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PFC3D microscopic parameters 被引量:7
1
作者 LI Zhuo RAO Qiu-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911-925,共15页
It is important to calibrate micro-parameters for applying partied flow code(PFC)to study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rock materials.Uniform design method is firstly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mi... It is important to calibrate micro-parameters for applying partied flow code(PFC)to study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rock materials.Uniform design method is firstly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microscopic parameters of parallel-bonded particle model for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particle flow code(PFC3D).Variation ranges of microscopic of the microscopic parameters are created by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microscopic parameters on macroscopic parameters(elastic modulus E,Poisson ratio v,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σc,and ratio of crack initial stress to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σci/σc)in order to obtain the actual uniform design talbe.The calculation equations of the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parameters of rock materials can be established by the actual uniform design table and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thus the PFC3D microscopic parameters can b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The PFC3D simulated results of the intact and pre-cracked rock specimens under uniaxial and triaxial compressions(including 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arameters,stress−strain curves and failure process)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which can 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calculation equations of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of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parameters uniform design method three-dimensional particle flow code(PFC3d) R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碎屑流运动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川 付成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47,共5页
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建立了碎屑流三维数值模型,分别从整体和局部对碎屑流运动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碎屑流的运动过程可分为启动加速、高速滑动和减速堆积3个阶段;边坡底面平整时,堆积体中大颗粒堆积在表面,而细小颗粒位于中下部位... 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建立了碎屑流三维数值模型,分别从整体和局部对碎屑流运动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碎屑流的运动过程可分为启动加速、高速滑动和减速堆积3个阶段;边坡底面平整时,堆积体中大颗粒堆积在表面,而细小颗粒位于中下部位;碎屑流运动速度和能量损失受颗粒间的接触碰撞影响大;碎屑流不同部位运动速度最大值相同,达到速度峰值的时间与颗粒的初始水平位置有关,与深度无关;堆积体分区明显,堆积体中的颗粒按初始水平位置依次排布;坡脚位置堆积深度最大,往两侧逐渐减小;碎屑流在运动初期和末期横向运动明显,扩大了灾害影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流 三维颗粒离散元法 碰撞接触 堆积体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维PDA研究多层桨在搅拌过渡区的流场 被引量:2
3
作者 丁文蕴 王英琛 +2 位作者 高正明 施力田 刘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0-175,共6页
在直径为0.5m的搅拌釜内,应用三维激光颗粒动态分析仪(简称PDA)测定了多层搅拌桨在搅拌过渡流区的三维流场.研究了不同的桨叶安放角、桨径、桨层间距、雷诺数及不同桨型对流场的影响规律,为在过渡流区操作的多层搅拌反应器的优化... 在直径为0.5m的搅拌釜内,应用三维激光颗粒动态分析仪(简称PDA)测定了多层搅拌桨在搅拌过渡流区的三维流场.研究了不同的桨叶安放角、桨径、桨层间距、雷诺数及不同桨型对流场的影响规律,为在过渡流区操作的多层搅拌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桨 搅拌釜 流场 三维PdA PdA 搅拌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泵站出水流道三维流动及水力损失数值计算 被引量:22
4
作者 陆林广 刘军 +3 位作者 梁金栋 徐磊 黄金军 刘荣华 《排灌机械》 2008年第3期51-54,共4页
根据研究低扬程泵站水泵装置的方法可以多样化的观念,提出了将出水流道从水泵装置中分离出来,进行出水流道内部流态数值模拟和水力损失计算的方法.介绍了低扬程大型泵站出水流道三维流场及水力损失数值计算的计算区域、边界条件及网格... 根据研究低扬程泵站水泵装置的方法可以多样化的观念,提出了将出水流道从水泵装置中分离出来,进行出水流道内部流态数值模拟和水力损失计算的方法.介绍了低扬程大型泵站出水流道三维流场及水力损失数值计算的计算区域、边界条件及网格剖分等有关问题;给出了虹吸式和直管式等两种形式出水流道三维流场和水力损失数值计算的实例,并与流道模型试验的流场观察及水力损失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形式出水流道内部三维流动以及水力损失数值计算的结果,与流道模型试验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泵站 低扬程 出水流道 数值计算 三维流动 水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单轴压缩试验的三维颗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磊 曾亚武 叶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99,104,共8页
