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适配体-杂交链式反应比色检测生鲜牛乳中四环素类抗生素
1
作者 刘长勇 卢春霞 +3 位作者 兰国伟 王娟 唐宗贵 陈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以特异性识别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广谱型适配体为识别元件,结合杂交链式反应(HCR)信号放大策略,提出了一种TCs多残留比色检测方法,并优化了检测条件和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取40 nmol·L^(-1)生物素化检测探针(bio-DP)溶液加入到包... )以特异性识别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广谱型适配体为识别元件,结合杂交链式反应(HCR)信号放大策略,提出了一种TCs多残留比色检测方法,并优化了检测条件和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取40 nmol·L^(-1)生物素化检测探针(bio-DP)溶液加入到包被有亲和素的酶标板中,室温孵育后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封闭反应1 h。加入生鲜牛乳样品稀释液,室温孵育20 min,如果样品中含有TCs,TCs与bio-DP的适配体序列结合,其发夹结构被打开。加入200 nmol·L^(-1)生物素化发夹DNA1(bio-H1)溶液和200 nmol·L^(-1)生物素化发夹DNA2(bio-H2)溶液,室温下进行HCR 40 min,从而形成具有多个重复单元的双链DNA(dsDNA)纳米线。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链霉亲和素(SA-HRP),室温孵育标记dsDNA。加入显色剂[含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HRP催化TMB生成蓝色物质,显色5~8 min后终止反应,在酶标仪中于450 nm测量上述体系的吸光度。结果显示,bio-DP对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多西环素具有高特异性,和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泰乐菌素、磺胺嘧啶和恩诺沙星等抗生素无交叉反应。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多西环素的质量浓度总和在0.8~100μg·L^(-1)内与对应的吸光度总和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18μg·L^(-1)。对生鲜牛乳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TCs回收率为86.4%~10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3)为2.5%~7.1%。方法应用于生鲜牛乳样品的分析,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GB 31658.6-2021差异不显著(P>0.05),检出的TCs总量也均未超标(GB 31650-2019)。与文献报道的其他方法相比,上述方法兼具简单、快速、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等优点,适用于食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多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类抗生素 适配体 杂交链式反应 比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感知模块改进的杂交水稻制繁种杂株检测方法
2
作者 杨惇泓 王永维 王俊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86-293,共8页
除杂是杂交水稻制繁种过程中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步骤。为了防止杂株产生异常花粉影响杂交优势,除杂作业需要反复人工操作,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田间杂株的自动化地识别是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除杂的基础。为了实现杂交水稻制繁种杂株的... 除杂是杂交水稻制繁种过程中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步骤。为了防止杂株产生异常花粉影响杂交优势,除杂作业需要反复人工操作,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田间杂株的自动化地识别是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除杂的基础。为了实现杂交水稻制繁种杂株的自动化精确检测,首先使用无人机航拍采集含有杂株的杂交水稻制繁种田俯拍图像,通过中心裁剪获得无畸变的高质量图像,标注出图像中的杂株目标后经过几何变化和颜色变化进行数据增强,获得杂交水稻制繁种田间杂株数据集。针对图像数据集中杂株和正常植株之间的高相似度,提出了一种杂株目标检测网络模型T-CenterNet2,在CenterNet2网络的特征金字塔网络中添加纹理感知模块,这一模块通过重组通道信息获得特征图中的纹理特征,进而增强杂株目标和背景的特征差异;并重新设计了损失函数,添加测量纹理特征和标签真值之间差异的纹理损失,用于控制纹理感知模块;针对除杂的实际作业情况引入DIoU作为边界框损失,通过增加预测框和标签中心点的距离惩罚项以提高网络预测的目标中心点准确度。为了验证各项改进对模型的性能提升,首先使用mAP和召回率作为评价指标描述模型对杂株目标的检测效果,将改进后模型与原始模型CenterNet2以及4种典型模型(Faster R-CNN、FCOS、YOLOX、DeTR)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T-CenterNet2模型mAP达到86.4%,较原始模型提高11.0个百分点,召回率达到82.5%,较原始模型提高11.6个百分点,而典型模型最高mAP和召回率仅为73.1%和66.2%,T-CenterNet2模型取得明显的优势。其次对比了不同损失函数组合对模型收敛速度和检测精度的影响,其中具有权重的纹理损失和DIoU组取得最佳结果,证明重新设计的损失函数有效适用于杂株检测任务。改进后模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鲁棒性,能够实现良好的杂株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异常检测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雄半细毛羊、藏系绵羊杂交F1代与其父本、母本品种的屠宰检测研究
