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2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在煤矿开采防灾减灾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1
作者 王普 陈慧丹 +3 位作者 魏泽笙 张军 张传洋 张美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6-162,共7页
井工开采过程中,覆岩运动、应力演化及能量释放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矿压与动力现象,但其隐蔽性、复杂性、间接性等特点给防灾减灾专业的教研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与挑战。传统教学方式受限于条件假设和不可视性,制约了学生对灾害机理的... 井工开采过程中,覆岩运动、应力演化及能量释放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矿压与动力现象,但其隐蔽性、复杂性、间接性等特点给防灾减灾专业的教研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与挑战。传统教学方式受限于条件假设和不可视性,制约了学生对灾害机理的深度理解与应用能力。基于此,该文将FLAC3D(fast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in 3D)数值模拟技术引入防灾减灾教学体系,阐述FLAC3D在教学中的实用价值,通过两个案例实验演示解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可视化、易接受的矿压响应特征、灾害诱因、优化防控措施,并评估教学质量的应用成效,给出优化建议。实践表明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可有效提升学生对矿山岩石力学与矿压响应特征的理解能力,培养其灾害预警与防范思维,以及工程决策能力。未来,随着具备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进一步与FLAC3D数值模拟基础软件深度联合,解析煤矿开采过程中复杂的数据信息,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煤矿安全+教学与战略人才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教学应用 FLAC3d数值模拟 AI技术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cPro3D的大华桥水电站危岩体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忠福 罗干 杨晓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0,共9页
大华桥水电站右岸危岩体频繁发生崩塌,对沿线的建设工程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保护工程区域,开展了岩崩灾害综合分析研究,包括野外调查、数值模拟和缓解策略。利用RocPro3D理论及方法,结合现场调查和无人机高精度航拍影像数据,对大华桥... 大华桥水电站右岸危岩体频繁发生崩塌,对沿线的建设工程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保护工程区域,开展了岩崩灾害综合分析研究,包括野外调查、数值模拟和缓解策略。利用RocPro3D理论及方法,结合现场调查和无人机高精度航拍影像数据,对大华桥水电站的危岩体失稳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采用RocPro3D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模拟分析危岩体失稳后的运动特征。根据评估落石特征,对不同高度的被动防护网P1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拦截率确定被动防护网P1的最佳高度。其次,在固定P1的基础上,增设被动防护网P2和P3,设置不同的高度进行模拟。最后,提出了一种优化防护策略,以降低防护系统的材料成本并提高防护效率,从而降低兰坪至六库公路及隧洞口面临的落石威胁。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可视化特性,可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供参考,对防灾减灾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Pro3d 危岩体 数值模拟 被动防护网 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裂隙围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物理模拟研究
3
作者 王宗可 蒋力帅 +3 位作者 刘玉磊 何鑫 赵武胜 黄屹峰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40,共13页
煤矿巷道围岩普遍存在结构复杂、裂隙发育等特点,极大影响巷道的稳定性,因此研究裂隙围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以西部某煤矿12上302辅运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砂型3D打印技术分层制备完整围岩巷道与裂隙围岩巷道... 煤矿巷道围岩普遍存在结构复杂、裂隙发育等特点,极大影响巷道的稳定性,因此研究裂隙围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以西部某煤矿12上302辅运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砂型3D打印技术分层制备完整围岩巷道与裂隙围岩巷道物理模型,通过双轴加载试验与数字散斑技术(DIC)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围岩裂隙对巷道变形破坏规律的影响以及裂隙围岩巷道破坏分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粒径为0.070~0.140 mm和0.100~0.200 mm的硅砂,并改变基质配比,能够实现不同煤岩强度的分层打印,满足各煤岩强度比例关系;双轴加载后完整围岩巷道模型呈现巷道肩角处首先出现裂纹,两帮破碎且顶板下沉,以剪切破坏为主。裂隙围岩巷道模型的破坏主要沿预制裂隙演化,两帮破坏更加明显且出现块状破碎,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实际工程巷道变形破坏特征;通过现场实测裂隙参数,并借助砂型3D打印技术可将测得裂隙参数导入巷道物理模型,能有效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情况。研究成果能够为裂隙围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为砂型3D打印技术在巷道物理模型的应用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围岩 砂型3d打印 巷道物理模拟 dIC 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砌体抗剪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孙浩浩 王一菲 +3 位作者 刘化威 武怡文 王有强 刘超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14-2822,共9页
