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肽对酒精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巍 韩思琪 +1 位作者 刘晓兰 许英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4-202,共9页
在细胞水平上探讨玉米肽对酒精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首先建立酒精损伤细胞模型,对玉米肽的作用剂量进行筛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法测定玉米肽预处理后PC12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 在细胞水平上探讨玉米肽对酒精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首先建立酒精损伤细胞模型,对玉米肽的作用剂量进行筛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法测定玉米肽预处理后PC12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突触后致密物质-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等指标。通过细胞存活率和形态变化,选择400 mmol/L为酒精损伤的最适浓度,确定玉米肽剂量低、中、高质量浓度为25、100、400μg/mL;实验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的玉米肽对酒精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都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氧化应激指标发现玉米肽可提高酒精损伤PC12细胞中GSH和SOD含量、抑制MDA的生成;炎症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肽可降低酒精损伤PC12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抑制乙醇导致的NF-κB含量升高;对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测定表明玉米肽还可提高酒精损伤细胞中NGF和BDNF的含量;此外玉米肽还可以增加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PSD-95和GAP-43的含量,但对SYN无改善作用。总体来看,玉米肽对酒精损伤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为多种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酒精损伤 pc12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长期作用对μ-中国仓鼠卵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与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势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陆久怡 叶菜英 +3 位作者 杨惠芬 武文君 刘丽云 张德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 从基因水平入手,筛选 DAMGO长期作用后μ-中国仓鼠卵细胞 (μ- CHO)差异表达的基因,初步研究阿片类药物与 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势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μ受体特异性激动剂 DAMGO长期( 72 h)作用于μ- CHO细胞,模拟耐受成瘾。... 目的 从基因水平入手,筛选 DAMGO长期作用后μ-中国仓鼠卵细胞 (μ- CHO)差异表达的基因,初步研究阿片类药物与 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势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μ受体特异性激动剂 DAMGO长期( 72 h)作用于μ- CHO细胞,模拟耐受成瘾。利用差异显示 PCR、克隆、 Northern印迹分析等找出表达水平有改变的基因,测序,并与 NIH Blast数据库中序列比对。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线粒体膜电势测定等方法,观察吗啡短期与长期作用 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的变化。结果其中一条基因在用 DAMGO长期刺激μ- CHO细胞后基因水平出现上调,并与大鼠线粒体膜上 H+ /磷酸基同向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同源性很高。线粒体膜电势测定发现,用 10- 6~ 10- 4 mol/L吗啡短时间( 2 h)作用 PC12细胞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势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长时间( 12~ 60 h)作用后,膜电势出现从部分丧失、完全丧失到逐步恢复的现象,上述现象均能被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阻断。结论 初步提示阿片类药物长期作用含有阿片受体的细胞后,可导致细胞线粒体功能改变,推测阿片类药物可能影响细胞线粒体电子转移、 ATP合成过程,此过程可能与阿片类药物长期激活阿片受体导致的成瘾、耐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耐受 差示pcR 线粒体膜电势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林志宏 严永清 +2 位作者 朱丹妮 余伯阳 王秋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含DSS脑脊液(CSF-DSS)与含DSS人工脑脊液(ACSF-DSS),应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比色法测定细...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含DSS脑脊液(CSF-DSS)与含DSS人工脑脊液(ACSF-DSS),应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10μmol/L Aβ25-35可显著降低PC12细胞活力及CAT活性;5 mg/L ACSF-DSS和0.93 g/kg-0.5%、1.86 g/kg-1.0%CSF-DSS均可显著提高细胞活力与CAT活性。结论:DSS可能通过提高CAT活性而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Β-淀粉样蛋白 pc12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配伍抗PC12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后自噬性损伤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丁煌 李静娴 +5 位作者 唐标 刘晓丹 李玲 唐映红 邓常清 黄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5-243,共9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配伍对PC12细胞氧糖剥夺后再复糖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细胞自噬性损伤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以PC12细胞建立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分别设立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配伍对PC12细胞氧糖剥夺后再复糖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细胞自噬性损伤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以PC12细胞建立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分别设立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不同剂量,药物干预细胞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自噬体评价药物对细胞自噬性损伤的作用,并计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以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的IC_(50)为1个剂量单位,按Isobologram法分别设立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不同比例(1∶2、1∶1、2∶1)的配伍,研究药物对细胞自噬的影响,计算各比例配伍的IC_(50),采用Isobologram及95%可信区间和相互作用指数γ分析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配伍抑制自噬的相互作用性质。