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ECDP/PEG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伯林 詹峰 +1 位作者 史倩青 杨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20,共4页
根据B Schneier公式计算了PET/PEG共混体系ΔHm 值 ,推算了体系的相容性 ;利用调和方程和接触角的测定得到PET/PEG及PEG同PET/ECDP界面张力。
关键词 pet/ecdp/peg共混体系 相容性 界面张力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EG共聚酯及共混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陆晓中 季常青 +2 位作者 梁玉增 付晓 鲍浪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对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PEG(聚乙二醇 )共聚酯及共混物的抗静电改性效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共聚酯的抗静电效果及抗静电耐久性等均远优于PET/PEG共混物 ,且可避免共混改性中的二次降解问题。这种共聚酯易于在聚酯合成厂实现... 对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PEG(聚乙二醇 )共聚酯及共混物的抗静电改性效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共聚酯的抗静电效果及抗静电耐久性等均远优于PET/PEG共混物 ,且可避免共混改性中的二次降解问题。这种共聚酯易于在聚酯合成厂实现大规模生产 ,既可直接用于制造抗静电聚酯产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静电 pet peg 聚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噁唑啉化合物增容PET/PA66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玉君 何国山 +1 位作者 陈仕国 侯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15,共3页
合成了双唑啉化合物 (BOZ) ,制备了PET/PA66/BOZ共混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混物的形态 ,表明BOZ的加入改善了PET/PA66的相容性 ,BOZ是反应性的界面相容剂 ;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机械性能 ,结果显示BOZ在适合的添加量时 ,冲击强度、弯... 合成了双唑啉化合物 (BOZ) ,制备了PET/PA66/BOZ共混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混物的形态 ,表明BOZ的加入改善了PET/PA66的相容性 ,BOZ是反应性的界面相容剂 ;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机械性能 ,结果显示BOZ在适合的添加量时 ,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恶唑啉化合物 增容 pet PA66 体系 研究 聚酯 尼龙66 增容剂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PET共混体系的熔融行为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佑习 童玉华 +1 位作者 杨智伟 李卓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7-51,共5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PBT/PET共混体系的结晶熔融行为。在共混体系中两组份的结晶熔点均随其含量的减小而下降,熔点下降既有形态结构变化因素,又有因两组份相容而引起的热力学因素。熔融热ΔH_m的变化与两组份结晶熔点的变化有...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PBT/PET共混体系的结晶熔融行为。在共混体系中两组份的结晶熔点均随其含量的减小而下降,熔点下降既有形态结构变化因素,又有因两组份相容而引起的热力学因素。熔融热ΔH_m的变化与两组份结晶熔点的变化有相似的规律。这些结果说明在共混体系中PET、PBT两组份在结晶-熔融过程中存在相互协同作用,同时也说明了PBT、PET两组份是晶相分离的,而非晶区是相混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点 熔融热焓 PBT pet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C共混体系的酯交换反应对其高压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吕军 王选伦 +1 位作者 黄锐 李良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56-1560,共5页
利用转矩流变仪、DSC、SEM及WAX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PET/PC共混体系的酯交换反应对其高压结晶行为的影响.SEM观察表明,PET和PC熔混时的酯交换反应有利于PET/PC体系在高压结晶时生成厚度较大的伸直链晶体,且可以促进其高压下酯交换反应的发... 利用转矩流变仪、DSC、SEM及WAX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PET/PC共混体系的酯交换反应对其高压结晶行为的影响.SEM观察表明,PET和PC熔混时的酯交换反应有利于PET/PC体系在高压结晶时生成厚度较大的伸直链晶体,且可以促进其高压下酯交换反应的发生.楔形伸直链晶体和弯曲伸直链晶体的存在证明链滑移扩散和酯交换反应两种机制对体系中聚酯伸直链晶体的增厚有贡献.拟合分峰法和War-ren-Averbach傅里叶分析法的计算结果表明,随PET/PC体系熔混时酯交换反应程度的增加,高压结晶共混物的结晶度降低,PET的平均微晶尺寸增大,点阵畸变平均值则减小,而微晶尺寸分布变宽.提出了在共聚物组分都具备结晶能力时,结晶诱导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诱导结晶两种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同时发生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PC体系 高压结晶 伸直链晶体 酯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增容PET/PA66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玉君 何国山 侯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6,共3页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用PP-g-MAH增容PET/PA66制备了PET/PA66/PP-g-MAH共混物。