作为建筑工业化转型的重要支撑,3D打印混凝土砌体(3DPCM)结构的抗剪性能研究不足,缺乏结构设计理论,这制约了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为研究3DPCM的抗剪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两种斜向肋条空腔结构的3DPCM,分析3DPCM在剪切荷载... 作为建筑工业化转型的重要支撑,3D打印混凝土砌体(3DPCM)结构的抗剪性能研究不足,缺乏结构设计理论,这制约了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为研究3DPCM的抗剪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两种斜向肋条空腔结构的3DPCM,分析3DPCM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与强度。基于Cohesive黏聚力单元建立同比例有限元模型,系统探讨混凝土材料强度、空腔结构形式及层间界面黏结强度参数对3DPCM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空腔结构的3DPCM均以双剪破坏为主,斜向肋条数量增加可显著提升抗剪强度。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层间黏结强度对抗剪性能影响显著,且呈正相关;空腔结构中的斜向肋条分布越均匀、抗剪截面面积越大,抗剪强度越高。研究结果可为3D打印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砌体结构 抗剪性能 有限元模拟 空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3D)软件的砂砾石料缩尺方法对比研究
5
作者 常玉鹏 杨凌云 +1 位作者 孟书一 刘广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2,共4页
研究砂砾石料缩尺效应对精准预测砂砾石坝的强度特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大型静三轴试验和基于PFC^(3D)软件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原级配砂砾石料强度特征及剔除法、等量替代法、相似法、混合法4种不同缩尺方法对砂砾石料力学性质的影... 研究砂砾石料缩尺效应对精准预测砂砾石坝的强度特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大型静三轴试验和基于PFC^(3D)软件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原级配砂砾石料强度特征及剔除法、等量替代法、相似法、混合法4种不同缩尺方法对砂砾石料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FC^(3D)软件具有较好的数值模拟效果。四种不同缩尺方法(σ_(1)-σ_(3))-ε_(1)特征差异性明显,原级配砂砾石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明显的塑性破坏特征。原级配砂砾石料在经过不同缩尺方法缩尺后,其粘聚力c均会被降低,而内摩擦角φ的变化则与所采用的缩尺方法有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反推原级配砂砾石料强度参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石料 缩尺效应 PFC~(3d) 三轴试验 数值模拟 原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3D)的裂隙红砂岩冻融破坏特征研究
6
作者 白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9,共9页
为探究冻融与荷载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的损伤劣化机理,针对具有不同裂隙长度的岩石开展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三轴压缩试验,借助PFC^(3D)数值模拟软件再现室内试验过程,同时对模拟的可靠性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在冻融过程中,小孔的相对含... 为探究冻融与荷载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的损伤劣化机理,针对具有不同裂隙长度的岩石开展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三轴压缩试验,借助PFC^(3D)数值模拟软件再现室内试验过程,同时对模拟的可靠性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在冻融过程中,小孔的相对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大孔的相对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围压与预制裂隙对试样力学性能的作用相反,10、20和30 mm预制裂隙对红砂岩承载能力的削弱程度分别为25%、66%、80%;冻融循环导致试样微裂隙扩张,在围压作用下这些裂隙更易在预制裂隙处汇聚。完整试样的破坏形态由张拉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变,随着围压增加,裂隙岩体均表现为剪切破坏,且裂隙长度不会改变岩体破坏模式;通过引入水颗粒随温度变化的体积本构方程,再现了室内冻融循环试验的全损伤过程。在冻融循环达40次时,岩石内部被充分损伤,裂纹数量成倍增加;PFC^(3D)计算结果显示,完整试样的破坏点首先出现在加载点处,裂隙试样则首先出现在加载点及预制裂隙处,裂纹曲线整体呈“S”形,可分为“缓-陡-缓”三个阶段。预制裂隙长度越长,试样损伤程度越大,抵抗破坏的能力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损伤 三轴压缩 预制裂隙 PFC^(3d) 破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的抗压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治成 叶志凯 +2 位作者 孙晓燕 王海龙 高君峰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6,共13页
