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增韧剂增韧PC/PBT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姚君 薛东升 +1 位作者 顾春辉 杨蓓蓓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研究了3种增韧剂PTW、AX8900、PT862对PC/PBT合金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并对PC/PBT合金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增韧剂的加入,改善了两相间的相容性,提高了PC/PBT(30/70)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当其质量分数达到15%时,合... 研究了3种增韧剂PTW、AX8900、PT862对PC/PBT合金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并对PC/PBT合金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增韧剂的加入,改善了两相间的相容性,提高了PC/PBT(30/70)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当其质量分数达到15%时,合金材料发生脆韧转变,此时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为纯PC/PBT的10倍多;3种增韧剂中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GMA)含量越高,其增韧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碳酸酯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对PPC/聚苯醚羧酸酯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玉惠 刘彦 +2 位作者 薛巍 赵树录 丛广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6-48,共3页
由二氧化碳活化并与环氧丙烷共聚而成的脂肪族聚碳酸酯(PPC)是一类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高分子弹性体。研究它与其它高聚物的混容性及混容机制对于开拓这一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聚苯醚羧酸酯 混容性 P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PC复合物 被引量:1
3
作者 严淑芬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4,共1页
据“www.ptonline.com”报道,密苏里州堪萨斯城Poly Source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应用于电子领域中的新型无氯、无溴阻燃聚碳酸酯(PC)复合物Integra PC-50125 NX BK-4001UV。
关键词 复合物 阻燃pc INTEGRA 无卤 SOURCE 阻燃聚碳酸酯 .com pol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羧酸对耐高温PA10T结晶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曹民 叶淑娴 +6 位作者 王丰 龙健宇 文联磊 杨硕 董侠 刘洋 姜苏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146,共6页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是一款生物基耐高温聚酰胺材料,具有低吸水率、高耐热性、良好加工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LED照明、电子电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相关研究发现,聚合过程中未加入添加剂(通常为小分子羧酸类)的PA10T树脂存在结晶...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是一款生物基耐高温聚酰胺材料,具有低吸水率、高耐热性、良好加工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LED照明、电子电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相关研究发现,聚合过程中未加入添加剂(通常为小分子羧酸类)的PA10T树脂存在结晶温度低、结晶速率慢的问题,影响其在LED多模穴快速成型中的应用,而小分子羧酸添加剂的含量对PA10T树脂结晶性能的影响的相关研究甚少。以癸二胺和对苯二甲酸(PTA)为单体,去离子水环境中,合成了PA10T并研究了挤出造粒过程中四类常见的小分子羧酸如苯甲酸(BA)、硬脂酸(SA)、乙酸、环己甲酸作为添加剂及其含量对PA10T结晶温度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结果显示,当BA用量(PTA物质的量的百分数)从1%增加到5%时,PA10T的结晶温度从274℃增加到283℃,结晶峰宽从14.6℃下降到9.2℃,说明结晶速率增大。在3%的小分子羧酸添加量的条件下,SA对PA10T结晶速率的提升效果最大,结晶峰宽为11.4℃。同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测试结果显示含5%BA添加剂的PA10T样品中,游离的PTA对PA10T的结晶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对苯二甲酸 小分子羧酸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抗水解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宝华 丁慧鸽 +1 位作者 周明波 胡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12-315,共4页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处于玻璃化温度以上的潮湿环境中时 ,由于其自有端羧基催化的酸性水解过程具有自加速的特点 ,造成材料力学性能急剧下降 .