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翟晓东 申婷婷 +6 位作者 李志华 黄晓玮 张迪 郭志明 孙宗保 石吉勇 邹小波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涵盖了食品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新工科人才。“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涵盖了食品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新工科人才。“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具体措施之一。因此,提出将“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以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 案例导入 任务驱动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OBE理念在“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2
作者 申婷婷 翟晓东 +4 位作者 黄晓玮 张柔佳 李志华 石吉勇 邹小波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133-135,139,共4页
食品无损检测是保证食品品质与安全检测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对于食品行业质量监督、新型装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新工科建设与发展背景下高校食品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以明确的... 食品无损检测是保证食品品质与安全检测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对于食品行业质量监督、新型装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新工科建设与发展背景下高校食品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以明确的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持续评估和反馈,促使学生通过课程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取得实质性积累。基于此,提出将OBE理念应用于“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具体涉及课程目标、教学过程、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实施和改进,以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 OBE理念 新工科背景 教学改革 食品品质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高含硫天然气管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帅 文绍牧 +3 位作者 廖柯熹 秦林 林冬 高健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9-157,共9页
四川盆地2/3的气田含有硫化氢等酸性气体,造成管道内部出现了氢鼓泡、氢致开裂、应力腐蚀开裂、硫化物应力开裂等腐蚀形貌,导致管道快速穿孔,增加管道事故的风险。为了及时掌握管道内壁的运行状况,保障管道本质安全,应定期对高含硫天然... 四川盆地2/3的气田含有硫化氢等酸性气体,造成管道内部出现了氢鼓泡、氢致开裂、应力腐蚀开裂、硫化物应力开裂等腐蚀形貌,导致管道快速穿孔,增加管道事故的风险。为了及时掌握管道内壁的运行状况,保障管道本质安全,应定期对高含硫天然气管道开展检测。本文介绍了漏磁、超声波、电磁超声、涡流、射线五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展示了其中三种方法的现场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了几种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高含硫天然气管道的完整性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最后基于高含硫天然气管道的特点,对管道材质的选择、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腐蚀机理 无损检测 漏磁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用锂电池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权朝明 陈晓文 +4 位作者 孟祥飞 王建华 殷霄飞 杨发虎 李世斌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299,共8页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储能介质,在储能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无论是在电池制造阶段,还是服役阶段,提前发现电池内部缺陷或者失效行为都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常规的拆解检测方法虽然能够直观...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储能介质,在储能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无论是在电池制造阶段,还是服役阶段,提前发现电池内部缺陷或者失效行为都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常规的拆解检测方法虽然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电池内部失效后的特征,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带来的破坏性是不可逆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在真实的环境和使用工况下对电池实施原位检测分析,具有非破坏性、实时检测等优点,能够精准反馈电池失效、寿命衰减等动态变化过程,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材料设计、精进电池制造过程、提升电池安全水平。综合评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基于X射线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中子散射、超声波探测、电化学阻抗谱等方向开展的锂电池无损检测相关工作,并对各类方法的工业化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锂离子电池 安全 无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属水果加工制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谢带琴 林羡 +3 位作者 余元善 温靖 傅曼琴 刘昊澄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5期99-108,114,共11页
柑橘是全世界种植最广、产量最高的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风味物质。风味物质是决定柑橘属水果及其加工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风味好坏直接影响其品质,进而影响其市场价值。目前,常用于分析柑橘风味检测的技术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 柑橘是全世界种植最广、产量最高的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风味物质。风味物质是决定柑橘属水果及其加工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风味好坏直接影响其品质,进而影响其市场价值。目前,常用于分析柑橘风味检测的技术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等,多为有损技术即会破坏样品基质,同时价格昂贵、效率低及复杂的样品制备和操作等特点也限制了这些技术的使用。而无损分析技术能够在不破坏样品完整性的前提下,快速获取样品的相关信息,对柑橘属水果加工制品的风味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介绍柑橘属水果加工制品的风味物质、影响因素及无损检测技术,分析柑橘属水果风味研究趋势,为柑橘属水果及其加工制品的风味物质研究和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风味物质 柑橘属水果加工制品 无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杨金水 吴健豪 +3 位作者 付兰凌 李爽 罗浩 吴林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0-1139,共10页