3
作者 罗布确 索朗杰布 +2 位作者 罗布占堆 萨珍 索南措姆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8期37-39,共3页
该研究旨在比较象雄半细毛羊与藏系绵羊杂交F1代与其父本、母本品种在屠宰性能方面的差异,通过系统的屠宰检测,评估各品种在屠宰率、胴体重量和肉质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结果表明,杂交F1代在一些关键屠宰性能指标上展现出了优于或等同... 该研究旨在比较象雄半细毛羊与藏系绵羊杂交F1代与其父本、母本品种在屠宰性能方面的差异,通过系统的屠宰检测,评估各品种在屠宰率、胴体重量和肉质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结果表明,杂交F1代在一些关键屠宰性能指标上展现出了优于或等同于其父本、母本品种的表现,尤其在肉质方面表现出潜在的改良优势。该项研究不仅为肉用羊的品种改良提供了试验依据,也为满足市场对高质量羊肉的需求提供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细毛羊 杂交 父本 母本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SR分子标记检测杂交油菜秦优7号的种子纯度 被引量:18
4
作者 穆建新 李殿荣 +2 位作者 郭蔼光 王灏 赵晓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4-68,共5页
杂交油菜中的主要杂株类型是母本不育株和父本恢复株。通过对100对SSR引物筛选,获得1对可将杂交油菜秦优7号及其父母本区分开来的SSR引物SA82,扩增产物杂交种表现为父母本的互补带型,在30 g/L的琼脂糖凝胶上显带清晰稳定。通过简化油菜... 杂交油菜中的主要杂株类型是母本不育株和父本恢复株。通过对100对SSR引物筛选,获得1对可将杂交油菜秦优7号及其父母本区分开来的SSR引物SA82,扩增产物杂交种表现为父母本的互补带型,在30 g/L的琼脂糖凝胶上显带清晰稳定。通过简化油菜DNA提取方法、优化反应体系、重复使用琼脂糖凝胶等,建立了适用于杂交油菜秦优7号种子纯度检测的SSR技术系统。经对大量油菜杂交种个体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具有快速、经济的特点,可用于杂交油菜种子纯度的实际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杂交油菜 种子纯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品种SSR标记的多态性及用于杂交种纯度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82
5
作者 武耀廷 张天真 +1 位作者 郭旺珍 殷剑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用 48对 SSR引物对 30个棉花栽培品种和4个高优势杂交种的亲本进行了多态性筛选 ,结果只有 2 7对引物检测到了多态性。应用SSR3442、SSR2 4 95、SSR3347和 SSR1 2 31标记 ,区分了湘杂 2号、皖杂 40、中棉所 2 8、南抗 3号的F1杂种和它... :用 48对 SSR引物对 30个棉花栽培品种和4个高优势杂交种的亲本进行了多态性筛选 ,结果只有 2 7对引物检测到了多态性。应用SSR3442、SSR2 4 95、SSR3347和 SSR1 2 31标记 ,区分了湘杂 2号、皖杂 40、中棉所 2 8、南抗 3号的F1杂种和它们的亲本以及其它栽培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SSR标记 多态性 杂交 纯度检测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T-PCR、斑点杂交法和SDS-PAGE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朝辉 周益军 +4 位作者 范永坚 薛宝娣 吴淑华 程兆榜 张文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8,共5页
用RT PCR技术、PCR标记的探针点杂交和SDS PAGE检测了生产上严重危害玉米和水稻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由RT PCR扩增的RBSDV第 7片段第 92 1~ 14 11碱基作探针 ,用PCR法DIG标记后点杂交 ,可以从 10 0ng玉米病叶中检测到RBSDV ,灵... 用RT PCR技术、PCR标记的探针点杂交和SDS PAGE检测了生产上严重危害玉米和水稻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由RT PCR扩增的RBSDV第 7片段第 92 1~ 14 11碱基作探针 ,用PCR法DIG标记后点杂交 ,可以从 10 0ng玉米病叶中检测到RBSDV ,灵敏度是RT PCR的 1/10 ;10 %SDS PAGE只能检测到从 1g玉米病叶中提取的病毒dsRNA ,但对江苏玉米田间分离的不同的RBSDV样品电泳发现 ,该病毒基因组dsRNA有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黑条矮缩病毒 检测 RT-PCR 斑点杂交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种子纯度的RAPD检测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穆建新 李殿荣 +3 位作者 郭蔼光 王灏 赵晓萍 张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51-2156,共6页
