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头翁汤通过HMGB1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缓解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维娜 马春华 +3 位作者 阮杰 周芙琼 张亚杰 隆红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2,共7页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对葡聚糖硫酸钠所致小鼠炎症性肠病的干预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汤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美沙拉嗪组(5-ASA)(800 mg·kg^(-1)),...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对葡聚糖硫酸钠所致小鼠炎症性肠病的干预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汤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美沙拉嗪组(5-ASA)(800 mg·kg^(-1)),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7 d构建UC模型,造模d 5开始灌胃给药,连续7 d。观察小鼠体质量,肠道大体观形态、结肠长度、生存率、结肠质量、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6、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含量;比色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肠道HMGB1、免疫球蛋白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肽酶9(MMP-9)、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白头翁汤有效减轻UC小鼠的症状和组织病理学评分。下调炎症因子IL-6和IL-1β、VCAM和ICAM、MMP-9,下调HMGB1。此外,它还抑制核Nrf2/HO-1通路。结论白头翁汤对炎症性肠病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炎症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水平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结肠黏膜的屏障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汤 溃疡性结肠炎 nrf-2/HO-1信号通路 HMGB1 氧化应激 葡聚糖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健骨胶囊通过SIRT1/PGC-1α/Nrf2信号通路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5
2
作者 安方玉 王霞霞 +10 位作者 颜春鲁 孙柏 汪春梅 柳颖 常伟荣 宋佳眙 王玉洁 马海珍 张蕊 陈振东 袁万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392,共10页
藤黄健骨胶囊可以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的骨密度来改善其骨微结构损害,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主要研究藤黄健骨胶囊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成骨细胞凋亡与SIRT1/PGC-1α/Nrf2信号通路的关系,旨在探讨藤黄健骨胶囊对绝经后骨质... 藤黄健骨胶囊可以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的骨密度来改善其骨微结构损害,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主要研究藤黄健骨胶囊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成骨细胞凋亡与SIRT1/PGC-1α/Nrf2信号通路的关系,旨在探讨藤黄健骨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采用去卵巢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别给予藤黄健骨胶囊(0.09、0.18、0.36 g/kg)灌胃,连续干预8周后进行指标检测。采用TUNEL染色观察股骨组织凋亡情况,结果发现,藤黄健骨胶囊各剂量组股骨组织凋亡阳性细胞和凋亡率均减少(P<0.01)。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股骨组织成骨细胞中SIRT1、PGC-1α和Nrf2表达水平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藤黄健骨胶囊中、高剂量组成骨细胞PGC-1α表达荧光面积明显升高,各剂量组成骨细胞SIRT1和Nrf2表达荧光面积也明显升高(P<0.01)。q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股骨组织SIRT1、PGC-1α、Nrf2、Runx2、Bcl-2、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表达水平和翻译水平变化,结果显示,藤黄健骨胶囊中、高剂量组股骨组织Runx2 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Nrf2蛋白质水平均明显升高,Caspase-9蛋白质水平明显下降,各剂量组股骨组织SIRT1、PGC-1α、Bcl-2 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Nrf2 mRNA水平也均明显升高,而其各剂量组股骨组织Caspase-3mRNA水平、蛋白质水平和Caspase-9 mRNA水平均则明显降低(P<0.01)。综上,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藤黄健骨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成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与SIRT1/PGC-1α/Nrf2信号通路有关,SIRT1可能是调控成骨细胞凋亡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健骨胶囊 绝经后骨质疏松 SIRT1/pgc-1α/Nrf2信号通路 大鼠 成骨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HO-1探究甘草锌对黄褐斑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晓霜 刘萍 +2 位作者 邓映 杨洪秋 杜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探讨甘草锌对黄褐斑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甘草锌低剂量组、甘草锌中剂量组、甘草锌高剂量组和氨甲环酸组,用100 mJ/cm^(2) UVB照射联合15 mg/kg黄体酮注射进行黄褐斑造模,后对小鼠进行氨甲环酸... 