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介导的ret基因体外定点突变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小兵 张志坚 张钦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利用PCR技术介导ret基因cDNA上第2753位碱基的体外定点突变。方法:利用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采用DpnⅠ进行原始模板消化。经Amp抗性、PCR技术初步筛选,通过序列分析进行确证。结果:Amp抗性及PCR筛选结果均为阳性;序列分析提示,275... 目的:利用PCR技术介导ret基因cDNA上第2753位碱基的体外定点突变。方法:利用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采用DpnⅠ进行原始模板消化。经Amp抗性、PCR技术初步筛选,通过序列分析进行确证。结果:Amp抗性及PCR筛选结果均为阳性;序列分析提示,2753处碱基由T→C。结论:成功完成了ret基因的体外定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基因 pcr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单个PCR管内快捷完成定点突变 被引量:6
2
作者 谢振华 史小军 蔡国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1-684,共4页
采用大引物方法,利用质粒多克隆位点两侧的普通测序引物作为旁侧引物,在单个PCR管内,经2个步骤共34个循环进行定点突变.该方法通过优化模板和引物的量达到降低PCR循环次数,通过加入10个在68℃复性条件下的PCR循环达到增加突变效率而无... 采用大引物方法,利用质粒多克隆位点两侧的普通测序引物作为旁侧引物,在单个PCR管内,经2个步骤共34个循环进行定点突变.该方法通过优化模板和引物的量达到降低PCR循环次数,通过加入10个在68℃复性条件下的PCR循环达到增加突变效率而无需胶纯化.本方法达到平均62%的突变效率,而且全长扩增产物的产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突变 pcr 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快速PCR定点突变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川 韩维涛 +2 位作者 宋云扬 张靖 王惠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99-103,共5页
在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研究中常常用到基因突变技术制备突变体,用于研究基因调控、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本项研究在快速PCR定点突变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简化实验步骤,以适用蛋白质结构改造研究的需要。建立的突变技术仅需一次PC... 在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研究中常常用到基因突变技术制备突变体,用于研究基因调控、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本项研究在快速PCR定点突变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简化实验步骤,以适用蛋白质结构改造研究的需要。建立的突变技术仅需一次PCR反应即可完成基因的定点突变,突变效率为79.6%左右。该法对1~3个连续碱基的突变和对间隔4个甚至多达15个碱基的数个密码子突变效果都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反应 突变引物 基因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衰退病P23基因 被引量:2
4
作者 阳佳位 王淼 +2 位作者 程春振 魏召新 陈凤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3-47,共5页
分析已知柑桔衰退病强毒系基因组并克隆CTV中一个重要的基因P23.利用重叠延伸PCR法的原理,成功的将P23基因保守序列第206位碱基由C突变成T,由此该位点成为限制性酶(SacI)的识别位点.把改良后的P23基因插入到T载体中,测序发现成功地突变... 分析已知柑桔衰退病强毒系基因组并克隆CTV中一个重要的基因P23.利用重叠延伸PCR法的原理,成功的将P23基因保守序列第206位碱基由C突变成T,由此该位点成为限制性酶(SacI)的识别位点.把改良后的P23基因插入到T载体中,测序发现成功地突变掉目的位点.为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CTV病毒,克隆突变CTV序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突变 重叠延伸pcr 柑桔 CTV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雒丽娜 王盛 王玉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5779-578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便捷、经济的DNA定点突变方法。[方法]以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PA(Reteplase)基因为模板,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对3个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将突变基因片段克隆到克隆载体pEASY-Blunt上,并通过测序验证突变结果。[...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便捷、经济的DNA定点突变方法。[方法]以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PA(Reteplase)基因为模板,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对3个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将突变基因片段克隆到克隆载体pEASY-Blunt上,并通过测序验证突变结果。