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剂及其含量对PC/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龙仕杰 王敦 +2 位作者 刘钟馨 刘佳 周治君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8,共6页
基于最佳配比为7∶3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探究了3种增强剂(碳纳米管CNT、ABS高胶粉和玻璃纤维GF)在不同含量下,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增强剂均能提升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提升效果存在... 基于最佳配比为7∶3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探究了3种增强剂(碳纳米管CNT、ABS高胶粉和玻璃纤维GF)在不同含量下,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增强剂均能提升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提升效果存在差异。当碳纳米管的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流动性能均得到提高,其拉伸强度为74.4 MPa、熔体流动速率为13.1 cm^(3)/10 min;当玻璃纤维的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热力学性能均达到最大,其拉伸强度为80.6 MPa、热变形温度为128.2℃,与纯PC/ABS合金相比,分别提高了59.5%、8.1%;添加ABS高胶粉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和流动性,当其含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15.1 kJ/m^(2),熔体流动速率为21.9 cm^(3)/10 min,与纯PC/ABS合金相比,分别提升了25.6%、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合金 玻璃纤维 碳纳米管 高胶粉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EVA共混体系在加工过程中的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印 廖永霞 +1 位作者 尹波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1-204,208,共5页
通过转矩流变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 R)等手段研究了不同聚碳酸酯(PC)/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体系在加工过程中的大分子反应,考察了有机金属催化剂(氧化二丁基锡DBTO)含量和反应时间对共混体系的影响。... 通过转矩流变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 R)等手段研究了不同聚碳酸酯(PC)/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体系在加工过程中的大分子反应,考察了有机金属催化剂(氧化二丁基锡DBTO)含量和反应时间对共混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PC和EVA可以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发生大分子反应,在界面原位形成接枝或交联的PC-EVA共聚物,催化剂用量增大、反应时间延长易生成共交联的PC-EVA共聚物,但混合时间过长,体系的断链加剧,所生成产物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体系 酯交换反应 原位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PC/EVA共混体系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新民 李劲 石晓欣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4年第4期7-10,共4页
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增容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讨论了EVA,PC对HDPE/PC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C用量的增加,HDPE/PC共混合金的熔体流动速率减小,缺口冲击强度增大,拉伸强度增大,维卡软化点变... 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增容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讨论了EVA,PC对HDPE/PC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C用量的增加,HDPE/PC共混合金的熔体流动速率减小,缺口冲击强度增大,拉伸强度增大,维卡软化点变化不大。EVA能够改善合金体系的加工流动性,却明显降低了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聚碳酸酯 HDPE pc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 共混合金 性能 相容剂 流动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S共混合金的配比与性能 被引量:29
4
作者 曹民干 浦鸿汀 李颖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C/ABS共混物样品,测定了不同配比PC/ABS共混物样品的熔体指数、断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硬度、维卡软化点、吸水率、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ABS的加入能改善熔体流动... 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C/ABS共混物样品,测定了不同配比PC/ABS共混物样品的熔体指数、断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硬度、维卡软化点、吸水率、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ABS的加入能改善熔体流动性,降低成型加工温度;(2)弯曲强度随ABS含量的递增而下降,断裂伸长率在ABS占50%(质量分数)为转折点,硬度变化不明显;(3)热性能有所下降,但和其它综合性能的提高相比是较小的;综合研究结果认为50%ABS,50%PC共混物的总体性能较好,此时抗冲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ABS树脂 共混 配比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容剂对PC/PLA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单铮铮 董旭 +1 位作者 潘肇琦 杲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99,共4页
