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tumor activity of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induced apoptosis via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1
作者 LI Hong LI Jing WU Jian-mi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2-733,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SOL)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in vitro and in vivo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METHODS Network pharmacology w...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SOL)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in vitro and in vivo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METHODS Network pharmacolog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mproving effect of SOL on NSCLC and possible targets.Cell counting kit 8(CCK-8)and 5-ethynyl-2′-deoxyuridine(EdU)staining,Western blotting,flow cytometry of AnnexinⅤ/PI,Hoechst 33342/PI staining detection and immunofluorescence were utilized in vitro.H&E staining,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performed in vivo.RESULTS Based on network prediction,we analyzed the 208 common targets of SOL and NSCLC.36 core targets in 208 common targets were obtained through cytoscape analysis.And the top 10 core targets included Akt,mTOR,EGFR,etc..KEGG analysis showed that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was the most likely pathway.Furthermore,the mechanism study found that SOL could activate the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vitro and in vivo.The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f SOL in A549 and H1299 cells was measured and validated by CCK-8 and EdU assay.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of Ki67 showed that SOL effectively inhibited tumor growth in vivo.SOL also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A549 and H1299 cells.SO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ercentage of cells with PI signal in A549 and H1299,and the process of cell death of A549 cells indicated that SOL induced apoptosis.The PARP-1 and caspase-3 in A549 and H1299 were found to be activated in a dose manner.The results in vivo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in vitro.CONCLUSION SOL-induced,caspase-3-mediated apoptosis via the induction of the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NSCLC,which further clarified the mechanism of SOL in the inhibition of NSCLC,and thereby provided a possibility for SOL to serve as a novel therapeutic agent for NSCLC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etwork pharmacology PARP-1 pi3k/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冯莹 张妍 +3 位作者 雷杰 刘娟 方勇 贺立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成为巨噬细胞,分别用LPS和IFN-γ、IL-4和IL-13处理48 h,更换不含血清的新鲜培养基培养24 h,取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将血管平...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成为巨噬细胞,分别用LPS和IFN-γ、IL-4和IL-13处理48 h,更换不含血清的新鲜培养基培养24 h,取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将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成对照组、M0培养基组、M1培养基组和M2培养基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IL-1α、IL-6和TGF-β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PI3K、Akt、mTOR mRNA和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0培养基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上清中TGF-β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细胞上清中IL-1α和IL-6水平、细胞中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M0培养基组相比,M1培养基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上清中TGF-β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上清中IL-1α和IL-6水平、细胞中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M2培养基组趋势相反(P<0.05)。结论:巨噬细胞极化能够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动脉粥样硬化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当汤含药血清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自噬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妍妍 张可敬 +1 位作者 储俊 储全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1-469,共9页
