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4篇文章
< 1 2 2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D Chain:A Lightweight DDoS Attack Detection Scheme Based on Heterogeneous Ensemble Learning in Blockchain 被引量:7
1
作者 Bin Jia Yongquan Li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0年第9期11-24,共14页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blockchain and its securit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have become crucial.At present,a new DDoS attack has arisen,and it is the DDoS attack in blockchain...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blockchain and its securit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have become crucial.At present,a new DDoS attack has arisen,and it is the DDoS attack in blockchain network.The attack is harmful for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many application scenarios.However,the traditional and existing DDoS attack detection and defense means mainly come from the centralized tactics and solution.Aiming at the above problem,the paper proposes the virtual reality parallel anti-DDoS chain design philosophy and distributed anti-D Chain detection framework based on hybrid ensemble learning.Here,Ada Boost and Random Forest are used as our ensemble learning strategy,and some different lightweight classifier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same ensemble learning algorithm,such as CART and ID3.Our detection framework in blockchain scene has much stronger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universality and complementarity to identify accurately the onslaught features for DDoS attack in P2P network.Ext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our distributed heterogeneous anti-D chain detection method has better performance in six important indicators(such as Precision,Recall,F-Score,True Positive Rate,False Positive Rate,and ROC cu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oS attack detection parallel blockchain technology ensemble learning Ada Boost random for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cal techniques in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of wheat quality:A review 被引量:1
2
作者 Lei Li Si Chen +1 位作者 Miaolei Deng Zhendong Gao 《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年第1期44-57,共14页
Wheat quality detection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safety ofwheat circulation and storage.The traditional wheat quality detection methods mainly include artificial sensory evalua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index analysis... Wheat quality detection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safety ofwheat circulation and storage.The traditional wheat quality detection methods mainly include artificial sensory evalua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index analysis,which a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high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in modern wheat quality detection due to the disadvantages of subjectivity,destruction of sample integrity and low efficienc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ptical technology,various optical-based methods,using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echnology,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 and terahertz,etc.,have been proposed for wheat quality detection.These method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destructiveness and high efficiency which make them popular in wheat quality detection in recent years.In this paper,various state-of-the-art optical-based techniques of wheat quality detection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detail.Firstly,the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common optical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methods for wheat quality are introduced.Then,the optical techniques used in these detection methods are divided into seven categories,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further discussed.It shows that terahertz technology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wheat quality detection method