研究了不同相容剂对聚碳酸酯/聚乳酸(PC/PLA)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找出了增容效果明显的相容剂EMG,并进一步研究了EMG对PC/PLA共混体系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EMG的加入,促使共混体系中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下降,PLA... 研究了不同相容剂对聚碳酸酯/聚乳酸(PC/PLA)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找出了增容效果明显的相容剂EMG,并进一步研究了EMG对PC/PLA共混体系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EMG的加入,促使共混体系中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下降,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一步提高,增强了两相间的界面黏结作用,改善了PC/PLA之间的相容性;EMG的加入,提高了PC/PL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当相容剂质量分数为9%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乳酸 共混改性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LDPE-EVA复合材料及其发泡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建 罗学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834-1839,共6页
研究了天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木质素与LDPE-EVA的共混性能及进一步制备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共混物SEM图表明,在增容剂LDPE-g-MAH的作用下,木质素均匀地分散于LDPE-EVA基体中,并明显形成了一定的过渡层;DSC曲线分析表明,木质素/LDPE-EVA... 研究了天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木质素与LDPE-EVA的共混性能及进一步制备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共混物SEM图表明,在增容剂LDPE-g-MAH的作用下,木质素均匀地分散于LDPE-EVA基体中,并明显形成了一定的过渡层;DSC曲线分析表明,木质素/LDPE-EVA共混物有且只有一个介于两者吸热峰之间的吸热峰,进一步说明了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综合看来,10份LDPE-g-MAH增容20份含量的木质素与100份55/45的LDPE-EVA配以0.5份交联剂在130℃下混合具有较好的共混性能。同时,采用模塑发泡能得到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较好形貌的木质素/LDPE-EVA发泡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LDPE-eva 共混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E/PC共混体系的增容剂分子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8
7
作者 杨鸣波 郑学晶 +1 位作者 李忠明 冯建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3-59,共7页
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 (HDPE) /聚碳酸酯 (PC)共混体系的增容剂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技术。采用了低密度聚乙烯 (LDPE)在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 (BPO)存在下与二烯丙基双酚A(DABPA)在二甲苯中进行溶液接枝共聚反应的工艺。通过重量法和X 射线光... 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 (HDPE) /聚碳酸酯 (PC)共混体系的增容剂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技术。采用了低密度聚乙烯 (LDPE)在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 (BPO)存在下与二烯丙基双酚A(DABPA)在二甲苯中进行溶液接枝共聚反应的工艺。通过重量法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证实了接枝共聚物 (LDPE g DABPA)的存在。研究了引发剂BPO用量、单体DABPA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确定了合成LDPE g DABPA最佳接枝率的工艺条件。采用红外光谱研究增容的共混体系证明 ,LDPE g DABPA与PC之间的确存在强的相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体系 增容剂 分子设计 聚乙烯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M/EVA共混物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何军坡 黄秀云 +1 位作者 胡企中 杨思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480-1484,共5页
用力学测试、扫描电镜(SEM)、热分析(DSC)等手段研究了聚甲醛(POM)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物(POM/EVA)的力学性能及其微观形态;用聚甲醛与马来酸二丁酯(DBM)的接枝物(POM-g-DB... 用力学测试、扫描电镜(SEM)、热分析(DSC)等手段研究了聚甲醛(POM)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物(POM/EVA)的力学性能及其微观形态;用聚甲醛与马来酸二丁酯(DBM)的接枝物(POM-g-DBM)作相容剂,能改变共混物两相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SEM观察表明接枝物的加入改变了POM/EVA共混物的断裂方式、微观形态及结晶性能,对其热性能影响不大;通过改变POM/EVA的配比、接枝物的用量及分子量等,筛选出共混物制备的最佳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乙烯 醋酸乙烯酯 共混物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PC/PE共混物的形态 被引量:9
9
作者 郑国强 杨伟 +4 位作者 杨鸣波 黄鹂 李尉 刘春太 申长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3-196,共4页
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气体辅助注射成型(GA IM)PC/PE共混物制品相形态的观察,发现作为分散相PC的形变规律与在常规注射成型(C IM)制品中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在形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气体穿透对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制品形态的形成和形态分... 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气体辅助注射成型(GA IM)PC/PE共混物制品相形态的观察,发现作为分散相PC的形变规律与在常规注射成型(C IM)制品中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在形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气体穿透对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制品形态的形成和形态分布影响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PE共混物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 形态 气体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BT共混体系的研究 Ⅰ.PC、PBT熔融共混时的酯交换反应 被引量:14
