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DSI指数的三江源干旱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蕊蕊 陆宝宏 +3 位作者 陈昱潼 董闯 阮晓波 唐文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2,66,共5页
根据三江源地区12个气象站点1971—2004年的气象资料,利用修正的Palmer旱度模式,计算分析了三江源地区PDSI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Morlet小波变换系数分析了PDSI指数的变化周期。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有变干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其... 根据三江源地区12个气象站点1971—2004年的气象资料,利用修正的Palmer旱度模式,计算分析了三江源地区PDSI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Morlet小波变换系数分析了PDSI指数的变化周期。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有变干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其中黄河源显著变干对三江源变干影响较大;三江源地区干旱发生年份与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基本相近;三江源地区西北较干旱、东南较湿润;经小波分析,三江源PDSI指数大约有20 a的第一主变化周期,与太阳双黑子活动周期相近,在20 a周期内还包括11~12 a和6 a的小周期;三江源干旱化与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密切相关,尤其是夏、秋两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mer旱度模式 pdsi指数 小波分析 干旱特征 三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PDSI指数在辽宁中东部地区干旱频率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春宇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6年第6期25-27,56,共4页
本文以辽宁中东部沈阳站和本溪站为例,对PDSI指数进行修正,并进行年和季节尺度干旱频率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PDSI指数扣研究区实测土壤墒情相关系数达0.94以上;沈阳站和本溪站在1954~2008年总干旱频率分别为55.1%乖59.2%... 本文以辽宁中东部沈阳站和本溪站为例,对PDSI指数进行修正,并进行年和季节尺度干旱频率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PDSI指数扣研究区实测土壤墒情相关系数达0.94以上;沈阳站和本溪站在1954~2008年总干旱频率分别为55.1%乖59.2%,并在冬季干旱频率较高分别为51.8%和%52.5%。研究成果对于辽宁地区干旱预测平台的构建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si指数 干旱频率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SI和Z指数在西北干旱监测应用中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唐红玉 王志伟 +1 位作者 史津梅 杨兴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1,64,共7页
利用西北地区137个气象台站1961~2003年气象资料,分别计算了西北地区的Z和PDSI两种干旱指数,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认为:两种指数在多数地区多数季节可以互相兼容,但Z指数适宜于在雨季表征干湿事件,而PDSI则适宜于西北... 利用西北地区137个气象台站1961~2003年气象资料,分别计算了西北地区的Z和PDSI两种干旱指数,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认为:两种指数在多数地区多数季节可以互相兼容,但Z指数适宜于在雨季表征干湿事件,而PDSI则适宜于西北的所有地区和所有季节,并对当地干旱事件的反映更为敏感;在对不同程度干旱面积的表征上,PDSI对轻旱的表征反映较为敏感,而Z指数对重旱的反映更为敏感;对于中等程度的干旱而言,两种指数表征下的干旱面积较为统一;从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PDSI对干旱的表征更为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si指数 Z指数 西北干旱监测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18年贵州省PDSI干旱指数与降水Z指数对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茅海祥 聂云 +2 位作者 杨群 徐大红 周长志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7期202-204,208,共4页
本文基于1980-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PDSI干旱指数与降水Z指数,对2种指数场进行了EOF分析,并与干旱实况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PDSI指数能很好地表征贵州省的冬、春、秋3个季节的干旱特征,降水Z指数在夏季应用效果较好,贵州省四季旱... 本文基于1980-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PDSI干旱指数与降水Z指数,对2种指数场进行了EOF分析,并与干旱实况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PDSI指数能很好地表征贵州省的冬、春、秋3个季节的干旱特征,降水Z指数在夏季应用效果较好,贵州省四季旱涝特征具有全区变化一致的特征。4个季节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仅冬季和秋季呈涝变旱的趋势,其中冬季倾向率达到0.2;夏季的旱情从整体上看还是呈现略有减缓的趋势,但年际变化较大;2011年以后就没有出现过明显的春季旱情,呈现由干变湿的趋势,春旱近些年有所缓解。冬、春、秋季在1980年前后发生突变后干旱化趋势一度在加重,而春季在2016年、秋季在2014年突变后干旱都有减缓的趋势,夏季则相对复杂多次反复后在2014年再次发生突变,干旱化趋势减缓。Z指数与PDSI指数反映出的周期基本一致,冬、春、夏有2~3年的周期,秋季有3~4年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 pdsi干旱指数 降水Z指数 EOF 贵州省 1980-20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lmer指数和SPI指数对广西干旱的评估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罗嫚 赵华荣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5年第4期8-11,共4页