目的观察抵当汤含药血清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RGECs)自噬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连续过筛法结合胶原酶法提取... 目的观察抵当汤含药血清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RGECs)自噬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连续过筛法结合胶原酶法提取与培养原代RGECs,使用第Ⅷ因子免疫荧光法对其鉴定。通过高糖培养基诱导RGECs模拟糖尿病环境下的细胞状态。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正常培养的RGECs)、高糖模型组(使用高糖培养基诱导的RGECs)、抵当汤组(在高糖诱导基础上加入抵当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的RGECs)、3-MA组(在高糖诱导基础上加入自噬抑制剂3-MA进行干预的RGECs)和抵当汤+3-MA干预组(在高糖诱导基础上同时加入抵当汤含药血清和自噬抑制剂3-MA进行干预的RGECs)。CCK-8法筛选最佳造模条件和含药血清干预浓度,利用单丹磺酰卡巴胺(MDC)法观察自噬囊泡荧光强度,RT-qPCR法检测Beclin-1、p62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PI3K、p-Akt、p-mTOR、Beclin-1、p62、LC3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模型组RGECs自噬荧光信号减少,荧光强度降低,Beclin-1 mRNA表达减少,p62 mRNA表达升高,Beclin-1蛋白表达和LC3Ⅱ/Ⅰ水平下降,P6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上升(P<0.01);与高糖模型组比较,抵当汤组RGECs自噬荧光面积与强度明显升高,Beclin-1 mRNA表达上升,p62 mRNA表达下降,Beclin-1蛋白表达上升,p6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抵当汤含药血清可通过部分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RGECs的自噬,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抵当汤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肾小球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mer 1a过表达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神经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远 王孟阳 +1 位作者 张修民 罗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Homer蛋白同源物1a(Homer 1a)过表达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TBI组、空载慢病毒(Lv-NC)组、Homer 1a过表达慢病毒(Lv-Homer 1a)组和Lv-Homer 1a联... 目的探讨Homer蛋白同源物1a(Homer 1a)过表达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TBI组、空载慢病毒(Lv-NC)组、Homer 1a过表达慢病毒(Lv-Homer 1a)组和Lv-Homer 1a联合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激动剂740 Y-P(Lv-Homer 1a联合740 Y-P)组,每组12只。于造模前5 d原位注射相应慢病毒至小鼠大脑皮层内,而740 Y-P于造模前1 d经腹腔注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构建TBI模型,并于术后72 h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测定小鼠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和Nissl染色分别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神经元丢失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脑组织细胞自噬小体形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Homer 1a、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Beclin 1、PI3K、磷酸化的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的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小鼠mNSS和脑含水量显著升高,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神经元大量丢失,自噬小体形成增加,脑组织中Homer 1a、Beclin 1蛋白表达和LC3B-Ⅱ/LC3B-Ⅰ蛋白比值显著升高,而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比值显著降低。与TBI组比较,Lv-Homer 1a组小鼠mNSS和脑含水量降低,脑组织病理损伤和神经元丢失得到改善,自噬小体形成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增加,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比值降低。与Lv-Homer 1a组比较,Lv-Homer 1a联合740 Y-P组小鼠神经损伤加重,自噬小体形成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减少,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被激活。结论过表达Homer 1a可有效减轻TBI小鼠神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TBI) Homer 1a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硫素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王翠翠 李振静 +1 位作者 贾秀红 李建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3-639,共7页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PN)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NB4细胞经药物处理后对应设为SPN5、10、20μmol/L、740Y-P(10μmol/L)组以及20μmol/LSPN+740Y-P组,并以未经处理的NB4细胞为对...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PN)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NB4细胞经药物处理后对应设为SPN5、10、20μmol/L、740Y-P(10μmol/L)组以及20μmol/LSPN+740Y-P组,并以未经处理的NB4细胞为对照组。经CCK-8、Hoechst33342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单丹磺酰戊二胺(MDC)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细胞核形态变化、细胞凋亡及自噬情况;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Bcl-2、Bax、cyclinD1、LC3B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740Y-P组细胞增殖率、Bcl-2、cyclinD1mRNA表达、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MDC阳性比、Bax、LC3B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PN5、10和20μmol/L组细胞增殖率、Bcl-2、cyclinD1mRNA表达水平、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MDC阳性比、Bax、LC3B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与20μmol/LSPN组相比,20μmol/LSPN+740Y-P组细胞增殖率、Bcl-2、cyclinD1mRNA表达水平、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MDC阳性比、Bax、LC3B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740YP组相比,20μmol/LSPN+740Y-P组细胞增殖率、Bcl-2、cyclinD1mRNA表达水平、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MDC阳性比、Bax、LC3B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SPN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6
作者 王杰 刘健 +6 位作者 朱晓婷 李云强 张馨月 李凡 吴佳丽 李威 黎明全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3-1852,共10页
