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固体分散剂制样的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测定PC/ABS共混物比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袁丽凤 罗川 +3 位作者 徐善浩 张樱 丁明政 林振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9-773,共5页
建立了以二氧化硅为分散剂制样的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共混物比例的分析方法。将样品冷冻破碎成粉末后,以二氧化硅为固体分散剂与样品混合后进样,在600℃裂解温度下裂解得到相应的... 建立了以二氧化硅为分散剂制样的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共混物比例的分析方法。将样品冷冻破碎成粉末后,以二氧化硅为固体分散剂与样品混合后进样,在600℃裂解温度下裂解得到相应的裂解色谱图,选择PC/ABS共混物裂解色谱图上ABS的特征裂解产物——苯乙烯为定量峰,计算PC/ABS共混物中ABS的质量分数,再进一步推算PC的质量分数。以二氧化硅为固体分散剂制备系列已知含量的PC/ABS分散体,以ABS含量为横坐标,对应的苯乙烯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ABS在分散体中含量在0.06~20 g/kg(对应PC∶ABS=99.7∶0.30~0∶100)范围内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4,以5倍信噪比(S/N=5)计算得到ABS的检出限为0.06 g/kg(对应的PC∶ABS比例为99.7∶0.30)。采用该方法对已知混合比例的PC/ABS样品进行测定,所得结果的回收率为95.3%~103%,相对标准偏差(RSDs,n=3)为1.1%~3.8%。该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适用于PC/ABS共混物全范围比例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pc/abs共混物比例 固体分散剂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S共混物的仪表冲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斌华 郭刚 +1 位作者 于杰 涂铭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42,共4页
介绍系列PC/ABS共混物的仪表冲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不同缺口形式下PC/ABS共混物冲击断裂过程中的裂纹萌生功和扩展功随共混物组成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萌生功的变化比扩展功的变化更趋平缓;裂纹萌生功在冲击功中所占比例受温... 介绍系列PC/ABS共混物的仪表冲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不同缺口形式下PC/ABS共混物冲击断裂过程中的裂纹萌生功和扩展功随共混物组成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萌生功的变化比扩展功的变化更趋平缓;裂纹萌生功在冲击功中所占比例受温度影响较大,较高温度(19℃)下萌生功所占比例比较低温度(2℃)下小;不同温度下所测得的系列PC/ABS共混物的临界裂纹扩展力G_(IC)值随共混物组成变化均有一极大值,但不同温度下G_(IC)值的极大值点所对应的共混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 abs 仪表冲击试验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S共混物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素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6-71,共6页
研究了PC/ABS共混物的抗冲击样条的切片形态和取向程度。结果表明:共混物中接技橡胶粒子是包藏在SAN相中的。PC/ABS=25/75时,PC为分散相并呈粒状沿注射方向拉长。PC/ABS=75/25时,ABS为分散相并沿注射方向呈纤维状和层状。PC/ABS=50/50时... 研究了PC/ABS共混物的抗冲击样条的切片形态和取向程度。结果表明:共混物中接技橡胶粒子是包藏在SAN相中的。PC/ABS=25/75时,PC为分散相并呈粒状沿注射方向拉长。PC/ABS=75/25时,ABS为分散相并沿注射方向呈纤维状和层状。PC/ABS=50/50时,PC和ABS都为连续相且沿注射方向呈层状排列。原料对共混物形态和取向有影响,其中以ABS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abs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PC/ABS共混物
4
作者 严淑芬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8,共1页
据“Plastics Technology,2005,51(10):31”报道,拜尔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无卤阻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UL94(厚度1.5mm)垂直燃烧为V-0级,拜尔公司产的该PC/ABS共混物牌号为FR3000BBS08,是一... 据“Plastics Technology,2005,51(10):31”报道,拜尔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无卤阻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UL94(厚度1.5mm)垂直燃烧为V-0级,拜尔公司产的该PC/ABS共混物牌号为FR3000BBS08,是一种非增强级料。用该共混物成型时无结垢及其渗气量比非阻燃级PC/ABS大。拜尔公司说牌号FR3000BBS08共混物在低温和高温都保持好的力学性能。在冲击应力作用下它的UL746B相对热指数(最高长期使用温度)约75℃,无冲击应力作用下它的UL746B相对热指数约85℃。在20℃时用该共混物制备的自动取款机现金盒通过了坠落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 无卤阻燃 Technology 丁二烯-苯乙烯 阻燃聚碳酸酯 拜尔公司 应力作用 自动取款机 垂直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的新型PC/ABS共混物
5
作者 严淑芬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28,共1页