[结果]测序结果表明3个位点的突变结果与预期完全一致,即第10位引入单个碱基A、第137位碱基C突变为G以及第686位碱基G突变为A,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一次引入3个突变碱基,100%的实现目的位点的定点突变。[结论]该研究成功实现目的位点的定点突变,为rPA基因的进一步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表明重叠延伸PCR技术是一种高效、便捷、经济的DNA定点突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延伸pcr技术 定点突变 rP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PCR法对拟南芥ATPK64基因的快速定点突变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宏梅 赵心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采用部分互补的引物扩增表达载体的全序列,通过DpnⅠ酶切PCR产物去除甲基化的模板DNA,利用大肠杆菌自身的酶系统环化质粒DNA,只需设计1对引物,进行1次PCR反应,就直接获得了突变的表达载体。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对拟南芥的丝氨酸/苏氨酸蛋... 采用部分互补的引物扩增表达载体的全序列,通过DpnⅠ酶切PCR产物去除甲基化的模板DNA,利用大肠杆菌自身的酶系统环化质粒DNA,只需设计1对引物,进行1次PCR反应,就直接获得了突变的表达载体。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对拟南芥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编码基因ATPK64进行了定点突变。这种改进的DNA定点突变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经济、成功率高的特点,是值得推广的PCR定点突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定点突变 部分互补引物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延伸PCR技术构建β-环糊精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定点突变原核表达载体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华 文一 +4 位作者 于寒松 朴春红 王玉华 刘俊梅 胡耀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45-147,151,共4页
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对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序列中保守区域的二个氨基酸位点Y127,R254进行体外基因定点突变。将突变基因分别亚克隆进pUC-18,经PCR鉴定及序列分析,所转化的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含有插入的突变基因重组质粒... 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对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序列中保守区域的二个氨基酸位点Y127,R254进行体外基因定点突变。将突变基因分别亚克隆进pUC-18,经PCR鉴定及序列分析,所转化的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含有插入的突变基因重组质粒,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Y127F、R254F二个突变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葡糖糖基转移酶 重叠延伸pcr 定点突变 原核表达载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滚环扩增与大引物PCR法高效构建定点突变序列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松子 沈向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7-8,11,共3页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高效定点诱变方法。第一轮PCR反应中,上游引物和突变引物先以1∶10的比例进行不对称PCR,提高大引物突变比例。第二轮PCR反应以滚环扩增产生的单链DNA作为大引物PCR反应的模板,不需要优化PCR反应的条件,通过一般...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高效定点诱变方法。第一轮PCR反应中,上游引物和突变引物先以1∶10的比例进行不对称PCR,提高大引物突变比例。第二轮PCR反应以滚环扩增产生的单链DNA作为大引物PCR反应的模板,不需要优化PCR反应的条件,通过一般的反应条件就可得到大量PCR产物,并且诱变的成功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环扩增 定点突变 pcr 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方法对载体pBluescript Ⅱ SK(+)及pCAMB Ⅰ A1300的定点突变 被引量:1
9
作者 蒲艳 刘超 +2 位作者 林琪 李继洋 刘晓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87,共5页