目的 探讨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功能和神经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和解毒益智方低、中、高剂量组(1.78、3.56、7.12 g/kg),每组10只,另取WT小鼠10只为空白组,各组... 目的 探讨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功能和神经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和解毒益智方低、中、高剂量组(1.78、3.56、7.12 g/kg),每组10只,另取WT小鼠10只为空白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8周后麻醉取材。Morris水迷宫实验及筑巢实验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HE、Nissl、IHC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情况及Aβ表达;IF及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极化及炎症因子表达情况;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游泳总距离、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筑巢实验得分均较低(P<0.05,P<0.01),而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脑组织内锥体细胞排列杂乱、固缩深染、分界不清、细胞形状不规则、尼氏小体减少、Aβ沉积增多(P<0.01);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M1型标志物CD16/32及lba-1表达升高(P<0.01),M2型标志物CD206水平降低(P<0.05),TNF-α及IL-1β水平升高(P<0.01),IL-13及IL-4表达降低(P<0.01),PI3K、Akt、mTOR mRNA及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解毒益智方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以上指标(P<0.05,P<0.01)。结论 解毒益智方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促进M2型极化,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脑组织中Aβ沉积,改善AD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益智方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AΒ沉积 神经炎症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碱通过上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7
作者 刘寻 周婷婷 +2 位作者 朱紫冰 谭劲 李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5-875,共11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关键因子探讨槟榔碱促进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槟榔碱低剂量组、槟榔碱中剂量组、槟榔碱高剂量组(5、10、15 mg/mL)...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关键因子探讨槟榔碱促进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槟榔碱低剂量组、槟榔碱中剂量组、槟榔碱高剂量组(5、10、15 mg/mL),对其口腔颊黏膜注射相应浓度的槟榔碱(ANE)溶液诱导建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模型,每组8只,另取8只未造模大鼠作为空白组,分组给药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张口度变化;HE、Masson染色观察口腔颊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测量上皮钉突长度及计算胶原容积分数;Western blot法、qRT-PCR法检测大鼠口腔颊黏膜组织上皮及纤维化相关蛋白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I)、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 RNA表达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水平。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系)体外培养后,采用CCK-8法考察不同浓度的槟榔主要药效提取成分槟榔碱、PI3K激活剂、PI3K抑制剂对HaCa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依据CCK-8结果选择75μg/mL的槟榔碱浓度、10μmol/L的PI3K激活剂浓度、2μmol/L的PI3K抑制剂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浓度;将细胞设为空白组、槟榔碱组、PI3K激活剂组、PI3K抑制剂组、槟榔碱+PI3K抑制剂组;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OL-I、E-cadherin、FN、PI3K、Akt、mTOR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IL-1β、TGF-β1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槟榔碱低剂量组、槟榔碱中剂量组、槟榔碱高剂量组大鼠张口度显著降低,上皮钉突长度显著缩短,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增高,炎性细胞浸润,病理损伤严重,COL-I、FN、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下调,COL-I、FN、PI3K、Akt、m TOR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E-cadherin mRNA表达显著降低,TNF-α、IL-1β、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空白组相比,槟榔碱组、PI3K激活剂组细胞中COL-I、FN、PI3K、Akt、m TOR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与空白组相比,PI3K抑制剂组细胞中COL-I、FN、PI3K、Akt、mTOR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E-cadherin的m RNA表达水平上调;与PI3K抑制剂组相比,槟榔碱+PI3K抑制剂组细胞中COL-I、FN、PI3K、Akt、mTOR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TNF-α、IL-1β、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槟榔碱能够显著促进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可能通过上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其促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槟榔碱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正抗瘤方通过PI3K/Akt/mTOR通路抑制糖酵解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研究
8
作者 梁雨薇 周洪立 +5 位作者 庄育培 袁伟琛 唐明君 李文婷 李黎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0-741,共12页