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发现,PP-g-MAH的加入改善了PET与PA66的相容性。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入15...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用PP-g-MAH增容PET/PA66制备了PET/PA66/PP-g-MAH共混物。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发现,PP-g-MAH的加入改善了PET与PA66的相容性。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入15%的PP-g-MAH,使PET/PA66/PP-g-MAH的冲击强度比PET/PA66提高2倍多,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得到改善,可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共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G-MAH 增容 pet/PA66体系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尼龙66 马来酸酐 接枝 聚丙烯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增容HDPE/PET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何慧 沈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4-126,130,共4页
采用 DSC、WAXD、SEM及 TGA研究了 HDPE/ PET共混体系在增容剂 EVA及 EAA作用下的结晶性 ,断口的形态结构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EVA及 EAA的加入使 HDPE/ PET体系中 HDPE组分的熔融热焓降低 ,结晶度下降 ,但熔融峰位置和晶胞结构基本... 采用 DSC、WAXD、SEM及 TGA研究了 HDPE/ PET共混体系在增容剂 EVA及 EAA作用下的结晶性 ,断口的形态结构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EVA及 EAA的加入使 HDPE/ PET体系中 HDPE组分的熔融热焓降低 ,结晶度下降 ,但熔融峰位置和晶胞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从扫描电镜照片可以观察到 EVA及 EAA对共混体系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 ,且 EAA的效果优于 EVA;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随 EVA及 EAA的加入有所下降 ,而 EAA的下降幅度则远远小于 E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pet HDPE 结构性能 原位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改性共混体系——PMMA/PET结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喻爱芳 陈蕾 +1 位作者 胡祖明 刘兆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4-97,114,共5页
采用DSC研究了PMMA/PET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熔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PMMA/PET共混体系中,当PMMA的质量分数为1.0%~7.5%时,PMMA的加入提高了PET的结晶能力,其中质量分数为1%时最甚。共混体系的m值大于PET,故PMMA的加入不起成核剂的作... 采用DSC研究了PMMA/PET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熔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PMMA/PET共混体系中,当PMMA的质量分数为1.0%~7.5%时,PMMA的加入提高了PET的结晶能力,其中质量分数为1%时最甚。共混体系的m值大于PET,故PMMA的加入不起成核剂的作用,只是促进晶核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改性体系 结晶性能 pet PMMA 添加剂 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g-PS 增容 PPO/PET 共混体系的研究
9
作者 浦鸿汀 唐小真 徐祥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29-131,143,共4页
研究了聚苯醚(PPO)/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体系的热行为、相形态及拉伸行为.结果表明,PPO/PET共混物是一个高度不相容的体系,体系中存在分散相相区尺寸很大的两相结构,其宏观力学性能呈特征的脆性断裂.... 研究了聚苯醚(PPO)/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体系的热行为、相形态及拉伸行为.结果表明,PPO/PET共混物是一个高度不相容的体系,体系中存在分散相相区尺寸很大的两相结构,其宏观力学性能呈特征的脆性断裂.加了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的辐射接枝共聚物PC-g-PS以作为增容剂后,共混物的相容性明显改善,分散相相区尺寸减小,共混物的拉伸行为呈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接枝 聚苯醚 pet 体系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热致液晶共聚酯(LCP)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10
作者 马洪涛 许家瑞 +1 位作者 麦堪成 曾汉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5,共3页
对PET/LCP共混体系的结构及其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共混物的注射试样呈现明显的“皮-芯”结构,芯层由嵌埋在PET基体中的LCP球粒组成,在皮层LCP形成微纤结构,并沿流动方向取向,这种高度取向的LCP微... 对PET/LCP共混体系的结构及其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共混物的注射试样呈现明显的“皮-芯”结构,芯层由嵌埋在PET基体中的LCP球粒组成,在皮层LCP形成微纤结构,并沿流动方向取向,这种高度取向的LCP微纤结构对基体起明显的增强作用,使其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脂 pet LCP 体系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TLCP原位共混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久芬 姜丽萍 周海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共3页