激光超声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高分辨率的无损检测技术,可在恶劣环境中实现远距离检测,近年来在复合材料损伤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地研究。本文对激光超声的激发及检测方法进行概述,介绍了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材料物理参数测量及医疗... 激光超声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高分辨率的无损检测技术,可在恶劣环境中实现远距离检测,近年来在复合材料损伤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地研究。本文对激光超声的激发及检测方法进行概述,介绍了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材料物理参数测量及医疗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对激光超声相控阵技术、超快激光超声技术、非线性激光超声等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浅析,并列举了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案例;介绍了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最后对激光超声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无损检测 热弹效应 激光技术 物理参数测量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技术在植物叶片含水率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李禹彤 刘坤 +2 位作者 杜峰 王新玉 贾鸿莉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
叶片含水率无损检测对发展智慧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植物叶片含水率检测技术现状和基于图像处理的叶片含水率无损检测方法,分析图像处理技术识别植物叶片含水率的原理、处理技术,梳理概括基于图像处理检测植物叶片含水率数学模... 叶片含水率无损检测对发展智慧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植物叶片含水率检测技术现状和基于图像处理的叶片含水率无损检测方法,分析图像处理技术识别植物叶片含水率的原理、处理技术,梳理概括基于图像处理检测植物叶片含水率数学模型研究的现状。结果表明,基于图像处理的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对植物叶片的颜色、形状、纹理等外部特征开展含水率检测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技术 植物叶片 含水率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冶金设备再制造中的应用——评《冶金设备绿色再制造技术及应用》
8
作者 李淑娟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78,共1页
“再制造”指的是对废旧产品进行修复和改造,使其继续发挥效能,而在这一过程中,检测废旧产品是否具有“再制造”价值,以及“再制造”完成后是否达标,成为重要工序和环节。由于传统检测技术往往会对材料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无法满足现代... “再制造”指的是对废旧产品进行修复和改造,使其继续发挥效能,而在这一过程中,检测废旧产品是否具有“再制造”价值,以及“再制造”完成后是否达标,成为重要工序和环节。由于传统检测技术往往会对材料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对材料检测的需求,无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由夏绪辉、王蕾、张泽琳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冶金设备绿色再制造技术及应用》一书,深入探讨了冶金设备再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实践,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分析。参考该书可知,该技术在冶金设备再制造中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再制造 材料检测 冶金设备 无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技术在果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明 孙小旭 +5 位作者 顾红 李兰 程大伟 王勇健 代占武 陈锦永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介绍了常用的果品无损检测方法,包括电子鼻法、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法、机械方法、磁共振(核磁共振)成像光谱学法、拉曼光谱学法、近红外光谱技术等;重点综述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水果结构特性、生化成分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常用的果品无损检测方法,包括电子鼻法、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法、机械方法、磁共振(核磁共振)成像光谱学法、拉曼光谱学法、近红外光谱技术等;重点综述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水果结构特性、生化成分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果品质的无损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品质 高光谱成像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小麦品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玉荣 吴雯靓 +3 位作者 刘舒娴 史卓可 张咚咚 吴琼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05-412,共8页
小麦是食品行业重要的生产原料和我国政府储备粮种之一,快速准确地检测小麦品质对提高其流通效率至关重要。高光谱成像技术(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HSI)因其高效、准确、快速、无损的特点,在小麦品质检测领域具有良好前景。... 小麦是食品行业重要的生产原料和我国政府储备粮种之一,快速准确地检测小麦品质对提高其流通效率至关重要。高光谱成像技术(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HSI)因其高效、准确、快速、无损的特点,在小麦品质检测领域具有良好前景。该文总结了HSI在小麦品质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简述了目前HSI检测小麦品质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HSI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HSI在小麦品质快速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质 高光谱成像技术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机械损伤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康康 程蹈 +4 位作者 刘点 陈玉霞 涂道伍 郭勇 吴自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分析比较了超声波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基于X射线的无损检测技术(X射线摄影、X射线断层摄影技术与X射线暗场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及特性,针对已有的...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分析比较了超声波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基于X射线的无损检测技术(X射线摄影、X射线断层摄影技术与X射线暗场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及特性,针对已有的无损检测技术和研究现状,对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技术 复合材料 缺陷 机械损伤 纤维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技术在葡萄品质无损检测应用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文静 马雯 +2 位作者 张昂 金刚 徐国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57-367,共11页