目的探讨安正抗瘤方调控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糖酵解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安正抗瘤方干预人结直肠癌SW620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将42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安正抗瘤方调控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糖酵解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安正抗瘤方干预人结直肠癌SW620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将42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组(0.025 g·kg^(-1))、安正抗瘤方低剂量组(7.67 g·kg^(-1))、安正抗瘤方中剂量组(15.34 g·kg^(-1))、安正抗瘤方高剂量组(30.68 g·kg^(-1)),通过观察体质量、瘤体体积、肿瘤质量、HE染色、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指标,检测安正抗瘤方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模型组和安正抗瘤方中剂量组裸鼠肿瘤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及通路,探讨安正抗瘤方抗结直肠癌的潜在机制。葡萄糖测试盒、乳酸测试盒检测安正抗瘤方干预后SW620细胞及裸鼠肿瘤组织内葡萄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安正抗瘤方干预后SW620细胞及裸鼠肿瘤组织内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己糖激酶2(HK2)、乳酸脱氢酶A(LDH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安正抗瘤方干预后,SW620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均下降(P<0.01),葡萄糖消耗量及乳酸生成量均降低(P<0.05,P<0.01),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HK2、LDHA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体内动物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安正抗瘤方能够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1),使肿瘤组织坏死程度增加,肿瘤组织内葡萄糖消耗量及乳酸生成量均降低(P<0.05,P<0.01),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HK2、LDHA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结论安正抗瘤方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糖酵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正抗瘤方 结直肠癌 糖酵解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SW62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RD去甲基化通过PI3K/Akt/mTOR通路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化疗耐药性
9
作者 刘妍慧 高紫玉 +3 位作者 任鹏 杜予馨 刘彩霞 邢智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的:探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D(PTPRD)去甲基化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MKN-74、MKN-45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并检测PTPRD表达。常规培养MKN-45细胞及耐药MKN-45/5-FU细胞... 目的:探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D(PTPRD)去甲基化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MKN-74、MKN-45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并检测PTPRD表达。常规培养MKN-45细胞及耐药MKN-45/5-FU细胞,分别转染PTPRD空载体(NC组、NC/5-FU组)、PTPRD过表达腺病毒(PTPRD组、PTPRD/5-FU组)、shRNA空载体(sh-NC组、sh-NC/5-FU组)、shRNA-PTPRD慢病毒(sh-PTPRD组、sh-PTPRD/5-FU组)和PTPRD过表达腺病毒+10μmol/L 740Y-P处理(PTPRD+740Y-P组、PTPRD+740Y-P/5-FU组)。MTT法、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细胞自噬实验检测细胞的自噬水平,WB法检测细胞中EMT和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0、2.5、5、10、20、40μmol/L的5-aza处理MKN-45细胞,qPCR法、MTT法检测细胞中PTPRD mRNA表达和细胞增殖活力。结果:PTPRD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细胞中均呈低表达(P<0.05)。与MKN-45组相比,PTPRD组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数量、PTPRD、上皮钙黏素(E-cadherin)、BAX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5),细胞增殖活力、细胞迁移率、p-PI3K、波形蛋白(vimentin)、p-Akt、p-mTOR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sh-PTPRD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迁移率、p-PI3K、vimentin、p-Akt、p-mTOR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5),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数量、PTPRD、E-cadherin、BAX蛋白表达均减少(均P<0.05);与PTPRD组相比,PTPRD+740Y-P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迁移率、p-PI3K、vimentin、p-Akt、p-mTOR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5),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数量、PTPRD、E-cadherin、BAX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随着5-aza浓度的增加,MKN-45细胞中PTPRD mRNA表达增加、细胞增殖活力均降低(均P<0.05)。与MKN-45/5-FU组相比,PTPRD/5-FU组细胞迁移率、细胞增殖活力均降低(均P<0.05),sh-PTPRD/5-FU组细胞迁移率、细胞增殖活力均增加(均P<0.05);与PTPRD/5-FU组相比,PTPRD+740Y-P/5-FU组细胞迁移率、细胞增殖活力均增加(均P<0.05)。结论:PTPRD在胃癌细胞中呈低表达状态,PTPRD去甲基化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并增强其对化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D 胃癌 增殖 迁移 pi3k/akt/mtor通路 化疗耐药性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肝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细胞自噬、焦亡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10
作者 王瑞华 黄兰蔚 +1 位作者 徐列明 平键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6-773,共8页