目的探讨甘草锌对黄褐斑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甘草锌低剂量组、甘草锌中剂量组、甘草锌高剂量组和氨甲环酸组,用100 mJ/cm^(2) UVB照射联合15 mg/kg黄体酮注射进行黄褐斑造模,后对小鼠进行氨甲环酸(0.065 g/kg)与甘草锌低(0.65 g/kg)/中(1.3 g/kg)/高(2.6 g/kg)剂量连续治疗14 d。取皮肤进行HE、Masson-Fontana染色;并检测皮肤和外周血中SOD、MDA、GSP-Px、TNF-α、IL-1β及IL-6含量;皮肤组织中浆蛋白Nrf-2、核蛋白Nrf-2、HO-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高剂量甘草锌组黑色素细胞形成、胶原细胞坏死与炎性浸润减少(P<0.01),MDA、IL-6、IL-1β与TNF-α表达和浆蛋白Nrf-2表达降低(P<0.01),GSP-Px、SOD表达和核蛋白Nrf-2、HO-1表达增加(P<0.01)。结论甘草锌激活Nrf-2/HO-1通路启动HO-1、SOD和GSP-Px高表达抗氧化应激,从而减少黑色素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锌 nrf-2/HO-1通路 黄褐斑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ALDH2通过上调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小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磊 卞芬兰 +12 位作者 马飞扬 方舒 凌梓涵 刘梦然 孙红燕 付程文 倪诗垚 赵晓阳 冯心茹 孙正宇 卢国庆 康品方 吴士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55-1964,共10页
目的探讨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是否可以通过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方法在体水平:选取8周龄C57 BL/6小鼠40只,随机分成Control组、Hypoxia组、Hypoxia+Alda-1灌胃组及ALDH2特异性敲除组(Hypoxia+ALDH2^(-/... 目的探讨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是否可以通过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方法在体水平:选取8周龄C57 BL/6小鼠40只,随机分成Control组、Hypoxia组、Hypoxia+Alda-1灌胃组及ALDH2特异性敲除组(Hypoxia+ALDH2^(-/-)),10只/组,Hypoxia组小鼠暴露于缺氧条件下(10%O_(2),90%N_(2)),维持每日12 h/12 h的暗/光循环4周,Hypoxia+Alda-1组同时予以Alda-1腹腔注射处理4周,Control组予以常氧环境并给与同等量的溶剂(DMSO+PBS)干预4周。利用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导管实验评估右心功能及压力,以右心室压代替肺动脉压;HE评估肺血管重构及右心室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检测α-SMA表达,评估肺远端小动脉肌化情况,WGA染色检测右心室横截面积,评估心肌细胞肥大程度,测量右心肥厚指数。检测ALDH2、SIRT1、PGC-1α、P16^(INK4A)、P21^(CIP1)蛋白表达。体外水平:分别设置Control组、Hypoxia组上、Hypoxia+Alda-1组上、Hypoxia+Alda-1+EX527组。利用β半乳糖染色评估各分组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衰老情况,Western blotting评估各分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ypoxia组右心室收缩压(RVSP)增高、右室游离壁厚度(RVFWT)增厚、P16^(INK4A)、P21^(CIP1)表达增加(P<0.05)。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Alda-1组RVSP降低、RVFWT变薄、P16^(INK4A)、P21^(CIP1)表达降低(P<0.05)。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ALDH2^(-/-)组RVSP增高、RVFWT增厚、P16^(INK4A)、P21^(CIP1)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Control组相比,Hypoxia组细胞衰老比例增加、P16^(INK4A)、P21^(CIP1)表达增加(P<0.01)。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Alda-1组细胞衰老比例降低(P<0.01),P16^(INK4A)、P21^(CIP1)(P<0.05)表达降低。与Hypoxia+Alda-1组相比,Hypoxia+Alda-1+EX527组细胞衰老比例增加(P<0.01),P16^(INK4A)、P21^(CIP1)表达增高(P<0.05)。结论ALDH2通过调控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衰老,从而减轻缺氧型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 SIRT1 pgc- 平滑肌细胞衰老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口痛大鼠皮下注射瑞芬太尼对痛觉敏感性和脊髓背角NRF-1与NR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洁 周立君 +2 位作者 杜英英 张卫 阚全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观察切口痛大鼠皮下注射瑞芬太尼后对痛觉敏感性和脊髓背角NRF-1与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NRF-1-NR2B通路在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手术组(S组):切口痛+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切口痛大鼠皮下注射瑞芬太尼后对痛觉敏感性和脊髓背角NRF-1与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NRF-1-NR2B通路在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手术组(S组):切口痛+生理盐水;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手术+瑞芬太尼组(SR组):切口痛+瑞芬太尼。瑞芬太尼皮下输注速率2.66μg·kg-1·min-1。于术前24h及术后2、6、12、24和48h测定机械缩足阈值(PMWT)和热缩足潜伏期(PWTL)。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术侧L4~6脊髓节段背角NRF-1与NR2B的水平。结果与术前24h比较,术后不同时点S组和SR组PMWT明显降低、PWTL明显缩短(P〈0.05)。