在简化油菜D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杂交油菜种子纯度检测的RAPD技术分析系统,从814条随机引物中筛选获得了2条可同时稳定区分CM S杂交油菜品种秦优7号及其亲本的引物;经过大量的不同来源油菜个体的验证,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很好... 在简化油菜D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杂交油菜种子纯度检测的RAPD技术分析系统,从814条随机引物中筛选获得了2条可同时稳定区分CM S杂交油菜品种秦优7号及其亲本的引物;经过大量的不同来源油菜个体的验证,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与酯酶同工酶法比较,发现利用RAPD技术能够检测酯酶同工酶法难以鉴别的杂交种及其亲本系.因此,选择合适引物、建立良好的反应体系、简化DNA提取程序、降低分析成本等,可使RAPD技术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种子纯度检测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PD技术检测杂交稻种子纯度(Ⅰ)──汕优63与其三系DNA扩增产物的区别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剑波 李莉 +5 位作者 汪秀峰 向太和 吴家道 孔令传 刘华开 张亚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3期193-195,共3页
本文应用30个引物对我省主栽水稻组合汕优63其及相应的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的基因组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从中筛选出6个引物能够在杂种和双亲之一中形成明显的多态性差异。
关键词 水稻 杂交 RAPD 种子纯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RAP标记快速检测西瓜杂交种子纯度 被引量:5
9
作者 韩宏伟 王浩 +4 位作者 佘建华 王强 庄红梅 刘会芳 李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21-1626,共6页
【目的】以设施、露地兼用西瓜杂交品种早佳(84-24)及其父本、母本为试验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筛选出能够快速检测西瓜早佳(84-24)杂交种子纯度的SRAP标记。【方法】选取28对SRAP引物,对供试西瓜品种早佳(84-... 【目的】以设施、露地兼用西瓜杂交品种早佳(84-24)及其父本、母本为试验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筛选出能够快速检测西瓜早佳(84-24)杂交种子纯度的SRAP标记。【方法】选取28对SRAP引物,对供试西瓜品种早佳(84-24)及其父、母本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筛选出扩增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稳定的SRAP引物作为候选标记,利用100粒杂交种子进行纯度检测准确性验证。【结果】28对供试引物中有22对引物在F1及其父、母本之间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78.6%,其中有1对为父本显示,母本缺失的显性SRAP引物(Me6F/Em2R)。用显性引物(Me6F/Em2R)对100粒西瓜杂交种子进行纯度检测,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纯度为99.0%,与田间形态学鉴定结果(99.1%)基本一致。【结论】利用SRAP标记(Me6F/Em2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可以对西瓜杂交种早佳(84-24)的纯度进行快速、准确鉴定。SRAP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杂交种子纯度室内快速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SRAP标记 杂交种子纯度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杂交稻亲本及32份抗源抗稻瘟病基因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冯慧 杨成明 +2 位作者 吴孝波 刘育生 彭云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87-993,共7页
利用与稻瘟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于培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有重要意义。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9、Pi-2、Pi-kh和Pi-km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分析52份(23份恢复系和29份不育系)杂交水稻亲本材料,结果表明:5... 利用与稻瘟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于培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有重要意义。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9、Pi-2、Pi-kh和Pi-km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分析52份(23份恢复系和29份不育系)杂交水稻亲本材料,结果表明:52份亲本材料中都不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和Pi-2(Pi-Z5),6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m,5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h。