目的探讨护肝片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对自噬、焦亡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护肝片组(0.7 g/kg)和易善复组(0.23 g/kg),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喂... 目的探讨护肝片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对自噬、焦亡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护肝片组(0.7 g/kg)和易善复组(0.23 g/kg),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6周诱导NAFLD模型,第13周起,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16周末处死小鼠,采集血清及肝脏组织样本。检测血清ALT、AST、TG、TC、LDL水平,肝组织TG、TC、NEFA、MDA水平和SOD、GSH-Px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ACC、CPT1A、FAS、p-PI3K、p-Akt、p-mTOR、P62、LC3、NLRP3、GSDMD、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护肝片组小鼠体质量、肝体比降低(P<0.01);血清ALT、AST、TG、TC、LDL、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肝组织TG、TC、NEFA、MDA水平升高(P<0.05),SOD、GSH-Px活性降低(P<0.05);肝组织中脂质沉积、气球样变等病理改变有所改善,NAS评分和油红O染色面积均降低(P<0.01);肝组织ACC1、FAS、NLRP3、Caspase1、GSDMD、P6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CPT1A、LC3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护肝片可有效防治高脂饮食诱导小鼠NAFLD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自噬,抑制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肝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噬 焦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5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伊马替尼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娣 桂长清 +3 位作者 叶倩倩 邓国芳 朱昌玲 许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5与伊马替尼在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中的协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根据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的IC50调整浓度共同作用于K562细胞...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5与伊马替尼在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中的协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根据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的IC50调整浓度共同作用于K562细胞,并使用在线软件Synergy finder分析两药的协同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单独或联合用药对K56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单独或联合用药后K562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均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r=-0.991,r=-0.942)。Synergy finder分析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具有协同作用,ZIP评分>10。人参皂苷-Rg5和伊马替尼单药处理后的K56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96%和8.13%,联合用药后K562细胞的凋亡率为21.35%,联合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单药组(P<0.05)。两药联合处理后K562细胞G0/G1期比例较单药组明显增加(P<0.05)。两药联合处理后K562细胞中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下调BCL-2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导致Bcl-2/BAX比值下降,而非磷酸化的PI3K、AKT和mTOR蛋白表达未见显著变化。结论:人参皂苷-Rg5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与伊马替尼抗白血病K562细胞具有协同作用,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人参皂苷-Rg5 伊马替尼 协同 pi3k/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甲丸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自噬和内质网应激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凋亡作用
12
作者 闵晓黎 石颖 +8 位作者 李艺 郭利华 刘颖 王亮开 李东鸽 刘建丽 杨小霞 张双双 吴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3-1660,共8页
目的 探讨银甲丸调节自噬和内质网应激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凋亡作用。方法 CCK-8法筛选银甲丸干预质量浓度,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组、溶剂组(0.1%DMSO)、银甲丸组(10 mg/mL)。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克隆实验测定... 目的 探讨银甲丸调节自噬和内质网应激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凋亡作用。方法 CCK-8法筛选银甲丸干预质量浓度,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组、溶剂组(0.1%DMSO)、银甲丸组(10 mg/mL)。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克隆实验测定集落形成;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LC3Ⅱ/I、p62、Beclin-1、CHOP、ATF4、XBP-1、GRP78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LC3B、CHOP蛋白表达。同时验证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自噬抑制剂CQ、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对银甲丸的逆转作用。结果 银甲丸可以抑制HeLa细胞增殖活力,10 mg/mL时效果接近IC_(50)值(P<0.01)。与对照组比较,银甲丸组HeLa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减弱(P<0.01),p-PI3K、p-Akt、p-mTOR、CHOP、ATF4、XBP-1、GRP78、LC3Ⅱ/I、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1),p62蛋白表达降低(P<0.01),LC3B、CHOP蛋白荧光表达增强(P<0.01)。使用PLY294002处理细胞后可以有效逆转银甲丸的作用。结论 银甲丸可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和内质网应激,进而促进宫颈癌细胞HeLa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甲丸 宫颈癌 内质网应激 自噬 细胞凋亡 HELA细胞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H2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胃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3
作者 刘钟歆 李华 +1 位作者 黄朝康 周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1-648,共8页