运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对载体p BluescriptⅡSK(+)以及植物表达载体p CAMBⅠA1300多克隆位点内相关的酶切位点进行改造,为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在构建敲除体系时提供更多便捷可用的酶切位点。通过酶切鉴定以及测序表明,成功将p Blu... 运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对载体p BluescriptⅡSK(+)以及植物表达载体p CAMBⅠA1300多克隆位点内相关的酶切位点进行改造,为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在构建敲除体系时提供更多便捷可用的酶切位点。通过酶切鉴定以及测序表明,成功将p BluescriptⅡSK(+)载体多克隆位点内XhoⅠ、EcoRⅤ、SmaⅠ、SacⅡ4个酶切位点,分别改造为NheⅠ、MfeⅠ、NsiⅠ、PacⅠ;将p CAMBⅠA1300植物表达载体多克隆位点内的SacⅠ、SalⅠ以2个酶切位点分别改造为NsiⅠ、PacⅠ,为今后构建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载体及对植物功能基因进行精准定位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uescript SK(+) pCAMB A1300 定点突变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PCR快速基因定点突变的技术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焕英 赵君朋 +1 位作者 杨慧 徐群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60-261,共2页
关键词 基因定点突变 重组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 DNA序列 pcr技术 基因突变 甘氨酸 丝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定点突变法构建人抗菌肽FALL-39基因突变体及其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云霞 冯云 王伯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65-1565,共1页
关键词 pcr定点突变 人抗菌肽 FALL-39 基因突变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对先天性长QT综合征KCNQ1基因进行定点突变的研究
12
作者 李伟 杨钧国 +2 位作者 任法鑫 康彩练 张守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9-593,共5页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长QT综合征(LQTS)KCNQ1基因进行定点突变的研究。首先设计两对引物(包含预定的突变),通过3轮PCR扩增,扩增出含有所需突变位点的片段,然后将片段克隆入T载体中,通过酶切连接的方法将突变点引入到pIRES2 EGFP ...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长QT综合征(LQTS)KCNQ1基因进行定点突变的研究。首先设计两对引物(包含预定的突变),通过3轮PCR扩增,扩增出含有所需突变位点的片段,然后将片段克隆入T载体中,通过酶切连接的方法将突变点引入到pIRES2 EGFP KCNQ1中,随后用Effectene转染试剂介导转染HEK293细胞。结果在真核表达载体pIRES2 EGFP KCNQ1基础上获得了KCNQ1cDNAC934T的突变体,测序表明在序列中发生了预期的突变。将含突变点的pIRES2 EGFP KCNQ1转染HEK293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被转染的HEK293细胞发出绿色荧光,表明含突变点的pIRES2 EGFP KCNQ1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KCNQ1 pcr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抗真菌蛋白Rs-AFP_2基因PCR定点突变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3
作者 刘柱 胡新文 +1 位作者 朱建清 杨志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85-89,共5页
根据已报道的萝卜抗真菌蛋白Rs AFP2 基因序列 ,结合基因及其表达调控中遗传密码的偏爱性 ,人工合成引物 ,利用PCR重叠延伸法 ,使编码序列区的部分核苷酸突变 ,采用嵌套PCR ,迅速克隆到目的基因片段Rs AFPm ,连接到 pGEM Teasy载体上 ,... 根据已报道的萝卜抗真菌蛋白Rs AFP2 基因序列 ,结合基因及其表达调控中遗传密码的偏爱性 ,人工合成引物 ,利用PCR重叠延伸法 ,使编码序列区的部分核苷酸突变 ,采用嵌套PCR ,迅速克隆到目的基因片段Rs AFPm ,连接到 pGEM Teasy载体上 ,转化大肠杆菌XL1菌株 ,筛选到阳性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PCR产物全长 2 40bp ,有一个阅读框 ,编码 2 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 5 1个氨基酸的抗真菌蛋白 ,与突变前的Rs AFP2 基因相比 ,在编码区第 3号氨基酸Lys相差一个碱基 (TTG→TTA) ,第 5号氨基酸Gln相差一个碱基 (CAG→CAA) ,第 6号稀有密码Arg相差两个碱基 (CAG→CGA) ,但二者编码产生相同。重新合成引物 ,将切除信号肽的Rs AFP2 基因和Rs AFPm基因分别克隆到pET 2 1b(+ )质粒载体上 ,导入大肠杆菌BL2 1菌株。Tricine SDS PAGE电泳显示工程菌中存在 6KD左右的目的蛋白带 ;软件分析显示 ,突变后pETAFPm的表达产物约为突变前 pETAFPo表达产物的2倍 ;抑菌结果表明 ,pETAFPm表达产物的抑菌半径大于 pETAFP2 表达产物的抑菌半径。这些都说明改造后的Rs AFPm基因与Rs AFP2 基因相比 ,已有效的提高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密码偏爱性 pcr定点突变 萝卜抗真菌蛋白 Rs-AFP2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良PCR法构建高GC含量启动子多位点定点突变载体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鸾 邵蕾 +1 位作者 胡旸 董凌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利用StrataGene公司的QuickChangeTM定点突变试剂盒对高GC含量的人肝刺激因子启动子进行多位点定点突变。