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ple templates-based homology modeling and docking analysis of 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
1
作者 谢云丰 蒋玉仁 +2 位作者 潘亚飞 陈丹 李传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033-3039,共7页
Using the latest reported homologous Chemokine receptors (PDB ID: 3ODU, 3OE0 and 3OE6) as templates, twenty models of angiotensin II (Ang II) type 1 (AT1) receptor (known as p30556) were generated by multiple... Using the latest reported homologous Chemokine receptors (PDB ID: 3ODU, 3OE0 and 3OE6) as templates, twenty models of angiotensin II (Ang II) type 1 (AT1) receptor (known as p30556) were generated by multiple templates homology model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se twenty models, the model 0020 was finally chosen as the best one for further studies. Then, a 2 ns molecular dynamic (MD) simulation for model 0020 was conducted in normal saline (0.9%, w/F) under periodical boundary conditions, which was followed by docking studies of model 0020 with several existing AT1 receptor blockers (ARBs). The docking results reveal that model 0020 possesses good affinities with these docked ARBs which are in accordance with both the IC50 inhibitor values and their curative effects. The results also show more pot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odel 0020 and its ARBs than those of ever reported results, such as hydrogen bonds,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and especially cation-n interactions and π-π interactions which have never been reported before. This may reveal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l 0020 is quite close to its real crystal structure and the model 0020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for structure based drug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 DOCKING homology modeling molecular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ipoRon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重塑巨噬细胞表型改善肝纤维化的功能研究
2
作者 王海昆 姚萍 +1 位作者 杨涛 席利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6-663,共8页
目的探究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治疗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AdipoRon组、高剂量AdipoRon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_(4)溶液诱导小鼠肝纤维化。低/高... 目的探究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治疗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AdipoRon组、高剂量AdipoRon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_(4)溶液诱导小鼠肝纤维化。低/高剂量AdipoRon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100 mg/kg、200 mg/kg AdipoRon灌胃。生化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HE染色、Masson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胶原蛋白I(Collagen 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的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滴沉积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肝内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标记的M1型巨噬细胞所占百分比(%)。RT-qPCR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n)、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脂质分解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α(Cpt1α)的表达,以及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精氨酸酶1(Arg1)、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标志物(Ym-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AdipoRon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活力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结构受损、肝细胞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均得到改善,胶原纤维沉积也明显减少;肝组织中Collagen I、α-SMA和TIMP-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MMP-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肝内脂滴沉积明显减少;Fasn、Scd1、Cd36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parα和Cpt1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CD68+iNOS+标记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IL-6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Arg1和Ym-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此外,高剂量AdipoRon组对各指标的改善效果要优于低剂量AdipoRon组(P<0.05)。结论AdipoRon具有改善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抑制肝内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从而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 肝脏功能 脂质代谢 巨噬细胞极化 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实验研究神经复元方治疗卒中后抑郁作用机制
