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桩承式路堤承载特性的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
10
1
作者
许朝阳
周健
完绍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501-507,共7页
现有的土拱效应计算方法中,由于采用的计算模型不同,计算结果差异很大。文中克服传统连续介质力学模型的宏观连续性假设,采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建立基于模型试验的细观数值分析模型,对桩承式路堤中土体接触力、应力分布、主应力方向...
现有的土拱效应计算方法中,由于采用的计算模型不同,计算结果差异很大。文中克服传统连续介质力学模型的宏观连续性假设,采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建立基于模型试验的细观数值分析模型,对桩承式路堤中土体接触力、应力分布、主应力方向、竖向位移进行分析,并比较计算和实测结果,研究土拱效应的荷载传递机制。同时,对不同桩帽、桩间距、填土高度、颗粒大小、摩擦角的情况进行PFC方法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桩承式路堤桩顶处局部范围可按弹性核考虑;土拱的分布型式受桩帽型式、桩净距、格栅的影响;实际土拱作用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路堤底面以上约1倍桩净距的区域;土拱内部的竖向应力和水平应力均随深度非线性改变,桩土应力比随着荷载水平、土体内摩擦角、颗粒大小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承式路堤
土拱效应
pfc颗粒流分析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EPS板减载的不同矢跨比高填黄土明洞土压力及影响因素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赵亮亮
宁贵霞
+3 位作者
李盛
姚玉相
马莉
韩国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97-1405,共9页
利用离散元计算软件PFC 2D模拟EPS板减载措施下不同矢跨比(0.4~0.9)拱形明洞的土压力变化状况,从微观角度对减载明洞上方垂直土压力、竖向位移、侧面水平土压力及颗粒间接触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内部土体的土压力变化规律。同时,对最佳矢...
利用离散元计算软件PFC 2D模拟EPS板减载措施下不同矢跨比(0.4~0.9)拱形明洞的土压力变化状况,从微观角度对减载明洞上方垂直土压力、竖向位移、侧面水平土压力及颗粒间接触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内部土体的土压力变化规律。同时,对最佳矢跨比下的不同槽宽比和边坡坡角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EPS减载下,明洞顶出现“土拱效应”,明洞顶垂直土压力沿水平方向呈“U”形变化,竖向位移呈“V”形减小,明洞侧面水平土压力沿竖向呈斜“S”形变化;在最佳矢跨比0.8下,颗粒间接触呈现接触力最小、配位数最小、孔隙率最大的良好状态。当槽宽比越大时,平均垂直土压力越大,竖向位移差和平均水平土压力越小,颗粒间接触状况越差;当边坡坡角越大时,平均垂直土压力越小,竖向位移差和平均水平土压力越大,颗粒间接触状况越好。研究成果可为沟谷地区高填减载明洞结构选型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明洞
EPS板减载
矢跨比
pfc
2D
颗粒
流
分析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桩承式路堤承载特性的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
10
1
作者
许朝阳
周健
完绍金
机构
同济大学 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501-50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50908198)
扬州大学创新培育基金资助(No.20020183061)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09KJB580004)
文摘
现有的土拱效应计算方法中,由于采用的计算模型不同,计算结果差异很大。文中克服传统连续介质力学模型的宏观连续性假设,采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建立基于模型试验的细观数值分析模型,对桩承式路堤中土体接触力、应力分布、主应力方向、竖向位移进行分析,并比较计算和实测结果,研究土拱效应的荷载传递机制。同时,对不同桩帽、桩间距、填土高度、颗粒大小、摩擦角的情况进行PFC方法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桩承式路堤桩顶处局部范围可按弹性核考虑;土拱的分布型式受桩帽型式、桩净距、格栅的影响;实际土拱作用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路堤底面以上约1倍桩净距的区域;土拱内部的竖向应力和水平应力均随深度非线性改变,桩土应力比随着荷载水平、土体内摩擦角、颗粒大小的增大而增加。
关键词
桩承式路堤
土拱效应
pfc颗粒流分析
桩土应力比
Keywords
pile-supported embankments
soil arching effect
particle flow code(
pfc
)
pile-soil stress ratio
分类号
U416.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PS板减载的不同矢跨比高填黄土明洞土压力及影响因素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赵亮亮
宁贵霞
李盛
姚玉相
马莉
韩国强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97-140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助号:51668036)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资助号:IRT_15R29).
文摘
利用离散元计算软件PFC 2D模拟EPS板减载措施下不同矢跨比(0.4~0.9)拱形明洞的土压力变化状况,从微观角度对减载明洞上方垂直土压力、竖向位移、侧面水平土压力及颗粒间接触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内部土体的土压力变化规律。同时,对最佳矢跨比下的不同槽宽比和边坡坡角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EPS减载下,明洞顶出现“土拱效应”,明洞顶垂直土压力沿水平方向呈“U”形变化,竖向位移呈“V”形减小,明洞侧面水平土压力沿竖向呈斜“S”形变化;在最佳矢跨比0.8下,颗粒间接触呈现接触力最小、配位数最小、孔隙率最大的良好状态。当槽宽比越大时,平均垂直土压力越大,竖向位移差和平均水平土压力越小,颗粒间接触状况越差;当边坡坡角越大时,平均垂直土压力越小,竖向位移差和平均水平土压力越大,颗粒间接触状况越好。研究成果可为沟谷地区高填减载明洞结构选型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填明洞
EPS板减载
矢跨比
pfc
2D
颗粒
流
分析
土压力
Keywords
High-filled cut-and-cover tunnel
Load reduction of EPS
Height-span ratio
pfc
2D
Earth pressure
分类号
TU4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桩承式路堤承载特性的颗粒流模拟
许朝阳
周健
完绍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EPS板减载的不同矢跨比高填黄土明洞土压力及影响因素离散元分析
赵亮亮
宁贵霞
李盛
姚玉相
马莉
韩国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