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avolisib-Based Therapy in PIK3CA-Mutated Advanced Breast Cancer
1
作者 Nicholas C Turner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501-2501,共1页
Background:Inavolisib is a highly potent and selective inhibitor of the alpha isoform of the p110 catalytic subunit of the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complex(encoded by PIK3CA)that also promotes the degradation of ... Background:Inavolisib is a highly potent and selective inhibitor of the alpha isoform of the p110 catalytic subunit of the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complex(encoded by PIK3CA)that also promotes the degradation of mutated p110α.Inavolisib plus palbociclib-fulvestrant has shown synergistic activity in preclinical models and promising antitumor activity in early-phase t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k3ca BREAST CAN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IK3CA基因与其他致癌基因共突变 被引量:5
2
作者 梁乃新 刘雅昕 +1 位作者 刘磊 李单青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IK3CA基因与其他致癌基因共突变现象及特点。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全国25家医院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并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和分析9个基因位点数据,包括PIK3CA E9、PIK3CA E20... 目的研究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IK3CA基因与其他致癌基因共突变现象及特点。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全国25家医院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并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和分析9个基因位点数据,包括PIK3CA E9、PIK3CA E20、KRAS E2、KRAS E3、BRAF,以及EGFR E18、E19、E20、E21。结果在纳入研究的5125例患者中,有161例(3.14%)存在多个突变,其中77例存在PIK3CA突变,包括50例E9突变和27例E20突变。与PIK3CA共存的其他致癌基因突变位点包括KRAS E2(11例)、KRAS E3(1例)、BRAF(2例)、EGFR E18(4例)、EGFR E20(5例)、EGFR E21(28例)和EGFR E19缺失突变(37例)。在存在PIK3CA共突变的病例中,E9与E20相比,更容易产生共突变现象;与EGFR E20相比,更易与EGFR E21的L858R型突变共存。在PIK3CA E20突变中,H1047R型突变较H1047L型更为常见。与PIK3CA共突变的KRAS突变经常出现在E2的G12位点。BRAF V600E突变也存在与PIK3CA共突变的倾向。结论 PIK3CA是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共突变致癌基因,其E9与E20突变相互排斥,但均可与其他致癌基因同时存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k3ca 致癌基因 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中PIK3CA突变状态可预测Buparlisib联用氟维司群在部分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乳腺癌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宁霞 张一方 《循证医学》 CSCD 201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1文献来源Baselga J,Im S-A,Iwata H,et al.PIK3CA status in circulating tumor DNA(ct DNA)predicts efficacy of Buparlisib(BUP)plus Fulvestrant(FULV)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endocrine-resistant HR+/HER2–advance... 1文献来源Baselga J,Im S-A,Iwata H,et al.PIK3CA status in circulating tumor DNA(ct DNA)predicts efficacy of Buparlisib(BUP)plus Fulvestrant(FULV)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endocrine-resistant HR+/HER2–advanced breast cancer(BC):First results from the randomized,phaseⅢBELLE-2trial[C].San Antonio Breast Cancer Symposium,2015,abst S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循环肿瘤DNA pik3ca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KRAS、NRAS、PIK3CA、BRAF基因联合突变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梁跃 李光学 马庆庆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KRAS、N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58例组织中KRAS、N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检测到结直肠癌组织基因突变33例(56.90%),其中KRAS...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KRAS、N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58例组织中KRAS、N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检测到结直肠癌组织基因突变33例(56.90%),其中KRAS基因突变17例(29.31%),突变类型6种;NRAS基因突变1例(1.72%),为G12D突变;PIK3CA基因突变9例(15.52%),皆为H1047R突变;BRAF基因突变6例(10.34%),皆为V600E突变。PIK3CA仅与KRAS基因发生双突变4例。KRAS野生型患者中PIK3CA基因突变4例。KRAS基因突变与病理分期有关。结论:结直肠癌临床检测中对KRAS、NRAS、PIK3CA、BRAF多基因突变进行分子检测,能更准确地预测患者耐药情况,可正确指导临床用药和科学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KRAS NRAS pik3ca BRAF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K3CA突变对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疗效的影响
5
作者 张振华 喻永龙 +3 位作者 朱西平 魏婷 汪亚珍 黄文婷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5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PIK3CA突变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肺腺癌患者80例,其中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20例(共突变组)、EGFR19/21单突变60例(单突变组),均予第一代EGFR-TKIs(埃... 目的探讨PIK3CA突变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肺腺癌患者80例,其中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20例(共突变组)、EGFR19/21单突变60例(单突变组),均予第一代EGFR-TKIs(埃克替尼或吉非替尼)口服治疗。口服治疗28天评价疗效,之后每8~12周评价1次,记录最佳疗效,计算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随访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或患者死亡,统计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比较两组近期疗效(ORR、DCR)和远期疗效(PFS、OS)。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突变组与单突变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突变组ORR、DCR均低于单突变组,中位PFS、中位OS亦均低于单突变组(P均<0.05)。单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COG评分可能与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PFS有关(P均<0.10);ECOG评分和EGFR突变类型可能与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OS有关(P均<0.10)。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COG评分均不是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ECOG评分是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EGFR突变类型不是PIK3CA与EGFR19/21共突变肺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IK3CA突变可导致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近期和远期疗效不佳,但PIK3CA突变并不是EGFR-TKIs治疗EGFR19/21突变肺腺癌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基因突变 pik3ca EGFR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测序检测乳腺癌PIK3CA、TP53、PTEN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陆琦然 刘建夏 +1 位作者 於恩桥 孙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7期530-535,共6页