3
作者 蔡丽 廖婧彤 +1 位作者 高晗 李文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探究神经复元方通过激活雄激素受体(AR)介导下游信号通路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的SD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出海马神经元,经过氧化氢溶液(H_(2)O_(2))处理得到损伤模型。对SD大鼠给予神经复元方...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探究神经复元方通过激活雄激素受体(AR)介导下游信号通路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的SD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出海马神经元,经过氧化氢溶液(H_(2)O_(2))处理得到损伤模型。对SD大鼠给予神经复元方灌胃处理,分离血清,获得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经不同处理后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4组磷酸化及非磷酸化AR蛋白情况;检测细胞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情况;经不同处理后利用RIP检测3组AR蛋白与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LncRNA GAS5)基因的互作关系。结果:AR、p-AR蛋白表达上,经含药血清处理的损伤模型组表达上升(P<0.05);BDNF、TrkB、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上,经AR激动剂和含药血清处理的损伤模型组显著上升(P<0.05),经AR抑制剂和含药血清处理的组显著下调(P<0.05)。AR蛋白与LncRNA GAS5存在互作。结论:神经复元方能修复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R介导LncRNA GAS5调控轴从而激活BDNF/TrkB/PI3K/AKT信号通路达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复元方 海马神经元 雄激素受体 卒中后抑郁 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 中药研究 信号通路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的污染源解析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4
作者 黎海涛 朱心宇 施加春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通过对最近10年间(2012—2022年)国内外文献资料检索分析,对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在环境污染源解析中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通过对PMF模型在不同受体和研究对象的污染源解析中应用结果的比较分析,提出了该模型应用存在的缺陷... 通过对最近10年间(2012—2022年)国内外文献资料检索分析,对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在环境污染源解析中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通过对PMF模型在不同受体和研究对象的污染源解析中应用结果的比较分析,提出了该模型应用存在的缺陷及其未来应用前景展望,可为将来更精准的环境污染源解析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当前,PMF模型在国内主要应用于大气和土壤等介质中的颗粒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源解析,而国外则相对更多集中应用于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分析发现PMF模型获得的源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法(PCA)、化学质量平衡法(CMB)和Unmix等方法不同,主要区别是对不确定性参数采用了不同取值方法,其次是对原始数据中的不确定性的反映存在不同。综上所述,PMF模型已经在大气颗粒物、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等的应用中相对广泛,但其在其他环境介质中的除上述讨论污染物以外的源解析中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解析 受体模型 PMF模型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机器学习探究外周血相关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5
作者 付书磊 温少迪 +3 位作者 张佳强 杜晓月 李茹 沈波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3,共9页
背景与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敏感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然而,由于部分原发组织难以获取及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因素,部分患者无... 背景与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敏感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然而,由于部分原发组织难以获取及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因素,部分患者无法进行传统基因检测。本研究旨在利用非侵入性的外周血指标,建立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模型,探索NSCLC中与EGFR突变状态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评估其在预后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收集2016年11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江苏省肿瘤医院的264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指标,将有完整随访数据的175例NSCLC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外周血指标构建ML模型,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无监督学习算法对血液特征进行聚类,使用互信息法进行特征筛选,并设计基于Shapley值的集成学习算法,计算每个特征对于模型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基于Shapley值的可解释ML模型的特征提取和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分析,筛选出前10个贡献度最高的指标,分别为:病理类型、磷、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钾、总胆红素、钠、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总胆固醇。本研究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0。