目的:探究错配修复蛋白2(MSH2)在胃癌中表达和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及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错配修复蛋白2(MSH2)在胃癌中表达和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及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常规培养正常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AGS、MKN45和BGC-823,用转染试剂分别将sh-NC、shMSH2-1和shMSH2-2慢病毒载体转染至AGS和MKN45细胞中,实验分为sh-NC、shMSH2-1和shMSH2-2组。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EdU染色、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各组AGS和MKN4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构建裸鼠MKN45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敲减MSH2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及移植瘤组织中MSH2、PI3K/AKT/mTOR通路、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SH2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T分期进展及组织学分化不良均有关联(均P<0.001);在AGS和MKN45细胞中成功地敲减了MSH2的表达(P<0.001);敲减MSH2均能显著抑制AGS和MKN45细胞的活力、EdU染色阳性率、克隆形成能力、迁移及侵袭能力和移植瘤的生长(均P<0.001);均能显著抑制AGS和MKN45细胞和MKN45移植瘤组织中MSH2蛋白、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均P<0.001),促进E-cadherin蛋白的表达(P<0.001)。结论:MSH2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T分期进展及组织学分化不良有关联,敲减MSH2表达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调控AGS和MKN45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MSH2可能是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错配修复蛋白2 肿瘤生长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影响自然衰老小鼠Treg细胞的表达
14
作者 邓锋 侯利 +4 位作者 王怡 罗亚男 曾巧煌 温涛 刘翠华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512,共7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延缓自然衰老小鼠皮肤老化的作用和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月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衰老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5 mg/kg)和淫羊藿高剂量组(20 m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1月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延缓自然衰老小鼠皮肤老化的作用和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月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衰老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5 mg/kg)和淫羊藿高剂量组(20 m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1月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青年对照组。饲养3个月后处死所有小鼠。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厚度;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皮肤组织Ki67和p16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淋巴结中CD4^(+)FoxP3^(+)Treg百分比以及免疫组化检测皮肤组织Foxp3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肤组织PI3K、AKT、m-TOR、P70S6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衰老组小鼠皮肤的厚度变薄(P<0.01);胶原纤维含量减少(P<0.01);表皮Ki67的表达减少(P<0.01);皮肤组织p16的表达增加(P<0.01);脾脏和淋巴结组织内CD4^(+)Foxp3^(+)Treg百分比增加(P<0.01);皮肤组织Foxp3的表达增加(P<0.01);皮肤组织PI3K、AKT和mTOR的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PI3K、p-AKT、p-mTOR和P70S6K的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衰老组小鼠比较,淫羊藿苷给药组小鼠皮肤变厚(P<0.01);胶原纤维含量增加(P<0.01);表皮Ki67表达增加(P<0.01);皮肤组织p16的表达减少(P<0.01);脾脏和淋巴结组织内CD4^(+)Foxp3^(+)Treg百分比减少(P<0.05,P<0.01);皮肤组织Foxp3表达减少(P<0.01)。皮肤组织PI3K、AKT和mTOR的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PI3K、p-AKT、p-mTOR和P70S6K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结论:淫羊藿苷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自然衰老小鼠Treg的表达进而延缓皮肤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衰老 淫羊藿苷 调节性T细胞 pi3k/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仁-乌药药对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细胞自噬保护肾小球足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尹德辉 唐诗韵 +2 位作者 吴珠 陈应奇 朱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4,I0004-I0006,共8页
目的研究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足细胞自噬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方法6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缬沙坦组、益智仁-乌药药... 目的研究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足细胞自噬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方法6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缬沙坦组、益智仁-乌药药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C57BL/KSJ-db/m(以下简称db/m)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给药8周后检测小鼠肾脏病理学改变,足细胞自噬体数量、结构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智仁-乌药药对组可显著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情况,增加足细胞自噬体数量,显著升高自噬相关蛋白表达(P<0.05),降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其中益智仁-乌药药对高剂量组各指标改善优于益智仁-乌药低、中剂量组。结论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提高足细胞自噬水平,减轻足细胞损伤,发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乌药药对 糖尿病肾病 pi3k/akt/mtor 足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酸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葡萄糖代谢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树瑛 石齐 +1 位作者 殷晓聆 侯风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69,I0008,I0009,共7页