与C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S组和SR组PMWT明显降低、PWTL明显缩短(P〈0.05)。与S组和R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SR组PMWT明显降低、PWTL明显缩短(P〈0.05)。与C组比较,术后48hS组、SR组术侧脊髓背角NRF-1和NR2B的MOD明显升高(P〈0.05)。与S组和R组比较,术后48hSR组术侧脊髓背角NRF-1和NR2B的MOD明显升高(P〈0.05)。结论皮下注射瑞芬太尼提高足跖切口痛大鼠的术后痛觉敏感性,并增加术侧脊髓背角NRF-1与NR2B的表达,提示脊髓背角NRF-1和NR2B可能参与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中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1 NR2B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运动诱导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H2O2参与介导PGC-1α转录 被引量:4
6
作者 丁虎 刘晓然 +4 位作者 刘丹霞 文立 刘树森 吉立力 张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43,共8页
目的:线粒体产生的活性氧(ROS)是多种重要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中心,本文拟探讨运动源性的过氧化氢(H2O2)是否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了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过程。方法:以大鼠急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模型,连续观察和分别测定对照... 目的:线粒体产生的活性氧(ROS)是多种重要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中心,本文拟探讨运动源性的过氧化氢(H2O2)是否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了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过程。方法:以大鼠急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模型,连续观察和分别测定对照组(C),运动中45min、90min1、20min 150min(分别以E45、E90、E120和E150组表示)及运动后恢复3h、6h、12h、18h和24h(分别以R3h、R6h、R12h、R18h和R24h组表示)各时间点骨骼肌组织中H2O2浓度,PGC-1α、NRF-1、Tfam、COX IV mRNA表达,PGC-1α、Tfam、COX IV和p38MAPK蛋白含量以及p38MAPK活性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E45组骨骼肌H2O2浓度即开始呈现显著性增加,并持续到R6h组(均P<0.001);在R12h组出现短暂降低后,又持续显著性增加至R24h组(均P<0.001);2)E150和R3h组PGC-1α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和P<0.001);随后,R6h^R18h组PGC-1αmRNA表达降低(P>0.05),R24h组PGC-1α基因表达又呈现显著性增加(P<0.05)。PGC-1α蛋白含量滞后于其基因表达,在R6h和R12h组中显著增加(均P<0.001);3)R3h^R12h组骨骼肌NRF-1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和P<0.001)。随后,NRF-1基因转录开始下降(P>0.05);4)除E150组外,从E90~R24h组的骨骼肌Tfam mRNA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和P<0.001)。E45和E90组的Tfam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呈现短暂的显著增加(P<0.001),在E120组降低后又呈现显著性增加,直至R24h组(均P<0.001);5)E120组骨骼肌COX IV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恢复期R3h^R18h组呈显著性增加(均P<0.001)。运动中各组COX IV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未呈现显著增加,但恢复期各时间段COX IV蛋白水平均呈显著性增加(均P<0.001);6)骨骼肌p38 MAPK活性(磷酸化p38 MAPK)在E90~R6h组,R18h^R24h组呈显著性增加(分别P<0.05、P<0.01和P<0.001)。仅R3h组p38 MAPK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呈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一次急性运动即可影响COX IV基因和蛋白表达,诱导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运动源性的H2O2可能通过先行激活p38MAPK磷酸化和继发诱导p38MAPK信号通路两个途径影响PGC-1α基因转录和线粒体生物合成的下游信号级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pgc- 线粒体生物合成 骨骼肌 急性运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Ⅳ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人SY5Y细胞凋亡 被引量:5
7
作者 于婧文 郭敏芳 +6 位作者 杨鹏伟 李艳花 刘春云 宋丽娟 柴智 尉杰忠 马存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79-985,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T4)对H_(2)O_(2)诱导的人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以及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Y5Y细胞,用H_(2)O_(2)诱导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分为PBS组、H_(2)O_(2)模型组和ASTⅣ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T4)对H_(2)O_(2)诱导的人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以及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Y5Y细胞,用H_(2)O_(2)诱导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分为PBS组、H_(2)O_(2)模型组和ASTⅣ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取各组细胞的上清液,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ccaspase,以及氧化应激信号通路Nrf-2在胞质内和细胞核内的表达及下游蛋白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水平。