此外,低血钠及病理类型为鳞癌组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可解释的模型为NSCLC患者EGFR突变状态的预测提供了新方法,这对无法进行基因检测的患者的诊疗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癌自身抗体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孙琳歌 苏皎 +3 位作者 刘艳君 代丽萍 陈瑞英 欧阳松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1332,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对应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20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54例)和... 目的探讨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对应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20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54例)和验证组(66例)。Cox回归分析训练组患者影响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效能。结果训练组客观缓解率为35.71%,疾病控制率为77.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8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66.23%,无进展生存率为42.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骨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治疗后p53、p53差值、治疗后癌症抗原基因(CAGE)、CAGE差值均与PFS相关(P<0.05)。LASSO回归筛选出4个预测变量,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NLR、p53差值、CAGE差值是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校准曲线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29,P=0.351);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组列线图模型预测靶向治疗效果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7.53%,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验证组灵敏度为74.08%,特异度为71.43%,AUC为0.835。结论肺癌自身抗体p53差值、CAGE差值及TNM分期、NLR是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基于p53、CAGE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自身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晚期肺腺癌 靶向治疗 列线图模型 EGFR-T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璐 段存存 +5 位作者 龚逸伟 张加文 杨铠名 高进 曹智华 程红光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24-4134,共11页
采用综合指数法、概率风险表征与多属性决策等多种城市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中多风险源、多受体及复杂暴露途径带来的治理挑战,系统分析风险源从自然到人为、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过程,以及风险受体从人体健康向社会经... 采用综合指数法、概率风险表征与多属性决策等多种城市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中多风险源、多受体及复杂暴露途径带来的治理挑战,系统分析风险源从自然到人为、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过程,以及风险受体从人体健康向社会经济等多领域的扩展与相应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综合类评价模型能够克服单一模型的局限性,整合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人群健康等多个维度的信息,从全局视角有效应对复杂风险问题,是未来开展大尺度城市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方向,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源 风险受体 风险评估方法 综合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go-A/NgR通路对经典致幻剂降低小鼠前脉冲抑制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曲颖 王悦颖 +1 位作者 孙毅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31-1236,共6页
目的探究神经突生长抑制因子A/神经突生长抑制因子受体(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 A/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 receptor,Nogo-A/NgR)通路对经典致幻剂降低小鼠前脉冲抑制反应的影响。方法小鼠单次腹腔注射经典致幻剂赛洛西宾、2... 目的探究神经突生长抑制因子A/神经突生长抑制因子受体(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 A/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 receptor,Nogo-A/NgR)通路对经典致幻剂降低小鼠前脉冲抑制反应的影响。方法小鼠单次腹腔注射经典致幻剂赛洛西宾、2,5-二甲氧基-4-碘苯丙胺(DOI)建立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反应降低动物模型。评价Nogo-A抑制剂NEP1-40提前30 min侧脑室注射预防给药对小鼠PPI的影响;评价赛洛西宾、DOI对Rtn4r全身性敲除小鼠PPI的影响。结果提前30 min注射NEP1-40(1 g·L^(-1),每只5μL,i.c.v)不会对小鼠PPI产生影响,在70、75 dB前脉冲刺激条件下,NEP1-40可以明显上调赛洛西宾诱导的小鼠PPI降低,在70、80 dB前脉冲刺激条件下,NEP1-40可以明显上调DOI诱导的小鼠PPI降低;溶剂组Rtn4r^(-/-)小鼠PPI与野生型无差异,与Rtn4r^(-/-)溶剂组小鼠相比,Rtn4r^(-/-)给药组小鼠PPI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70 dB前脉冲刺激条件下,Rtn4r^(-/-)小鼠给药组与野生型小鼠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ogo-A/NgR通路参与了经典致幻剂赛洛西宾、DOI对小鼠感觉运动门控的破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致幻剂 动物模型 前脉冲抑制 NOGO-A蛋白 NgR受体 Rtn4r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1通道在小鼠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师雨琛 李小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6,共8页
