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
李柳
李晓燕
高志超
郑庆厚
赵甫刚
王硕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中西医综合疗法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RS)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
王志强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3 |
3
|
|
3
|
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
王微微
袁国强
洪衡
王磊
|
《世界中医药》
CAS
|
2021 |
28
|
|
4
|
左卡尼汀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意义 |
仲怀琴
朱丽
秦鹤锦
戴宇翔
钱菊英
葛均波
|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5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 |
孔雪
高方明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5
|
|
6
|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药物治疗现状及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 |
朱中玉
高传玉
陈岩
牛振民
黄克钧
刘煜昊
李牧尉
徐予
周晗
张静
张嘉莹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7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前访视内容的构建 |
柏晓玲
杨曾桢
梁青龙
楼婷
逄锦
|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8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现状 |
龚淼
方琴
|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2
|
|
9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罗佳一
薛宇
李洋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拔除股动脉鞘管及压迫止血时间的探讨 |
许浩
何培根
赵黎丙
杨汉东
闵新文
陈欣
李东锋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2008 |
2
|
|
11
|
质子泵抑制剂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 |
李靖
宋书江
许金鹏
赵兴洲
孙学江
王乐丰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2
|
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
陈璐
任震晴
姜文娟
黄佩玉
李江英
李聪
丁莉
窦江兰
陈璐
|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3
|
黏液性水肿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传导阻滞一例 |
谢兴宇
张陈匀
李宗庄
岳峰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4
|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争 |
高立建
陈纪林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5
|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个性化用药管理方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
丰小星
周莹莹
顾岩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6
|
浦东新区全科医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社区治疗现状调查 |
倪岚
薛锦花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7
|
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酶及炎症指标变化的多因素研究 |
李萍
盖鲁粤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8
|
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王雪
丰小星
周海婷
刘霞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9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纤溶功能变化与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多态性关系的探讨 |
杨光远
刘明远
牟春平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20
|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心肌保护现状 |
陈韵岱
王晶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