结果AST4对处于氧化应激损伤状态下的SY5Y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减少MAD含量,增加GSH和SOD的含量。AST4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Bc12/BAX的比值与H_(2)O_(2)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同时抑制c-caspase的表达。AST4促进Nrf-2核转位,增加下游抗氧化蛋白HO-1的表达。结论AST4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促进Nrf-2核转位,增加HO-1的表达,调节氧化/抗氧化平衡,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和减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Ⅳ(AST4) 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 血红素加氧酶1(HO-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Nrf-2和HO-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滕志朋 余天平 +1 位作者 王晨 李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GBM及23例瘤旁正常组织中Nrf-2和... 目的探讨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GBM及23例瘤旁正常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Nrf-2和HO-1蛋白在GBM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7%和89.8%)明显增加,与瘤旁正常对照组(34.8%和26.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40,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胶质瘤复发、手术切除范围、肿瘤大小、术后放化疗情况与Nrf-2、HO-1蛋白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Nrf-2和HO-1蛋白可能与GBM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有望作为反映GBM的诊断及治疗的生物学新指标,成为GBM的治疗和研究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nrf-2 HO-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Ⅰ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PGC-1α和NR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曹琼丹 杨育红 +4 位作者 于胜男 鲁美丽 张素萍 韩镕徽 胡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6-1101,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合成的影响。方法50只6周龄的SD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ASIV 10、20、40 mg·kg-1组。除空白组,其余40只尾静脉注射STZ(35...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合成的影响。方法50只6周龄的SD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ASIV 10、20、40 mg·kg-1组。除空白组,其余40只尾静脉注射STZ(35 mg·kg-1)建立Ⅰ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连续给药16周后,检测其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心室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切片。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ATP、ADP、AMP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和核呼吸因子(NRF-1)蛋白表达,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PGC-1α和NRF-1 m 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LVEDP上升,LVSP、±dp/dtmax下降,ATP/ADP、ATP/AMP比值均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低剂量组变化不明显,中、高剂量组LVEDP下降,LVSP、±dp/dtmax上升,ATP/ADP、ATP/AMP比值均上升,PGC-1α与NRF-1的蛋白表达和m RNA表达均增加,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芪甲苷通过提高PGC-1α和NRF-1的表达促进Ⅰ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内线粒体的生物合成,提高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糖尿病心肌病 pgc- nrf-1 线粒体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腓肠肌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庆学 徐磊 +1 位作者 贾绍辉 陈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9-976,共8页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腓肠肌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运动改善T2DM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C组,n=9)和高糖高脂饮食组(n=54),8周...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腓肠肌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运动改善T2DM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C组,n=9)和高糖高脂饮食组(n=54),8周高糖高脂饮食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T2DM大鼠模型,将成功诱导的T2DM大鼠(n=49)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n=24)和糖尿病运动干预组(DME组,n=25)。