为深入研究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的抗压性能,基于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及同尺寸整体现浇对照柱试验建立构件数值模型,模拟分析其轴压荷载-位移响应及失效形态。针对界面粘结性能、现浇混凝土抗压强度、打印模板厚度、荷载... 为深入研究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的抗压性能,基于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及同尺寸整体现浇对照柱试验建立构件数值模型,模拟分析其轴压荷载-位移响应及失效形态。针对界面粘结性能、现浇混凝土抗压强度、打印模板厚度、荷载偏心距等参数开展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的抗压性能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叠合柱轴压极限承载力随着薄弱界面剪切强度、刚度及现浇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由于打印材料的抗压强度高于现浇混凝土,叠合柱抗压极限承载力提升率与打印模板厚度呈近似线性关系,叠合圆柱的抗压极限承载力随着荷载偏心距的增大而降低,呈近似线性负相关。此外,偏心距对叠合圆柱极限承载力下降幅度的影响大于现浇圆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永久模板 叠合柱 抗压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3D)的花岗岩剪切破裂细观裂隙与能量演化规律探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郭纪哲 冯增朝 李学成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70,共11页
为了探究法向应力对岩石剪切过程中细观损伤演化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的花岗岩直剪试验与PFC^(3D)数值模拟试验,结合声发射信号监测及声发射信息特征值RA(上升时间与振幅的比值)与AF(声发射振铃计数与持续时间的比值)的分析... 为了探究法向应力对岩石剪切过程中细观损伤演化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的花岗岩直剪试验与PFC^(3D)数值模拟试验,结合声发射信号监测及声发射信息特征值RA(上升时间与振幅的比值)与AF(声发射振铃计数与持续时间的比值)的分析,对花岗岩在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剪切变形过程中细观微裂纹及能量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平行黏结接触模型建立的PFC^(3D)模型,不仅在宏观力学参数与破坏模式上与岩石物理试验相近,而且在岩石细观裂纹与能量演化规律上也与岩石物理试验基本一致;花岗岩剪切破坏过程中主要产生张拉裂纹,峰值应力点前产生的微裂纹只占裂纹总数的10%~30%,且法向应力越大,峰值应力点前岩石内部产生的微裂纹数量越少;花岗岩剪切变形过程中,声发射信号可以分为平静期、稳定期和加速期,法向应力越大,平静期越明显,即法向应力对岩石内部微裂纹的生成起抑制作用;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花岗岩剪切破坏过程中,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与岩石内部微裂纹总数均逐渐增大;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花岗岩剪切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剪切裂纹数量及其占微裂纹总数的比例均逐渐增加;花岗岩剪切变形过程中外力做功转化为弹性能与耗散能,随着法向应力增大,岩石剪切破坏所需总能量逐渐增大,弹性能与耗散能近似线性增大,且其中耗散能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细观裂隙 花岗岩 直剪试验 PFC^(3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碳纤维增强PA66的工艺参数与晶格构型的研究
9
作者 韩梅 彭宣智 +6 位作者 吴光平 齐洪磊 韩少剑 袁立业 智杰颖 杨禹 吕晓轩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5-271,共7页
工艺优化与晶格结构设计是影响3D打印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层厚度、打印速度以及打印方向对碳纤维增强尼龙66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其3D打印工艺,最后确定最佳的打印工艺条件为同心圆打印方向,层高0.1mm,打印速度70mm/s,获得... 工艺优化与晶格结构设计是影响3D打印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层厚度、打印速度以及打印方向对碳纤维增强尼龙66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其3D打印工艺,最后确定最佳的打印工艺条件为同心圆打印方向,层高0.1mm,打印速度70mm/s,获得的碳纤维增强尼龙66的拉伸强度为121.969MPa,弯曲强度191.603MPa。对类蜂窝晶格、加筋蜂窝晶格、异化蜂窝晶格的压缩强度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异化蜂窝晶格的压缩强度最佳,类蜂窝晶格次之,加筋蜂窝晶格最差。最后通过压缩实验对3种晶格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压缩强度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异化蜂窝晶格结构的压缩性能最佳,其压缩强度为111.37MPa,比压缩强度为7.05MPa/g。可为碳纤维增强尼龙66材料的3D打印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工艺参数 晶格结构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3D)数值模拟的金山店铁矿东区合理覆盖层厚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栋 王文杰 +2 位作者 秦建军 宋千强 王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6,共6页