葡萄生产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而且兼具广泛的社会效益。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对浆果进行监测评估是生产高品质葡萄浆果的重要保证。传统检测技术费时费力且具有破坏性,而以高光谱为代表的无损检测技术成功... 葡萄生产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而且兼具广泛的社会效益。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对浆果进行监测评估是生产高品质葡萄浆果的重要保证。传统检测技术费时费力且具有破坏性,而以高光谱为代表的无损检测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主要概述高光谱检测技术在葡萄浆果外形测量、化学物质检测、成熟度判别以及缺陷损伤认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比分析高光谱技术在不同品质指标检测方面的优缺点以及在葡萄浆果品质检测方面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旨在为葡萄浆果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技术 葡萄浆果品质指标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技术在食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红欣 唐兴萍 +3 位作者 杨正明 张菊 陆娅娟 吴文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0-357,共8页
食品检测技术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且费时、低效、操作繁琐和不客观,因此探究无损、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 食品检测技术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且费时、低效、操作繁琐和不客观,因此探究无损、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MSI)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客观等特点,为食品领域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论文介绍了MSI成像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多光谱成像技术的数据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多光谱技术在水果的品质评估、蔬菜分级、肉制品掺假和水产品的腐败变质检测等领域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多光谱技术在未来食品的内部品质和外部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发展进行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技术 无损检测 食品安全 食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软腐病无损高光谱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依晨 张林 +3 位作者 祝佳佳 龙艳 杨鑫睿 赵志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78-86,共9页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对猕猴桃软腐病的室内无损快速检测,以期为病果诊断、果实分选提供技术方案。在可见光-近红外波长范围内(400~1000 nm)采集病果与健康果的高光谱图像,并提取相应的感兴趣区域(ROI),获得样本128个波段的高光谱数据...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对猕猴桃软腐病的室内无损快速检测,以期为病果诊断、果实分选提供技术方案。在可见光-近红外波长范围内(400~1000 nm)采集病果与健康果的高光谱图像,并提取相应的感兴趣区域(ROI),获得样本128个波段的高光谱数据,基于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特征排序算法,从中选择8个最优特征波段。使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方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样本随机分配为测试和训练数据集,分别基于全波段和特征波段建立分类模型。同时,从自然发病果实分离软腐病菌,并鉴定其种类。结果表明:猕猴桃软腐病果实与健康果实的高光谱曲线存在明显区别。针对猕猴桃软腐病识别,可优化神经网络模型识别效果最好,从发病果实分离到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甜樱间座壳属(Diaporthe eres)均为已知的猕猴桃软腐病菌,表明自然发病组分类结果可靠。本研究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准确区分贵长猕猴桃软腐病果实与健康果实,可实现猕猴桃软腐病早期无症状时期的无损快速检测,为采后果实分选提供了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软腐病 高光谱成像技术 无损快速检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鸡种蛋早期受精信息无损检测
15
作者 柳洋洋 崔德建 +3 位作者 贾伟娥 夏元天 连正兴 李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180,270,共8页
针对当前人工照蛋检测无精蛋时间晚、工作强度大等问题,以入孵2.5天鸡种蛋为研究对象,改进VGG16网络模型并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利用自制的静态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入孵2.5天鸡种蛋图像。改进后的模型在增强后的测试集上判别准确率为98.82%,... 针对当前人工照蛋检测无精蛋时间晚、工作强度大等问题,以入孵2.5天鸡种蛋为研究对象,改进VGG16网络模型并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利用自制的静态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入孵2.5天鸡种蛋图像。改进后的模型在增强后的测试集上判别准确率为98.82%,召回率为97.23%,单幅图像检测耗时为97.56 ms,与原网络相比,识别精度提升5.56百分点,单幅图像识别时间节省14.78 ms。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有效实现孵化早期鸡种蛋受精信息的无损鉴别,为后续研发在线无损检测装置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 鸡种蛋 受精信息 无损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射光谱技术的红提pH和硬度无损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升 王伟 解万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6,共8页
红提pH和硬度决定着果实的口感和收获后的品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透射光谱的红提pH和硬度(Firmness,FI)的检测方法。首先采集360个全生长周期红提样本光谱数据并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建模,以此确定最好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然后分别采用... 红提pH和硬度决定着果实的口感和收获后的品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透射光谱的红提pH和硬度(Firmness,FI)的检测方法。首先采集360个全生长周期红提样本光谱数据并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建模,以此确定最好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然后分别采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ni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UVE)、CARS-SPA、UVE-SPA数据降维方法对光谱进行特征变量提取,分别建立红提pH和硬度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检测模型。红提果粒的pH和硬度的最优预测模型分别为移动平均法(Moving-Average Method,MA)-CARS-SPA-PLSR和MA-UVE-SPA-PLSR,两个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Prediction,RP)分别为0.9882、0.9588,残差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分别为6.5857、3.5167。结果表明,透射光谱技术可应用于红提果粒pH和硬度的检测,为全生长周期红提果粒pH和硬度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提 PH 硬度 可见/近红外透射技术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库尔勒香梨成熟度检测
