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勇 吴春红 +3 位作者 冯增国 刘凤香 张爱英 王连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6-381,共6页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 -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PBCG) ,用 NMR,GPC,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GPC分析显示 ,共聚物分子量均具有较为对称的单峰...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 -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PBCG) ,用 NMR,GPC,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GPC分析显示 ,共聚物分子量均具有较为对称的单峰分布 ,多分散性指数低于 1 .70 .1 3C NMR谱结果表明 ,随 PCT摩尔分数 ( x PCT)从 1 0 %增至 60 % ,PBT平均序列长度由 4.0 2降到 1 .41 ;而 PCT平均序列长度则由 1 .1 7升至 2 .5 0 ,二者呈无规分布 .受硬段平均序列长度及结晶能力影响 ,硬段熔点及结晶度在 x PCT为 2 0 %~ 3 0 %处均达到最小值 ,可能是硬段间形成共晶所致 .TGA分析显示 ,引入芳香族聚酯组分 PCT确可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测试说明 ,降低结晶度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断裂延伸率 ,相反 ,则有助于增强弹性模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聚乙二醇 嵌段共聚物 合成 结构表征 熔融缩聚法 力学性能 热分析 序列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醚酮酮-聚醚砜有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部分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曹俊奎 陈艳 +2 位作者 王军佐 张晶莹 吴忠文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将氟端基聚醚醚酮酮齐聚物和羟端基聚醚砜齐聚物通过溶液缩聚,合成聚醚醚酮酮-聚醚砜有规嵌段共聚物,并用IR、DSC、TGA、WAXD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没有相分离,是组分相容体系。聚醚砜组分含量变化对共... 将氟端基聚醚醚酮酮齐聚物和羟端基聚醚砜齐聚物通过溶液缩聚,合成聚醚醚酮酮-聚醚砜有规嵌段共聚物,并用IR、DSC、TGA、WAXD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没有相分离,是组分相容体系。聚醚砜组分含量变化对共聚物的热性能和结晶行为影响很大,对聚醚醚酮酮改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酮 聚醚砜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A与SBS接枝共聚合的链转移常数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雪红 许国强 林恒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45-448,共4页
测定了MMA与SBS接枝共聚合的链转移常数,讨论了引发剂浓度、温度及溶剂对链转移常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和选择适当溶剂可以使链转移常数增大,有利于接枝反应的进行,提高接枝效率。
关键词 接枝共聚合 链转移常数 SBS M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合成聚降冰片烯-聚(乙烯-co-丙烯)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1
4
作者 伍青 温青 卢泽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8-42,共5页
将活性开环易位聚合得到的聚降冰片烯所带的茂钛取代环丁烷末端基转变成烷氧基茂钛,然后在AlEtCl2助催剂存在下催化乙烯与丙烯配位共聚合,合成出聚降冰片烯聚(乙烯co丙烯)两嵌段共聚物.考察了铝钛比、聚合温度和单... 将活性开环易位聚合得到的聚降冰片烯所带的茂钛取代环丁烷末端基转变成烷氧基茂钛,然后在AlEtCl2助催剂存在下催化乙烯与丙烯配位共聚合,合成出聚降冰片烯聚(乙烯co丙烯)两嵌段共聚物.考察了铝钛比、聚合温度和单体配比对乙丙共聚合的影响,并通过溶剂萃取及13CNMR分析对聚合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约36%的活性聚降冰片烯有效地转换并在助催剂AlEtCl2存在下使乙丙共聚合形成嵌段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 嵌段共聚物 降冰片烯 乙烯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A与SBS的本体接枝共聚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中华 李建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介绍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用甲基丙烯酸甲酯既作溶剂又作接枝单体与SBS进行的本体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浓度及SBS用量对接枝度和接枝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透射电镜检验了所得接枝共聚物... 本文介绍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用甲基丙烯酸甲酯既作溶剂又作接枝单体与SBS进行的本体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浓度及SBS用量对接枝度和接枝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透射电镜检验了所得接枝共聚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用本文所述方法,在适宜聚合条件下可制得具有一定接枝度的SBS-g-MMA接枝共聚物。此法与溶剂型接枝共聚法相比,由于不用其他溶剂,既改善了SBS的性能、简化了操作,又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本文对接枝共聚反应的机理也作了扼要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 甲基丙烯酸酯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己基噻吩)-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一锅法制备
6
作者 樊亚娟 刘承先 +1 位作者 李东升 刘长春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3,共5页
采用具有聚苯乙烯高分子链为配位基团的聚合催化剂,催化2,5-二溴-3-己基噻吩单体进行Kumada缩聚反应,利用一锅法制备了聚(3-己基噻吩)-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结果表明:采用一锅法,在室温、常压条件下进行一步聚合直接生成嵌段共聚物,反... 采用具有聚苯乙烯高分子链为配位基团的聚合催化剂,催化2,5-二溴-3-己基噻吩单体进行Kumada缩聚反应,利用一锅法制备了聚(3-己基噻吩)-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结果表明:采用一锅法,在室温、常压条件下进行一步聚合直接生成嵌段共聚物,反应过程简单,聚(3-己基噻吩)与聚苯乙烯嵌段对接率接近100%;与聚(3-己基噻吩)相比,聚(3-己基噻吩)-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己基噻吩) 聚苯乙烯 嵌段共聚物 Kumada缩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1,3-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PEG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郝瑞 周艺峰 聂王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6-300,共5页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对苯二甲酸-1,3-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聚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用FT-IR,1H-NMR,DSC,TGA,水降解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FT-IR和1H-NMR分析表明合成得到的共聚物为预期产物;DSC分析...