32份抗源的检测结果表明:32份抗源中都不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12份含有Pi-2(Pi-Z5),3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m,6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亲本 抗源 抗稻瘟病基因 检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鉴别和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邱宝利 徐兴耀 +1 位作者 牟志美 周鹏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了将家蚕微孢子虫 (N .b .)从蚕业生产中流行的 10多种病原性微孢子虫中鉴定出来 ,并对其发病程度进行检测 ,用PCR技术合成了一段 317bp的DNA片段 ,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E .coliDH5α中 ,并大量制备该片段 ,用地高辛 (DIG)标记成探针 ,... 为了将家蚕微孢子虫 (N .b .)从蚕业生产中流行的 10多种病原性微孢子虫中鉴定出来 ,并对其发病程度进行检测 ,用PCR技术合成了一段 317bp的DNA片段 ,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E .coliDH5α中 ,并大量制备该片段 ,用地高辛 (DIG)标记成探针 ,经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检测 ,发现该片段为N .b .所特有。该探针为N .b的特异性检测探针 ,灵敏度可达 1ngDNA水平。对蚕业生产上的带毒蚕蛾和蚕卵的模拟检测证明 ,该DIG探针可将N .b发病初期的带毒蚕蛾和蚕卵检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分子杂交 鉴别 检测 家蚕 微孢子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在纳米金标上的组装、杂交、检测与银增强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美佳 纪小会 +5 位作者 王连英 刘敏 刘艳梅 白玉白 李铁津 李景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79-882,共4页
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DNA的杂交检测.将目标ss-DNA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使其与纳米金标记的互补DNA发生杂化反应,通过银增强试剂(该种试剂可以使银在纳米金表面沉积,达到信号增强的效果)在纳米金上沉积银,形成银包金的核壳结构.在酸性介质... 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DNA的杂交检测.将目标ss-DNA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使其与纳米金标记的互补DNA发生杂化反应,通过银增强试剂(该种试剂可以使银在纳米金表面沉积,达到信号增强的效果)在纳米金上沉积银,形成银包金的核壳结构.在酸性介质中沉积的银被氧化释放,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溶液中.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检测银离子从而达到间接检测目标DNA的目的.测定结果表明,ss-DNA的浓度在100~1 000 pmol·L^(-1)范围内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 p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纳米金 组装 杂交 检测 银增强 阳极溶出伏安法 传感器 电化学检测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感染组织中念珠菌 被引量:11
13
作者 狄梅 涂平 +1 位作者 李若瑜 王端礼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1,共3页
为了探索原位杂交在感染组织中鉴定念珠菌种属的应用,采用探针O20对实验小鼠白念珠菌感染组织和可疑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组织病理标本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并与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探针O20可特异性检出组织中白... 为了探索原位杂交在感染组织中鉴定念珠菌种属的应用,采用探针O20对实验小鼠白念珠菌感染组织和可疑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组织病理标本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并与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探针O20可特异性检出组织中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与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致。由此可见,原位杂交为组织中确定真菌和鉴定真菌种属提供了新的可靠方法,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探针 白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感染组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分子标记对苦瓜杂交种纯度的检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少平 张玉灿 +2 位作者 张伟光 赖正锋 吴水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828-831,共4页