为探究不同含石量土石混合体在单轴压缩荷载下的变形破坏机理,在不规则颗粒三维离散元精细建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不规则块石三维离散元模型随机生成技术,并建立了符合宏观统计规律的土石混合体三维颗粒流数值模型。进行了低、中... 为探究不同含石量土石混合体在单轴压缩荷载下的变形破坏机理,在不规则颗粒三维离散元精细建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不规则块石三维离散元模型随机生成技术,并建立了符合宏观统计规律的土石混合体三维颗粒流数值模型。进行了低、中、高不同含石量(0,10%,30%,50%,70%,90%)的土石混合体单轴压缩试验颗粒流数值模拟,获得了各种含石量的土石混合体在单轴压缩荷载下的应力应变特征和变形破坏特征,并对其变形破坏的细观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含石量的增加,土石混合体试样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之减小;中低含石量(0,10%,30%,50%)土石混合体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典型的应变软化特征,而高含石量(70%,90%)土石混合体在达到峰值应力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塑性流动特征;中低含石量土石混合体试样中形成的微裂纹主要是张拉裂纹,宏观上表现出来的是拉裂破坏,而高含石量土石混合体试样中微裂纹很少,主要是剪切裂纹,宏观上表现出来的是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不规则颗粒 三维颗粒流 单轴压缩试验 离散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高坝泄洪挑流运动的建模与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东海 崔广涛 彭文怀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96-1999,共4页
以挑流泄洪为例,提出了基于泄洪水力学模型和粒子系统的虚拟泄洪水流运动的建模与实现方法,建立了坎前水舌运动、空中扩散射流、空中水舌碰撞以及水流跌水碰溅的粒子系统模型,实现了泄洪水流运动的场景逼真模拟,为直观分析高坝泄洪雾化... 以挑流泄洪为例,提出了基于泄洪水力学模型和粒子系统的虚拟泄洪水流运动的建模与实现方法,建立了坎前水舌运动、空中扩散射流、空中水舌碰撞以及水流跌水碰溅的粒子系统模型,实现了泄洪水流运动的场景逼真模拟,为直观分析高坝泄洪雾化问题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应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流泄洪 虚拟现实 物理模拟 粒子系统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自定位原理的三维流场速度测量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罡 杨冠玲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沿不同方向扫描拍摄方式 ,利用成熟的二维 PIV技术进行相关分析的三维流场速度测量方法 ,以及三维速度场合成中 ,利用二维速度场的冗余信息进行定位的自定位原理。文中还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用于 Bénard-
关键词 粒子像测速 三维流场 速度测量 自定位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二维PIV中的冗余信息实现三维流体速度场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罡 杨冠玲 母国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15,17,共3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成熟的二维PIV技术实现三维流场速度测量方法。即沿两垂直方向扫描拍摄三维流场,获得流场的一系列切片双曝光图,以传统的PIV相关分析求出各二维速度场后,利用两个方向二维速度场中的冗余信息进行定位合成。文中... 本文介绍了利用成熟的二维PIV技术实现三维流场速度测量方法。即沿两垂直方向扫描拍摄三维流场,获得流场的一系列切片双曝光图,以传统的PIV相关分析求出各二维速度场后,利用两个方向二维速度场中的冗余信息进行定位合成。文中还介绍BénardRayleigh三维对流场测量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像测速 PIV 三维流场 流体力学 冗余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浓淡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冷态两相流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强 李荣先 +1 位作者 虞建 周力行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4-310,共7页
采用三维相位多普勒颗粒分析仪 (PDPA)对旋流浓淡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冷态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获得了该燃烧器在不同旋流叶片开度、不同煤粉浓缩构件遮盖度、不同旋流二次风和直流二次风配比下的气固两相流场和浓度场的分布规律 。
关键词 旋流浓淡煤粉燃烧器 气固两相流 冷态 实验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河岩工程渗控措施优化的计算分析与试验研究
10
作者 任大春 赵蜀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29-32,共4页
隔河岩大坝为重力拱坝,最大坝高151m。大坝座落在倾向上游的石灰岩上,灰岩下为弱透水的页岩。石灰岩中岩溶发育,透水性极不均一,按透水性可分成7个区。采用平面有限元法和三维电阻网模拟试验对坝基渗流进行研究,以优化渗控措施。根据概... 隔河岩大坝为重力拱坝,最大坝高151m。大坝座落在倾向上游的石灰岩上,灰岩下为弱透水的页岩。石灰岩中岩溶发育,透水性极不均一,按透水性可分成7个区。采用平面有限元法和三维电阻网模拟试验对坝基渗流进行研究,以优化渗控措施。根据概化的地质模型进行计算和试验的结果,并注意到对水库渗漏量和地下水位的影响都不大的条件下,作者认为,初步设计中所确定的灌浆帷幕的深度可以适当缩短,但当断层下切较深,深层又存在强透水带,且其透水性ω>0.11/min·m·m时,则这种部位的帷幕应切断这种强透水带。此外,右岸帷幕的长度也可适当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三维电阻网 重力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隧道工程防洪影响分析
11
作者 傅长锋 李大鸣 白玲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2,共4页
