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新5因子模型 被引量:79
1
作者 肖春玲 范宏振 +4 位作者 崔界峰 杨贵刚 宋崇升 谭淑平 邹义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4-266,共3页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是用于评定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由Kay等[1]编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PANSS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0余年,但包含的因子和条目数仍观点各异[2]。何燕玲等[3]在200...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是用于评定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由Kay等[1]编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PANSS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0余年,但包含的因子和条目数仍观点各异[2]。何燕玲等[3]在2000年建立了PANSS中文版常模和探索性5因子模型(30个条目),其认为模型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因子模型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优化 因子分析 心理测量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5参数模型的等值修正求取算法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立国 颜洪正 刘宝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67-72,共6页
利用光伏电池生产厂家提供的标准测试条件下开路点、短路点和最大功率点的实测数据,形成含光生电流、二极管理想因子、等效串联电阻、等效并联电阻的非线性方程组,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求解。针对求解时二极管理想因子初值的选取不当导... 利用光伏电池生产厂家提供的标准测试条件下开路点、短路点和最大功率点的实测数据,形成含光生电流、二极管理想因子、等效串联电阻、等效并联电阻的非线性方程组,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求解。针对求解时二极管理想因子初值的选取不当导致其他模型参数的计算结果出现参数漂移问题,提出一种等值修正计算方法,通过消去二极管理想因子后建立了等值方程式,给出了相应的迭代参量修正策略。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不再由人根据经验选定二极管理想因子值,求解过程中没有忽略等效的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迭代修正策略保证了通过少量迭代即可得到精确的模型参数。结合MSX60光伏组件实际实验数据的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5参数模型 参数计算 牛顿-拉夫逊法 二极管理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斯特对哮喘模型IL-5mRNA和IL-5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白建文 邓伟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MK)对哮喘小鼠IL-5mRNA、IL-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哮喘小鼠及孟鲁斯特治疗后哮喘小鼠骨髓细胞IL-5mRNA的表达及肺、骨髓、脾IL-5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孟鲁斯...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MK)对哮喘小鼠IL-5mRNA、IL-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哮喘小鼠及孟鲁斯特治疗后哮喘小鼠骨髓细胞IL-5mRNA的表达及肺、骨髓、脾IL-5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孟鲁斯特可显著减轻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细支气管痉挛、粘液分泌等;亦可减少骨髓IL-5mRNA阳性细胞数(P<0.02),并使骨髓、肺、脾IL-5蛋白表达下降。 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不仅使肺部炎症显著减轻,也抑制骨髓细胞表达IL-5mRNA、IL-5蛋白,提示白三烯可能通过调节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合成来应答过敏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斯特 哮喘 动物模型 白细胞介素-5 炎症 细胞因子 过敏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与自然流产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秦晓黎 刘晓瑞 +1 位作者 田福举 林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0-475,482,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 IF5A)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 IF5A-1和e IF5A-2在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正常生育力对照组小鼠子宫组织以及在自然流产和人工... 目的初步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 IF5A)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 IF5A-1和e IF5A-2在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正常生育力对照组小鼠子宫组织以及在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蜕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小鼠子宫组织及人蜕膜组织中e IF5A-1和e IF5A-2均有表达,但e IF5A-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 IF5A-2;流产组织标本中e IF5A-1、e IF5A-2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e IF5A表达下调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 自然流产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实验研究神经复元方治疗卒中后抑郁作用机制
5
作者 蔡丽 廖婧彤 +1 位作者 高晗 李文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探究神经复元方通过激活雄激素受体(AR)介导下游信号通路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的SD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出海马神经元,经过氧化氢溶液(H_(2)O_(2))处理得到损伤模型。对SD大鼠给予神经复元方...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探究神经复元方通过激活雄激素受体(AR)介导下游信号通路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的SD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出海马神经元,经过氧化氢溶液(H_(2)O_(2))处理得到损伤模型。对SD大鼠给予神经复元方灌胃处理,分离血清,获得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经不同处理后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4组磷酸化及非磷酸化AR蛋白情况;检测细胞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情况;经不同处理后利用RIP检测3组AR蛋白与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LncRNA GAS5)基因的互作关系。结果:AR、p-AR蛋白表达上,经含药血清处理的损伤模型组表达上升(P<0.05);BDNF、TrkB、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上,经AR激动剂和含药血清处理的损伤模型组显著上升(P<0.05),经AR抑制剂和含药血清处理的组显著下调(P<0.05)。AR蛋白与LncRNA GAS5存在互作。结论:神经复元方能修复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R介导LncRNA GAS5调控轴从而激活BDNF/TrkB/PI3K/AKT信号通路达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复元方 海马神经元 雄激素受体 卒中后抑郁 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 中药研究 信号通路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环境空气PM10和PM2.5污染特征与来源比较 被引量:104