据“www.ptonline.com”报道,Penn Berwyn Oftrinseo汽车集团开发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树脂系列共混物Pulse XT,与市场上的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密度相比,有10%的优势.Pulse XT树... 据“www.ptonline.com”报道,Penn Berwyn Oftrinseo汽车集团开发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树脂系列共混物Pulse XT,与市场上的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密度相比,有10%的优势.Pulse XT树脂共混物的目的是提供轻量级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汽车用 PULSE .com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石墨填充PC/ABS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毅 洪若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膨化石墨(EG)作为导电填充物,加入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碳酸酯(PC)/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共混物,研究了EG以及破碎后的膨化石墨(TEG)的添加量对PC/ABS共混物的形貌、电阻率、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以及热稳定... 以膨化石墨(EG)作为导电填充物,加入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碳酸酯(PC)/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共混物,研究了EG以及破碎后的膨化石墨(TEG)的添加量对PC/ABS共混物的形貌、电阻率、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G经过研磨、超声破碎后颗粒更小,在基体中分布得更均匀,与基体的相容性更好。TEG对PC/ABS共混物的导电能力、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的提升更加明显,添加了TEG的PC/ABS共混物的热稳定性得到了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石墨 pc/abs 形貌分析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S共混物的PGC-MS定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萧达辉 刘莹峰 +4 位作者 岳大磊 吴惠勤 翟翠萍 周明辉 郑建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518,共4页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PGC-MS)对制备的一系列已知配比的PC/ABS共混物进行分析。实验比较了650、750℃裂解温度下共混物的裂解质谱总离子流图,选择PC/ABS共混物的快速鉴定的裂解温度为750℃;通过对已知PC/ABS配比的共混物的...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PGC-MS)对制备的一系列已知配比的PC/ABS共混物进行分析。实验比较了650、750℃裂解温度下共混物的裂解质谱总离子流图,选择PC/ABS共混物的快速鉴定的裂解温度为750℃;通过对已知PC/ABS配比的共混物的特征裂解碎片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当共混物中ABS和PC的质量比不大于20∶100时,特征裂解碎片苯乙烯与苯酚的峰面积之比与共混物中ABS/PC的配比呈线性关系,该现象可作为PC/ABS共混物定量分析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PC共混物的转矩及毛细管流变行为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新亮 晋刚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6,80,共4页
采用转矩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研究共混物组成对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转矩流变仪中,平衡温度随着转速提高而增大,平衡转矩会在某一转速下达到峰值。两种测试... 采用转矩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研究共混物组成对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转矩流变仪中,平衡温度随着转速提高而增大,平衡转矩会在某一转速下达到峰值。两种测试方法得到的流变数据基本一致,共混物熔体呈现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特性。随着PC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表观黏度逐渐增大,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表现为负偏差,黏流活化能则表现出正负偏差,说明ABS与PC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 毛细管流变 转矩流变 流变行为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sAN对ABS/PVC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申屠宝卿 解孝林 蔡启振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4,共4页
本文研究了ABS/PVC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并讨论了相容剂α-SAN对ABS/PVC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性能 abs树脂 聚氯乙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SK/ABS共混物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曲敏杰 蹇锡高 +1 位作者 兰建武 何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2-24,共3页