17
作者 刘佳乐 孟洪兵 张焱姝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3-238,共6页
开发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库尔勒香梨成熟度检测方法,旨在突破传统经验判断法的局限性。采用450~1 000 nm光谱范围的高光谱成像系统并采集了4个成熟阶段(共计160个样本)的光谱数据,运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 开发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库尔勒香梨成熟度检测方法,旨在突破传统经验判断法的局限性。采用450~1 000 nm光谱范围的高光谱成像系统并采集了4个成熟阶段(共计160个样本)的光谱数据,运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进行数据预处理以消除噪声干扰。创新性地构建了融合深度可分离卷积技术的CNN-S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不同成熟阶段香梨的精准分类。试验数据表明,CNN-S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达92%,明显优于AlexNet、ResNet模型。经过预处理的数据提升了模型性能,验证集准确率达到96%。该方法为香梨成熟度检测提供了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并为智慧农业技术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库尔勒香梨 成熟度检测 无损检测 CNN-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苹果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18
作者 董聪颖 杨天意 +6 位作者 陈谦 刘丽 肖雄 魏志峰 石彩云 邵亚杰 高登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82-2594,共13页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品质是苹果质量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传统的品质检测方法费时、费力且具有破坏性,特别是对果实内部品质难以实现规模化检测和品质等级划分,开展苹果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是实现中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品质是苹果质量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传统的品质检测方法费时、费力且具有破坏性,特别是对果实内部品质难以实现规模化检测和品质等级划分,开展苹果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是实现中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高光谱成像技术融合了传统成像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能够获取大量包含连续波长信息的图像块,提供关于待测目标的光谱和图像信息,光谱信息可用于对水果内部品质的检测,图像信息则可检测水果的外部品质,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果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苹果品质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简介了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综述了高光谱技术在苹果内外部品质检测上的应用,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硬度、含水量等内部品质,损伤与缺陷、病虫害、农药残留等外部品质,最后指出了目前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在苹果上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苹果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品质 高光谱成像技术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冷鲜羊肉pH值无损检测
19
作者 李孟辕 张文广 +2 位作者 姜新华 徐子洋 石彩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34,共7页
[目的]快速无损检测冷鲜羊肉pH值。[方法]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400~1000 nm)成像技术对冷鲜羊肉外表的散射图像进行采集,并提取样本感兴趣区域的反射光谱曲线以获取原始光谱数据。分别采用平滑滤波(SG)、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 [目的]快速无损检测冷鲜羊肉pH值。[方法]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400~1000 nm)成像技术对冷鲜羊肉外表的散射图像进行采集,并提取样本感兴趣区域的反射光谱曲线以获取原始光谱数据。分别采用平滑滤波(SG)、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转换(SNV)和一阶导数(FD)4种单一方法以及MSC-SG、SNV-SG、FD-SG 3种组合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以及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回归(SVR)、极端梯度增强回归(XGB)分别构建了基于全波长下的冷鲜羊肉pH值的预测模型。[结果]FD-SG为最优预处理方法,XGB模型为最优模型,其校正集相关系数和测试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1,0.8300,校正均方根误差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520,0.0792。利用XGB模型计算了冷鲜羊肉样本中每个像素点下的pH值,并建立伪彩色图像来更直观地展示冷鲜羊肉样本pH值的空间分布情况。[结论]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冷鲜羊肉pH值的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冷鲜羊肉 PH值 无损检测 极端梯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检测技术在海洋领域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子晨 孙栋 +3 位作者 阮剑剑 李书帆 乔伟 林洪沂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0-400,共21页
太赫兹技术在海洋领域展现了显著的应用潜力,涵盖水质分析、无损检测和海洋生态监控等方面。凭借非接触式测量和无损检测的优势,太赫兹技术能够有效区分浮油海面与正常海面,并进行水质分类,为海洋污染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太赫兹技术... 太赫兹技术在海洋领域展现了显著的应用潜力,涵盖水质分析、无损检测和海洋生态监控等方面。凭借非接触式测量和无损检测的优势,太赫兹技术能够有效区分浮油海面与正常海面,并进行水质分类,为海洋污染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太赫兹技术还可应用于船舶材料的无损检测,评估船体结构和涂层的完整性,同时支持海洋环境中PE管材的安全性检测,实时监测管材的受损程度和结构稳定性。在海洋生态监控方面,太赫兹技术能检测微藻代谢物变化,识别赤潮等生态问题,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支持。同时,它还在监测海洋放射性元素铯浓度变化方面显示出优势。随着技术进步,太赫兹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为海洋保护与开发提供高效、准确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技术 海洋生态监测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浮油检测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