10
作者 熊文 周达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36-240,共5页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PC、PBT熔融共混时的酯交换反应,发现PBT中残余的Ti催化剂会对酯交换反应起催化作用。通过加入能和Ti催化剂络合的添加剂,可以控制酯交换程度,这为控制PC/PBT合金...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PC、PBT熔融共混时的酯交换反应,发现PBT中残余的Ti催化剂会对酯交换反应起催化作用。通过加入能和Ti催化剂络合的添加剂,可以控制酯交换程度,这为控制PC/PBT合金的性能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 PBT 共混 酯交换反应 pc/PBT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EVA共混物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宏放 王连合 +1 位作者 于旻 莫志深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PEO以分散相形式存在于PEO/EVA共混物中,且具有部分相容性。X-射线衍射谱表明EVA含有较强的PE衍射峰;PEO/EVA共混物既表现出PE的衍射峰也含有PEO的晶面反射。随着PEO的Mn的增加,PEO/EVA的... PEO以分散相形式存在于PEO/EVA共混物中,且具有部分相容性。X-射线衍射谱表明EVA含有较强的PE衍射峰;PEO/EVA共混物既表现出PE的衍射峰也含有PEO的晶面反射。随着PEO的Mn的增加,PEO/EVA的Wc、x增大且于时获得最大值:PE0/EVA的Wc、x值比纯PEO的Wc、x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O/eva 共混物 结构 部分相容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C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军 黄锐 魏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166,共6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合金材料是综合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对其结晶行为的研究,可为设计,调节及控制材料的性能提供理论基础。评述了近年来 PET/PC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研究的最新工作和理论进展,包括PET/PC共混体系酯交...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合金材料是综合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对其结晶行为的研究,可为设计,调节及控制材料的性能提供理论基础。评述了近年来 PET/PC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研究的最新工作和理论进展,包括PET/PC共混体系酯交换、相容性及结晶性的关系,退火对 PET/PC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的影响,第三组分对PET/PC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的影响,PET/PC共混体系结晶动力学以及 PET/PC共混体系高压结晶行为的研究。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pc共混体 结晶行为 酯交换反应 相容性 共混改性法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工程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EVA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霞 冯钠 陈荣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6-119,共4页
研究了PLA/EVA及PLA/EVA/PE-PA-GMA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EVA14-2对PLA有一定的增韧作用,PE-PA-GMA使PLA/EVA/PE-PA-GMA体系的韧性有较明显提高,对80/20的PLA/EVA体系来说,加入5份PE-PA-GMA效果最好。
关键词 PLA eva 共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BT共混体系的研究(Ⅱ)PC、PBT熔融共混时的相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文 马跃敏 周达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40-344,共5页
采用DSC测定了一系列PC/PBT熔融共混物的Tg,结果显示PC、PBT是部分相容的两相体系,PC、PBT之间的酯交换反应有利于相容性的提高。通过对PC、PBT两相中各组分表观质量分数的计算,发现PC溶于PBT的能力... 采用DSC测定了一系列PC/PBT熔融共混物的Tg,结果显示PC、PBT是部分相容的两相体系,PC、PBT之间的酯交换反应有利于相容性的提高。通过对PC、PBT两相中各组分表观质量分数的计算,发现PC溶于PBT的能力要比PBT溶于PC的能力大。通过对PC、PBT相互作用参数χ12的计算,发现在所研究的范围内(PC含量为30~70%)PC、PBT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χ12略大于其临界相互作用参数(χ12)c,表明PC、PBT在熔融共混时会发生相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 PBT 相容性 共混体系 熔融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复合微粒增韧增强PC/ABS合金 被引量:12
15
作者 毋伟 查留锋 +3 位作者 曾晓飞 陈建峰 王文一 王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0-223,共4页
经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双单体聚合包覆的纳米碳酸钙形成了核壳结构增韧复合微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二次挤出法制备出PC/ABS/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表明:添加适量纳米CaCO3... 经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双单体聚合包覆的纳米碳酸钙形成了核壳结构增韧复合微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二次挤出法制备出PC/ABS/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表明:添加适量纳米CaCO3复合微粒,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得到提高。纳米CaCO3复合微粒具有无机纳米颗粒和弹性体双重协同增韧的作用,其表面的聚合物分子链与基体树脂起到嵌段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 pc/ABS合金 力学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C的结晶行为和物理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红革 盛京 赵树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6-219,共4页