NC组和DM组正常饲养,DME组进行8周不负重游泳运动干预,第1周运动时间15 min,每周递增15 min,直至延长为90 min,每天运动1次,每周5天。定期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8周运动干预后检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口服糖耐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腓肠肌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自噬、凋亡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空腹血糖、HOMA-IR和口服糖耐量水平显著增加(P<0.01),p-IRS-1/IRS-1、GLUT4、pAMPK/AMPK、SIRT1和PGC-1α、Atg7、Beclin1、LC-3Ⅱ/Ⅰ、Bcl-2及Bcl-2/Bax显著下降(P<0.05),Bax和p62显著增加(P<0.05);(2)运动干预后,与DM组相比,DME组大鼠空腹血糖、HOMA-IR和口服糖耐量水平显著改善(P<0.05),p-IRS-1/IRS-1、GLUT4、p-AMPK/AMPK、SIRT1、PGC-1α、Atg7、Beclin1、LC-3Ⅱ/Ⅰ、Bcl-2及Bcl-2/Bax显著增加(P<0.05),Bax和p62显著降低(P<0.05)。结论:8周游泳运动可改善T2DM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运动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上调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DM SIRT1 AMPK pgc-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SIRT1/PGC-1α信号通路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线粒体的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徐小惠 黄英华 +2 位作者 陈铭 黄燕军 梁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73-1379,共7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PR)通过SIRT1/PGC-1α信号通路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胰腺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以链脲佐菌素与高脂高糖饮食构建T2DM小鼠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成模型、二甲双胍(40 mg...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PR)通过SIRT1/PGC-1α信号通路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胰腺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以链脲佐菌素与高脂高糖饮食构建T2DM小鼠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成模型、二甲双胍(40 mg·kg-1·d-1)、PR(20、40、80 mg·kg-1·d-1)组,连续灌胃给药8周,每日1次。末次给药后,血糖仪检测FBG。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法检测胰腺的·OH、ROS、ATP含量、Mn-SOD、CAT、ComplexⅠ、Ⅲ、Ⅳ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的NRF1、TFAM、Mfn1、OPA1的表达。RT-PCR法检测SIRT1、PGC-1α mRNA在胰腺中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R干预组的FBG含量下降(P <0.05),胰岛形态好转,胰腺中CAT、Mn-SOD、ComplexⅠ、Ⅲ、Ⅳ活性增加,ATP含量增多,·OH、ROS的含量减少(P <0.05)。NRF1、TFAM、Mfn1、OPA1蛋白及SIRT1、PGC-1αmR NA的表达升高(P <0.05)。结论PR可使T2DM小鼠FBG及ROS下降,其作用机理可能为PR调控SIRT1/PGC-1α信号通路,达到对胰腺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线粒体 SIRT1/pgc-信号通路 胰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FoxO1/PGC-1α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萍 纳娜 王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5-1430,共6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叉头框蛋白O1(FoxO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霉素腹腔注射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胡...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叉头框蛋白O1(FoxO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霉素腹腔注射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胡皂苷D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50、100、150 mg/kg)组、二甲双胍(24.2 mg/kg)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SD大鼠以基础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大鼠经药物分组处理后,测定大鼠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空腹血糖(FBG)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检测大鼠肝糖原及肝脏脂肪合成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致炎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FoxO1/PGC-1α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糖原显著减少,脂肪合成显著增多,FINS、FBG、IRI、AUC、血清TNF-α、IL-1β、IL-6、IL-18水平、肝组织FoxO1/PGC-1α通路p-FoxO1/FoxO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SI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皂苷D各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肝糖原增多,脂肪合成减少,FINS、FBG、IRI、AUC、血清TNF-α、IL-1β、IL-6、IL-18水平、肝组织FoxO1/PGC-1α通路p-FoxO1/FoxO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ISI升高,且柴胡皂苷D各剂量组间呈剂量依赖性(P<0.05);柴胡皂苷D高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大鼠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柴胡皂苷D可能通过抑制FoxO1/PGC-1α信号通路激活从而降低血糖,抑制炎症,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FoxO1/pgc-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1和Nrf-2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煜 