以苦瓜杂交种新翠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RAPD标记技术进行多态性分析,以获得差异目的基因片段。经过多次试验,在供试的120个RAPD引物中,只筛选出1个引物能区分杂交种及其母本种子。根据以上引物,对从河西走廊采收回来的新翠F1代种子累计抽... 以苦瓜杂交种新翠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RAPD标记技术进行多态性分析,以获得差异目的基因片段。经过多次试验,在供试的120个RAPD引物中,只筛选出1个引物能区分杂交种及其母本种子。根据以上引物,对从河西走廊采收回来的新翠F1代种子累计抽取6 000份进行RAPD分析,可靠的检测结果,有效地保证了新翠苦瓜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杂交 纯度检测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丰顺 倪大虎 +2 位作者 倪金龙 李莉 杨剑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1,共6页
建立准确、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监控杂交水稻纯度对于保障我国水稻安全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用于杂交水稻纯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总体来讲,我国杂交水稻纯度鉴定方法的发展趋势是由鉴定周... 建立准确、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监控杂交水稻纯度对于保障我国水稻安全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用于杂交水稻纯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总体来讲,我国杂交水稻纯度鉴定方法的发展趋势是由鉴定周期长向鉴定周期短,由鉴定程序复杂向简单,由成本高向成本低的方向发展。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认为DNA分子标记技术和设计育种鉴定方法有较大发展空间,能满足准确、快速、经济的要求;实时荧光PCR技术具有美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种子纯度 检测 实时荧光PCR DNA分子标计 设计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斑点杂交法快速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G病毒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何海旺 何虎翼 +5 位作者 谭冠宁 刘义明 何新民 唐洲萍 李丽淑 王晖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以克隆得到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基因片段为探针建立反向斑点杂交技术体系,应用于甘薯组培脱毒苗带毒情况检测,为生产优质甘薯组培脱毒苗提供... 【目的】以克隆得到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基因片段为探针建立反向斑点杂交技术体系,应用于甘薯组培脱毒苗带毒情况检测,为生产优质甘薯组培脱毒苗提供保障。【方法】根据已公布的侵染甘薯的SPFMV和SPVG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特异引物,以RT-PCR法从染病的甘薯叶片扩增SPFMV和SPVG的两个片段,并以克隆到的两个病毒片段及内参基因Actin片段为探针建立反向斑点杂交体系。【结果】分别克隆出长度约310和500 bp的片段,经BLAST比对,所获得的310 bp片段为SPFMV的外壳蛋白基因片段,同源性为97%,500 bp片段为SPVG的外壳蛋白基因片段,同源性为99%。分别用带有SPFMV和SPVG片段的重组质粒pUC-SPFMV和pUC-SPVG进行反向斑点杂交,发现不同病毒能获得单一信号,无交叉现象。以染病甘薯和脱毒甘薯苗为样品,用该种病毒的探针进行反向斑点杂交,染病植株样品中能获得单一信号,而脱毒苗甘薯样品未见任何信号,杂交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用建立的反向斑点杂交技术体系能有效检测甘薯中的SPFMV和SPVG,无交叉信号,可用于甘薯组培脱毒苗的前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甘薯G病毒毒 病毒检测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临床验证试验 被引量:7
17
作者 廖光东 张小燕 +7 位作者 高玉华 刘彬 刘霞 李联昆 陈凤 卞美璐 陈汶 乔友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3-607,共5页
目的评估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061名年龄在21~65岁间的妇女,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法和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2)检测其子宫颈脱落细胞,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目的评估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061名年龄在21~65岁间的妇女,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法和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2)检测其子宫颈脱落细胞,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二者的检测结果作一致性检验。结果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31%和85.83%。阳、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4.5%和96.9%。与hc2检测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0.58。