覆盖层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开采中起着重要作用,既要为挤压爆破和端部放矿创造必要条件,还需保证崩落法生产的安全性,选择合适的覆盖层厚度对矿山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金山店铁矿东区采场结构参数,利用椭球体放矿理论计算出... 覆盖层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开采中起着重要作用,既要为挤压爆破和端部放矿创造必要条件,还需保证崩落法生产的安全性,选择合适的覆盖层厚度对矿山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金山店铁矿东区采场结构参数,利用椭球体放矿理论计算出合理覆盖层厚度为20 m,并以覆盖层充当缓冲层时覆盖层厚度计算公式验证了该厚度能满足安全要求;其次,利用PF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三轴压缩试验找到与金山店铁矿东区岩体力学强度参数相匹配的矿岩颗粒微观参数;最后,根据矿岩微观参数建立放矿数值分析模型,通过选取的不同覆盖层厚度进行模拟放矿,依据放矿后矿石的回收率和贫化率大小来分析覆盖层厚度对开采指标的影响,认为20 m厚度覆盖层条件下的矿石回收率和贫化率达到最优值。理论计算和数值分析表明,金山店铁矿东区崩落法开采时覆盖层厚度取20 m,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并保证采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厚度 椭球体放矿理论 PFC3d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3D)的空心圆柱灰砂岩宏细观参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玥 邹文栋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9,共12页
为从细观层面揭示主应力量值变化并为应力主轴旋转组合条件下围岩的破坏机理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空心圆柱灰砂岩单轴压缩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特性,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响应曲面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离散元软件PF... 为从细观层面揭示主应力量值变化并为应力主轴旋转组合条件下围岩的破坏机理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空心圆柱灰砂岩单轴压缩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特性,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响应曲面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离散元软件PFC^(3D)中平行黏结模型宏细观参数的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依靠单因素分析法确定出的细观参数可靠性极低,基于响应曲面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获取的细观参数在低围压下与实验室结果表现出良好的拟合性;空心圆柱灰砂岩数值模型的抗压强度σ_(c)与黏聚力k_(n)^(-)/k_(s)^(-)呈正相关;弹性模量E分别与有效黏结模量k_(n)^(-)/k_(s)^(-)、平行黏结刚度比的二次方(k_(n)^(-)/k_(s)^(-))~2呈正相关,与k_(n)^(-)/k_(s)^(-)呈负相关;泊松比v与平行黏结刚度比k_(n)^(-)/k_(s)^(-)呈正相关;剪切裂纹比α与(k_(n)^(-)/k_(s)^(-))~2呈线性相关。最后,采用迭代法对响应曲面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获取的细观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室结果在不同围压下的试样峰值强度、变形参数和破坏形态方面吻合度较高。迭代法为PFC^(3D)中平行黏结模型的细观参数标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这一优化方法可以简化标定步骤,提升标定结果的适用性,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PFC^(3d) 空心圆柱灰砂岩 平行黏结模型 细观参数标定 应力主轴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衫产品3D虚拟仿真建模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林初 赵藏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基于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客户对于毛衫3D仿真模拟需求量的增加,文章通过将日本岛精公司的SDS·ONE APEX服装设计系统和凌迪的3D Style建模软件相结合,对毛衫3D仿真建模进行研究和分析,包括面料的制作、2D服装结构设计和修正... 基于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客户对于毛衫3D仿真模拟需求量的增加,文章通过将日本岛精公司的SDS·ONE APEX服装设计系统和凌迪的3D Style建模软件相结合,对毛衫3D仿真建模进行研究和分析,包括面料的制作、2D服装结构设计和修正、3D仿真建模的方法以及在3D仿真建模中各部位参数的设置;同时对毛衫3D建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方案,为行业内3D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仿真模拟 3d建模 毛衫产品 2d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抗侵彻仿真模型
13
作者 周捷航 杜龙雨 +2 位作者 赖建中 尹雪祥 杨明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148,共12页