通过封闭PBT的端羧基 ,使端羧基浓度下降到 10meq/kg以下 ,并且添加抗水解稳定剂 ,消...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处于玻璃化温度以上的潮湿环境中时 ,由于其自有端羧基催化的酸性水解过程具有自加速的特点 ,造成材料力学性能急剧下降 .通过封闭PBT的端羧基 ,使端羧基浓度下降到 10meq/kg以下 ,并且添加抗水解稳定剂 ,消耗水解过程新生的端羧基 ,以减缓PBT的酸性水解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水解稳定剂 抗水解 端羧基浓度 断裂伸长率 水解稳定剂 PBT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光光度测定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段建平 吕生华 +2 位作者 高瑞军 李第 曹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91,93,共4页
采用KI-I2显色法,研究了含聚乙二醇支链型聚羧酸系减水剂(PC)的分光光度测定法,讨论了不同条件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以KI-I2溶液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537.5 nm,显色时间为120 min,PC工作曲线相关系数为0.9969;检测范围分别... 采用KI-I2显色法,研究了含聚乙二醇支链型聚羧酸系减水剂(PC)的分光光度测定法,讨论了不同条件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以KI-I2溶液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537.5 nm,显色时间为120 min,PC工作曲线相关系数为0.9969;检测范围分别为0.001~0.035 g/L;操作简单,适合于酸性条件下测定,水泥中常见盐类和离子对测定的干扰小。方法直接用于测定PC在水泥上的吸附等温线,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计 聚羧酸系减水剂 聚乙二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盐系水泥助磨剂的合成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昀 徐正华 +1 位作者 黄世伟 严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6,共4页
通过马来酸酐(MA)和聚乙二醇(PEG)酯化,再与丙烯酸缩聚的技术路线,研究水泥助磨剂的合成工艺及其助磨效果.结果表明:在n(MA)∶n(PEG)=1.4∶1.0、合成反应温度90℃、反应3 h、保温1 h、引发剂的质量为单体质量的2%时,合成的助磨剂助磨效... 通过马来酸酐(MA)和聚乙二醇(PEG)酯化,再与丙烯酸缩聚的技术路线,研究水泥助磨剂的合成工艺及其助磨效果.结果表明:在n(MA)∶n(PEG)=1.4∶1.0、合成反应温度90℃、反应3 h、保温1 h、引发剂的质量为单体质量的2%时,合成的助磨剂助磨效果最佳.在500 mm×500 mm实验磨、助磨剂掺量0.05%、粉磨时间36 min的条件下,水泥的0.08 mm方孔筛筛余降低74%,勃氏比表面积提高19.8%,水泥砂浆3 d抗压强度提高10.5%,28 d抗压强度提高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 助磨剂 聚乙二醇-马来酸酐 助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江元汝 薛震 何廷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69,共3页
采用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烯丙醇聚氧烷基醚三元共聚得到一种新型聚羧酸类减水剂.这种不通过酯化大单体直接共聚且不含酯基的聚羧酸减水剂同样具备较高的减水率和扩散性能.结果表明,该聚羧酸类减水剂对水泥具有高度的分散作用,当含... 采用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烯丙醇聚氧烷基醚三元共聚得到一种新型聚羧酸类减水剂.这种不通过酯化大单体直接共聚且不含酯基的聚羧酸减水剂同样具备较高的减水率和扩散性能.结果表明,该聚羧酸类减水剂对水泥具有高度的分散作用,当含固量30%、掺加量1%、水灰比为0.29时,净浆流动度可达270 mm.综合各项技术指标,通过混凝土性能实验表明这种减水剂的性能满足高效减水剂要求,且主要性能指标优于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减水剂 聚羧酸 三元共聚 减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MAA-AM型聚羧酸类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龙小柱 李海洋 +3 位作者 龙钰 王利军 袁刚 唐动成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9-663,共5页
以自制的甲基丙烯酸混合酯、甲基丙烯酸及丙烯酰胺为单体合成新型聚羧酸类减水剂-AE-MAA-AM聚合物。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n(酯化大单体)∶n(甲基丙烯酸)∶n(丙烯酰胺)=5∶2∶2,引发剂用量为1%(以各单体的总质量计),... 以自制的甲基丙烯酸混合酯、甲基丙烯酸及丙烯酰胺为单体合成新型聚羧酸类减水剂-AE-MAA-AM聚合物。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n(酯化大单体)∶n(甲基丙烯酸)∶n(丙烯酰胺)=5∶2∶2,引发剂用量为1%(以各单体的总质量计),聚合温度为85℃,聚合时间为3.5 h,n(聚乙二醇)∶n(葡萄糖)=7∶3。根据相关测定标准对AE-MAA-AM减水剂进行性能测试,得到:水泥净浆流动度达到275 mm,减水率达到20.21%;并利用IR和核磁表征产物官能团结构及分子结构,证明了聚合物中羧基、酰胺基、羟基等官能团的存在,即合成减水剂所含官能团与目标产物一致;由于在分子中引入了价格低廉的葡萄糖,其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性价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 大单体 净浆流动度 酰胺结构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苏 富尔康 +1 位作者 李曼 涂旭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9-92,共4页
