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中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特点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亚平 程晖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在目前对体育教师已有的认识和国内外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中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特点:(1)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个性化的、动态的发展过程;(2)体育教师...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在目前对体育教师已有的认识和国内外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中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特点:(1)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个性化的、动态的发展过程;(2)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是体育教学专业化;(3)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的在于适应体育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4)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多因素的组合概念;(5)学校是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场所;(6)体育教育共同体是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专业化 课程标准 体育教学专业化 内涵特点 《体育与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内涵及生成策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富学 程传银 杨小帆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107,共6页
课程标准意识是体育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改革的一种情感和意志力的综合表现,是体育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对课程标准进行自觉反映的一种内在要求,也是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在感性认知和理性表达上的一种契合。通过建立教学共同体开展合作研... 课程标准意识是体育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改革的一种情感和意志力的综合表现,是体育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对课程标准进行自觉反映的一种内在要求,也是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在感性认知和理性表达上的一种契合。通过建立教学共同体开展合作研修、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划分教学层次、录制与分析体育教师教学影像材料、大力开展职后培训等程序和手段,使体育教师逐步形成适合于自身专业发展的课程标准意识,建立积极的、内在的教学追求与体验,寻求主动进行教学、教研、教改的动力,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课程标准 意识 教学共同体 教学层次 职后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分制下高中实施体育选项教学存在问题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贾洪洲 常超 董翠香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6-38,共3页
200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实施学分制是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实施选项教学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和难点。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对实验... 200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实施学分制是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实施选项教学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和难点。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对实验区学校3年多选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学分制没有真正落实,学生选课具有盲目性,师资专项结构不合理,选项课等同于运动技能提高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 体育选项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晓亮 高晓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5-640,共6页
“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应充分发挥体质健康促进的主导作用、枢纽作用、保障作用。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新课标”的落实存在着育人要求提高凸显教师能力欠缺、体系不匹配影响“新课标”落实进程、教育资源不足影响参与效果、“家... “新课标”背景下学校体育应充分发挥体质健康促进的主导作用、枢纽作用、保障作用。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新课标”的落实存在着育人要求提高凸显教师能力欠缺、体系不匹配影响“新课标”落实进程、教育资源不足影响参与效果、“家、校、社”联动缺失造成育人脱节等问题。提出主要的应对策略:拓展教师成长空间,明确体育教师权责;提升学校体育体系与“新课标”匹配度,强化制度供给;盘活体育资源,建立学校体育联盟;完善协同体育系统,实现“家-校-社”多元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学校体育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培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90,共4页
针对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调查访谈法,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根据社会的需求优... 针对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调查访谈法,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根据社会的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为培养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新型体育师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疑与辨正:学校体育健康追求的强度关联——基于体育课程教学特定运动强度的审思 被引量:28
6
作者 熊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8,共13页
在当下体育课程教学相关文件和实践中,关于特定运动强度(平均心率)的“建议”或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健康(体质、体能)的假定和效应。围绕学校体育健康追求与特定运动强度关联的问题和困境,通过文献考证、逻辑思辨和价值分析,厘清特... 在当下体育课程教学相关文件和实践中,关于特定运动强度(平均心率)的“建议”或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健康(体质、体能)的假定和效应。围绕学校体育健康追求与特定运动强度关联的问题和困境,通过文献考证、逻辑思辨和价值分析,厘清特定运动强度与健康追求、体育教学的不同逻辑和取向,为学校体育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及深化改革提供理论资源。认为:①特定运动强度与学校体育健康追求难以切合。将健身或体力活动强度不当引入学校体育(主要为体育课程教学)是健康取向的错位与片面化;平均心率强度要求存在理论偏差,其低、高强度可能违背中⁃高强度的“健康”假定;心率强度与体能(与体质健康相关)提升无直接、必然联系,其更多被作为耐力发展的参考指标。②特定运动强度与体育教学的内在实质和规定难以兼容。平均(中⁃高)强度规定下,高强度对低强度的补偿有限且不合理,这使得体育教学中的低强度教学过程和具体情境、单元时段的低强度项目,以及德育的展开受到排斥或忽略。提出:在相关文件和实践中关于特定运动强度的“建议”或要求是对健身或体力活动中⁃高强度理论的误读与错用,且其并非发展体能、技能、体育品德等所必需,不宜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统一规定。体育课程教学中运动强度的适用应超越健康的假定和限制,并对“健康第一”内涵予以重新审视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健康第一 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 运动强度 心率 体育教学 体育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与苏正南先生商榷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章明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4,共3页
现代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有许多相通之处,“大纲时代”存在的种种局限,是多因素交互作用而造成的,并不都是传统体育教学“备课”这一因素引发的;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系统性与创造性,如何设计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系统和... 现代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有许多相通之处,“大纲时代”存在的种种局限,是多因素交互作用而造成的,并不都是传统体育教学“备课”这一因素引发的;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系统性与创造性,如何设计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系统和教学方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体育教学设计 学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及其策略探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施兴成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现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等方面实现角色的转换,从执行者转变为合作者,从管理者转变为引路人,从"法官"转变为引导者、设计者,从&qu...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现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等方面实现角色的转换,从执行者转变为合作者,从管理者转变为引路人,从"法官"转变为引导者、设计者,从"教会知识"转移到"教会学习"上。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当认清社会对高职教师的角色期望,积极应对新课程变革,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从而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保证高职院校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职院校 体育教师 角色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程标准》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前,我国中小学正在全面进行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则是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以部分参与《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的国家级实验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既从理论上论述了传统体育教学评... 目前,我国中小学正在全面进行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则是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以部分参与《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的国家级实验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既从理论上论述了传统体育教学评价的弊端,探索了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中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分别选择了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 理论研究 教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下运动技能教学策略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河水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9-512,共4页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明确了体育课程的性质,突出强调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反映了体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理念。因此,深入理解体育与健康课...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明确了体育课程的性质,突出强调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反映了体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理念。因此,深入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准确地把握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注重运动技能教学策略运用的探索,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是学校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教学 运动技能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城市中小学贯彻体育新课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璞 夏淑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84,共3页
采用自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情况与效果调查”问卷,从总体评价、可行性、效果与成绩、需要与建议4个方面,对部分城市中、小学贯彻体育新课标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中、小学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没有... 采用自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情况与效果调查”问卷,从总体评价、可行性、效果与成绩、需要与建议4个方面,对部分城市中、小学贯彻体育新课标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中、小学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没有变,改革力度越来越强;引进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取得了理念上的重大突破;用“健康第一”的思想来指导体育教学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普遍认可并逐渐为体育教师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新课标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作者 冯亚 陆乐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830-831,共2页
通过对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的批评,指出创新能力对体育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性,并就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未来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以分析,倡导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形式应该是生动地教、主动地学,教师与学生共同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 未来体育 学生 共同培养 课程发展 传统体育 主动 重要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健康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7-108,共2页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按照《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的实际效果,从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合作学习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建中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3-125,共3页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它赋予了我们进行合作学习的机会,紧扣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合作学习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在新课程标准下怎样进行合作学习做了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课程标准 合作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体育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计划的制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新的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定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是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第一要务。就如何制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定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是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第一要务。就如何制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的基本理念、格式、方法等提出自己的浅见,旨在与广大同仁一起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新课程标准 体育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