0. 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CENPF mRNA低表达患者比较,CENPF mRNA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差(P=0. 001)。CENPF mRNA表达、临床TNM分期(HR分别为1. 667,1. 414; P均<0. 01)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③与CENPF mRNA高表达有关的肺腺癌调控信号通路有G2M检查点(P <0. 001,FDR <0. 001)、有丝分裂纺锤体(P <0. 001,FDR <0. 001)、E2F靶基因(P <0. 001,FDR <0. 001)、MYC靶基因(P <0. 001,FDR=0. 001)、m TOR信号通路(P=0. 002,FDR=0. 005)、精子形成(P=0. 002,FDR=0. 009)、未折叠蛋白反应(P=0. 002,FDR=0. 020)及PI3K/Akt/m TOR信号通路(P=0. 015,FDR=0. 117)等。结论肺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存在CENPF高表达,CENPF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恶性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CENPF mRNA高表达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ENPF可能通过调节G2M检查点、有丝分裂纺锤体、E2F靶基因、MYC靶基因、m TOR信号通路、精子形成、未折叠蛋白反应及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在肺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丝粒蛋白F 肺肿瘤 肺腺癌 预后 G2M检查点 有丝分裂纺锤体 E2F靶基因 MYC靶基因 mtor信号通路 精子形成 未折叠蛋白反应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脱氧葡萄糖对二甲双胍抑制人结肠癌细胞作用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敏 李红霞 +5 位作者 顾馨仪 郝舒捷 王仁军 刘庆平 秦建中 张帆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己糖激酶抑制剂2-D-脱氧葡萄糖(2-DG)对降糖药二甲双胍抑制人结肠癌细胞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2-DG、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作用于人结肠癌HT-29细胞,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算细胞死亡率观察细胞活力,MTT掺入法... 目的观察己糖激酶抑制剂2-D-脱氧葡萄糖(2-DG)对降糖药二甲双胍抑制人结肠癌细胞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2-DG、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作用于人结肠癌HT-29细胞,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算细胞死亡率观察细胞活力,MTT掺入法测算细胞存活率观察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以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测算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的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磷酸化AKT(p-AKT)、核糖体p70S6激酶(p70S6K)、磷酸化核糖体p70S6激酶(p-p70S6K)]、自噬相关蛋白p62。结果不同浓度2-DG(1、5、10 mmol/L)和二甲双胍(5、10 mmol/L)联合处理24 h后,HT-29细胞死亡率均高于单药处理细胞(P均<0. 05);在2-DG、二甲双胍均为10 mmol/L时,HT-29细胞死亡率最高(P均<0. 01)。以10mmol/L 2-DG与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0、1、5、10、15、20 mmol/L)联合处理48 h,在二甲双胍浓度≥5 mmol/L后HT-29细胞存活率低于单药处理的细胞(P均<0. 05),10 mmol/L时HT-29细胞存活率最低(P均<0. 01),20 mmmol/L时HT-29细胞存活率未继续明显降低。不同浓度2-DG(5、10 mmol/L)和10 mmol/L二甲双胍联合处理24 h,仅10 mmol/L 2-DG与二甲双胍处理时HT-29细胞凋亡率高于单药处理细胞(P均<0. 05),且细胞中p-AKT、pp70S6K、p6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单药处理细胞(P均<0. 05)。结论 2-DG能增强二甲双胍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活力、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以10 mmol/L 2-DG时增强作用最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两者协同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及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2-D-脱氧葡萄糖 二甲双胍 AKT/mtor信号通路 细胞自噬 p6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松针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大脑神经元的改善作用
8
作者 何九军 陈文东 王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目的】探讨马尾松松针提取物(PNE)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大脑神经元的改善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小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PNE低剂量组、PNE中剂量组和PNE高剂量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小鼠模型,造模同时用PNE(200 mg/kg、400 mg... 【目的】探讨马尾松松针提取物(PNE)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大脑神经元的改善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小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PNE低剂量组、PNE中剂量组和PNE高剂量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小鼠模型,造模同时用PNE(200 mg/kg、400 mg/kg、800 mg/kg)进行灌胃干预。食饵迷宫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生物显微技术观察大脑皮层结构的变化,比色法检测大脑皮层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脑皮层白细胞介素1(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Western-blotting检测大脑皮层中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mTOR、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AMPK、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Keap-1)、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结果】PNE使衰老小鼠食饵迷宫试验的错误次数及总测试时间明显降低(P<0.05),大脑皮层病理变化得到改善;大脑皮层SOD、CAT、GPx、ChAT活性显著升高,IL-1β、TNF-α和MDA含量及AChE活性显著降低(P<0.05)。此外,PNE干预后,小鼠大脑皮层Nrf2、HO-1、p-AMPK/AMPK表达显著增加(P<0.05),Keap-1、p-mTOR/mTOR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PNE能够改善D-半乳糖致衰小鼠大脑神经元损伤并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炎症因子分泌、调节AMPK/mTOR和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松针提取物 衰老 大脑 D-半乳糖 AMPK/mtor信号通路 Nrf2/HO-1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条件下调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自噬相关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清月 李生花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97-100,共4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一种由低氧引起的以肺血管重建与血管阻力增加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异常增殖和肺外膜成纤维细胞活化。