6
作者 吴虹 张彩艳 +4 位作者 王静 宣肇菲 楚翠娟 冯银厂 徐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3-589,共7页
2011—2012年分别在青岛设6个和2个采样点采集PM10和PM2.5样品,分析二者质量浓度及颗粒物中多种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质量浓度,以研究PM10及PM2.5的污染特征.采用CMB-iteration模型估算法,确定一次源类及二次源类对PM10和PM... 2011—2012年分别在青岛设6个和2个采样点采集PM10和PM2.5样品,分析二者质量浓度及颗粒物中多种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质量浓度,以研究PM10及PM2.5的污染特征.采用CMB-iteration模型估算法,确定一次源类及二次源类对PM10和PM2.5的贡献,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PM10和PM2.5的污染源.结果表明:青岛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显著,表现为春、冬季高,夏、秋季低;Na、Mg、Al、Si、Ca和Fe元素主要富集在PM10中,SO42-、NO3-、EC和OC主要富集在PM2.5中;城市扬尘、煤烟尘、建筑水泥尘及海盐粒子等粗粒子在PM10中的分担率较PM2.5中的高,分担率分别为28.7%、17.2%、7.16%及4.47%;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机动车尾气尘及SOC(二次有机碳)等在PM2.5中的分担率较PM10中的高,分担率分别为19.3%、8.97%、13.7%及6.07%;由PM10与PM2.5化学组分的分歧系数可见,春、秋季PM10和PM2.5化学构成存在一定差异,而冬、夏季二者的化学构成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 5 源解析 CMB-iteration模型 富集因子 分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佐太在两种抑郁小鼠模型中的抗抑郁活性 被引量:8
7
作者 赵静 张明 +3 位作者 耿卢婧 李岑 杜玉枝 魏立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61-1467,共7页
目的通过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TST)、不可预测性慢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探索藏药佐太(硫化汞、硫磺等煅制品的混合物)的抗抑郁作用。方法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中,KM小鼠给予佐太14 d后,通过测定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开场实验(OFT)... 目的通过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TST)、不可预测性慢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探索藏药佐太(硫化汞、硫磺等煅制品的混合物)的抗抑郁作用。方法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中,KM小鼠给予佐太14 d后,通过测定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开场实验(OFT)、血清中皮质酮(CORT)变化,评价佐太的抗抑郁活性。构建CUMS模型KM小鼠,给予佐太42 d,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进一步评价佐太的抗抑郁作用。通过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结果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佐太在剂量为60.697、303.49 mg/kg时能显著降低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血清中CORT水平。CUMS模型实验中,与CUMS模型组相比,佐太在剂量为6.069 7、60.697、606.97 mg/kg时,均可显著提高受试小鼠的糖水偏好率、开场实验中的自主活动,同时可显著降低强迫游泳实验(CFST)中的不动时间,表明佐太能缓解慢性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另外,佐太在上述3个剂量下,可显著增加CUMS模型小鼠血清中NE和海马中BDNF的水平,并在剂量为6.069 7、60.697 mg/kg下,可显著增加CUMS模型小鼠血清中5-HT的水平。结论藏药佐太在行为绝望模型和CUMS模型小鼠中表现出一定的抗抑郁活性,可能是通过降低CORT,提高5-HT、NE、BDNF的水平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太 抗抑郁 悬尾实验 CUMS模型 皮质酮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脾益气中药对哮喘大鼠BALF中IL-5及GM-CSF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玲 朱晓明 +2 位作者 王磊 薛丹 魏庆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91-2292,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补脾益气中药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即: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卵蛋白、灭活百日咳杆菌疫苗和...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补脾益气中药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即: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卵蛋白、灭活百日咳杆菌疫苗和氢氧化铝干粉配制的溶液腹腔注射致敏以及卵蛋白雾化吸入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抗原液;中药组则胃饲补脾益气中药(加味玉屏风散)水溶液。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5及GM-CSF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IL-5及GM-CSF含量均显著增高(均P<0.05或P<0.01),尤其是IL-5增高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GM-CSF与IL-5、呈显著正相关(r1=0.519,r2=0.521,均P<0.05)。补脾益气中药能降低BAFL中IL-5及GM-CSF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IL-5、GM-CSF在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细胞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加速了哮喘非特异性气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GM-CSF与IL-5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可能对嗜酸粒细胞的聚集、迁移、活化和黏附有协同作用。补脾益气中药(加味玉屏风散)可以通过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来改善气道的炎症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脾益气中药 白细胞介素-5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哮喘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IE2基因荷瘤小鼠中ATF5功能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于淼 刘婷 +2 位作者 胡明 王斌 钱冬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71-75,共5页