纤维化的主要病理特征为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实质细胞减少,如持续进展可致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减退。近年来研究发现,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1,TRPV1)通道与纤... 纤维化的主要病理特征为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实质细胞减少,如持续进展可致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减退。近年来研究发现,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1,TRPV1)通道与纤维化密切相关。该通道被激活后可使胞内阳离子浓度升高,引起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特别是在调控组织纤维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深入研究TRPV1通道参与组织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动物模型已成为了该类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将综述TRPV1通道在小鼠心脏、肾、胰腺等脏器纤维化中的作用,对TRPV1通道参与调控纤维化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总结,以期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通道 小鼠模型 信号通路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通路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湖南 郝本川 +3 位作者 吕侣 蔡雨伦 王晓凡 刘宏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 alpha-like, GFRAL)通路对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 alpha-like, GFRAL)通路对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8周龄C57BL/6雄性载脂蛋白E^(-/-)小鼠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每组4只。对照组:高脂饮食4周后,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重组GDF-15组:高脂饮食4周后,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重组GDF-15(0.05 mg/kg)。高脂饮食12周,监测小鼠体质量,处死小鼠。取4只同等周龄(20周龄)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空腹血糖、血脂、皮质醇和醛固酮水平。主动脉冷冻切片油红O染色评估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斑块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脑组织GDF-15及GFRAL表达。结果 重组GDF-15组血清GDF-1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59±2.90)ng/ml vs(20.09±1.27)ng/ml,P<0.01]。重组GDF-15组11周和12周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28.60±0.22)g vs(29.47±0.25)g;(28.98±0.22)g vs(30.35±0.13)g,P<0.01]。重组GDF-15组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22±0.02)mmol/L vs(0.38±0.09)mmol/L,P<0.05]。重组GDF-15组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2±2.58)%vs(31.61±3.51)%,P<0.01]。重组GDF-15组脑组织GDF-15和GFRAL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0.088±0.007 vs 0.030±0.006,0.031±0.003 vs 0.010±0.001,P<0.01)。对照组及重组GDF-15组皮质醇和醛固酮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组GDF-15组醛固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1±3.67)mg/ml vs(87.29±8.63)mg/ml,P<0.01]。结论 GDF-15可能通过GFRAL调控小鼠体质量、三酰甘油及醛固酮水平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模型 动物 生长分化因子15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脂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CS-MLR受体模型的弹药销毁场土壤重金属源解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毕永顺 朱勇兵 +6 位作者 刘祖文 赵三平 张言 聂果 郇正来 田帅 左华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13-2324,共12页
为了掌握弹药销毁场重金属污染状况与来源,以山西某典型弹药销毁场为例,对该销毁场39个表层土壤重金属(Cr、Ni、Cu、Zn、As、Cd、Sb、Pb)的污染状况、分布特征与污染来源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弹壳堆放区表层土壤重金属Cr、Ni、Cu、Z... 为了掌握弹药销毁场重金属污染状况与来源,以山西某典型弹药销毁场为例,对该销毁场39个表层土壤重金属(Cr、Ni、Cu、Zn、As、Cd、Sb、Pb)的污染状况、分布特征与污染来源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弹壳堆放区表层土壤重金属Cr、Ni、Cu、Zn、As、Cd、Sb、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5.57、23.43、325.54、265.43、9.53、0.42、304.17、13174.29 mg·kg^(-1),其余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Cr、Ni、Cu、Zn、As、Cd、Sb、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2.09、26.75、1137.18、3007.13、7.71、0.95、70.65、2894.97 mg·kg^(-1),均高于山西省背景值.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Pb、Zn、Cu、Sb和Cd的累积程度较高.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指数为2653.35,达到极高生态风险水平.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表明,Ni、Cd、Zn、Cr和Cu的来源主要为混合源,贡献率为72.94%,Pb和Sb的主要来源是销毁源,贡献率为53.99%,自然源对As贡献率最大,为44.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药销毁场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潜在生态风险 APCS-MLR受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周边地区地表水稀土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丽明 王园园 +3 位作者 尹小玲 朱建喜 林卓玲 黄爱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6,共13页