高敏娜 +3 位作者 唐俐 林晓 朱进 李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后颅凹常见恶性肿瘤,本研究目的在于检测Nrf-2和HO-1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髓母细胞瘤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髓母细胞瘤及27例瘤旁对照脑组织中Nrf-2和HO-1的表达,并结合研究... 目的: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后颅凹常见恶性肿瘤,本研究目的在于检测Nrf-2和HO-1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髓母细胞瘤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髓母细胞瘤及27例瘤旁对照脑组织中Nrf-2和HO-1的表达,并结合研究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髓母细胞瘤病例中,Nrf-2和HO-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78.0%)与瘤旁对照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0%,29.6%)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Nrf-2和HO-1的表达与分析的病例的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Nrf-2和HO-1的高表达可能在髓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nrf-2 HO-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修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璟 陈婧 +1 位作者 李伟山 王玲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449-453,共5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分别是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和红景天苷治疗组(SCI+Sal),利用撞击法制备大鼠SCI模型,SCI+Sal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红景天苷...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分别是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和红景天苷治疗组(SCI+Sal),利用撞击法制备大鼠SCI模型,SCI+Sal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红景天苷治疗7 d,利用BBB评分检测各组大鼠的脊髓功能,利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脊髓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Nrf-2和HO-1的表达。结果:SCI组大鼠脊髓功能受损明显,损伤脊髓组织中SOD活性下降,MDA水平增加,Nrf-2和HO-1蛋白表达增加;经过Sal治疗,SCI大鼠脊髓组织SOD活性增加,MDA降低,同时,Nrf-2和HO-1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Sal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降低SCI大鼠脊髓部位氧化应激,促进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脊髓损伤 nrf-2/HO-1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对有氧运动诱导增龄性大鼠骨骼肌纤维转化的调控作用与机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飞渡 熊萍 +2 位作者 汤长发 刘文锋 朱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76,83,共8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增龄大鼠比目鱼肌和腓肠肌Ⅰ型和Ⅱ型肌纤维分布的影响,阐述PGC-1α及相关因子MEF-2在运动诱导肌纤维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4、12、16月龄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青年、中青年、中年对照组(YC、MC、OC)和运动组...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增龄大鼠比目鱼肌和腓肠肌Ⅰ型和Ⅱ型肌纤维分布的影响,阐述PGC-1α及相关因子MEF-2在运动诱导肌纤维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4、12、16月龄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青年、中青年、中年对照组(YC、MC、OC)和运动组(YE、ME、OE)。运动组大鼠采用跑台运动方式:坡度0°,以17m/min×35min逐日递增至19m/min×60min(相当于70%VO2max),维持8周。采用ATP酶染色法鉴定肌纤维类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GC-1α和MEF-2mRNA表达水平。结果:(1)运动组比目鱼肌肌纤维数密度:YE组Ⅰ型增加,Ⅱ型减少,但差异均不显著;ME组Ⅰ型减少,Ⅱ型显著增加(p<0.05);OE组Ⅰ型显著减少(p<0.05),Ⅱ型增加;腓肠肌除ME组Ⅱ型肌纤维数密度显著减少(p<0.01)外,其他各运动组Ⅰ型、Ⅱ型差异不显著。