为适应混凝土高性能化的发展需要,混凝土外加剂的高性能化也成为必然。研究了高性能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条件对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合成反应条件。甲基丙烯酸甲酯掺量在8%左右,甲基丙烯磺酸钠掺量为2%-3%,引... 为适应混凝土高性能化的发展需要,混凝土外加剂的高性能化也成为必然。研究了高性能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条件对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合成反应条件。甲基丙烯酸甲酯掺量在8%左右,甲基丙烯磺酸钠掺量为2%-3%,引发剂掺量为6%,反应温度在70℃,反应时间为6h时,制备出了缓释性能较好的高性能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掺人该种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水泥试样,水泥水化温度峰值有明显的降低,峰值也有推迟现象。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掺人该种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水泥水化产物形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 缓释 聚羧酸减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特征共聚羧酸类超塑化剂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左彦峰 王栋民 +6 位作者 熊卫锋 张守祺 王振华 许乐萌 聂锋 于涛 王英伟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9-52,共4页
采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具有不同侧链聚合度、不同分子量、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羧基/侧链比的共聚羧酸类超塑化剂,并对其减水率、坍落度保持能力、凝结时间、引气能力和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进而得知各个结构特征对以上性能的影... 采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具有不同侧链聚合度、不同分子量、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羧基/侧链比的共聚羧酸类超塑化剂,并对其减水率、坍落度保持能力、凝结时间、引气能力和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进而得知各个结构特征对以上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羧酸 超塑化剂 化学结构 新拌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塑化剂对新拌水泥浆体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左彦峰 隋同波 王栋民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9期38-40,共3页
 应用回转粘度计测定不同转速下未掺超塑化剂水泥浆体、掺萘系超塑化剂(UNF-5)和掺聚羧酸系超塑化剂(COPOCA202)浆体的流变参数,对比三者的回滞曲线,并计算了剪切速率上升和下降时各个浆体的屈服应力和粘度。相同水灰比下,各个试样剪...  应用回转粘度计测定不同转速下未掺超塑化剂水泥浆体、掺萘系超塑化剂(UNF-5)和掺聚羧酸系超塑化剂(COPOCA202)浆体的流变参数,对比三者的回滞曲线,并计算了剪切速率上升和下降时各个浆体的屈服应力和粘度。相同水灰比下,各个试样剪切应力、粘度、回滞圈面积以及上升和下降阶段屈服应力由大到小排列如下:空白>UNF-5>COPOCA202;剪力作用下,各试样屈服应力均有所下降,空白和UNF-5试样粘度下降而COPOCA202粘度几乎未变。根据水泥颗粒的特征,认为新拌水泥浆体的结构为由不同大小和刚度的絮凝单元连接成的一个整体结构。本文采用该认识对以上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拌水泥浆体 絮凝结构 流变 超塑化剂 聚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共聚物侧链结构对水泥分散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肖雪清 黄雪红 胡玉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5-828,共4页
通过“分子设计”,研制出一类带有不同侧链的聚醚基团,羧酸基团的聚羧酸共聚物减水剂,着重讨论了侧链长度对分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聚羧酸共聚物中不同侧链的比例使其具有最佳的分散性。本实验合成的聚乙二醇侧链分子量... 通过“分子设计”,研制出一类带有不同侧链的聚醚基团,羧酸基团的聚羧酸共聚物减水剂,着重讨论了侧链长度对分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聚羧酸共聚物中不同侧链的比例使其具有最佳的分散性。本实验合成的聚乙二醇侧链分子量为600∶400=1∶1(摩尔比)时,聚羧酸共聚物的分散效果最好,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及分散力最佳,分别为289 mm和1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侧链 聚羧酸共聚物 减水剂 分散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聚丙烯对聚丙烯/极性聚合物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志领 杨风珍 +2 位作者 翟创彦 杨晓静 申世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7-20,共4页
