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抗裂混凝土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月霞 刘超 曹霞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为了研究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用抗裂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在预应力叠合板中应用前景,通过室内试验,开展相关试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并借助混凝土试验设备主要研究了水胶比、玄武岩纤维、减水剂、粉煤灰、矿粉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 为了研究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用抗裂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在预应力叠合板中应用前景,通过室内试验,开展相关试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并借助混凝土试验设备主要研究了水胶比、玄武岩纤维、减水剂、粉煤灰、矿粉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胶比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且影响规律近似相同;试验得出最优水胶比0.39。(2)玄武岩纤维掺加会减少混凝土28 d内收缩率、延缓混凝土开裂时间,减小混凝土裂缝宽度,对混凝土抗裂性能有较大影响;试验得出玄武岩纤维最优体积掺量0.3%。(3)正交试验得到各因素对混凝土初始扩展度、28 d抗压强度影响顺序均依次为减水剂、矿粉、粉煤灰;试验得出各因素最佳掺量为减水剂12.25 kg/m^(3)、粉煤灰35 kg/m^(3)、矿粉44 kg/m^(3)。(4)最优配合比性能测试表明,混凝土具备较高的流动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能,满足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抗裂混凝土应用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混凝土 水胶比 玄武岩纤维 流动性能 力学性能 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炜 巫山 +2 位作者 吴桢灏 孙秀贵 王巍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长益复线潇湘北路跨线桥为主跨105 m的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为提升该桥受力性能,综合应用了叠合板技术、预应力锚固区UHPC桥面板技术、抗拔不抗剪(URSP)连接件技术以及双重组合技术。除预应力锚固区外,其余区段桥面板... 长益复线潇湘北路跨线桥为主跨105 m的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为提升该桥受力性能,综合应用了叠合板技术、预应力锚固区UHPC桥面板技术、抗拔不抗剪(URSP)连接件技术以及双重组合技术。除预应力锚固区外,其余区段桥面板均采用由底层混凝土预制板和上层混凝土现浇层组成的叠合板,可在保证桥梁整体性和无支模施工的同时,使收缩徐变作用下混凝土板和钢梁应力较全现浇板降低。预应力锚固区采用UHPC桥面板,并在边跨增设1道预应力束,可有效避免该区域混凝土的损伤。在中支点两侧各32 m范围布置URSP连接件,可释放抗剪约束的同时保留抗拔作用,配合预应力技术可将频遇组合下的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压应力水平控制在1.12 MPa以内。在中支点两侧各20 m范围内负弯矩区设置混凝土底板与钢梁底板进行组合(双重组合技术),并结合组合梁顶部URSP连接件技术,可使负弯矩区组合梁形成一个倒置的“正弯矩组合梁”效应,从而降低负弯矩区钢梁底板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混凝土叠合 预应力 UHPC URSP连接件 双重组合技术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叠合板性能研究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成文 陈洪亮 +1 位作者 高连玉 李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4期297-301,319,共6页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楼板形式,解决目前现浇楼板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以及传统实腹叠合板经济性能差,不能得到广泛推广等问题.方法通过试验研究简支和连续空腹叠合板的受力性能,并与外形尺寸和配筋都相同的整浇板试验相比较,通过计算...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楼板形式,解决目前现浇楼板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以及传统实腹叠合板经济性能差,不能得到广泛推广等问题.方法通过试验研究简支和连续空腹叠合板的受力性能,并与外形尺寸和配筋都相同的整浇板试验相比较,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空腹叠合板的构造措施和经济性能.结果得出不首先出现叠合面滑移破坏的最小叠合接触比例,并提出部分叠合叠合板的概念,确定了空腹叠合板的设计计算方法.结论只要叠合接触比例在27%以上,叠合接触面经有效粗糙处理和配筋,就能保证叠合接触面的抗剪刚度.空腹叠合板同时具有现浇板和装配式楼板的优点.相对于传统的实腹叠合板,空腹叠合板可以有效降低自重,增强楼板的使用功能,是一种新颖的楼板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空腹叠合 特点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受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张峰 郭正兴 汤磊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0-284,共5页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具有板薄、用钢量小、施工简便及质量可靠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采用二次浇筑工艺,其受力性能与整体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板有所区别。工程中一般通过对叠合面的适当处理,以确保其受力整体性。结合某具...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具有板薄、用钢量小、施工简便及质量可靠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采用二次浇筑工艺,其受力性能与整体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板有所区别。工程中一般通过对叠合面的适当处理,以确保其受力整体性。结合某具体工程,应用有限元分析手段,对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整体浇筑板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预制预应力底板施工过程中最大挠度仅为其跨度的1/1752,几乎可以忽略;预应力叠合板正常使用阶段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均与整体浇筑板一致;极限荷载阶段,叠合面几乎无相对变形,最大剪应力0.373MPa,也在规范限值以内。因此,从变形、承载力等方面均证明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叠合面施工构造处理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叠合 叠合 受力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新铭 郑恒祥 刘瑞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86-89,共4页
本文对九块在中置集中荷载作用下对边简支、对边自由的双向预应力无腹筋叠合板进行了试验研究 .通过对其破坏形态、破坏机理以及受力状态的分析 ,提出了板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该式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拟合优度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关键词 抗剪强度 剪跨比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预应力连续叠合板变形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吉恩 骆艳斌 贺采旭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 2000年第1期11-15,共5页