以溶液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醚砜酮(PPESK)/ABS共混物,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在实验条件下,PPESK/ABS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其熔体粘度随ABS含量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 以溶液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醚砜酮(PPESK)/ABS共混物,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在实验条件下,PPESK/ABS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其熔体粘度随ABS含量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ABS的加入有利于改善PPESK的加工流动性及制品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ESK/abs 流变性 聚醚砜酮 溶液沉淀 二氮杂萘 联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亚克力人造石废粉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煦 孙杰 +2 位作者 李珊珊 马立波 龚方红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29,共5页
将亚克力人造石废粉作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ABS/亚克力人造石废粉共混物。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TGA)、维卡软化温度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SEM)等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冲击断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相容剂SM... 将亚克力人造石废粉作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ABS/亚克力人造石废粉共混物。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TGA)、维卡软化温度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SEM)等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冲击断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相容剂SMA能够有效地增加ABS与亚克力人造石废粉间的相容性,进而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亚克力人造石废粉能有效提高共混物的热稳定性,并且,随着废粉含量的增加,ABS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和维卡耐热软化温度逐渐提高。当废粉含量为20%时,ABS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和维卡耐热温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6.6、418.6和104.6℃,与纯ABS相比,分别提高了6.3、9.7和8.4℃。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共混物的TG曲线和DTG曲线均向高温区偏移,热分解残留物质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 亚克力人造石废粉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S共混合金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伟 俞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3,共4页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中丙烯腈(AN)、顺丁橡胶(PB)含量变化对聚碳酸酯(PC)/ABS合金相容性的影响,并且通过计算合金体系中两组分的相互作用参数X12对PC/ABS合金的相...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中丙烯腈(AN)、顺丁橡胶(PB)含量变化对聚碳酸酯(PC)/ABS合金相容性的影响,并且通过计算合金体系中两组分的相互作用参数X12对PC/ABS合金的相容性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结果表明,当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中AN质量分数为24%左右时,X12值最低,合金相容性最好;此时合金中分散相尺寸仅为0.5μm左右,且ABS均匀分布于PC基体中,ABS中PB含量变化对合金相容性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相容性 聚合相互作用参数 pc/abs合金 合金 扫描电子显微镜 差示扫描量热仪 相互作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LDPE共混物熔体的毛细管流变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铁钧 郝文涛 +2 位作者 丁运生 王煦漫 冯建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43,共5页
制备了ABS/LDPE共混物并研究了其毛细管流变性能,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ABS/LDPE的微观相作用。
关键词 低密度 聚乙烯 毛细管 流变性能 abs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ABS/PC共混物
14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47,共1页
ABS材料生产商ELIX Polymers推出新一代ABS/PC共混物ELIX Ultra HH 4115HI,为汽车轻量化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作为汽车内饰零件的材料,可让汽车大幅减重汽车行业对减重的研究带来了一种趋势:用ABS/PC共混物替代PC/ABS零件,尤其是... ABS材料生产商ELIX Polymers推出新一代ABS/PC共混物ELIX Ultra HH 4115HI,为汽车轻量化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作为汽车内饰零件的材料,可让汽车大幅减重汽车行业对减重的研究带来了一种趋势:用ABS/PC共混物替代PC/ABS零件,尤其是内饰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pc POLYMERS abs材料 汽车轻量化 pc/abs 汽车内饰 汽车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C/ABS共混物的制备方法