探讨了一种全新方法制备的羧基化聚丙烯 (EPP)在聚丙烯 /聚酰胺 (PP/PA6) ,聚丙烯 /聚乙烯醇 (PP/PVA)共混物制备过程中的增容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EPP的加入 ,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 ;扫描电镜及偏光显微形态分析表明 ,EPP改善了... 探讨了一种全新方法制备的羧基化聚丙烯 (EPP)在聚丙烯 /聚酰胺 (PP/PA6) ,聚丙烯 /聚乙烯醇 (PP/PVA)共混物制备过程中的增容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EPP的加入 ,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 ;扫描电镜及偏光显微形态分析表明 ,EPP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 ,是一种性能优良、价廉、易得且环境友好的偶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 聚丙烯 聚酰胺6 聚乙烯醇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盐封端聚氧乙烯醚及其聚合物阻碳酸钙垢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符嫦娥 张晓 +1 位作者 向奇志 周钰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50,共6页
采用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O)为原料制备了大分子单体羧酸盐封端聚氧乙烯醚(APEC)并与小分子单体丙烯酸(AA)聚合生成聚合物阻垢剂AA/APEC。通过静态阻垢实验确定了聚合反应单体最佳质量比为m(APEC)∶m(AA)=1∶4,合成的阻垢剂AA/APEC在20 ... 采用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O)为原料制备了大分子单体羧酸盐封端聚氧乙烯醚(APEC)并与小分子单体丙烯酸(AA)聚合生成聚合物阻垢剂AA/APEC。通过静态阻垢实验确定了聚合反应单体最佳质量比为m(APEC)∶m(AA)=1∶4,合成的阻垢剂AA/APEC在20 mg/L时阻碳酸钙垢率为91.2%,与有磷阻垢剂PBTC阻碳酸钙垢性能相当,但优于市场其他阻垢剂阻碳酸钙能力,且聚合物AA/APEC只含碳、氢、氧、钠元素,无氮、磷污染,可以充当循环水用环保型阻碳酸钙垢阻垢剂。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表明:羧基是影响聚合物AA/APEC阻止碳酸钙垢形成的主要因素,而乙烯氧基的亲水性则是阻止碳酸钙垢沉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羧酸封端聚氧乙烯醚 碳酸钙 循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P(St-co-AA)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闫共芹 官建国 甘治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225,共4页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表面含有羧基的亚微米级聚(苯乙烯-共-丙烯酸)(P(S t-co-AA))微球。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呈现明显的单分散性。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验证了微球表面含有羧基,且表面羧基含量可以通过...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表面含有羧基的亚微米级聚(苯乙烯-共-丙烯酸)(P(S t-co-AA))微球。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呈现明显的单分散性。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验证了微球表面含有羧基,且表面羧基含量可以通过聚合时加入单体的量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性 聚(苯乙烯-共-丙烯酸)微球 表面羧基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用三元复合羧酸镧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于静 李敏贤 张宁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93,共6页
以月桂酸、十四烷二酸、柠檬酸和硝酸镧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复合羧酸镧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法及转矩流变仪法对聚氯乙烯(PVC)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热稳定性测试,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了复合羧酸镧及其组成对PVC的热稳定机理。结果表明... 以月桂酸、十四烷二酸、柠檬酸和硝酸镧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复合羧酸镧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法及转矩流变仪法对聚氯乙烯(PVC)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热稳定性测试,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了复合羧酸镧及其组成对PVC的热稳定机理。