利用广西地区2009-2010年20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逐月帕默尔指数(PDSI)和标准化降雨指数(SPI)。采用ANUSPLIN插值软件对降雨、气温和两种指数的空间分布进行差值分析,并分析了降雨量和温度对干旱指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降雨... 利用广西地区2009-2010年20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逐月帕默尔指数(PDSI)和标准化降雨指数(SPI)。采用ANUSPLIN插值软件对降雨、气温和两种指数的空间分布进行差值分析,并分析了降雨量和温度对干旱指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降雨量的大小和温度的高低影响着该地区干旱过程,在两种干旱指数中,PDSI指数更加符合广西的实际情况,更适合于广西地区的干旱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si指数 SPI指数 ANUSPLIN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2—2005年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特征及其与干旱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贾丙瑞 周广胜 +1 位作者 于文颖 方东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9-105,共7页
对1972—2005年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特征及其与Palmer干旱指数(PDSI)和Keetch-Byram干旱指数(KBDI)的关系分析表明:雷击火主要发生在5—9月,峰值出现在6月,约占全年雷击火次数的42%;雷击火的最大过火面积出现在5月和6月,约占全年过火总... 对1972—2005年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特征及其与Palmer干旱指数(PDSI)和Keetch-Byram干旱指数(KBDI)的关系分析表明:雷击火主要发生在5—9月,峰值出现在6月,约占全年雷击火次数的42%;雷击火的最大过火面积出现在5月和6月,约占全年过火总面积的85%。雷击火发生次数和面积的月动态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不同干旱指数的动态不同,其中KBDI的月动态呈单峰型曲线变化,5,6,7月最干旱;而PDSI则呈弱单峰型曲线变化,5月较干旱,6月和7月则较湿润。雷击火的年发生次数与9月的PDSI(R2=0.47,P<0.01)或6月和8月的KBDI(R2=0.57,P<0.01)关系密切,年过火总面积则与8月的PDSI(R2=0.20,P<0.01)或6月的KBDI(R2=0.40,P<0.01)有一定的关系。KBDI更适于描述大兴安岭林区的雷击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火 Palmer干旱指数(pdsi) Keetch-Byram干旱指数(KBDI) 大兴安岭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轮密度资料的黄河干流中部地区的PDSI序列重建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银科 盛强 +1 位作者 邵鹏鲲 程佳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31,共5页
为重建历史时期黄河流域长尺度气候环境因子的变化序列,利用采自黄河干流中部地区的油松(Pinus tabulaeo frmis)树轮样本开展了密度指标测试分析,构建了1888年以来的树轮密度年表序列,确定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与树轮最大密度年表(MAXD_... 为重建历史时期黄河流域长尺度气候环境因子的变化序列,利用采自黄河干流中部地区的油松(Pinus tabulaeo frmis)树轮样本开展了密度指标测试分析,构建了1888年以来的树轮密度年表序列,确定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与树轮最大密度年表(MAXD_(RES))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605(p<0.001),进而基于MAXD_(RES)年表重建了研究区1888年以来9~12月的PDSI变化序列,拟合方程方差解释量为39.58%。结果表明,黄河干流中部地区自1888年以来秋冬季气候特征整体较为干旱,对比确定相对偏干旱时段分别为1896~1900、1919~1933、1952~1956、1992~2002年,偏湿润时段分别为1889~1895、1904~1910、1934~1951、1957~1962、1974~1980、1983~1991年;重建的PDSI_(9-12)变化序列存在23、67年左右的周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 油松 树木年轮 最大密度 黄河干流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1年云南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吕爱民 董延军 贾春强 《广东水利水电》 2013年第6期38-41,共4页
本文构建了逐月自修正PDSI指数模式,并根据PDSI指数分析了云南省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云南省2009-2011年间,干旱从西向东逐渐加重,形成不同等级的旱区;②PDSI指数的时间变化过程表明,云南省2009-2011年3年间都处于干旱状态,... 本文构建了逐月自修正PDSI指数模式,并根据PDSI指数分析了云南省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云南省2009-2011年间,干旱从西向东逐渐加重,形成不同等级的旱区;②PDSI指数的时间变化过程表明,云南省2009-2011年3年间都处于干旱状态,而且旱情不断加剧;降水率R值的变化趋势表明3年来云南省降雨严重不足,干旱受降雨不足的显著影响,为缺水性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演变特征 自修正pdsi指数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大范围持续干旱过程的识别及其环流成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余锐 孙丽颖 +2 位作者 张菁 陈晓旸 陶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9,38,共10页