通过 3块 2跨钢纤维混凝土预应力连续叠合板的试验研究 ,分析了支座配筋及叠合面里的钢纤维对跨中刚度的影响 。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预应力 叠合 短期受弯刚度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叠合整体板的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广仁 孙福英 《洛阳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89-92,共4页
研究了试验板与相邻板通过叠合层整浇成整体板后的变形、裂缝、正截面承载能力等。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和电算证实:叠合面粘结完好;叠合层能与多孔板共同作用;相邻板参与作用限制试验板的横向裂缝的开展,试验板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多孔 空心 叠合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叠合板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山 吴泽玉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133,共3页
通过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及其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预应力空心板及其叠合板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及挠度等相关结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空心板及其叠合板结构性能良好,为该类型底板的叠合板在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 叠合 结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螺旋肋钢丝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理满 蔡仁祉 +2 位作者 赵健 陈敖宜 周德玲 《混凝土》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4-56,共3页
文中介绍了以高强螺旋肋钢丝作为主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结构性能研究。混凝土叠合结构是当前国际上大力发展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结构 ,试验表明 ,这种叠合板结构性能良好。其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薄板是预制构件行业的产品发展方向。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 螺旋肋钢丝 结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弯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世 刘海卿 李冬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05-3610,共6页
为辅助某装配式结构工程的施工,对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其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荷载-纵筋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其开裂荷载、峰值荷载、挠度和破坏形态,并将峰值荷载的试验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 为辅助某装配式结构工程的施工,对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其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荷载-纵筋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其开裂荷载、峰值荷载、挠度和破坏形态,并将峰值荷载的试验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预应力叠合板表现出与整浇板相同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但是,峰值荷载后,叠合板的叠合面出现裂缝,预制预应力板与后浇板共同工作能力降低。叠合板的受弯承载力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正常使用阶段,底部预制预应力板与上部后浇板可共同工作,不会在界面出现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 弯曲性能 极限承载力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空腹叠合板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洪亮 高连玉 赵成文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0-13,共4页
 以前国内研究的叠合板基本是叠合面紧密结合的叠合板,空腹叠合板是一种新颖的叠合板形式。本文论证了这种叠合板推广使用的现实意义及结构上的可行性,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为空腹叠合板的深入研究和实际推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空腹叠合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带肋薄板混凝土叠合板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吴方伯 黄海林 +1 位作者 陈伟 周绪红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2,19,共6页
为便于工业化生产及现场拼装,对预制薄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矩形肋薄板)进行规格设计。进行2种不同跨度的4块预制薄板的静载试验,重点研究预制薄板的极限承载力、刚度及抗裂性能,结果表明:预制薄板满足施工阶段承载力要求,可作为无支撑... 为便于工业化生产及现场拼装,对预制薄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矩形肋薄板)进行规格设计。进行2种不同跨度的4块预制薄板的静载试验,重点研究预制薄板的极限承载力、刚度及抗裂性能,结果表明:预制薄板满足施工阶段承载力要求,可作为无支撑体系模板。进行2块单跨叠合板件和1块两跨连续叠合板件的静载试验,重点研究叠合板件的整体受力性能、叠合面的抗剪性能以及连续叠合板件在支座处的弯矩调幅值,结果表明:叠合板件可按整浇板的计算方法进行承载力计算,连续叠合板件受力性能与现浇板相似。进行混凝土叠合板件两阶段受力截面应变分析,建议取底板厚度作为预制薄板考虑二次受力影响的计算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预制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叠合 矩形肋薄 肋上开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形板肋对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海林 祝明桥 +1 位作者 曾垂军 吕伟荣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0,共10页
为研究T形板肋对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对3块T形肋底板叠合板和1块整浇板进行弯曲疲劳性能对比试验,主要考察T形板肋与疲劳荷载幅值对试件疲劳破坏形态及疲劳损伤程度的影响,得到了在不同疲劳循环加载次数下的跨... 为研究T形板肋对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对3块T形肋底板叠合板和1块整浇板进行弯曲疲劳性能对比试验,主要考察T形板肋与疲劳荷载幅值对试件疲劳破坏形态及疲劳损伤程度的影响,得到了在不同疲劳循环加载次数下的跨中动位移、混凝土应变、预应力筋应变、残余变形等,分析了在不同疲劳循环加载次数下的刚度退化情况、荷载应变分布规律、裂缝分布规律及剩余承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经历200万次疲劳循环加载后,T形肋底板叠合板无明显的刚度和强度退化,增设T形板肋的叠合板能达到与整浇板相同的弯曲疲劳性能;T形肋底板叠合板正截面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可采用普通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疲劳应力验算的4个假定,最终以此建立了其正截面弯曲疲劳强度验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带肋底混凝土叠合 预制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T形 弯曲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