compared with other optical detection technologies,because it can not only detect most types of wheat deterioration,but also has higher accuracy and efficiency.Finally,the research of optical technology in wheat quality detection is prospected.The future research of optical technology-based wheat quality detection mainly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of wheat quality optical detection standardization database,the fusion of multiple optical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multiple quality index information,the improvement of the anti-interference of optical technology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optical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wheat quality.These stud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wheat and ensure the storage safety of whea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QUALITY Optical technology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rared Image Small Target Detection Based on Bi-orthogonal Wavelet and Morphology
3
作者 迟健男 张朝晖 +1 位作者 王东署 郝彦爽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3期203-208,共6页
An image multi-scale edg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anti-symmetrical bi-orthogonal wavelet is given in theory. Convolution operation property and function as a differential operator are analyzed,which anti-symmetrical... An image multi-scale edg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anti-symmetrical bi-orthogonal wavelet is given in theory. Convolution operation property and function as a differential operator are analyzed,which anti-symmetrical bi-orthogonal wavelet transform have. An algorithm for wavelet reconstruction in which multi-scale edge can be detected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it, a detection method for small target in infrared image with sea or sky background based on the anti-symmetrical bi-orthogonal wavelet and morphology is proposed. The small target detection is considered as a process in which structural background is removed, correlative background is suppressed, and noise is restrained. In this approach, the multi-scale edge is extracted by means of the anti-symmetrical bi-orthogonal wavelet decomposition. Then, module maximum chains formed by complicated background of clouds, sea wave and sea-sky-line are removed, and the image background becomes smoother. Finally, the morphology based edge detection method is used to get small target and restrain undulate background and nois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roach can suppress clutter background and detect the small target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导航系统 航天器 边缘方向 红外线图像 小目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萤火虫成像联合应变弹性成像校正人工智能S-Detect技术对乳腺囊实性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杰 汪成 笪应芬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4期426-429,439,共5页
目的 探讨萤火虫成像(micropure imaging, MI)联合应变弹性成像(strain elastography, SE)校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S-Detect技术对乳腺囊实性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145个乳腺囊实性肿块的MI和SE的表现对其S... 目的 探讨萤火虫成像(micropure imaging, MI)联合应变弹性成像(strain elastography, SE)校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S-Detect技术对乳腺囊实性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145个乳腺囊实性肿块的MI和SE的表现对其S-Detect诊断结果进行校正。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校正前后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并绘制两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结果 病理良性80个,恶性65个。S-Detect经过校正后,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ROC曲线下面积均较校正前有所提高。结论 MI与SE联合校正S-Detect的诊断结果,能够提高对乳腺囊实性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囊实混合性肿块 人工智能 S-detect技术 萤火虫成像 应变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定位法和PCM定位法联合应用的工程实例研究
5
作者 吴志航 《电声技术》 2024年第8期7-10,共4页
聚乙烯(Polyethylene,PE)管道因具有接口稳定、材料抗冲击、抗开裂、耐老化及耐腐蚀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埋设燃气管道。基于此,首先介绍声波定位法和多频管中电流法(Pipeline Current Mapper,PCM)的基本工作原理,其次分析应用声波定位法... 聚乙烯(Polyethylene,PE)管道因具有接口稳定、材料抗冲击、抗开裂、耐老化及耐腐蚀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埋设燃气管道。基于此,首先介绍声波定位法和多频管中电流法(Pipeline Current Mapper,PCM)的基本工作原理,其次分析应用声波定位法和PCM定位法探测燃气PE管道的优缺点,最后进行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定位法 多频管中电流法(pcm) 工程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M+ACVG技术在钢管外防腐层检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赵永威 《上海煤气》 2024年第4期8-10,共3页