研究了PP/PC不同共混比对PP结晶行为、共混物物理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以PP-g-M AH为增容剂、PF为增容助剂对共混物的增容效果。对比了单双螺杆挤出两种共混方式对共混物物理性能和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C的加入使PP球晶细化、结晶度降... 研究了PP/PC不同共混比对PP结晶行为、共混物物理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以PP-g-M AH为增容剂、PF为增容助剂对共混物的增容效果。对比了单双螺杆挤出两种共混方式对共混物物理性能和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C的加入使PP球晶细化、结晶度降低、结晶不完善,共混物强度提高,韧性下降。加入PP-g-M AH可同时提高强度和韧性,再加入PF可使强度进一步提高,但韧性变差。PP/PP-g-M AH/PC的Tg与Tm差值比PP/PC的差值缩小了2.9℃,说明PP-g-M AH的确起到增容作用。运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碳酸酯 共混 结晶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EVA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旻 杨连军 +1 位作者 古利新 李三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2-34,共3页
本文通过DSC、WAXD、偏光显微镜、DMA等方法,对LDPE/EVA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VA可使LDPE的熔融峰温提高15℃。并在LDPE结晶过程中起稀释剂作用。LDPE/EVA共混体系为非晶相相容。
关键词 共混物 结晶 聚乙烯 e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容剂对HDPE/PC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鸣波 郑学晶 +1 位作者 李忠明 冯建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系统研究了增容剂(LDPE-g-DABPA)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形态及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热性能、流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增容剂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在HDPE/PC/LDPE-g-DABPA为85/15/16时,体系拉伸强度没有变化,而冲击... 系统研究了增容剂(LDPE-g-DABPA)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形态及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热性能、流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增容剂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在HDPE/PC/LDPE-g-DABPA为85/15/16时,体系拉伸强度没有变化,而冲击强度由未增容的13.86 kJ/m增加到55.31 kJ/m,提高了3倍,MFR由1.65 g/10 min增加到2.16 g/10 min。用裂纹扩展功(G_(1C))评价LDPE-g-DABPA的增容效果,结果表明,体系的G_(1C)由增容前的0.0955 J增加到0.2025 J,说明LDPE-g-DABPA有良好的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pc共混物 增容剂 裂纹扩展功 评价 聚乙烯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ET/PE-g-MAH三元共混物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席世平 冯意韧 +1 位作者 刘翅 刘振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4-96,共3页
用DSC、PLM和SEM研究了PEgMAH对PC/PET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晶性、结晶形态及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EgMAH可以改善体系的相容性,提高PET的结晶能力和速率,改善PC、PET间的相互分布,... 用DSC、PLM和SEM研究了PEgMAH对PC/PET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晶性、结晶形态及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EgMAH可以改善体系的相容性,提高PET的结晶能力和速率,改善PC、PET间的相互分布,且随含量的增加而程度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物 结晶形态 相形态 pc PET PE-G-MA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S/SBS-g-DABPA共混体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立明 方少明 +3 位作者 高丽君 刘东亮 赵成忠 陈小红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5-27,共3页
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与二烯丙基双酚A(DABPA)反应制得SBS-g-DABPA,将其用于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的增容改性。探讨了SBS-g-DABPA接枝率的影响因素及SBS-g-DABPA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 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与二烯丙基双酚A(DABPA)反应制得SBS-g-DABPA,将其用于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的增容改性。探讨了SBS-g-DABPA接枝率的影响因素及SBS-g-DABPA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S-g-DABPA对PC/ABS合金具有明显的增容作用,当SBS-g-DABPA接枝率为14%、用量为3%时,PC/ABS/SBS-g-DABPA共混体系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共混体系 增容剂 接枝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