干旱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损失大等特点,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全面考察广东干旱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利用广东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以及世界土壤数据库的土壤有效含水量计算得到帕默尔干... 干旱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损失大等特点,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全面考察广东干旱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利用广东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以及世界土壤数据库的土壤有效含水量计算得到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通过构建多参数干旱指标,对1979-2021年广东发生的大范围持续干旱过程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对典型干旱过程的气象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定义区域干旱过程的面积指数、历时指数和烈度指数并设定相应阈值,可以动态识别空间上一致、时间上连续的大范围持续性干旱过程。1979-2021年广东共发生5次大范围持续干旱过程,分别为1980年11月-1981年2月、1998年12月-1999年6月、2002年2月-5月、2004年3月-2005年1月和2020年11月-2021年9月。广东大范围持续干旱过程的平均干旱历时为7.4个月,平均干旱面积指数为78.87%,平均烈度为-6.00。2020年11月-2021年9月的干旱过程是1979年以来广东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干旱程度最严重的过程。不同过程中造成广东干旱的环流背景场及其季节演变有所不同,然而所有的环流异常最终都是通过影响冷暖气团的相互作用,或是削弱降水所需的动力条件或水汽条件,从而导致大范围干旱的长时间维持。研究结果可为广东地区干旱演变机制及防旱减灾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pdsi指数 大气环流异常 广东 水文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1960—2020年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努尔麦麦提·艾麦提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3年第1期69-71,共3页
结合叶尔羌河流域6个气象站点1960—2020年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采用修正的PDSI干旱指数对叶尔羌流域近60年干旱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近60年叶尔羌河流域干旱频率呈现递增变化,尤其是极端干旱和严重干旱频率均有所增加,各站点中,巴楚站... 结合叶尔羌河流域6个气象站点1960—2020年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采用修正的PDSI干旱指数对叶尔羌流域近60年干旱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近60年叶尔羌河流域干旱频率呈现递增变化,尤其是极端干旱和严重干旱频率均有所增加,各站点中,巴楚站干旱频率最高,干旱频率均值为55.1%,泽普站干旱频率最低,为30.11%。研究成果对于叶尔羌河流域干旱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pdsi指数 干旱频率 干旱变化特征 叶尔羌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亚五国干旱状况时空变化特征及大气涛动驱动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宇 李发东 +10 位作者 徐宁 Rashid Kulmatov 高克昌 王国勤 张永勇 乔云峰 李艳红 杨涵 郝帅 李琦 Sayidjakhon Khasanov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2-324,共13页
咸海的迅速萎缩导致中亚五国的干旱问题引起了科学界的特别关注。为厘清中亚五国近30年来水分条件状况,探究影响其变化的气候驱动要素,本文使用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对1990—2019年中亚五国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估,并结合交叉小波变... 咸海的迅速萎缩导致中亚五国的干旱问题引起了科学界的特别关注。为厘清中亚五国近30年来水分条件状况,探究影响其变化的气候驱动要素,本文使用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对1990—2019年中亚五国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估,并结合交叉小波变换揭示了大气涛动对其干旱状况的驱动影响。结果表明:中亚五国的干旱指数呈现周期性交替变化,年际变化率增大;夏秋旱、冬春湿的季节性干旱特征减弱,不同时间段的PDSI变异程度加剧,并表现出2018年后进入新一轮干期的可能。干旱程度总体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轻、自东南山区向中西部平原逐步加重的格局;1990—2019年干旱重心由西南内陆腹地向哈萨克斯坦中西部地区转移,帕米尔和西天山山脉干旱程度呈波动上升态势。青藏高原指数(TPI)对PDSI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驱动作用,在1990—2019年整个时间序列上均有较高的周期性强度,拥有1~3年(1995—2000年)、4~5年(2010—2015年)和8~10年(2015—2019年)3个明显年际尺度的震荡周期。总之,1990—2019年中亚五国整体干旱状况趋好,干旱变异程度加剧,干旱空间分异明显,TPI在年际尺度上是驱动PDSI变化的大气涛动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 中亚五国 干旱 驱动力 大气涛动 交叉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北部区域1965~2015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关明皓 《水利技术监督》 2017年第1期100-103,108,共5页
基于PDSI气象干旱指数,以辽宁北部区域为研究区,结合区域内6个气象站点1965~2015年共51年气象数据,对区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各站点从1965~2015年发生干旱的频率在31.58%~46.14%之间,发生特旱年份较少;区域在... 基于PDSI气象干旱指数,以辽宁北部区域为研究区,结合区域内6个气象站点1965~2015年共51年气象数据,对区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各站点从1965~2015年发生干旱的频率在31.58%~46.14%之间,发生特旱年份较少;区域在秋季发生干旱次数多于其他季节,易发生秋旱;区域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其干旱空间分布受降水影响,分布较为不均匀,但发生特旱和严旱的区域逐年代际减少。研究成果对于分析区域干旱时空分布的特征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si气象干旱指数 干旱频次分析 季节干旱分析 干旱空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