随着高原地区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开发,HPH的高发病率成为当前高原医学...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一种由低氧引起的以肺血管重建与血管阻力增加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异常增殖和肺外膜成纤维细胞活化。随着高原地区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开发,HPH的高发病率成为当前高原医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PASMCs过度增殖受到多种自噬相关信号通路调节,自噬相关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可双向影响低氧条件下PASMCs增殖,ERK1/2、PI3K、NF-κB等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可在低氧条件下促进PASMCs增殖,AMPK、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等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可在低氧条件下抑制PASMCs增殖,对上述信号通路进行深入研究可为HPH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自噬 低氧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mtor信号通路 ERK1/2信号通路 PI3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CK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自噬的调控作用
10
作者 王颖 张韩梦 +6 位作者 鲍秀蓉 王亚婷 江婷婷 温婧依 刘勤伟 宋宜宁 魏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32-339,共8页
目的基于PKM2/mTOR信号通路探讨人参皂苷CK(ginsenoside compound K,CK)对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凋亡/自噬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CK组(n=10)和甲氨蝶呤(meth... 目的基于PKM2/mTOR信号通路探讨人参皂苷CK(ginsenoside compound K,CK)对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凋亡/自噬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CK组(n=10)和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组(n=10)。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10 mg/mL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 adjuvant,CFA)0.1 mL,制备大鼠AA模型。注射免疫后第15天开始,CK组每天灌胃给药80 mg/kg CK,连续18 d;MTX组每天灌胃给药0.5 mg/kg MTX,每3 d给药一次。每3 d记录大鼠体质量,全身关节炎评分,关节炎指数和足爪肿胀度;计算脾脏和胸腺指数;Western blot检测FLS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及PKM2和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过表达质粒试剂盒检测FLS自噬流;流式细胞术检测FLS凋亡。结果与AA组比较,CK组和MTX组全身炎症评分、关节炎指数、足爪肿胀度和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Bax、p62和p-mTOR/mTOR的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Beclin1、Bcl-2和PKM2的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FLS凋亡率升高(P<0.05),自噬小体减少。MTX组和CK组全身炎症评分、关节炎指数、足爪肿胀度和脾脏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可能通过PKM2/mTOR信号通路调节大鼠FLS凋亡/自噬缓解AA大鼠关节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CK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佐剂性关节炎 pkm2/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欣蒙 高洪莲 +2 位作者 刘奇奇 于睿 张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217,共6页
目的探讨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3周龄豚鼠80只(80眼),雌雄不限,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FDM组、雷帕霉素组、FDM+雷帕霉素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FDM组单纯缝合豚鼠右眼眼... 目的探讨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3周龄豚鼠80只(80眼),雌雄不限,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FDM组、雷帕霉素组、FDM+雷帕霉素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FDM组单纯缝合豚鼠右眼眼睑;雷帕霉素组于实验第1天、第7天豚鼠右眼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50μg;FDM+雷帕霉素组于实验第1天、第7天豚鼠右眼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50μg后再缝合右眼眼睑。记录各组豚鼠实验前及实验第7天、第14天的眼轴长度、屈光度;并取各组豚鼠视网膜行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观察各组豚鼠视网膜形态变化;取各组豚鼠巩膜行RT-PCR检测巩膜组织中mTO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豚鼠巩膜组织中AKT、p-AKT、mTOR、p-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FDM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第7天、第14天豚鼠的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增加,形成了相对近视;FDM组巩膜中MMP-2、α-SMA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增加,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DM组豚鼠巩膜中mTOR mRNA和AKT、P-AKT、mTOR、p-mTO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视网膜变薄,各层结构排列紊乱、疏松。雷帕霉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第7天、第14天豚鼠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视网膜形态无明显变化。FDM+雷帕霉素组与FDM组相比,实验第7天豚鼠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第14天右眼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GF-β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多,MMP-2、α-SMA、mTOR的mRNA和AKT、p-AKT、mTOR、p-mTOR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雷帕霉素球结膜下注射可延缓豚鼠FDM的形成,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巩膜中的MMP-2、TGF-β1、α-SMA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且对正常豚鼠视网膜结构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视 雷帕霉素 雷帕霉素靶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