防腐层失效将造成钢管保护能力下降,加速钢管腐蚀,给钢管安全运行埋下隐患。PC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能够有效检测钢管外防腐层的缺陷,且能全面有效评估外防腐层的整体性能,经常被用来对燃气钢管外防腐层进行检测。选取... 防腐层失效将造成钢管保护能力下降,加速钢管腐蚀,给钢管安全运行埋下隐患。PC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能够有效检测钢管外防腐层的缺陷,且能全面有效评估外防腐层的整体性能,经常被用来对燃气钢管外防腐层进行检测。选取某段运行钢管作为现场测试对象,采用PCM技术,施加信号至钢管,精确记录电流随检测路径距离的衰减情况;再结合管线资料对目标钢管防腐层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使用ACVG法定位腐蚀点,并结合现场开挖测试进行验证,从而为燃气钢管维护管理提供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m技术 ACVG 外防腐层缺陷 非开挖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中农药残留污染特点及其消解特性与检测技术
7
作者 张丽 马梓涵 +4 位作者 陆皓茜 刘腾飞 施林林 杨代凤 董明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4期166-177,共12页
梨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和消费。农药作为保障梨生产必需的投入品之一,在病虫害防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带来了农药残留污染问题,成为影响梨品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梨生产... 梨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和消费。农药作为保障梨生产必需的投入品之一,在病虫害防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带来了农药残留污染问题,成为影响梨品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梨生产上农药登记的现状,分析了国内外梨农药残留污染的特点,概述了近年来梨中农药残留消解研究情况,综述了梨中农药残留主要的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固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快速滤过型净化、阵列式薄膜固相微萃取等前处理方法,以及三重四极杆质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等检测技术。文章还指出了当前研究尚存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旨在为开展梨中农药残留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污染特点 消解特性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CNet:改进YOLOX的雾天条件下道路缺陷检测
8
作者 陈里里 蒋晓红 +1 位作者 张杰 丁怡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0,共8页
针对在雾天条件下道路图像质量被破坏,使得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改进YOLOX的检测算法DSACNet。DSACNet采用YOLOX作为检测模块,设计了一个类似编码-解码(encoder-decoder)的重构模块,利用特征重构模块与检测网络共享重构网络产生的干净... 针对在雾天条件下道路图像质量被破坏,使得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改进YOLOX的检测算法DSACNet。DSACNet采用YOLOX作为检测模块,设计了一个类似编码-解码(encoder-decoder)的重构模块,利用特征重构模块与检测网络共享重构网络产生的干净特征,使检测网络能够更好地学习到雾天图像中的隐藏特征,从而帮助DSACNet提高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检测能力;引入了自注意力机制、自校准卷积来提高特征提取能力,加入focal loss解决目标检测任务中正负样本之间的不平衡问题。结果表明:提出的DSACNet采用端对端的训练方式能够同时执行雾天图像恢复和目标检测,并采用联合优化的策略将二者进行联合,让目标检测网络能够获得恢复网络探索的隐藏特征,更利于雾天情况下的道路缺陷检测;相较于原始模型YOLOX,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3.5%,提高了14%,并且优于其他主流的目标检测算法,满足了道路表面缺陷检测对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计算机技术 道路缺陷检测 自注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氡-磁”法探测小窑自然发火技术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胡相明 洪海博 +4 位作者 董浩 吴佰谦 孙自超 王伟 张茜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山西小窑煤矿自然发火区域存在火源多且分布范围较广、火源位置隐蔽难以准确探测、漏风通道多、难以防治的实际问题。为了准确探测火源位置及范围,首先,从自然发火区域探测手段的探测机理开展研究,基于测氡法与磁法探测火区基础理论,提... 山西小窑煤矿自然发火区域存在火源多且分布范围较广、火源位置隐蔽难以准确探测、漏风通道多、难以防治的实际问题。为了准确探测火源位置及范围,首先,从自然发火区域探测手段的探测机理开展研究,基于测氡法与磁法探测火区基础理论,提出了地面“测氡-磁”联合技术探测原理对小窑火源的位置与范围进行精确探测;其次,使用FD213α能谱氡测量仪和GSM-19T磁力仪现场采集小窑隐蔽火源数据,采用地面“测氡-磁”联合技术对采集数据处理分析,综合圈定小窑隐蔽火源的位置与范围,并利用井下测温与测气钻孔,结合初步探测结果和井下巷道分布情况,对火源位置进行了核实;最后采用钻孔注浆技术进行火区治理,并采取束管气体监测和复测氡法联合技术对火区治理效果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发现:井下测温与测气钻孔结果成功验证“测氡-磁”联合技术圈定的隐蔽火源的位置与范围,本次试验共圈定隐蔽火区面积约213 m^(2);钻孔注浆火区治理工作累积充填材料约1 862 m~3;治理效果检测表明圈定火区内部指标气体CO体积分数降为0,氡浓度趋于正常水平,治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煤窑隐蔽火区 火源测探 磁法与测氡联用法 钻孔注浆技术 束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的耐张线夹压接缺陷检测技术
10
作者 方春华 游海鑫 +5 位作者 胡冻三 董晓虎 程绳 吴军 饶迪 许瑶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3,共6页