在此基础上,以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的IC_(50)剂量进行1∶1配伍,以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自噬体数量及p62蛋白表达评价药物配伍对细胞损伤和细胞自噬的影响。结果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抑制自噬的IC_(50)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27.22±0.614)mg·L^(-1)[25.96,29.03]、(13.68±1.334)mg·L^(-1)[10.27,16.95]。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在1∶1配伍时呈现协同增效作用,而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在1∶2和2∶1配伍时,呈拮抗作用。以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的IC_(50)剂量进行1∶1配伍验证,结果显示单用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以及配伍均能增强细胞存活率,减轻LDH漏出,减少自噬体数量和LC3-Ⅱ蛋白数量,增加p62蛋白表达,且配伍组效应强于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单用组。析因设计实验分析表明,以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的IC_(50)剂量进行1∶1配伍时,对细胞存活、LDH漏出及自噬体形成均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在缺糖缺氧2h再复糖复氧24 h,细胞出现过度自噬和细胞损伤,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以IC_(50)剂量进行1∶1配伍时,对细胞自噬性损伤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人参皂苷RG1 配伍 pc12细胞 细胞自噬 Isobologram分析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人参皂苷Rg1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晓春 朱元贵 +3 位作者 陈丽敏 方芳 周宜灿 赵朝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人参皂苷Rg1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DNA凝胶电泳观察DNA的断裂情况 ,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 ,West ernblotting检测胞浆细胞色素C和活化型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 3P2 0 水平。结...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人参皂苷Rg1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DNA凝胶电泳观察DNA的断裂情况 ,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 ,West ernblotting检测胞浆细胞色素C和活化型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 3P2 0 水平。结果 一氧化氮供体SNAP(5 0 0μmol·L-1)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 ,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胞浆细胞色素C水平增加及caspase 3得到激活 ;预先经过 5 0、10和 2 0 μmol·L-1等浓度人参皂苷Rg1处理后 ,SNA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明显减少 ,同时明显减弱SNAP对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胞浆细胞色素C水平及cas pase 3激活的影响。 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抑制一氧化氮诱导PC12细胞凋亡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稳定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减少线粒体细胞色素C向胞浆释放及抑制cas 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一氧化氮诱导 pc12细胞凋亡 抑制作用 作用机制 抗神经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鱼藤酮和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铭维 顾平 +2 位作者 刘力 王彦永 崔冬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ves,EGB)对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PC12细胞的鱼藤酮和1 甲基4 苯基吡啶离子(MPP+)损伤的模型。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EL...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ves,EGB)对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PC12细胞的鱼藤酮和1 甲基4 苯基吡啶离子(MPP+)损伤的模型。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胞外多巴胺(DA)水平。结果:同毒物组比较,EGB在0.35、0.70、1.40 mg/ml浓度下能减轻MPP+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在1.40 mg/ml浓度下能减轻鱼藤酮引起的损伤,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增高胞外DA水平:2 mmol/L MPP+和10μmol/L鱼藤酮作用下胞外DA分别为(6.875±0.201)和(5.321±0.167) ng/ml,而1.40 mg/ml EGB分别与2 mmol/L MPP+ 或10 μmol/L 鱼藤酮共同作用, DA 升高至( 7. 595±0. 139 ) ng/ml (P< 0. 05 )和(6.917±0.201) ng/ml(P<0.01)。结论:EGB对鱼藤酮和MPP+体外诱导PC12 细胞的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EGB MPP^+ 损伤 保护作用 DA 银杏叶提取物 鱼藤酮 浓度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12细胞氧糖剥夺模型细胞自噬与损伤的关系及黄芪甲苷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小平 李静娴 +4 位作者 杨筱倩 丁煌 唐标 刘晓丹 邓常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597-603,共7页