结果表明,复合羧酸镧对PVC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且与辅助热稳定剂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其对PVC静态热稳定性可达47min,动态热稳定性可达2340s;复合热稳定剂在与PVC共同受热的过程中,镧离子的配位作用是减缓PVC热降解的主要因素,同时还伴有羧酸盐吸收HCl的作用;月桂酸镧的前期热稳定性较好,而十四烷二酸镧和柠檬酸镧的长期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 热稳定剂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侧基聚芳醚砜醚酮酮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光亮 廖贵红 +1 位作者 吴方娟 宋才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5-299,共5页
以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偏苯三酸酐酰氯(TMAC)为单体通过Friedel-Crafts亲电反应合成了主链芳环上带有羧基侧基的聚芳醚砜醚酮酮(PESEKK-A)树脂。采用^1H NMR、FT-IR测试技术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PESEKK-A... 以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偏苯三酸酐酰氯(TMAC)为单体通过Friedel-Crafts亲电反应合成了主链芳环上带有羧基侧基的聚芳醚砜醚酮酮(PESEKK-A)树脂。采用^1H NMR、FT-IR测试技术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PESEKK-A树脂只溶解于少数几种溶剂如H2SO4(98%)、二氯乙酸、三氟乙酸中,表现出良好的耐溶剂和耐腐蚀性能。对Cu^2+、Ag^+、Cd^2+离子进行了树脂的负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羧基钠盐PESEKK-Na的负载性能远远优于PESEKK-A。PESEKK-Na负载Cu^2+、Ag^+、Cd^2+的最佳pH值分别为4.7、4.5和5.7,最大负载量分别为1.030、0.8153和0.5586mmol/g。PESEKK-Na对Cu^2+的2h负载量可达48h负载量的80.4%。在1mol/L HCl中,90%的负载量在1h被解吸。在12~45℃范围内,负载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45℃时达1.049mmol/g。树脂回收再生后负载性能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砜醚酮酮 羧基侧基 合成 表征 离子交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含萘可交联聚芳醚酮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红 张海博 姜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63-2566,共4页
以4,4'-二羟基苯基正戊酸和4,4'-二氟二苯酮为原料,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采用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侧基含羧基的聚芳醚酮均聚物,进一步与1-萘酚和2-萘酚接枝制备新型含萘可交联聚芳醚酮.用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示差... 以4,4'-二羟基苯基正戊酸和4,4'-二氟二苯酮为原料,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采用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侧基含羧基的聚芳醚酮均聚物,进一步与1-萘酚和2-萘酚接枝制备新型含萘可交联聚芳醚酮.用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A)表征其结构和性能,含萘聚芳醚酮在常用有机溶剂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DMSO,四氢呋喃(THF)中有良好的溶解性,并具有很好的成膜性.DSC测试结果显示,在170℃热处理2 h的交联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40℃.TGA数据显示接枝后的聚合物的5%热失重温度提高40~50℃,证明其发生交联反应.结果表明,新型含萘可交联聚芳醚酮具有热固性树脂的耐溶剂和耐高温特性,进一步拓宽了聚芳醚酮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酮 羧基 萘酚 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有机锡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被引量:8
20
作者 粟颖 吴茂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用烘箱变色法研究了羧酸二烷基锡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能随分子中与羧酸根羰基C原子相连基团的吸电子性的增强而提高;羧酸二烷基锡是通过其羧酸根羰基C原子和(或)二烷基锡离子作为亲电中心与PVC发生亲电反... 用烘箱变色法研究了羧酸二烷基锡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能随分子中与羧酸根羰基C原子相连基团的吸电子性的增强而提高;羧酸二烷基锡是通过其羧酸根羰基C原子和(或)二烷基锡离子作为亲电中心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产生热稳定作用的;Frye和Horst所提出的传统热稳定剂作用机理不适用于羧酸二烷基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羧酸有机锡 热稳定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