为实现耐张线夹铝绞线压接缺陷的快速检测,提出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检测线夹压接缺陷的方法。首先根据超声脉冲反射法的原理,结合压接后NY-630/45型耐张线夹内部结构,从理论分析超声检测耐张线夹压接缺陷的可行性;随后建立压接合格、欠... 为实现耐张线夹铝绞线压接缺陷的快速检测,提出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检测线夹压接缺陷的方法。首先根据超声脉冲反射法的原理,结合压接后NY-630/45型耐张线夹内部结构,从理论分析超声检测耐张线夹压接缺陷的可行性;随后建立压接合格、欠压以及铝线安装深度不足线夹的二维截面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超声波在不同压接缺陷中的传播规律;制备压接缺陷试样,探究不同检测面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最后验证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检测NY-630/45型耐张线夹压接缺陷的可行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判断耐张线夹压接缺陷。该技术可为现场耐张线夹压接缺陷的检测以及识别提供思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张线夹 压接缺陷 钢芯铝绞线 超声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技术的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检测与识别
11
作者 王淑敏 《现代食品》 2025年第2期210-212,共3页
光谱技术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检测与识别的应用,成为食品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革命性进展。利用先进的光谱分析手段,能迅速而准确地检测出潜藏在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赋予监管部门更强大的监督能力。该技术的兴起,为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建立... 光谱技术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检测与识别的应用,成为食品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革命性进展。利用先进的光谱分析手段,能迅速而准确地检测出潜藏在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赋予监管部门更强大的监督能力。该技术的兴起,为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建立保障防线,更预示着食品安全管理今后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演进,光谱技术将在食品添加剂检测领域成为捍卫公众餐桌安全不可或缺的科技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技术 食品添加剂 非法添加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化工产品质量检测水平的措施研究
12
作者 伍盈盈 《石化技术》 202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化工产品质量检测是保障产品性能、安全性及市场合规性的关键环节。为提升化工产品质量检测水平,提出通过引入自动化与智能化检测设备、完善数据管理体系、强化内部审查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 化工产品质量检测是保障产品性能、安全性及市场合规性的关键环节。为提升化工产品质量检测水平,提出通过引入自动化与智能化检测设备、完善数据管理体系、强化内部审查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追溯性及合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产品 质量检测 自动化设备 检测技术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健康监测与实时检测技术融合方案
13
作者 马志才 《广东建材》 202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随着桥梁工程的快速发展,保障其安全运营成为一个重大挑战。传统的桥梁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下和无法实时响应的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桥梁健康监控系统,旨在实现桥梁重要参数的实时跟踪,以提高安全监控的效率和准... 随着桥梁工程的快速发展,保障其安全运营成为一个重大挑战。传统的桥梁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下和无法实时响应的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桥梁健康监控系统,旨在实现桥梁重要参数的实时跟踪,以提高安全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该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能够详细监测桥梁的实际运行状态,尤其是对连续箱梁桥的关键路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收集数据,通过结构损伤识别算法和警报机制,有效识别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问题。研究中还通过模拟监控数据,验证了系统在可靠性、用户友好性和安全性方面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桥梁健康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从而为桥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所得数据为桥梁工程的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支持,有助于未来桥梁工程安全监控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桥梁健康监控 实时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式雾霾颗粒传感器的超声波清灰研究
14
作者 张勇 解靓 +3 位作者 李小玉 王春祺 陈麒宇 孙金荣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第1期73-83,共11页
雾霾检测是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但雾霾检测传感器存在颗粒物附着后不能运行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凝并原理的超声波清洁技术。常用的机械式除尘法对微米级颗粒去除效果不显著,湿式除尘法会增加设备被腐蚀的风险,静电... 雾霾检测是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但雾霾检测传感器存在颗粒物附着后不能运行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凝并原理的超声波清洁技术。常用的机械式除尘法对微米级颗粒去除效果不显著,湿式除尘法会增加设备被腐蚀的风险,静电除尘法存在供电电压高、功耗大等缺点。与以上除尘法相比,该技术具有非接触、非损伤等特点,适用于清洁传感器。计算了极板与颗粒物的粘附力和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与功率;仿真确定了超声波换能器的声波传导范围、固定背板的结构和放置位置;通过分析超声波在空间的传导状况,优化了超声波的传播频率和声压,确定了声强变化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清灰后传感器的质量减小,且最小电流与清灰前初始电流仅相差1.9%,除尘效率高达98%,优于常用的基于气旋原理的气体流量传感器除尘装置,表明了超声波清灰技术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检测传感器 声凝并原理 超声波清灰技术 非接触 超声波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遥测PCM/FM信号解调仿真 被引量:7
15
作者 海川 赵军 杨家玮 《电子科技》 2008年第2期44-46,共3页