研究了PET/TLCP原位共混体系的热性能、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PET中加入少量TLCP可起到结晶成核剂的作用,提高PET基体的结晶性能,并使共混物的熔体粘度降低;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加入,可增加共混物的熔体粘度,降低分散相... 研究了PET/TLCP原位共混体系的热性能、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PET中加入少量TLCP可起到结晶成核剂的作用,提高PET基体的结晶性能,并使共混物的熔体粘度降低;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加入,可增加共混物的熔体粘度,降低分散相的尺寸,增强共混物两相间的界面粘接,从而提高PET/TLCP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液晶聚酯 pet 原位体系 热性能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挤出HDPE/PET共混合金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慧 沈家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9期22-25,共4页
采用DSC、WAXD、SEM及TGA等方法研究了HDPE/PET共混合金在增容剂E/VAC或E/AA作用下的结晶性、形态结构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E/VAC或E/AA的加入,使HDPE/PET体系中HDPE组分的熔融热焓降低,结晶度下降,但熔融峰位置和晶胞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采用DSC、WAXD、SEM及TGA等方法研究了HDPE/PET共混合金在增容剂E/VAC或E/AA作用下的结晶性、形态结构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E/VAC或E/AA的加入,使HDPE/PET体系中HDPE组分的熔融热焓降低,结晶度下降,但熔融峰位置和晶胞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从SEM照片可以观察到E/VAC、E/AA对共混体系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E/AA的效果优于E/VAC;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随E/VAC、E/AA的加入有所下降,E/AA的下降幅度则远远小于E/V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 pet 体系 反应挤出 高密度聚乙烯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ET共混物结晶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鸣波 黄锐 张承琦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文叙述了对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物结晶热力学行为的初步研究结果.用示差量热扫描仪(DSC)对用不同共混方法获得的各种配比共混物的结晶特性进行考查,发现由于体系的不相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整个共混配比中都可... 本文叙述了对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物结晶热力学行为的初步研究结果.用示差量热扫描仪(DSC)对用不同共混方法获得的各种配比共混物的结晶特性进行考查,发现由于体系的不相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整个共混配比中都可以结晶,第二组分对其的影响不大。在普通加工温度和停留时间下,共混不会对体系结晶性产生大的影响,且不会促进明显的酯交换反应.但是,当共混温度高于290℃时,由于晶核的破坏,体系的结晶性降低。样品经退火处理后,可消除此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结晶性 PC/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M增韧PET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桂娟 于宝洁 +3 位作者 李祎 陶朝阳 陈彦模 周恩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19,共3页
在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作用下,通过添加少量界面增容剂苯乙烯(St)提高接枝率,使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与(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反应,得到接枝物EPDM-g-GMA,将EPDM-g-GMA与PET共混,以提高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探讨了... 在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作用下,通过添加少量界面增容剂苯乙烯(St)提高接枝率,使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与(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反应,得到接枝物EPDM-g-GMA,将EPDM-g-GMA与PET共混,以提高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探讨了不同含量的EPDM-g-GMA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PDM-g-GMA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当其含量为50%时,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为344.9J/m,约为纯PET的12倍;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EPDM-g-GMA含量为20%~30%时,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 体系 缺口冲击强度 增韧 pet GMA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含量 反应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