15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7-77,共1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将PC55%~80%(质量分数,下同)、ABS10%~30%、磷酸酯阻燃剂5%~20%、反应性树脂5%~30%、交联剂0.3%~10%、抗滴落剂0.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将PC55%~80%(质量分数,下同)、ABS10%~30%、磷酸酯阻燃剂5%~20%、反应性树脂5%~30%、交联剂0.3%~10%、抗滴落剂0.1%~2%加入高速混合机中,在室温下以500~1000r/min的转速混合10~40min,在220~230℃下挤出、冷却、干燥、切粒,得到PC/ABS共混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 制备方法 高速合机 磷酸酯阻燃剂 聚碳酸酯 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PS、PP/PE共混物的声发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林忠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5-69,共5页
报道了ABS、PS、PP/PE 共混物的声发射研究。探讨了热处理和温度骤变对ABS和PS声发射的影响,考察了PP/PE不同共混比的声发射和断裂行为,并且用电镜分析了共混物的取向结构和断面形态。结果表明,声发射与材料内... 报道了ABS、PS、PP/PE 共混物的声发射研究。探讨了热处理和温度骤变对ABS和PS声发射的影响,考察了PP/PE不同共混比的声发射和断裂行为,并且用电镜分析了共混物的取向结构和断面形态。结果表明,声发射与材料内应力的大小关系密切,提出了可以用声发射技术来评价塑料的成型条件的观点,揭示了PP/PE共混材料单轴拉伸断裂主要是由分子链高度取向所形成的纤维断裂和滑移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 PS PP PE 声发射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er供应回收料生产的PC/ABS共混物
17
作者 唐伟家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121,共1页
德国Bayer Material Science公司向市场供应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回收再生共混物,产品商品名为Levblend,原料是该公司位于Uerdingen和Antwerp两个工厂用过的废塑料。产品能保证连续供应,避免回收... 德国Bayer Material Science公司向市场供应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回收再生共混物,产品商品名为Levblend,原料是该公司位于Uerdingen和Antwerp两个工厂用过的废塑料。产品能保证连续供应,避免回收再生料不稳定带来的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供应 pc/abs 回收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生产 回收再生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增容PA6/ABS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18
作者 郭建兵 严伟 +2 位作者 秦舒浩 于杰 罗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8,共4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研究了共混工艺对PA6/ABS共混物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ABS为基体时,加入增容剂SMA后,PA6分散相尺寸变小且均匀地分散于ABS中,显著改善了共混物的冲击、拉伸性能;当以ABS为基体、PA6...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研究了共混工艺对PA6/ABS共混物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ABS为基体时,加入增容剂SMA后,PA6分散相尺寸变小且均匀地分散于ABS中,显著改善了共混物的冲击、拉伸性能;当以ABS为基体、PA6为分散相时,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强烈地受共混工艺的影响,SMA先与ABS共混,再与PA6共混,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最小,力学性能最好;当以PA6为基体、ABS为分散相时,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基本不受共混工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结构 增容 PA6 a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级ABS/SBS共混物制备
19
作者 李青山 尹名东 张冬琴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9-21,共3页
本文研究了注射级ABS/SBS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分析了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SBS是ABS的良好增韧剂,随SBS含量增加,共混物的粘度减少,拉伸强度降低,而韧性明显增加。当SBS含量为10%时脆点降至—38℃,此时共混物具有均匀的... 本文研究了注射级ABS/SBS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分析了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SBS是ABS的良好增韧剂,随SBS含量增加,共混物的粘度减少,拉伸强度降低,而韧性明显增加。当SBS含量为10%时脆点降至—38℃,此时共混物具有均匀的微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树脂 SBS树脂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与ABS共混物
20
作者 傅永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6-38,共3页
一、前言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是美国Celanese公司在1967年开发研究的,1970年首先工业化。1971年继Celanese公司之后,美国Eastman公司、General Electric公司、德国BASF公司等相继投产。它与PET一起作为热塑性聚酯,已发展成为继聚... 一、前言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是美国Celanese公司在1967年开发研究的,1970年首先工业化。1971年继Celanese公司之后,美国Eastman公司、General Electric公司、德国BASF公司等相继投产。它与PET一起作为热塑性聚酯,已发展成为继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改性聚苯醚之后的第五大工程塑料。PBT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耐溶剂、焊锡及化学药品性能好,还具有较高的长期使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 abs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