以广州市周边地区地表水为研究对象,测定地表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和Lu的浓度,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地表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进行污染和风险... 以广州市周边地区地表水为研究对象,测定地表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和Lu的浓度,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地表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进行污染和风险评价,通过APCS-MLR受体模型对广州市周边城区地表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的来源进行定量化解析,探究高度城市化的非矿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溶解态稀土元素La、Ce、Nd、Pr、Gd、Dy、Sm、Er、Yb、Ho、Tb、Eu、Tm和Lu的平均浓度分别是背景值的6.97、5.15、4.06、4.58、1.58、1.71、1.14、1.26、1.22、1.67、1.33、0.47、0.83和0.80倍,表明广州市周边地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可能存在富集现象,尤其是La、Ce、Nd和Pr等轻稀土元素。空间分布特征表明,稀土元素浓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位于广州市市内的石门山、黄山鲁和白云山,推断轻稀土元素浓度可能会受到城市中剧烈的人为活动影响。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主要受轻稀土元素(La、Ce、Pr和Nd)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石门山、罗浮山、白云山和黄山鲁采样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属于重度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轻稀土元素La、Ce、Pr和Nd为主要污染因子,石门山、白云山和黄山鲁采样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污染属于中度风险水平;罗浮山和帽峰山属于低风险水平。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区地表水中稀土元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由APCS-MLR受体模型分析得出2个主要污染源(源1和源2)和未解析源(源3),源1为自然源,贡献率为80.96%~99.12%,为研究区地表水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源2为人为源,主要由交通运输、工业活动等引起,其贡献率为0.32%~8.67%,是研究区地表水稀土元素的第二大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城市化地区 溶解态稀土元素 污染特征 潜在生态风险 APCS-MLR受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和电子舌感官分析的罗汉果甜苷单体与甜/苦味受体构效关系研究
13
作者 陈靓 唐国玮 +2 位作者 朱康明 龙斌 田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7-117,共11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罗汉果甜苷单体与人类味觉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利用I-TASSER Server建立甜味受体(hT1R2、hT1R3)和苦味受体(hT2R4、hT2R14)的同源模型,依据ERRAT值、拉氏图、C-score等指标评估模型质量,选择最高质量的...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罗汉果甜苷单体与人类味觉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利用I-TASSER Server建立甜味受体(hT1R2、hT1R3)和苦味受体(hT2R4、hT2R14)的同源模型,依据ERRAT值、拉氏图、C-score等指标评估模型质量,选择最高质量的模型,通过AutoDock Vina模拟软件与Mogroside III、Mogroside IV、Mogroside V和Siamenoside I四种已知甜度罗汉果甜苷进行分子对接;构建罗汉果甜苷甜/苦味预测模型并对未知甜度罗汉果甜苷的甜/苦味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电子舌智能分析不同罗汉果甜苷单体的甜/苦味特征值,探究不同结构罗汉果甜苷单体与甜/苦味关键属性间的关系。结果:分析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关系发现R1位置葡萄糖基团数目增多可以使罗汉果甜苷苦味降低,R2位置葡萄糖基团数目增多可以增强甜度,减弱苦味。甜味受体结合位点空间较大,有利于罗汉果甜苷进入,而苦味受体结合位点空间较小,限制配体进入。而电子舌所测定的甜/苦味特征值与分子对接得到的结合自由能高度一致,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此外,研究还发现甜/苦味比例在开发特定口感甜味剂中具有重要意义,并成功预测了未知风味的罗汉果甜苷甜/苦味。结论:罗汉果甜苷的甜度与其葡萄糖基团的数量具有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不仅为罗汉果天然甜味剂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新型天然甜味剂的筛选和开发提供了科学基础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甜/苦味受体 交互作用 电子舌 罗汉果甜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煤矿山采空区失稳风险综合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甄智鑫 莫崇诚 +5 位作者 韩顺 王艳超 张英 高爱 张立府 陈婉意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36,共13页
采空区的失稳会造成井下发生大规模地压活动,进而诱发地表沉降塌陷、采场大规模冒顶和井下透水事故,给矿山带来巨大灾难。采空区失稳风险评估是预防采空区灾害的重要手段,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很少... 采空区的失稳会造成井下发生大规模地压活动,进而诱发地表沉降塌陷、采场大规模冒顶和井下透水事故,给矿山带来巨大灾难。采空区失稳风险评估是预防采空区灾害的重要手段,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很少考虑安全措施对采空区风险的抵消作用,使得风险评估的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同时,现有的采空区风险评估方法未对事故风险的潜在强度进行考虑。创新性地提出基于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引入采空区周边塑性区范围内的总弹性应变能指标用于衡量采空区失稳风险的强度。此外,受体的暴露程度在风险评估中很少被关注。因此,紧密耦合采空区失稳风险的可能性、采空区失稳风险的强度、受体暴露特征和治理措施效果有关的独立参数来表征采空区的失稳风险,构建了四重耦合综合评估模型,将其应用于内蒙古某矿山采空区风险评估工作。结果表明:Ⅲ号矿区采空区失稳风险较大,风险等级为Ⅲ级,预警色为橙色。基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了采空区失稳风险的机理,为评估模型结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可为指导采空区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风险 四重耦合综合评估模型 受体暴露程度 治理措施效果 欧式空间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受体模型来源解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美全 常淼 +3 位作者 丁萌萌 周健楠 沈秀娥 刘保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7,共14页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细颗粒物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对其开展来源解析研究非常必要。