目的:研究二代测序(NGS)检测乳腺癌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基α基因(PIK3CA)、肿瘤蛋白p53基因(TP53)、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突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8... 目的:研究二代测序(NGS)检测乳腺癌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基α基因(PIK3CA)、肿瘤蛋白p53基因(TP53)、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突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81例乳腺癌组织。使用基于NGS的108基因panel对PIK3CA、TP53、PTEN这3个突变率最高的基因进行基因状态检测,再结合患者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81例乳腺癌标本中,PIK3CA基因突变率为58.02%,TP53基因突变率为60.49%,PTEN基因突变率为11.11%。3个基因总突变率为87.65%。PIK3CA基因突变率与乳腺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ER阴性或PR阴性或HER-2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TP53基因突变(P=0.001、0.002、0.028);组织学分级差的患者更易伴随TP53突变(P<0.001);Ki67≥15%的患者更容易伴随TP53突变(P=0.022)。PTEN基因突变率与PR阴性有关(P=0.025)。结论:TP53突变与ER或PR阴性、组织学分级较差、Ki67较高有关,提示预后较差。NGS作为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测序方法,可有效筛选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信息,由此促进乳腺癌迈入精准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基α基因(pik3ca) 肿瘤蛋白p53基因(TP53)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K3CA基因突变数字PCR参考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蕾蕾 王霞 +2 位作者 邢德纯 董莲华 杨靖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8-376,共9页
PIK3CA突变检测是实现肿瘤个体化治疗的重要预测因子。以PIK3CA为目的基因,选择E542K、E545K、H1047R三个热点突变,建立对其准确定量检测的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方法。优化退火温度、引物探针浓度等条件,对方法特异性、线性... PIK3CA突变检测是实现肿瘤个体化治疗的重要预测因子。以PIK3CA为目的基因,选择E542K、E545K、H1047R三个热点突变,建立对其准确定量检测的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方法。优化退火温度、引物探针浓度等条件,对方法特异性、线性范围、重复性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建立的ddPCR检测方法精密度好,在突变丰度(0.05~82.7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值介于(0.392~14.031)%,准确性高,与重量法的相关系数达到99.91%、99.98%、99.94%;在突变丰度0.2%以上,方法的重复性可达5%以内;在突变丰度0.2%以下,重复性保持在15%以下。在20μL反应体系中3个热点突变的空白限分别为0.03%、 0.04%、0.04%,检测下限和定量下限均为0.05%。因此,所建立的PIK3CA基因E542K、E545K及H1047R位点突变的ddPCR参考测量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在癌症诊断、个体化用药指导和预后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pik3ca 基因突变 数字PCR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53、BRAF、PIK3CA及PTEN基因与结肠癌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蒋洪波 李文祥 +1 位作者 徐甫保 徐光齐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0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究TP53、BRAF、PIK3CA及PTEN基因与结肠癌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38例结肠癌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50岁,34例)、B组(50~70岁,49例)和C组(>70岁,51例)。检测术中留取的肿瘤组织DNA,分析其微... 目的:探究TP53、BRAF、PIK3CA及PTEN基因与结肠癌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38例结肠癌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50岁,34例)、B组(50~70岁,49例)和C组(>70岁,51例)。检测术中留取的肿瘤组织DNA,分析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突变情况及其与结肠癌的相关性。结果:3组均发现不同程度突变,A组与B组间突变基因分布存在明显差异(χ^2=4.85,P<0.05),其余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共观察到TP53的7种不同突变;21例存在BRAF突变,8个PIK3CA突变分别位于外显子9和20,10例肿瘤有PTEN突变,11例有PTEN缺失;肿瘤定位分别与A、B、C3组TP53mut和MSI、TP53mut和BRAmutF和MSI、BRAFmut和MSI显著相关(P<0.05)。MSI与升结肠中肿瘤发生、BRAF突变与患者性别显著相关(P<0.05);ASA分级与TP53、PIK3CA突变显著相关(P<0.05)。结论:不同年龄结肠癌患者均发现不同程度TP53、BRAF和PIK3CA基因的突变,其对不同年龄结肠癌患者的影响不同。TP53、PIK3CA突变与结肠癌ASA分级相关,肿瘤组织MSI与肿瘤发生部位相关,BRAF突变与患者性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TP53 BRAF pik3ca 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PIK3CA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雪亮 徐幸 +3 位作者 魏萌 孔骏 肖艳群 周靖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利用室间质量评价评估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PIK3CA基因突变的检测能力。方法选用含有特定PIK3CA突变型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细胞样本作为室间质评样本,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后,将5个样本随机编号后发送至参评实验室,要求实验... 目的利用室间质量评价评估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PIK3CA基因突变的检测能力。方法选用含有特定PIK3CA突变型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细胞样本作为室间质评样本,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后,将5个样本随机编号后发送至参评实验室,要求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并回报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回报结果。结果均匀性和稳定性均符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能力验证样品的要求。2018年和2019年分别收到有效回报结果28份和19份,回报结果完全正确的实验室分别为78.6%(22/28)和89.5%(17/19),成绩不合格实验室分别为17.9%(5/28)和10.5%(2/19)。