目的:研究PC12细胞OGD/R后自噬与损伤的经时性变化以及黄芪甲苷的干预效应。方法:探讨PC12细胞OGD/R后不同时间自噬的变化及与细胞损伤的关系,初步确定细胞发生自噬性损伤的时间点,再制作PC12细胞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研究黄芪甲苷抗... 目的:研究PC12细胞OGD/R后自噬与损伤的经时性变化以及黄芪甲苷的干预效应。方法:探讨PC12细胞OGD/R后不同时间自噬的变化及与细胞损伤的关系,初步确定细胞发生自噬性损伤的时间点,再制作PC12细胞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研究黄芪甲苷抗自噬性损伤的作用。结果:复糖复氧6~36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增加;用3-MA预处理后,可使复糖复氧6~12 h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增加,复糖复氧后24~36 h相反。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复糖复氧后6 h LC3、LC3-Ⅱ/LC3-Ⅰ比值增加,至24 h达高峰;p62蛋白表达随再复糖复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黄芪甲苷对OGD 2 h复糖复氧24 h的PC12细胞自噬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PC12在在OGD复糖复氧6~12 h,自噬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而在24~36 h后加重细胞损伤;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细胞过度自噬诱导的细胞损伤,从而发挥对受损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氧糖剥夺再复糖复氧 细胞自噬 细胞损伤 黄芪甲苷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硝普钠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吉海杰 周蕾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硝普钠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500μmol.L-1硝普钠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检测Bax和Bcl-2表达变...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硝普钠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500μmol.L-1硝普钠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检测Bax和Bcl-2表达变化。结果依达拉奉在25μmol.L-1能增加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活力,在75μmol.L-1其保护作用达到峰值,能明显改善细胞形态结构,减少早期凋亡细胞数目,升高细胞Bcl-2/Bax比值。结论依达拉奉对硝普钠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依达拉奉清除NO,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硝普钠 pc12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力智宝对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包金风 刘国卿 李子中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用 Na CN加缺糖造成的 PC1 2细胞缺血性损伤模型 ,研究脑力智宝含药血清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对所取含药血清时不同的给药次数、采血时间和含药血清加入量等实验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单次给药后 0 .5,1 ,2 ,3h所采集的含药血清不... 用 Na CN加缺糖造成的 PC1 2细胞缺血性损伤模型 ,研究脑力智宝含药血清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对所取含药血清时不同的给药次数、采血时间和含药血清加入量等实验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单次给药后 0 .5,1 ,2 ,3h所采集的含药血清不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而两次给药 (间隔 2 h)后 1 h、2 h的含药血清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每日两次给药连续 3.5d( 7次给药 )各时间点的含药血清均具有明显的细胞保护作用。血清加入量以 5%效果最好 ,大于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力智宝 pc12细胞 缺血性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抗多巴胺对PC1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晓春 朱元贵 +2 位作者 王小众 朱理安 黄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2-346,共5页
通过测定细胞的凋亡率 ,内源性NO的水平和iNOSmRNA的表达及半胱天冬酶 3的活性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抗多巴胺对PC12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可能机理 .结果表明多巴胺 (0 .15~ 0 .60mmol·L- 1)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 ,预先经过 10 μmol... 通过测定细胞的凋亡率 ,内源性NO的水平和iNOSmRNA的表达及半胱天冬酶 3的活性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抗多巴胺对PC12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可能机理 .结果表明多巴胺 (0 .15~ 0 .60mmol·L- 1)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 ,预先经过 10 μmol·L- 1Rg 1处理后 ,PC12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下降 (P <0 .0 0 1) ,同时NO2- 水平和iNOSmRNA表达水平及半胱天冬酶 3活力较单纯多巴胺处理组明显降低(P <0 .0 0 1) .结果提示 ,Rg1减少细胞内源性NO的生成及抑制半胱天冬酶 3的活化可能是Rg1对抗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重要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多巴胺 pc12 细胞凋亡 诱导作用 帕金森病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复聪对PC12细胞拟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血清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孟仁 徐惠媛 +1 位作者 郭赛珊 左萍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0期598-59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脑复聪颗粒对H2 O2 损伤的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 (PC12细胞 )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 ,分别灌胃脑复聪和蒸馏水后制备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加入不同血清孵育后 ,再加入不同浓度的超氧化合物H2 O2造成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脑复聪颗粒对H2 O2 损伤的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 (PC12细胞 )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 ,分别灌胃脑复聪和蒸馏水后制备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加入不同血清孵育后 ,再加入不同浓度的超氧化合物H2 O2造成拟缺血模型 ,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生存率。