目的 研究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及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活性测定(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等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茯... 目的 研究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及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活性测定(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等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细胞氧气消耗率和细胞外酸化率测定仪器及细胞葡萄糖代谢水平测定试剂盒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WB)实验验证凋亡、糖酵解、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茯苓酸能够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并能够通过抑制其糖酵解水平促进其细胞凋亡,同时显著抑制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茯苓酸可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葡萄糖代谢促进CRC细胞凋亡,可作为未来结直肠癌代谢靶向治疗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酸 结直肠癌 糖酵解 细胞凋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莲心碱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湘宁 张金华 +2 位作者 江娜 刘志平 徐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4-699,共6页
目的:探讨异莲心碱(Iso)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用10、20和40μmol/L的Iso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WB法分别检测Iso对细胞增殖活力、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 目的:探讨异莲心碱(Iso)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用10、20和40μmol/L的Iso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WB法分别检测Iso对细胞增殖活力、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p62表达的影响。然后,用20μmol/L的Iso和25μmol/L的PI3K激活剂740 Y-P分别处理SW480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740 Y-P组、Iso组和Iso+740 Y-P组,流式细胞术、WB法检测Iso和740 Y-P对各组细胞凋亡及细胞中LC3Ⅰ、LC3Ⅱ、p62、PI3K、p-PI3K、mTOR和p-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0、20和40μmol/L的Iso处理后,SW480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下降(均P<0.0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LC3Ⅱ/LC3Ⅰ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5),p26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Iso和740 Y-P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740 Y-P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Iso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升高(均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740 Y-P组相比,Iso+740 Y-P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升高(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Iso组相比,Iso+740 Y-P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下降(均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Iso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莲心碱 结肠癌 SW480细胞 增殖 凋亡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urbitacin E induces apoptosis and attenuates activa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via PI3K/Akt-AMPK-mTOR signaling pathway 被引量:2
18
作者 You-liYAO Li-huaLIAN +2 位作者 ShuangJIANG Ji-xingNAN Yan-lingWU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6-66,共1页
OBJECTIVE Hepatic fibrosis is a wound-healing response for injury.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are the preferred targets of anti-hepatic fibrotic therapies.cucurbitacin E(CuE)is,one well-known natural compoun... OBJECTIVE Hepatic fibrosis is a wound-healing response for injury.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are the preferred targets of anti-hepatic fibrotic therapies.cucurbitacin E(CuE)is,one well-known natural compound derived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used in Asian countri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patic disease.Therefore,the present study elucidated the mechanism of CuE on inducing apoptosis and attenuating hepatic fibrosis towards activated HSCs.METHODS The murine HSC(tHSC/Cl-6)cell line were incubated in 96-well plates and treated with TNF-αand CuE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and indicated times.Cell viability was assessed with MTT assay.Another,t-HSC/Cl-6 were incubated in 6-well plates and also treated with TNF-α,CuE,AICAR or metformin for the indicated time and concentration.Cell protein and mRNA were prepared using kit and relevant signaling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RT-PCR.RESULTS CuE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of activated HSC/T-6cells in concentration-and time-dependent manner.CuE triggered the activation of caspase-3,cleaved the PARP,ration of bcl-2/bax,and cytochrom c protein in a time-and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CuE decreased p-Erk/MAPK without effects on p-p38 and p-JNK.CuE inhibited the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s ofα-SMA,TIMP-1 and collagenⅠ in activated HSC-T6.CuE broadly blocked p-PI3 K,p-Akt,p-mTOR and p-p70S6 Kexpressions.Cu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hosphorylated AMPK expression as well as AICAR and metoformin.And metformin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activation of AMPK than AICAR.Ability of CuE on activation of AMPK was between AICAR and metformin.It′s also found that Cu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mTOR as well as AICAR and metformin.CONCLUSION CuE could modulate HSC survival and activation as a potential anti-fibrotic agent for liver fibrosis treatment.