样本的整体符合率分别为86.4%(121/140)和93.7%(89/95),其中假阳性率为8.6%(12/140)和2.1%(2/95),假阴性率为8.3%(7/84)和5.3%(4/76)。结论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PIK3CA基因突变检测质量整体较好,但部分实验室检测能力尚需提高。实验室通过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可发现自身问题,持续改进并提高其检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基因检测 pik3ca突变 质量保证 室间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K3CA基因在妇科肿瘤中的突变情况及其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苑莉 陶莹 +4 位作者 廖凤儿 吴敏敏 肖培洪 杜静 杨文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PIK3CA在妇科肿瘤中的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110例妇科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其中子宫内膜癌30例、宫颈癌40例、卵巢癌40例。检测110... 目的探讨PIK3CA在妇科肿瘤中的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110例妇科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其中子宫内膜癌30例、宫颈癌40例、卵巢癌40例。检测110例妇科肿瘤患者PIK3CA基因突变,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10例患者中PIK3CA基因突变61例(55.45%),最常见的碱基突变为:c.G1633A。宫颈癌和卵巢癌中PIk3CA突变率较高,分别为57.5%和67.5%。宫颈癌和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PIK3CA基因突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和卵巢癌PIK3CA突变型患者生存时间短于PIK3CA野生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癌PIK3CA突变型与野生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肿瘤中存在PIk3CA基因突变,其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中尤为多见,并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k3ca基因 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103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季芳 周新科 李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PI-103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胃癌细胞BGC-823,实验组分别加入0.1、0.5、1、1.5、2.5μM的PI-103进行干预,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液。MTT法检测BGC-823细胞增殖情况,划痕法迁移实验观察... 目的探讨PI-103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胃癌细胞BGC-823,实验组分别加入0.1、0.5、1、1.5、2.5μM的PI-103进行干预,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液。MTT法检测BGC-823细胞增殖情况,划痕法迁移实验观察划痕细胞愈合时间,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观察其侵袭能力。结果实验组随PI-103作用剂量增加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划痕法迁移试验显示实验组划痕愈合时间慢于对照组,侵袭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103能抑制BGC-823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其迁移与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为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103 细胞增殖 侵袭 pik3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5-4调控蛋鸭卵泡发育机制的研究
12
作者 吴艳 皮劲松 +5 位作者 张昊 梁振华 杜金平 潘爱銮 申杰 蒲跃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9-816,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miR-145-4在蛋鸭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蛋鸭卵泡颗粒细胞,转染miR-145-4相似物(mimic)、抑制物(inhibitor)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RNAhybrid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miR-145-4在蛋鸭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蛋鸭卵泡颗粒细胞,转染miR-145-4相似物(mimic)、抑制物(inhibitor)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RNAhybrid和Targetscan程序预测miR-145-4的靶基因及其与靶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α,PIK3CA)3′-UTR的结合位点,分别构建PIK3CA基因3′-UTR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载体,与miR-145-4 mimic和mimic-NC共转染蛋鸭卵泡颗粒细胞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145-4与靶基因PIK3CA的结合关系,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5-4对蛋鸭卵泡颗粒细胞中PIK3C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145-4后CyclinB2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BCL2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抑制miR-145-4后,CyclinB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BCL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预测结果显示,miR-145-4与PIK3CA基因3′-UTR存在结合位点。PCR扩增和测序结果显示,PIK3CA基因3′-UTR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构建成功。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与突变型及空载体共转染组相比,野生型组双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说明miR-145-4能够与PIK3CA基因3′-UTR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蛋鸭卵泡颗粒细胞中过表达miR-145-4后,PIK3CA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抑制miR-145-4后,PIK3CA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miR-145-4通过正向调控靶基因PIK3CA促进蛋鸭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进而调控蛋鸭的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鸭 miR-145-4 pik3ca 颗粒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扩增双靶向更有效
13
作者 康劲 杨衿记 《循证医学》 CSCD 2017年第3期129-129,131,共2页
为了帮助临床医生鉴别、评价和应用当前临床实践中的最佳证据,我刊新创“热点评论”栏目。选取国际知名杂志发表的最新、重要的随机对照研究,真实世界大样本研究,关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献(临床研究或转化研究),以及中国学者在国外... 为了帮助临床医生鉴别、评价和应用当前临床实践中的最佳证据,我刊新创“热点评论”栏目。选取国际知名杂志发表的最新、重要的随机对照研究,真实世界大样本研究,关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献(临床研究或转化研究),以及中国学者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献,就研究设计的合理性、结论的可靠性、尚存在的不足、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结论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度评论。敬请相关学科的医务工作者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ET扩增 pik3ca扩增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