方法采用含有多位点突变的引物扩增启动子片段,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DMSO,降低高GC含量模板及引物的解链温度,利用乙醇沉淀提高... 目的利用StrataGene公司的QuickChangeTM定点突变试剂盒对高GC含量的人肝刺激因子启动子进行多位点定点突变。方法采用含有多位点突变的引物扩增启动子片段,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DMSO,降低高GC含量模板及引物的解链温度,利用乙醇沉淀提高酶切产物的浓度。结果经测序鉴定成功构建5个含有不同突变位点的hHSS启动子突变载体。结论这种改良的PCR方法提高了对高GC含量启动子进行扩增的效率,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成功率高的特点,是值得推广的多位点定点突变载体构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突变 pcr DMSO 人肝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点突变和随机突变PCR构建噬菌体突变次级抗体库方法的比较
15
作者 刘洋 余洋 +1 位作者 王岩 赵炜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以突变Tomlinson I库中筛选的抗细胞黏附分子L1的胞外区单链抗体为例,对定点突变和随机突变两种构建噬菌体抗体次级库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设计定点突变和随机PCR引物在基因水平经PCR、酶切、连接将已有噬菌粒引入突变后转染大肠杆... 目的以突变Tomlinson I库中筛选的抗细胞黏附分子L1的胞外区单链抗体为例,对定点突变和随机突变两种构建噬菌体抗体次级库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设计定点突变和随机PCR引物在基因水平经PCR、酶切、连接将已有噬菌粒引入突变后转染大肠杆菌构建噬菌体次级抗体库;之后使用噬菌体ELISA确定阳性单克隆比例,采用皮尔森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构建的次级抗体库库容分别为1.4×106pfu/mL和2.5×106pfu/mL,两库阳性单克隆比例分别为32.5%和35.5%,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突变方法都有望获得高亲和力的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突变pcr 随机突变pcr 噬菌体次级抗体库 单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旁侧引物提高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效率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柳月 李慧美 +3 位作者 马梦琪 梁明星 贺如阳 陈华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6-202,共7页
平行模板法简化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流程的思路不能成立,靠近DNA末端的低效限制性酶切才是制约其突变效率的核心原因。故以旁侧引物法提高DNA产物的酶切效率,增加定点突变的成功率。将上、下游引物匹配位点由两侧酶切位点外延50-100 bp... 平行模板法简化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流程的思路不能成立,靠近DNA末端的低效限制性酶切才是制约其突变效率的核心原因。故以旁侧引物法提高DNA产物的酶切效率,增加定点突变的成功率。将上、下游引物匹配位点由两侧酶切位点外延50-100 bp,使目标基因两端的酶切位点处于第二轮PCR产物的两端近侧,而非末端。由此提高随后的酶切效率,节省反应时间。由于此时酶切会明显缩短DNA长度,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仅1 h就完成了对PCR产物的充分酶切。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后形成的克隆数也明显增加,且阳性率由33%-70%提高至100%。经对比检测,旁侧引物法既节省了工作时间,也极大地提高了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过程中的菌落形成数与突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延伸pcr 定点突变 旁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延伸PCR技术定点突变TFEB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诱导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焦凤娟 刘俊杰 +1 位作者 卢思维 姜东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9-1115,共7页
目的:基于重叠延伸PCR(SOE PCR)技术构建转录因子EB(TFEB)丝氨酸114位点突变体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体外诱导表达和纯化。方法:根据SOE PCR技术原理设计突变引物,以pGEX-6p-1-TFEB质粒为模板,分别采用外侧引物F和R及突变引物F_(n)和R_(n... 目的:基于重叠延伸PCR(SOE PCR)技术构建转录因子EB(TFEB)丝氨酸114位点突变体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体外诱导表达和纯化。方法:根据SOE PCR技术原理设计突变引物,以pGEX-6p-1-TFEB质粒为模板,分别采用外侧引物F和R及突变引物F_(n)和R_(n)进行第1步PCR扩增,获得含突变位点的产物1和产物2。经第2步PCR退火延伸对产物1和产物2进行重叠拼接,以拼接后DNA片段为模板,采用外侧引物F和R进行第3步PCR扩增获得含突变位点的目的DNA;将其克隆至pGEX-6p-1载体,采用BamHⅠ和SalⅠ进行酶切鉴定,DNA测序验证突变结果。于大肠杆菌(E.coli)中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在不同条件下诱导TFEB及其突变体重组蛋白表达。