3D打印混凝土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建造技术,具备在军事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作为其在军事领域应用的前提,3D打印混凝土应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从而为军事设施和人员提供可靠的防护。目前,针对3D打印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实验研究开展受限... 3D打印混凝土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建造技术,具备在军事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作为其在军事领域应用的前提,3D打印混凝土应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从而为军事设施和人员提供可靠的防护。目前,针对3D打印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实验研究开展受限于成本问题。因此,使用数值模拟技术能够提高研究效率,降低研究成本,并反映3D打印混凝土的失效过程和损伤情况。但目前3D打印混凝土的数值模拟技术没有考虑其独特的界面结构,从而无法完整地反映3D打印混凝土的力学特征。该研究根据氯离子渗透实验结果,定量表征了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区域占比,以此为依据结合前期力学性能研究建立了3D打印混凝土的抗侵彻数值仿真模型,并进一步研究其失效行为。通过与侵彻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3D打印混凝土的数值仿真模型的侵彻深度误差在4%以内,证明其具备良好的模拟精度。3D打印混凝土靶体在侵彻过程中具有损伤集中在界面处的特点,且界面处的能量吸收量要大于非界面区域。随着弹速提高和靶体强度的提高,弹体可能在侵彻过程中发生解体,从而使得侵彻深度突然降低,并进一步影响侵彻过程中的弹体速度变化规律。通过界面强化、改善3D打印工艺、添加高强骨料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3D打印混凝土靶体的侵彻破坏深度,从而提升其抗侵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氯离子渗透 侵彻破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hino和Flow-3D耦合的串列四桥墩局部冲刷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紫麒 路明 +3 位作者 郭志宇 杨钧午 梁海娇 王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69,167,共6页
针对复杂地形下串列四排桥墩局部冲刷问题,以洺河京港澳高速桥6号桥组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泥沙级配及中值粒径表征非均匀沙质河床及来沙条件,考虑泥沙水下休止角等影响因素,通过建模软件Rhino耦合Flow-3D开展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串列四... 针对复杂地形下串列四排桥墩局部冲刷问题,以洺河京港澳高速桥6号桥组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泥沙级配及中值粒径表征非均匀沙质河床及来沙条件,考虑泥沙水下休止角等影响因素,通过建模软件Rhino耦合Flow-3D开展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串列四排桥墩周围流场结构及冲坑演变过程。将模拟得到的流速值和冲深值与物理试验结果对比,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表明构建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实现复杂地形下非均质河床的四排桥墩局部冲刷数值模拟。模拟方法可为类似三维曲面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参考,对于识别桥墩周围水流结构和冲刷特性、指导桥梁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NO Flow-3d 四排桥墩 局部冲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加锚裂隙类岩石试块裂纹扩展试验及PFC^(3D)模拟 被引量:46
15
作者 武东阳 蔚立元 +3 位作者 苏海健 吴疆宇 刘日成 周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1-1692,共12页
为探究锚杆对裂隙岩体的锚固效应及其对裂纹扩展的影响,分别制作裂隙倾角为15°、30°、45°、60°、75°以及90°的无锚和加锚类岩石试块,利用MTS816岩石伺服试验机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采用声发射和数字照相... 为探究锚杆对裂隙岩体的锚固效应及其对裂纹扩展的影响,分别制作裂隙倾角为15°、30°、45°、60°、75°以及90°的无锚和加锚类岩石试块,利用MTS816岩石伺服试验机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采用声发射和数字照相技术对裂纹扩展过程进行同步监测和记录。此外,使用颗粒流软件PFC^(3D)进一步研究不同锚固角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锚固体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起裂应力较无锚试块均有提高。锚杆的存在降低了拉伸裂纹萌生和扩展时的应力强度因子,能够有效限制拉伸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并且抑制剪切裂纹的出现。拉伸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和加速阶段,加锚试块预制裂隙两端特征点的位移明显小于无锚试块。根据PFC^(3D)模拟结果,锚固角β=45°时,锚杆锚固作用最明显,随着锚固角度b的增加,拉伸翼裂纹发育程度先增高后降低,预制裂隙试块破坏模式由剪切破坏转为拉剪复合破坏,再转变为剪切破坏。该研究结果可为分析岩体工程的稳定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类岩石试块 锚固作用 裂纹扩展 PF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3D和Rockfall的中武山危岩体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戎泽鹏 范宣梅 +3 位作者 董远峰 杨帆 戴岚欣 冯泽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203-3210,共8页
基于颗粒流PFC^3D理论及方法,结合无人机高精度航拍影像数据,对中武山危岩体失稳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通过PFC^3D构建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崩塌模拟,计算得出危岩体的运动路径。在模拟的运动路径中选取6个运动剖面,采用Rockfall软件... 基于颗粒流PFC^3D理论及方法,结合无人机高精度航拍影像数据,对中武山危岩体失稳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通过PFC^3D构建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崩塌模拟,计算得出危岩体的运动路径。在模拟的运动路径中选取6个运动剖面,采用Rockfall软件进行二维运动过程计算,得出腾跃高度、冲击能量、岩块速度等计算结果。中武山危岩体模拟结果表明,PFC^3D三维运动模型结合Rockfall软件的数值模拟方法,可较好地模拟危岩体的失稳运动过程。研究方法相比以往研究具有更好的可视化特性,研究得到的相关参数可为后续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进而可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研究结果对防灾减灾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崩塌 离散元法 数值模拟 PFC^3d ROCKFA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 3D的广州某深基坑变形特征分析研究