(2)大鼠自然增龄与比目鱼肌中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且差异显著,ME组显著(p<0.01)低于MC组外,YE组和OE组均有所增加,且YE组差异显著(p<0.01);与腓肠肌中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除ME组显著增高(p<0.01)外,YE组和OE组均减少,且Y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自然增龄过程中PGC-1αmRNA表达水平在MC组的目鱼肌和腓肠肌中达最高,而YC组明显低于MC组,却显著高于OC组;各年龄运动组比目鱼肌、腓肠肌中PGC-1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4)对照组比目鱼肌、腓肠肌中MEF-2mRNA表达水平MC组最高,且显著高于OC组(p<0.01),而YC组腓肠肌中表达水平低于MC组(p<0.05),却显著高于OC组(p<0.01);各运动组比目鱼肌、腓肠肌中MEF-2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结论:(1)大鼠增龄过程中,比目鱼肌Ⅰ型、Ⅱ型肌纤维数密度整体呈现先增至中青年后减少的趋势,而腓肠肌中Ⅰ型、Ⅱ型肌纤维数密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青年时期PGC-1α蛋白表达主要集中在慢肌;而中青年和中年时期PGC-1α蛋白表达却主要集中在快肌。(2)有氧运动刺激下,PGC-1α可能促进青年大鼠比目鱼肌纤维发生Ⅱ型→Ⅰ型的转化;中青年和中年大鼠比目鱼肌纤维转化方向为Ⅰ型→Ⅱ型,且中青年比目鱼肌Ⅰ型肌纤维数密度的变化与PGC-1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而PGC-1α可能促进大鼠腓肠肌纤维发生Ⅱ型→Ⅰ型的转化。大鼠骨骼肌PGC-1α和MEF-2的mRNA表达水平与增龄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增龄 肌纤维类型转化 比目鱼肌 腓肠肌 pgc- ME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电刺激诱导骨骼肌细胞PGC-1α基因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媛 张念云 丁树哲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采用急性电刺激(acute electrical stimulation)C2C12成熟肌管细胞模型,结合使用相关信号激酶通路特异性抑制剂,探究急性电刺激所诱发的细胞内信号激酶对PGC-1α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旨在从细胞水平揭示肌肉收缩刺激调控PGC-1α基... 目的采用急性电刺激(acute electrical stimulation)C2C12成熟肌管细胞模型,结合使用相关信号激酶通路特异性抑制剂,探究急性电刺激所诱发的细胞内信号激酶对PGC-1α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旨在从细胞水平揭示肌肉收缩刺激调控PGC-1α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细胞,采用脂质体法分别转染含小鼠PGC-1α启动子DNA全序列的质粒(p2533)及装载有能够与PGC-1α全长基因序列相结合GAL4DNA结合区域的p Bind载体,细胞在转染后分化5-6 d形成成熟肌管,5 Hz,10 V强度急性电刺激2 h后即刻收集各组细胞,进行总蛋白或双荧光素酶检测。抑制剂处理组分别采用40μM Compound C(CC,AMPK抑制剂)与10μM BIRB796(BIRB,p38抑制剂)处理细胞。结果与对照组(CON)相比,电刺激组(STIM)细胞PGC-1α启动子活性显著增高52%(P<0.05),PGC-1α辅激活转录活性显著增高35%(P<0.05),同时伴随PGC-1α蛋白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迁移的现象。此外,与CON组相比,STIM组细胞AMPK、p38信号激酶通路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在分别采用AMPK、p38抑制剂处理后,其磷酸化水平显著受到抑制(P<0.01)。结论急性电刺激可诱导骨骼肌细胞PGC-1α转录水平以及翻译后蛋白水平活性上调,这一作用部分是通过AMPK或p38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C12细胞 电刺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pgc-)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通过调节Nrf2/HO-1和MAPKs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机制研究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昊悦 赵蓓 +1 位作者 王业皇 章阳(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CCK8检测大黄素对RAW264.7的最佳给药浓度;以LPS刺激RAW264.7细胞制备体外炎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 1μg/ml)、大黄素低剂量组(LPS 1μg/ml+大黄素20μ...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CCK8检测大黄素对RAW264.7的最佳给药浓度;以LPS刺激RAW264.7细胞制备体外炎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 1μg/ml)、大黄素低剂量组(LPS 1μg/ml+大黄素20μmol/L)和大黄素高剂量组(LPS 1μg/ml+大黄素40μmol/L),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细胞因子IL-6、iNOS、IL-1βmRNA的表达情况;Griess法检测各组NO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内ROS的含量和细胞表面膜蛋白CD86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黄素干预RAW264.7后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大黄素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大黄素对RAW264.7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大黄素呈剂量依赖地抑制由LPS诱导RAW264.7细胞中细胞因子IL-6、iNOS、IL-1βmRNA的表达量和NO含量;大黄素能明显抑制由LPS引起的RAW264.7细胞的ROS增多,且能够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膜蛋白CD86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大黄素对LPS诱导的Nrf-2/HO-1通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MAPK通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大黄素能调节Nrf-2/HO-1和MAPK信号通路,抑制由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炎性肠病 氧化应激 nrf-2/HO-1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改善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迎春 岳颖 +2 位作者 周珺 马慧萍 张汝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改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insulin resistance,IR)作用,并预测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长期高脂肪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ip)诱导雌性大鼠2型... 