Glutathione-Sepharose 4B琼脂糖凝珠分离纯化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纯化产物蛋白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结果:第1步PCR扩增获得均含有突变位点的2条DNA片段,经第2步PCR退火延伸和第3步PCR扩增后获得大量含有突变位点的完整DNA片段。双酶切鉴定,连接的DNA片段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DNA测序显示TFEB的114位丝氨酸(TCT)成功突变为丙氨酸(GCT)。在0.5 mmol·L^(-1)IPTG、16℃诱导过夜条件下获得TFEB及其突变体的可溶性蛋白表达。SDS-PAGE凝胶电泳,纯化后蛋白浓度较高,分子大小正确。结论:利用SOE PCR技术成功实现了TFEB丝氨酸114位点的定点突变,并且TFEB及其突变体基因在E.coli中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EB 重叠延伸pcr 定点突变 融合蛋白 丝氨酸 丙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真菌木聚糖酶1YNA的表达和定点突变 被引量:6
18
作者 付正 张华山 +1 位作者 曾小英 熊海容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88-1493,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 DSM10635)本已较耐热的木聚糖酶1YNA的热稳定性。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从嗜热真菌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了木聚糖酶1YNA的基因xyl,将其插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了重组表... 为了进一步提高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 DSM10635)本已较耐热的木聚糖酶1YNA的热稳定性。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从嗜热真菌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了木聚糖酶1YNA的基因xyl,将其插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2b(+)-xyl。该质粒转化到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后获得了能成功表达的工程菌。工程菌表达木聚糖酶1YNA的最适温度为65℃,最适pH值为6.0。其在75℃,pH值为6.5的条件下失活处理30min后还残存有30%的酶活,与嗜热真菌生产的木聚糖酶特性相近。在对该木聚糖酶的N端氨基酸序列进行定点突变后发现,T4A、T4G、T4R均对该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无显著影响,其中T4G突变体的耐热性有变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真菌 重叠延伸pcr 定点突变 木聚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花粉蛋白Y14F/R22L定点突变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宏兵 吴伸 +1 位作者 董贻诚 邵鹏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4-268,共5页
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天然天花粉蛋白(nTCS)基因在Tyr14和Arg22两个保守残基处同时进行定点突变,即Tyr14变成Phe,Arg22变成Leu,然后克隆到pET-8c高效表达载体上,构建成重组... 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天然天花粉蛋白(nTCS)基因在Tyr14和Arg22两个保守残基处同时进行定点突变,即Tyr14变成Phe,Arg22变成Leu,然后克隆到pET-8c高效表达载体上,构建成重组质粒pETY14F/R22L.经序列分析,定点突变的结果与预先设计的完全一致,突变后的天花粉蛋白命名为Y14F/R22LTCS.将pETY14F/R22L转化到E.coliBL21(DE3,pLysS)中,进行表达.经CM-SepharoseCL-6B柱纯化,SDS-PAGE鉴定,纯度可达90%.RIP活性测定显示,Y14F/R22LTCS的活性比nTCS降低了7.5倍,活性变化不显著,因此,TCS的Try14和Arg22对维持其活性部位构象并不是必需的.但由于Y14F/R22LTCS在E.coli中的表达量与nTCS相比明显下降,因此,Tyr14和Arg22可能与TCS翻译后的折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定点突变 pcr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κBα基因定点突变中两种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和刚 傅田 +4 位作者 靳二辉 操继跃 李奎 肖邦 杨述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作者将猪IκBα基因32、36位丝氨酸位点突变为丙氨酸,为进一步研究突变型IκBα蛋白对异种移植延缓性排斥反应的抑制机理奠定基础。首先采用Stratagene公司单点突变试剂盒将猪IκBα基因32位丝氨酸位点突变为丙氨酸,接着试图在36位引入... 作者将猪IκBα基因32、36位丝氨酸位点突变为丙氨酸,为进一步研究突变型IκBα蛋白对异种移植延缓性排斥反应的抑制机理奠定基础。首先采用Stratagene公司单点突变试剂盒将猪IκBα基因32位丝氨酸位点突变为丙氨酸,接着试图在36位引入突变但未成功,最后改用重叠延伸PCR对36位进行突变。结果表明,两种突变方法结合使用,成功地将猪IκBα基因32、36位丝氨酸位点突变为丙氨酸。说明两种突变方法各有所长,又有各自的缺点,应根据试验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突变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突变 重叠延伸pcr 猪IκBα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