结果对受不同剂量H2 O2 损伤的PC12细胞 ,脑复聪含药血清可明显提高其生存率 (P <0 0 5— 0 0 1) ;加入脑复聪血清后的神经细胞可明显抵抗H2 O2 所致的损伤 ,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脑复聪颗粒对H2 O2 损伤的PC12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脑复聪 药物血清 pc12细胞 缺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与iNOS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静 唐二虎 +5 位作者 潘渊明 唐小卿 职君利 余惠旻 冯鉴强 陈培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且探讨其与iNOS关系。【方法】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间接免疫荧光FCM检测PC12细胞iNOS的表达。【结果】PC12细胞自然凋亡率为(...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且探讨其与iNOS关系。【方法】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间接免疫荧光FCM检测PC12细胞iNOS的表达。【结果】PC12细胞自然凋亡率为(1.5±0.1)%,0.5mmol·L-1MPP+作用24h后,PC12细胞凋亡率为(59.5±2.7)%;20μmol·L-1Cur和0.1mmol·L-1特异性iNOS抑制剂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PC12细胞作用24h后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但分别使0.5mmol·L-1MPP+处理组细胞凋亡率由(59.5±2.7)%下降到(15.9±5.3)%和(39.7±8.7)%(P<0.01);PC12细胞经0.5mmol·L-1MPP+处理24h后,其iNOS表达率由正常对照的(13.5±1.5)%增加到(71.9±4.0)%(P<0.01),加入20μmol·L-1Cur同时处理24h后,其iNOS蛋白表达率由(71.9±4.0)%下降到(40.0±3.0)%(P<0.01)。【结论】Cur可以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iNOS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凋亡 MPP^+ 保护作用 姜黄素 流式细胞术(FCM) INOS抑制剂 细胞凋亡率 间接免疫荧光 凋亡诱导作用 FCM检测 蛋白表达率 24h 碘化丙啶 细胞作用 正常对照 作用机制 氨基胍 特异性 高表达 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对6-羟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小南 汪雪兰 +3 位作者 何进 余剑平 王琴 陈汝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 6 羟多巴胺 (6 OHDA)诱导PC1 2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与烟碱受体的关系。方法 用 6 OHDA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 2细胞凋亡的细胞模型 ;用MTT、二乙酸荧光素活细胞染色、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糖凝胶电...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 6 羟多巴胺 (6 OHDA)诱导PC1 2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与烟碱受体的关系。方法 用 6 OHDA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 2细胞凋亡的细胞模型 ;用MTT、二乙酸荧光素活细胞染色、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PC1 2细胞的凋亡 ;用尼古丁及N型和M型受体拮抗剂预处理 ,观察尼古丁的拮抗作用及其与受体的关系。结果 尼古丁可明显拮抗 6 OHDA(50 μmol·L-1 )诱导PC1 2细胞凋亡 ,呈钟型浓度效应关系 ,1 0 μmol·L-1 尼古丁的拮抗作用最强。用 1 0 μmol·L-1 尼古丁预处理PC1 2细胞 2h可明显降低 6 OHDA诱导的细胞凋亡。用 1 0 μmol·L-1 六甲溴胺阻断烟碱受体 ,可取消尼古丁对 6 OHDA诱导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 ;但用阿托品阻断M型胆碱受体 ,对尼古丁的拮抗作用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尼古丁对 6 OHDA诱导的PC1 2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这种作用由烟碱受体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烟碱受体 羟基多巴胺类 细胞凋亡 pc12 6-羟多巴胺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基因修饰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居科 唐小卿 +3 位作者 潘渊明 冯鉴强 陈培熹 陈明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4-529,共6页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gene)修饰淋巴细胞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MTT法检测H2O2和多巴胺(dopamine,DA)对PC12细胞生长的抑制率,Hoechst染色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gene)修饰淋巴细胞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MTT法检测H2O2和多巴胺(dopamine,DA)对PC12细胞生长的抑制率,Hoechst染色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检测H2O2和DA对PC1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BDNF基因修饰的大鼠淋巴细胞的培养上清可降低H2O2和DA对PC12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并能抑制H2O2和DA诱导PC12细胞凋亡。【结论】BDNF基因修饰淋巴细胞的培养上清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淋巴细胞 BDNF基因 培养上清 保护作用 氧化应激损伤 DA H2O2 抑制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有效部位对MPP^+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芳 刘树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1-834,共4页
目的:对刺五加有效部位进行体外药效学评价。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LDH的漏出量以及SOD、MDA、NO、NOS的活性和含量。结果:刺五加有效部位可以发挥良好的神经元保护作用,能提高MPP... 目的:对刺五加有效部位进行体外药效学评价。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LDH的漏出量以及SOD、MDA、NO、NOS的活性和含量。结果:刺五加有效部位可以发挥良好的神经元保护作用,能提高MPP+损伤PC12细胞的存活率(P<0.01),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降低LDH的漏出量以及NO、NOS、MDA的含量和降低SOD活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五加有效部位对MPP+损伤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PC12细胞NO、NOS、MDA的含量和LDH的漏出量,引起胞内SOD的活性增强,从而降低细胞凋亡率,提高细胞存活率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有效部位 pc12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提取物对PC1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翟红莉 王辉 +3 位作者 张秀丽 蔡彩虹 梅文莉 戴好富 《热带生物学报》 2014年第1期78-83,共6页