目的研究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改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insulin resistance,IR)作用,并预测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长期高脂肪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ip)诱导雌性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取肝脏组织。采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Sirt1、Nrf-1/2、ERRα等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测定PGC-1α、Mfn2的相对表达。测定大鼠INS,计算HOME-IR与ISI。测定大鼠肝脏ATP含量及ATP酶活力。结果与正常组相比,T2DM大鼠发生IR,PGC-1α、Mfn2蛋白表达上调,Sirt1等mRNA表达显著降低,ERRαmRNA表达升高,ATP含量显著减少,ATP酶活力减弱。与模型组相比,Neu-p11低剂量组降低T2DM大鼠INS;改善T2DM大鼠IR;上调大鼠肝脏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ERRαmRNA的表达,增加大鼠肝脏ATP含量与ATP酶活力。结论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可能以调节T2DM大鼠肝脏线粒体平衡相关因子,维持线粒体功能正常为机制,改善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褪黑素 Neu-p11 MFN2 pgc- SIRT1 nrf-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线粒体调控血吸虫感染小鼠M1/M2极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慧慧 吕年银 +2 位作者 佟书娟 史丽云 张伟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6,共9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血吸虫病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5只血吸虫感染小鼠3周后,随机分3组,A组感染组,B组白藜芦醇治疗组,C组吡喹酮治疗组,另取15只小鼠为健康对照D组。感染第9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M1、M2,ATP试剂盒检测肝脏巨...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血吸虫病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5只血吸虫感染小鼠3周后,随机分3组,A组感染组,B组白藜芦醇治疗组,C组吡喹酮治疗组,另取15只小鼠为健康对照D组。感染第9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M1、M2,ATP试剂盒检测肝脏巨噬细胞ATP,实时定量PCR检测M1和M2相关因子、mtDNA。采用虫卵可溶性抗原(SEA)刺激RAW264.7,再给予白藜芦醇处理,检测M1、M2比例,细胞上清中M1和M2相关因子,PGC-1α,mtDNA和ATP。结果B组M1比例高于A组(P<0.01),M2比例低于A组(P<0.05),肝脏巨噬细胞M2相关因子、PGC-1α、mtDNA、ATP、基础耗氧率均低于A组(P<0.05),M1相关因子高于A组(P<0.05)。白藜芦醇使RAW264.7往M1分化增多(P<0.01),往M2分化减少(P<0.01),M2相关因子降低(P<0.05),mtDNA、PGC-1α、ATP、基础耗氧率降低(P<0.05),M1相关因子增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线粒体数量和功能促进其往M1分化,抑制其往M2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白藜芦醇 M1 M2 线粒体 p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抑制SIRT1和PGC-1α表达引起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被引量:3
20
作者 汪璠 雷小平 +3 位作者 康兰 朱晓丹 阮颖 董文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8-793,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配对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SIRT1-PGC-1α)信号途径介导高氧对A549人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肺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氧组... 目的探讨沉默配对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SIRT1-PGC-1α)信号途径介导高氧对A549人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肺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氧组。对照组置于37℃、50 mL/L 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高氧组予以950 mL/L O2处理。培养24 h后,Mito SOX^TM染色法检测线粒体活性氧(Mito-ROS)水平,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实时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含量及SIRT1、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PGC-1α、NRF1和TFAM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细胞Mito-ROS明显增加,膜电位明显下降;高氧组线粒体DNA含量减少,SIRT1、PGC-1α、NRF1和TFAM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结论高氧诱导SIRT1和PGC-1α表达降低引起人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人肺泡上皮细胞 沉默配对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pgc-)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