为解调遥测体制中常用的PCM/FM信号,在受到鉴频电路的启发后,提出了非相干包络检波算法,这种算法共包括限幅、求导、低通滤波3个步骤。详细讲述了这种解调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并对一些关键步骤做了着重说明,最后用MATLAB进行了仿... 为解调遥测体制中常用的PCM/FM信号,在受到鉴频电路的启发后,提出了非相干包络检波算法,这种算法共包括限幅、求导、低通滤波3个步骤。详细讲述了这种解调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并对一些关键步骤做了着重说明,最后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画出了误码性能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各种干扰、具有较好解调性能,而且原理简单、运行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测 pcm/FM 包络检波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墩湖滞洪闸底板裂缝综合治理技术及其效果评估
16
作者 潘卫锋 余洋 +2 位作者 丁睿 王子垚 唐淼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0期185-188,共4页
为解决黄墩湖滞洪闸底板裂缝问题,研究采用控制灌浆技术及改性环氧结构胶等材料进行裂缝治理。通过对裂缝进行清理、注浆管安装、控制灌浆以及材料固化等一系列工艺流程,确保裂缝得到妥善处理。检测结果显示,治理后裂缝宽度显著减小,裂... 为解决黄墩湖滞洪闸底板裂缝问题,研究采用控制灌浆技术及改性环氧结构胶等材料进行裂缝治理。通过对裂缝进行清理、注浆管安装、控制灌浆以及材料固化等一系列工艺流程,确保裂缝得到妥善处理。检测结果显示,治理后裂缝宽度显著减小,裂缝深度明显改善,裂缝形态趋于稳定且未见新扩展,表明裂缝治理措施有效提升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长期观察发现,非固化橡胶密封材料的应用保持结构良好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增强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表明,采用控制灌浆技术及高性能材料对裂缝进行综合治理是可行且有效的,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墩湖滞洪闸 裂缝治理 控制灌浆技术 改性环氧结构胶 裂缝检测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遥测PCM数据的AES加密存储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会新 刘波 孟令军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4,98,共4页
传统的遥测PCM数据由于芯片等硬件条件的制约很难实现数据的高速解码以及安全存储,因此选用逻辑资源丰富、支持算法级语言描述以及易于通过硬件语言描述的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作为系统的中央处理器和控制器。高速遥测PCM数据通过DS26C32... 传统的遥测PCM数据由于芯片等硬件条件的制约很难实现数据的高速解码以及安全存储,因此选用逻辑资源丰富、支持算法级语言描述以及易于通过硬件语言描述的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作为系统的中央处理器和控制器。高速遥测PCM数据通过DS26C32电平转换器和解码软件模块实现10Mbps码流数据的接收,同时运用AES加密软件模块对解码数据进行AES加密,并实现加密数据的编帧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技术 pcm数据 AES 加密存储 存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敷设埋地输油管道的PCM+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战武 陈帅 +2 位作者 徐勇 邵大伟 关志强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19年第2期57-59,共3页
采用多频管中电流法(PCM+),对并行敷设的埋地输油管道外防腐层破损点缺陷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并行敷设输油管道自身特点以及多频管中电流法检测并行敷设输油管道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对并行敷设的埋地输油管道的检测方法,防腐层破损点缺陷开... 采用多频管中电流法(PCM+),对并行敷设的埋地输油管道外防腐层破损点缺陷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并行敷设输油管道自身特点以及多频管中电流法检测并行敷设输油管道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对并行敷设的埋地输油管道的检测方法,防腐层破损点缺陷开挖验证的结果证明了该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pcm+ 防腐层破损点 影响因素 检测方法 开挖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维氏弧菌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19
作者 于劼豪 黄郁葱 +4 位作者 孙良娟 钟键 鲁义善 简纪常 蔡双虎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为提高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早期快速诊断水平,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利用表达环二聚体磷酸二酯的VieA基因序列在哈维氏弧菌中的保守性,将其作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并初步建立LAMP反应体系,对L... 为提高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早期快速诊断水平,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利用表达环二聚体磷酸二酯的VieA基因序列在哈维氏弧菌中的保守性,将其作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并初步建立LAMP反应体系,对LAMP反应体系中各反应物浓度、内外引物比例、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LAMP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检测;分别在优化后的LAMP反应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I、钙黄绿素-锰离子或羟基萘酚蓝作为指标剂对LAMP反应产物进行可视化判别,从而建立一种针对哈维氏弧菌的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研究表明,该LAMP反应体系最佳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 min、Mg2+浓度1.2 mmol·L^(-1)、dNTPs浓度0.64 mmol·L^(-1)、甜菜碱浓度0.25 mmol·L^(-1)及内外引物比例16∶1;该反应体系能特异性检测到哈维氏弧菌,且灵敏度为3.4×10-6 ng·μL^(-1)。可视化指标剂钙黄绿素-锰离子的添加比例为12∶1或羟基萘酚蓝的添加浓度为390μmol·L^(-1)时,LAMP反应产物的可视化效果最好,临床应用表明,该LAMP可视化技术能准确并特异性地检测到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组织中感染的哈维氏弧菌。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和结果可视化的哈维氏弧菌LAMP检测方法,可以为水生动物哈维氏弧菌的现场检测和弧菌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LAMP技术 可视化检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10脂质体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杨雅煊 华雨 +3 位作者 陈思 张传翌 汤尚文 李欢欢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0,共7页
介绍了辅酶Q10(CoQ10)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改良技术和检测方法,以期为辅酶Q10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辅酶Q10 脂质体 制备方法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