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对苯二甲酸-1,3-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聚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用FT-IR,1H-NMR,DSC,TGA,水降解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FT-IR和1H-NMR分析表明合成得到的共聚物为预期产物;DSC分析显示,共聚聚酯随着1,3-丁二醇在共聚物中比例的增大,熔点(Tm)逐渐降低,由158.24℃下降至104.19℃,玻璃化温度(Tg)逐渐升高,由4.86℃升至24.56℃,合成得到的共聚酯趋向于无定形态;TGA分析表明1,3-丁二醇在共聚酯中比例增大会使聚酯的热稳定性下降,但合成得到的共聚酯依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大于310℃,不需要在反应过程中添加热稳定剂;水降解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随1,3-丁二醇比例的增加,降解速率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共聚改性 1 3-丁二醇 1 4-丁二醇 水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响应型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纳米胶束作为siRNA运输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本昕 何昌玉 +4 位作者 谭连江 刘炳亚 朱正刚 龚兵 沈玉梅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6-224,共9页
采用二重氢键为引导、双二硫键为连接单元的方法合成嵌段共聚物PEG2000-PLA3000-PEI1200-PLA3000-PEG2000,其自组装形成的纳米胶束可作为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运输载体。采用核磁(1 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 采用二重氢键为引导、双二硫键为连接单元的方法合成嵌段共聚物PEG2000-PLA3000-PEI1200-PLA3000-PEG2000,其自组装形成的纳米胶束可作为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运输载体。采用核磁(1 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等检测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二重氢键引导下合成嵌段共聚物,其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52mg/mL,粒径为(32±0.1)nm,表面电势为(46.9±0.7)mV。负载siRNA的胶束粒径为(35±0.3)nm,表面电势为(27.2±1.1)mV。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检测证明纳米胶束可携带siRNA进入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共聚物胶束 核酸载体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共聚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郑超 黄海瑛 何天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37-1247,共11页
梯度共聚物是一类新型的聚合物,其具有与嵌段共聚物相似的丰富性质,但是合成相对简便,更易于大规模生产进而实现产业化,因此备受关注。本文从梯度共聚物的定义与结构特点、合成与表征、自组装行为、性质及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梯度共聚物... 梯度共聚物是一类新型的聚合物,其具有与嵌段共聚物相似的丰富性质,但是合成相对简便,更易于大规模生产进而实现产业化,因此备受关注。本文从梯度共聚物的定义与结构特点、合成与表征、自组装行为、性质及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梯度共聚物当前研究现状,展望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1211-b-PEG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文敬滨 龚光碧 +3 位作者 冯裕智 李福崇 赵志超 刘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7,共7页
采用熔融缩聚法,以十一碳二元酸、十二碳二元胺和聚乙二醇(PEG)为反应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制备了5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酰胺链段的PA1211-b-PEG弹性体。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PA1211-b-PEG的化学结构,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XRD)、... 采用熔融缩聚法,以十一碳二元酸、十二碳二元胺和聚乙二醇(PEG)为反应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制备了5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酰胺链段的PA1211-b-PEG弹性体。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PA1211-b-PEG的化学结构,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硬段分子量对PA1211-b-PEG弹性体的结晶形态、熔融和结晶温度、热稳定性、断裂面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端羧基的PA1211预聚体与双端羟基的PEG发生了酯化反应,成功制备了PA1211-b-PEG弹性体。同时,随着硬段分子量的减小,PA1211-b-PEG弹性体的熔融温度由179.5℃减小至172.2℃、结晶温度由152.3℃减小至145.6℃,热分解温度逐渐向低温区移动;软段和硬段间存在显著的微相分离。另外,随着硬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PA1211-b-PEG弹性体的拉伸强度由35.5 MPa减小至14.8 MPa、拉伸模量减小了约640 MPa,冲击强度由6.7 kJ/m^(2)增大至11.9 kJ/m^(2),断裂伸长率增大了约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1211 聚乙二醇 熔融缩聚 嵌段共聚物 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 微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P(DMS-stat-VMS)嵌段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陆志伟 陈顺 +3 位作者 琚艳云 张扬 熊传溪 董丽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84-1488,共5页