结论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高危型HPV的特异度与hc2相似,灵敏度低于hc2,但两者检测的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检测分型 流式荧光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杂交检测尸检组织中SARS-CoV RNA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庆玲 丁彦青 +14 位作者 候金林 贺莉 黄仲曦 王慧君 蔡俊杰 张进华 张文丽 耿舰 李欣 康伟 杨磊 申洪 李祖国 韩惠霞 陆药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检测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病变组织中SARS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SARS-CoV)的存在和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因SARS死亡患者的肺、脾脏、淋巴结、垂体、胰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胃肠... 目的从分子水平检测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病变组织中SARS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SARS-CoV)的存在和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因SARS死亡患者的肺、脾脏、淋巴结、垂体、胰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胃肠道、皮肤、脑、肝、肾、血管、四肢横纹肌组织、骨髓、心脏、卵巢、子宫和睾丸等组织的SARS-CoV RNA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尸检组织多部位(包括肺泡上皮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肺内单核/巨噬细胞、脾脏和淋巴结的单核/巨噬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食道鳞状上皮、胃肠道上皮细胞及胃粘膜壁细胞、皮肤汗腺细胞、大脑神经元细胞、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SARS-CoV RNA阳性。结论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SARS-CoV在机体的分布情况与冠状病毒受体CD13分布相似;皮肤汗腺、消化道上皮及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SARS-CoV RNA阳性对确定SARS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检测 尸检组织 SARS-CoVRNA 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 SA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原位杂交法检测组织内弓形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史晓燕 赵恒梅 +1 位作者 曾宪忠 韩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探讨RNA原位杂交法在弓形虫病理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并合成弓形虫SAG2基因来源的寡核苷酸探针。弓形虫RH株感染昆明株小鼠 ,分别于感染后第 2、3、4、5、6、7天处死 ,取肝组织制备石蜡标本进行RNA原位杂交 ,结果同HE染色及... 目的 探讨RNA原位杂交法在弓形虫病理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并合成弓形虫SAG2基因来源的寡核苷酸探针。弓形虫RH株感染昆明株小鼠 ,分别于感染后第 2、3、4、5、6、7天处死 ,取肝组织制备石蜡标本进行RNA原位杂交 ,结果同HE染色及免疫组化相比较。结果 RNA原位杂交法于感染后第 2天检到阳性结果 ,组织内弓形虫的检出率 (2 8/ 2 8)高于免疫组化 (2 1/ 2 8)及HE染色法 (16 / 2 8)。结论 RNA原位杂交法是一种简便准确的弓形虫病理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原位杂交 检测 弓形虫 实验研究 免疫组化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人凝血因子Ⅸ在转基因小鼠染色体上的整合 被引量:12
20
作者 肖艳萍 奚鹰 +1 位作者 黄文英 黄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236,共5页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检测两个转基因小鼠家系从F1到F4 代的整合情况。阳性转基因小鼠 98%~ 10 0 %的中期分裂相 ,85 %~ 94%的间期核出现杂交信号 ;阴性对照小鼠 10 0 %的中期分裂相、95 %~ 96 %的间期核未出现杂交信号。结...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检测两个转基因小鼠家系从F1到F4 代的整合情况。阳性转基因小鼠 98%~ 10 0 %的中期分裂相 ,85 %~ 94%的间期核出现杂交信号 ;阴性对照小鼠 10 0 %的中期分裂相、95 %~ 96 %的间期核未出现杂交信号。结果表明 ,该FISH实验条件能对转基因整合位点进行高效特异检测。本文分析的两家系转基因小鼠均为单位点整合 ,但整合位点不同。各家系内F1到F4 代的转基因小鼠均可检出整合染色体 ,且整合位点相同 ,表明外源基因稳定整合并遗传给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检测 人凝血因子Ⅸ 转基因小鼠 染色体 整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