海河隧道线路全长2 303.4 m,其中主河道沉管段长240 m,沉管断面宽度37.4 m,高9.8 m,共设置两节,每节120 m。河道沉管段采用水中沉管法施工。管段安装会对河道的防洪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故须对河段的水沙条件有严格的要求。本文采用三维... 海河隧道线路全长2 303.4 m,其中主河道沉管段长240 m,沉管断面宽度37.4 m,高9.8 m,共设置两节,每节120 m。河道沉管段采用水中沉管法施工。管段安装会对河道的防洪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故须对河段的水沙条件有严格的要求。本文采用三维分层水流泥沙数学模型,通过错层处理,较好地解决了同层网格产生急剧变化,在突变点处隔层网格物理量的影响远大于层间网格的影响问题。对隧道管段悬浮状态、沉放过程中的过流能力、水流流态和河段水流泥沙运移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管段对河段水沙的影响程度及解决措施。本研究拓展了三维分层水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应用范围,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式隧道 隧道管段 三维分层水沙模型 错层水流计算 防洪安全 海河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的三维颗粒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金磊 曾亚武 +1 位作者 程涛 李晶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50,共10页
为探究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机理,基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基本原理,结合已开发的不规则块石和土石混合体三维离散元建模方法建立土石混合体边坡细观结构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引入颗粒流强度折减法并提出基于能量演化的方法来判别边... 为探究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机理,基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基本原理,结合已开发的不规则块石和土石混合体三维离散元建模方法建立土石混合体边坡细观结构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引入颗粒流强度折减法并提出基于能量演化的方法来判别边坡失稳破坏.利用提出的土石混合体边坡三维离散元建模方法和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块石含量、块石形状、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等因素对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并揭示这些因素影响的细观机理.结果表明:随含石量增加,土石混合体边坡的安全系数逐渐增大;土石混合体边坡中呈现出多滑动面现象,且滑面较为曲折,具有明显的绕石特征,坡脚部位的部分大块石使得剪出口的位置发生明显的改变;随块石形状由球体、卵石到碎石,土石混合体边坡的安全系数逐渐增大;上覆堆积体相对较厚且坡度不是很大的二元结构边坡或一元结构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是堆积体内部发生的弧形滑动破坏,上覆堆积体厚度不大且基岩面相对平整的二元结构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是沿基-覆界面的整体平移滑动破坏;随土石混合体边坡空间形态由条带型、敞口型到锁口型,其安全系数逐渐提高,其中锁口型边坡具有显著的支撑拱效应,且含石量越大这种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边坡 不规则块石 三维离散元 颗粒流强度折减法 边坡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结构化网格三维模型探讨桥墩周围流动现象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忠灯 贾鹏 +2 位作者 胡金星 陈曦 池洪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5-57,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三维水动力模型,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的思想,考虑水流垂直方向流速,建立三维水动力控制方程。引用通量差分分裂(FluxDifferenceSplitting)算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最后基于该模型建立了日本...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三维水动力模型,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的思想,考虑水流垂直方向流速,建立三维水动力控制方程。引用通量差分分裂(FluxDifferenceSplitting)算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最后基于该模型建立了日本川上河上的包含两个桥墩河段的三维水动力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对两个桥墩周围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体现复杂情况下桥墩周围的流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化网格 通量差分分裂算法 三维水动力模型 桥墩周围流场 模型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泵叶片水力矩三维紊流数值计算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东升 马志华 朱红耕 《排灌机械》 2006年第5期8-11,共4页
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闭合雷诺时均动量方程组,数值模拟了某轴流泵内部三维流动.在计算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的基础上,将该轴流泵的模型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一致性很好,从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讨论了叶片... 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闭合雷诺时均动量方程组,数值模拟了某轴流泵内部三维流动.在计算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的基础上,将该轴流泵的模型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一致性很好,从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讨论了叶片水力矩计算方法,根据数值计算结果,采用自编程序计算出每一个计算工况下的叶片水力矩,并详细分析了轴流泵叶片水力矩随流量和扬程变化的规律.轴流泵叶片水力矩随流量变化的关系曲线存在一个马鞍区,并与流量-扬程曲线的马鞍区相对应.在小流量区,水力矩变化剧烈,随流量的减小上升很快.叶片水力矩的变化与泵性能参数的变化密切相关,应引起泵设计人员的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叶片 水力矩 三维紊流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空气动力阴影区的数值计算
15
作者 周传辉 符永正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空气动力阴影区是建筑物周围风场所形成的旋涡区域 ,该区域的存在会影响室外的空气品质。利用三维 k-ε紊流模型对高层建筑物周围风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探讨了该区域的性质 ,同时将计算数值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其结果符合很好。
关键词 空气动力阴影区 数值计算 三维流场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