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CuE induced HSC apoptosis via ERK/MAPK and PI3K/Akt-AMPK-mTOR signa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URBITACIN E HEPATIC FIBROSIS pi3k/akt mtor AM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对骨质疏松小鼠破骨细胞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滕子忻 欧阳建江 +1 位作者 陈煌 王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4-969,共6页
目的 探讨热敏灸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小鼠及破骨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干预效果。方法 雌性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侧卵巢切除术)、雌激素组(0.205 5 mg/kg戊酸雌二醇灌胃)、艾灸组(悬灸肾俞穴,根据小鼠尾... 目的 探讨热敏灸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小鼠及破骨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干预效果。方法 雌性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侧卵巢切除术)、雌激素组(0.205 5 mg/kg戊酸雌二醇灌胃)、艾灸组(悬灸肾俞穴,根据小鼠尾温变化分为热敏灸组和非热敏灸组)。干预8周后取材,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小鼠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通过RANKL体外诱导RAW264.7细胞,设为空白血清组、模型血清组、雌激素血清组、热敏灸血清组及非热敏灸血清组,分别加入10%对应组别小鼠血清。干预6 d后,采用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分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MMP-9、CTSK与p-PI3K、p-AKT、p-mTOR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股骨BMD显著下降(P<0.05),雌激素组、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股骨BMD较模型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热敏灸组小鼠的股骨BMD增加程度较雌激素组降低,较非热敏灸组升高(P<0.05)。血清干预6 d后,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破骨细胞中MMP-9、CTSK、p-PI3K、p-AKT、p-mTOR表达水平上调,破骨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与模型血清组比较,雌激素血清组、热敏灸血清组、非热敏灸血清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逆转。组间比较,热敏灸血清组破骨细胞数较雌激素血清组增多,较非热敏灸血清组减少(P<0.05)。结论 热敏灸治疗OP小鼠可能是通过调控破骨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实现的,其干预效果优于传统艾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热敏灸 骨质疏松症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自噬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田田 王瑾茜 +6 位作者 毛果 商燕 李丽 何飘 张婷 欧梁 胡国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93-2004,共12页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方(YQHXF)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YQHXF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MCAO/R)模型,造模成功后YQHXF低...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方(YQHXF)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YQHXF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MCAO/R)模型,造模成功后YQHXF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予以YQHXF 3.8、7.5、15 g∙kg^(-1)∙d^(-1)灌胃,尼莫地平组予以尼莫地平片12 mg∙kg^(-1)∙d^(-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以蒸馏水10 mL∙kg^(-1)∙d^(-1)灌胃。药物干预14 d后,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自噬体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皮层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LC3B、P62、beclin-1及Atg5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缺血侧脑LC3、P62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增高,TTC染色可见大片白色脑梗死区域,缺血侧皮层区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细胞内可见大量自噬体形成,免疫荧光染色后可见大量LC3B阳性表达细胞(P<0.01),beclin-1、Atg5与LC3-II/LC3-I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比值亦显著降低(P<0.01);LC3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P62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YQHXF中、高剂量组在再灌注12 h后,LC3-II/LC3-I值上调(P<0.01),而在再灌注3 d、7 d、14 d后,LC3-II/LC3-I值(P<0.05)下调。此外,在再灌注14 d时,与模型组比较,YQHXF中、高剂量和尼莫地平灌胃治疗能够不同程度降低神经功能评分(P<0.01),缩小脑梗死体积(P<0.01),改善脑皮层区组织病理损害,减少自噬体形成,降低LC3B免疫荧光阳性细胞率(P<0.01),下调beclin-1、Atg5与LC3-II/LC3-I值与LC3 mRNA水平,上调P62蛋白表达及p62 mRNA水平(P<0.01);同时,还显著上调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比值(P<0.01)。结论:YQHXF可动态调节缺血侧脑组织自噬活性,并且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过度活化,缩小脑梗死体积、改善脑组织病理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方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