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受体模型来源解析技术,该文归纳了PMF模型中关键参数的选取,综述了其在大气VOCs来源解析上的应用情况,总结...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细颗粒物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对其开展来源解析研究非常必要。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受体模型来源解析技术,该文归纳了PMF模型中关键参数的选取,综述了其在大气VOCs来源解析上的应用情况,总结了中国不同区域VOCs来源特点,阐述了特征比值法、潜在污染源区及传输路径分析方法等方法与PMF模型结合开展VOCs来源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VOCs物种、不确定度、物种权重、因子数等关键参数的选取均会影响解析结果的误差;(2)大气VOCs来源因地区、季节及人为管控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但机动车相关排放源是北京市、济南市、武汉市、长三角地区及南部城市大气VOCs的主要来源,贡献在16.9%~75.4%;(3)在PMF模型获取源贡献的基础上,利用条件概率函数、潜在源贡献函数、浓度加权轨迹等模型可掌握污染来源空间分布及传输贡献,光化学损耗估算方法可减小高活性VOCs的解析误差,为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精准的VOCs污染来源信息。研究显示,在PMF模型广泛应用于大气VOCs来源解析的背景下,开展量化VOCs污染本地生成及区域传输贡献、准确估算VOCs损耗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解析 受体模型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急性期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叶睿曦 蔡林君 +3 位作者 孔雪莹 李劲梅 周东 洪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1-339,共9页
目的 探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急性期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60例抗NMDAR脑炎患者,根据急性期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轻症组(mRS≤3分,25例)和重... 目的 探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急性期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60例抗NMDAR脑炎患者,根据急性期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轻症组(mRS≤3分,25例)和重症组(mRS> 3分,35例),根据我院治疗1个月后mRS评分分为短期预后良好组(mRS≤3分,32例)和短期预后不良组(mRS> 3分,2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抗NMDAR脑炎患者急性期病情严重及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存在意识障碍(OR=8.975,95%CI:2.048~39.327;P=0.004)及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OR=5.004,95%CI:1.138~22.011,P=0.033)是抗NMDAR脑炎急性期病情严重的危险因素,高血清IgE水平是其急性期病情较轻的保护因素(OR=0.994,95%CI:0.989~0.999;P=0.026);女性(OR=4.380,95%CI:1.205~15.929;P=0.025)、存在意识障碍(OR=5.493,95%CI:1.535~19.657;P=0.009)及高NPAR(OR=2.949,95%CI:1.010~8.612;P=0.048)是抗NMDAR脑炎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存在意识障碍、低血清IgE水平及高NPAR是抗NMDAR脑炎患者急性期病情严重的危险因素,女性、存在意识障碍及高NPAR是其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NPAR是潜在的评估抗NMDAR脑炎患者急性期严重程度及预测其短期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健康状况指标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嘌呤能受体P2X7R的痛风性关节炎病理研究
17
作者 王寅峰 刘泽宇 +3 位作者 殷晓阳 鲁程锦 林志健 张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7,共8页
目的 观察冰水泳浴对痛风大鼠模型病理变化的影响并探究其中P2X7R的调控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NORM)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包括痛风对照(GC)组、冰水泳浴(IWS)组和亮蓝G(BBG,P2X7R拮抗剂)组。实验组大鼠通过尿酸酶抑制法联合Coderr... 目的 观察冰水泳浴对痛风大鼠模型病理变化的影响并探究其中P2X7R的调控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NORM)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包括痛风对照(GC)组、冰水泳浴(IWS)组和亮蓝G(BBG,P2X7R拮抗剂)组。实验组大鼠通过尿酸酶抑制法联合Coderre法塑造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冰水泳浴组大鼠在Coderre法造模后的0 h和12 h,分别于深约0.5 m的冰水混合物中进行5 min的耐力游泳,BBG组则在造模后立即腹腔注射BBG溶液1次。公式计算踝关节肿胀指数;尿酸酶法检测大鼠血清尿酸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踝关节和滑膜组织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滑膜组织中P2X7R和NLRP3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及踝关节肿胀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滑膜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浸润。与痛风对照组相比,冰水泳浴组踝关节肿胀指数在12 h显著升高(P<0.05),血清IL-1β、IL-6和TNF-α含量(P<0.01)及滑膜组织中P2X7R、NLRP3蛋白量均有显著表达(P<0.05);病理结果显示软骨表面破损,滑膜组织出现严重增生与糜烂,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聚集。BBG组大鼠滑膜组织的P2X7R、NLRP3蛋白表达与病理损伤较痛风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而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冰水泳浴模拟的寒冷刺激和剧烈运动可加重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关节局部P2X7R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痛风性关节炎 嘌呤能受体P2X7R 冰水泳浴 痛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荥阳市耕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妍 赵新雷 +1 位作者 冯雪珍 郭亚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0-343,共14页