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以仲丁基锂为引发剂,以苯乙烯、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和2,4,6-三乙烯基-2,4,6-三甲基环三硅氧烷(V3)为反应单体,分步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stat-乙烯基甲基硅氧烷)[PS-b-P(DMS-stat-VMS)]嵌段... 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以仲丁基锂为引发剂,以苯乙烯、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和2,4,6-三乙烯基-2,4,6-三甲基环三硅氧烷(V3)为反应单体,分步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stat-乙烯基甲基硅氧烷)[PS-b-P(DMS-stat-VMS)]嵌段聚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及凝胶渗透色谱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及接触角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共聚物各链段组分对共聚物形貌及表面亲疏水/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由于各组分性能的差异而呈现出微相分离结构,同时该共聚物保留了PS-b-PDMS原有的表面性质,为设计结构多样性及性能优异的聚硅氧烷共聚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阴离子聚合 共聚改性 微相分离 聚苯乙烯 嵌段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序列结构对生物基共聚尼龙5T/5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克俭 马炼 +3 位作者 陈林飞 李达 路丹 汤兆宾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9-135,共7页
以生物基单体戊二胺为原料,分别制备无规共聚和嵌段共聚尼龙(PA5T/56)。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其共聚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用Ozawa方程、Jeziorny方程、莫志深法进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 以生物基单体戊二胺为原料,分别制备无规共聚和嵌段共聚尼龙(PA5T/56)。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其共聚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用Ozawa方程、Jeziorny方程、莫志深法进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Ozawa方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晶过程中晶核生长方式具有温度依赖性,晶核生长方式随温度升高而复杂化。无规共聚PA 5T/56的结晶过程更为复杂,晶体生长方式更多维。Jeziorny方程分析结果表明,无规共聚PA5T/56的结晶速率更高,结晶更完善。且共聚体系仅在主结晶期对该拟合方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晶后期偏离拟合直线方向。莫志深法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相对结晶度下,无规共聚PA5T/56体系的结晶速率较嵌段共聚体系更高。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得到无规共聚PA5T/56和嵌段共聚PA5T/56的活化能分别为-311.23kJ/mol,-168.88k J/mol,表明无规共聚PA5T/56较嵌段共聚PA5T/56具有更高的平均结晶速率,更强的结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共聚尼龙5T/56 无规共聚 嵌段共聚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化嵌段共聚物的无金属催化一步合成
13
作者 何冠辰 高生辉 +1 位作者 李恒 赵俊鹏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1-455,共15页
杂化嵌段共聚物由两种及以上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迥异的高分子链段构成,往往具有显著的自组装和微观相分离等性能,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从异源单体(即具有不同聚合基团的单体)混合物出发,通过一步操作使之发生序列选择性的连续或同... 杂化嵌段共聚物由两种及以上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迥异的高分子链段构成,往往具有显著的自组装和微观相分离等性能,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从异源单体(即具有不同聚合基团的单体)混合物出发,通过一步操作使之发生序列选择性的连续或同步聚合反应,是合成杂化嵌段共聚物的理想方法。然而,该方法长期以来面临着异源单体聚合反应难相容、苛刻的嵌段共聚动力学难满足等挑战。近年来,有机/无金属催化聚合发展迅猛,为实现异源单体的序列选择性共聚和杂化嵌段共聚物的“一步法”可控合成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思路和新手段。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杂环与杂环单体、杂环与乙烯基单体的一步嵌段共聚,并对关键反应机理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金属催化聚合 共聚反应 开环聚合 嵌段共聚物 活性/可控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砜—聚酯类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14
作者 丁有骏 高彤 干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85-393,共9页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聚砜—聚酯类嵌段共聚物。研究了这些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发现这些共聚物的溶液性质,热性能及力学性能与共聚体中二元醇的结构有关。共聚物系由非晶相聚砜为连续相与晶相聚酯为分散相组成的两相体系。
关键词 聚砜 嵌段共聚物 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ET-ATRP乳液聚合法合成含氟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15
作者 冯春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5,共5页
采用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AGET-ATRP)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含氟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乳液。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氟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单体参与了反应,产物呈现共聚物结构。接触角测量结果显示,含... 采用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AGET-ATRP)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含氟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乳液。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氟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单体参与了反应,产物呈现共聚物结构。接触角测量结果显示,含氟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处理岩心后,蒸馏水、油田污水、十六烷、原油的接触角分别由0.70°,0.75°,1.60°和36.83°增加到126.10°,110.51°,97.98°和103.51°,表明聚合物可以改变岩心的润湿性,由强液湿转变为气湿。毛细管上升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可以使气/水体系和油/气体系中的接触角分别由60°和32°增加到118.31°和77.98°。渗吸实验结果表明,含氟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处理岩心后,气/水体系和油/气体系中的液体饱和度明显降低,分别由59%和53.9%降低为35.6%和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 含氟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液湿 气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