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洋淀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与水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74
1
作者 许木启 朱江 曹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14-1120,共7页
报道了大型浅水型湖泊原生动物群落变化与富营养化关系的研究。通过对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河北白洋淀两个湖区 9个采样站的初步调查 ,共鉴定出 77种原生动物 ,其中 4 3种为该湖首次记录 ;利用 PFU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方法快速 (... 报道了大型浅水型湖泊原生动物群落变化与富营养化关系的研究。通过对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河北白洋淀两个湖区 9个采样站的初步调查 ,共鉴定出 77种原生动物 ,其中 4 3种为该湖首次记录 ;利用 PFU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方法快速 (两次实验的群集速度均为 1 d时间 )监测了不同湖区的水质状况。水质分析及原生动物定性和定量调查结果表明 ,湖区 (安州至枣林庄 5个采样点 )水体的污染程度明显大于湖区 (圈头至端村 4个采样站 )。通过与 2 0世纪 50年代的调查资料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原生动物 pfu方法 水质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柏林市Stechlin湖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许木启 Petter Kasprzar 《湖泊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2-330,共9页
本文报道了作者在 1994年秋季至 1995年冬季利用PFU(PolyurethaneUnitFoam ,聚氨酯泡沫塑料块 )人工基质和结合传统的采集自然基质方法研究德国柏林市郊Stechlin湖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的结果 ,通过连续采样调查 ,首次记录了该湖 12 ... 本文报道了作者在 1994年秋季至 1995年冬季利用PFU(PolyurethaneUnitFoam ,聚氨酯泡沫塑料块 )人工基质和结合传统的采集自然基质方法研究德国柏林市郊Stechlin湖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的结果 ,通过连续采样调查 ,首次记录了该湖 12 8种原生动物 .实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采样时间内 ,3个不同生境类型的采样站PFU原生动物的群集速度及个体丰度存在明显差异 ;在相同采样时间和地点 ,PFU人工基质能够采集到比自然基质更为多的原生动物种类 ,从而进一步证实了PFU方法应用在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上的优势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pfu方法 基质 Stechlin湖 柏林市 德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养殖池塘底质修复技术对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黄建荣 林文辉 +1 位作者 曾伟 徐润林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326-329,共4页
在对虾养殖池塘水体中共检测到原生动物86种,其中纤毛虫48种;鞭毛虫25种,肉足虫13种。原生动物优势种主要由一些运动能力相对较弱或固着生长的种类组成,如褐砂壳虫(Difflugia avellana)、瓜形膜袋虫(Cyclidium citrullus)、透明鞘居虫(V... 在对虾养殖池塘水体中共检测到原生动物86种,其中纤毛虫48种;鞭毛虫25种,肉足虫13种。原生动物优势种主要由一些运动能力相对较弱或固着生长的种类组成,如褐砂壳虫(Difflugia avellana)、瓜形膜袋虫(Cyclidium citrullus)、透明鞘居虫(Vaginicola crystalline)、多态喇叭虫(Stentor polymorphrus)和钟虫(Vorticella sp.)等,这些原生动物有以腐质和藻类为食、耐污性较强的特点。结果表明:在养殖初期,使用底质修复技术的试验池塘原生动物群落结构恢复比对照塘快,PFU群集的原生动物种类数和密度比对照塘多,水质比对照塘好,嗜污性相对较强的一些纤毛虫如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ium)、拟瘦尾虫(Paruroleptus spp.)等比对照塘出现晚。在随后的养殖过程中,使用底质修复技术的试验塘原生动物群落结构比对照塘稳定,原生动物种类数和密度起伏小,pH值、透明度变化幅度也小于对照池塘,没有发生病害,水质较对照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底质修复技术 原生动物群落 pfu方法 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