耕地质量关系着人民生活,而重金属是影响耕地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中国耕地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对耕地的重金属调查分析迫在眉睫。但仅简单地对重金属含量水平及来源类型进行判断已不足以为区域土壤重金属... 耕地质量关系着人民生活,而重金属是影响耕地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中国耕地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对耕地的重金属调查分析迫在眉睫。但仅简单地对重金属含量水平及来源类型进行判断已不足以为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支持,而通过对各类污染源贡献率的定量计算,不仅可以明确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同时可判别污染源类别及来源,从而识别优先控制的污染元素,为重金属污染精准管控提供关键信息。本文采集河南荥阳市耕地表层土壤样品(0~20cm),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发射光谱法(ICP-MS/OE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及离子选择电极法(IES)对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进行测试和p H分析;利用多元统计、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受体模型探讨研究区8种重金属污染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利用富集因子和地累积指数开展土壤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整体偏高。除Cr外,其他元素为郑州市土壤背景值的1.04~1.40倍,其中Cd的累积效应较明显。(2)研究区重金属高值区主要分布于荥阳市城区周边。(3)基于富集因子法、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APCS-MLR源解析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主要有三个来源:自然源对Ni、As、Cu、Cr的贡献率分别为98%、94%、80%及63%;工业源对Cd的贡献率为78%;其他源则主要是农业化肥源、燃煤源的混合源,对Cr、Pb、Hg的贡献率分别为37%、35%及33%。(4)地累积指数表明,研究区各重金属以无污染为主,而Cd超标率最高,其中度、中-重度污染、重度污染样点数分别为19个、5个及3个,并存在1个极重度污染样点。综上,Cd在研究区耕地中富集较明显,为潜在的主要污染元素;工业源、自然源、农业化肥源及燃煤源是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表明人类活动已对研究区耕地产生影响,需采取措施避免该影响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重金属 来源解析 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受体模型 风险评价 荥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ER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减少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璇 叶剑 刘玮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69-1377,共9页
目的探究在氧诱导下的新生小鼠视网膜缺血模型(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中,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减少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42只新生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常... 目的探究在氧诱导下的新生小鼠视网膜缺血模型(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中,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减少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42只新生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n=11)、OIR组(n=11)、G-1(GPER激动剂)组(n=10)和溶剂对照组(n=10)。出生后17 d(P17)时,眼球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常氧对照组小鼠GPER在视网膜分布情况。G-1组和溶剂对照组在P12~P15时分别腹腔注射给予G-1[50μg/(kg·d)]或玉米油溶剂,P17时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标志物(IB4)、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 fibri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GFAP、炎症因子TNF-α、IGF-1、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GPER存在于小鼠视网膜全层,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共染。与常氧对照组相比,OIR组小鼠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与无血管区,且GPER、VEGFA和GFAP表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G-1组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减少,VEGFA、GFAP、TNF-α、IGF-1、IL1-β蛋白表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ER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减少VEGFA、炎症因子释放,减少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氧诱导下的新生小鼠视网膜缺血模型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因子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模型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96
20
作者 戴树桂 朱坦 白志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2-257,共6页
综述用于大气颗粒物研究的受体模型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对受体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特点,常用受体模型的技术内容,受体模型在城区尺度、区域尺度和全球尺度颗粒物源解析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详细阐述。介绍了受体模型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提... 综述用于大气颗粒物研究的受体模型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对受体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特点,常用受体模型的技术内容,受体模型在城区尺度、区域尺度和全球尺度颗粒物源解析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详细阐述。介绍了受体模型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提出当前应开展的主要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颗粒物 解析 受体模型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