通过建立H2O2介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漏出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GSH-Px)活性,评价高良姜提取物对H2O2介导的PC12细... 通过建立H2O2介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漏出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GSH-Px)活性,评价高良姜提取物对H2O2介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高良姜提取物能明显降低细胞内乳酸脱氢酶漏出率,降低细胞内MDA含量,提高SOD和GGSH-Px的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由此推断,高良姜提取物对H2O2介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神经保护作用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藤酮对PC12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威 宫萍 +5 位作者 常明 张瑜 张颖 王秋艳 胡轶虹 胡林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毒性作用的可能机制,为神经防护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0.5μmol.L-1鱼藤酮实验组,持续作用72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检测细胞凋亡;提取实验组和对... 目的:探讨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毒性作用的可能机制,为神经防护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0.5μmol.L-1鱼藤酮实验组,持续作用72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检测细胞凋亡;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总蛋白,应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系统(DIGE)获得差异蛋白点的表达信息;通过MALDI-TOF质谱鉴定差异蛋白点。结果:MTT法显示鱼藤酮实验组较正常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显示鱼藤酮实验组可见较多凋亡细胞,表现为核边集、核固缩、核碎裂等特征性凋亡改变,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IGE分析软件提示实验组点298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04),点447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09 5)。通过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为纽蛋白和线粒体顺乌头酸酶。结论:纽蛋白和线粒体顺乌头酸酶参与细胞损伤,可能成为神经防护药物作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鱼藤酮 蛋白质组学 细胞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留通减轻小鼠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晓燕 陈璐 +5 位作者 徐栋敏 王晓蓉 王艳芳 李成檀 魏尔清 张丽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280,共8页
目的:观察5-脂氧酶选择性抑制剂齐留通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以鱼藤酮预处理的小鼠小胶质BV2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PC12细胞,通过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分析PC12细胞损伤和活性变化,Hoechst/碘化丙啶荧光... 目的:观察5-脂氧酶选择性抑制剂齐留通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以鱼藤酮预处理的小鼠小胶质BV2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PC12细胞,通过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分析PC12细胞损伤和活性变化,Hoechst/碘化丙啶荧光双染检测PC12细胞死亡,并评估齐留通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细胞毒性的作用.结果:1、3、10 nmol/L鱼藤酮对PC12细胞无直接毒性,但是其预处理的BV2细胞条件培养液间接诱导PC12细胞形态改变、活性下降,LDH释放和细胞死亡明显增加;0.01、1μmol/L齐留通能有效减轻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细胞毒性作用.结论:5-脂氧酶抑制剂齐留通能减轻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神经毒性,提示5-脂氧酶通路在小胶质细胞炎症诱导的神经细胞死亡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抑制剂 治疗应用 羟基脲 类似物和衍生物 羟基脲 药理学 鱼藤酮 药理学 神经毒素类 pc12细胞 药物作用 齐留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素对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琴 姜新 +3 位作者 顾新霞 徐汉敏 葛晓群 陈顺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68-68,共1页
目的探讨虫草素(cordycepin,Cor)对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以1μmol·L-1鱼藤酮制备PD体外细胞模型,利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LDH释放率;Hoechst33258核染色法观察不同时间细胞凋亡形态;DNALad... 目的探讨虫草素(cordycepin,Cor)对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以1μmol·L-1鱼藤酮制备PD体外细胞模型,利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LDH释放率;Hoechst33258核染色法观察不同时间细胞凋亡形态;DNALadder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比率.结果①不同浓度的鱼藤酮作用不同时间均能明显降低PC12细胞存活率(P〈0.001),1μmol·L^-1时效果最为显著;②10^-6~10^-2μmol·L^-1虫草素对正常PC12细胞的增殖没有抑制作用(P〉0.05),且24h内能够促进PC12细胞的增殖(P〈0.05,P〈0.01).但1~102μmol·L^-1虫草素能够抑制PC12细胞的增殖(P〈0.05,P〈0.01,P〈0.01).③将0.4,2.0,8.0pmol·L^-1虫草素分别与鱼藤酮同时给药,作用24h,48h,72h后均能使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P〈0.05);LDH释放率显著降低(P〈0.05);核染色中细胞核出现致密蓝色亮点的细胞明显减少;虫草素和鱼藤酮同时作用48h后,DNA片段化现象减少或消失,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总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结论虫草素能抑制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鱼藤酮 pc12 细胞凋亡 PD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皮素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45-2045,共1页
关键词 保护作用研究 H2O2 pc12细胞 细胞损伤 橙皮素 细胞凋亡 试剂盒检测 脂质过氧化产物 活性氧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