17
作者 何永胜 程木星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239-246,共8页
以广州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在FLAC3D模拟基坑开挖过程,对基坑水平位移及地表沉降进行模拟监测,将数值模拟监测结果与实际过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模拟最大水平位值-15.3 mm,模拟最大沉降值11.3 mm,实际监测最大水平位移值-12.6 mm,实际监测... 以广州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在FLAC3D模拟基坑开挖过程,对基坑水平位移及地表沉降进行模拟监测,将数值模拟监测结果与实际过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模拟最大水平位值-15.3 mm,模拟最大沉降值11.3 mm,实际监测最大水平位移值-12.6 mm,实际监测最大沉降值-8.47 mm,其变形位移趋势十分相似,吻合度较好,验证FLAC3D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在深基坑支护设计运用是可行的,为本地区或相类似的深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变形 数值模拟 本构模型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3D)的新型球磨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笑同 朴香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89-393 412,共6页
为探索能够提高球磨机生产效率和延长球磨机研磨寿命的途径,利用PFC3D程序,建立了传统球磨机与变结构球磨机的离散元模型,针对不同转速、不同衬板高度,对磨介运动进行了仿真与分析,确定了辅助结构–旋转档板的位置。通过模拟实验发现,... 为探索能够提高球磨机生产效率和延长球磨机研磨寿命的途径,利用PFC3D程序,建立了传统球磨机与变结构球磨机的离散元模型,针对不同转速、不同衬板高度,对磨介运动进行了仿真与分析,确定了辅助结构–旋转档板的位置。通过模拟实验发现,研磨腔内磨球的下落速度由原来的2m/s,增长到了5m/s左右。有效地提高了磨介的冲击力,避免了传统球磨机需要通过改变研磨介质磨粒的质量和滚筒的直径等参数来提高研磨效率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机 PFC3d模拟 磨料介质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FORM-3D的支撑销冷挤压成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24
19
作者 段园培 张海涛 +2 位作者 黄仲佳 余小鲁 陈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127,130,共4页
采用冷挤压工艺成形支撑销,相对于传统切削加工方法,可降低能耗、提高工效。基于刚塑性有限元法,采用DEFORM-3D对支撑销冷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其变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分析了速度场、应力应变场和凸模行程载荷曲线的特... 采用冷挤压工艺成形支撑销,相对于传统切削加工方法,可降低能耗、提高工效。基于刚塑性有限元法,采用DEFORM-3D对支撑销冷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其变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分析了速度场、应力应变场和凸模行程载荷曲线的特点,研究了挤压速度对支撑销挤压成形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支撑销的冷挤压成形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镦粗变形阶段、型腔填充阶段和最终成形阶段;支撑销两凸缘处变形较剧烈,应力最大;凸模运动速度越快,凸模受到的载荷越大。模拟结果表明,冷挤压成形支撑销工艺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ORM 3d 支撑销 冷挤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2D)软件的柿树沟泥石流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9
20
作者 左正金 李才 +2 位作者 王硕楠 胡媛媛 左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138,152,共5页
为了解泥石流的启动及运动过程,以栾川县柿树沟泥石流堆积体为例,基于堆积体室内大型直剪试验指标,利用PFC2D模拟软件对其启动及运动过程进行仿真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堆积体的运动速度场、应力场及位移场,研究了崩滑松散碎屑堆积... 为了解泥石流的启动及运动过程,以栾川县柿树沟泥石流堆积体为例,基于堆积体室内大型直剪试验指标,利用PFC2D模拟软件对其启动及运动过程进行仿真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堆积体的运动速度场、应力场及位移场,研究了崩滑松散碎屑堆积物质启动、形成泥石流的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强降雨是柿树沟沟内松散堆积体启动形成泥石流的触发因素;中雨工况下,地表径流的冲刷力仅对堆积体表层有影响,但堆积体整体形态基本无变化;暴雨工况下,泥石流沟上游的洪水迫使土石颗粒脱离堆积体表面,后缘表层土体首先开始运动,产生的推挤力不断推动前方堆积土体向前运动,坡面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暴雨时间越长,堆积土体的运动速度和位移也越大,最终导致堆积体发生连锁式破坏,形成泥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树沟 堆积体 泥石流 PFC^2d 运动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