利用转IE2基因小鼠荷瘤的方法,对肿瘤组织中ATF5转录激活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从而探究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蛋白IE86对ATF5功能的影响。通过鼠胶质瘤细胞GL261对转基因鼠进行荷瘤,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荷瘤鼠的... 利用转IE2基因小鼠荷瘤的方法,对肿瘤组织中ATF5转录激活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从而探究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蛋白IE86对ATF5功能的影响。通过鼠胶质瘤细胞GL261对转基因鼠进行荷瘤,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荷瘤鼠的肿瘤组织中转录因子ATF5的表达量进行检测。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荷瘤鼠肿瘤组织中转录因子ATF5的表达,结果显示,转IE2基因小鼠体内ATF5表达量较正常小鼠ATF5表达量高。ATF5在转IE2基因荷瘤鼠中呈现高表达状态,ATF5是一个与凋亡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在凋亡、分化及发育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IE86 鼠胶质瘤细胞 转录激活因子5(ATF5)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0
10
作者 董倩 董莹莹 +2 位作者 贾敏 王崴 马现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 5因子模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首发或者复发未治疗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0名和85名健康对照,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 5因子模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首发或者复发未治疗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0名和85名健康对照,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估2组的认知功能,PANSS量表5因子模型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患者组在MCCB测量的连线、符号编码、言语流畅、霍普金斯词语学习、空间广度、空间记忆、迷宫及情绪管理分测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01);患者组在MCCB评估的认知维度与PANSS 5因子模型的关联性分析中,认知损害因子与信息处理加工速度、言语学习、推理及问题解决、社会认知能力均呈负相关( P <0.050),而其他因子与MCCB评估的认知维度均无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其中信息处理加工速度受损程度更为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阴性症状是相互独立的症状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制定不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临床特征 panss5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症状特征与探究性眼球运动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景旭 唐宏宇 +1 位作者 韩永华 朱日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58-660,共3页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症状特征与探究性眼球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MODEL IV,日本提供)测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并对PANSS五因子(阳性因子、阴...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症状特征与探究性眼球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MODEL IV,日本提供)测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并对PANSS五因子(阳性因子、阴性因子、兴奋因子、抑郁因子、认知因子)、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与探究性眼球运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探究性眼球运动各指标评定结果均小于正常对照组(t=3.22-8.46,P<0.01)。认知探究分(CSS)、反应性探究分(RSS)与PANSS阴性症状呈负相关(均为r=-0.256,P=0.048),与PANSS认知因子呈负相关(r=-0.331、-0.427,P< 0.01)。结论:PANSS认知因子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探究性眼球运动障碍这一生物学标记的外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探究性眼球运动 病例对照研究 panss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屏障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进华 解正高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40-745,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ES)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屏障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TZ诱导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取36只造模成功后2周的糖尿病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ES 1.0μl组、ES 2.5μl组、E...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ES)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屏障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TZ诱导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取36只造模成功后2周的糖尿病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ES 1.0μl组、ES 2.5μl组、ES 5.0μl组、贝伐单抗2.5μl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只,并根据分组情况右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重组人ES和贝伐单抗。同时选取6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于玻璃体腔注药后4周,采集各组大鼠右眼视网膜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laudin-5、occludin、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均相继表现出多饮、多尿、多食等典型糖尿病表现,体质量明显下降,造模成功率为10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ES 2.5μl组、ES 5.0μl组、贝伐单抗2.5μl组、联合治疗组VCAM-1、ICAM-1、VEGF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下降,claudin-5、occludin的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S 1.0μl组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3±0.02,明显高于模型组的0.13±0.02,ES 1.0μl组ICAM-1、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3±0.01和0.57±0.00,明显低于模型组的0.81±0.01和0.8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ES给药剂量的增加,claudin-5和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VCAM-1、ICAM-1、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有下降趋势。结论重组人ES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炎性因子VCAM-1、ICAM-1的释放、抑制VEGF的表达从而减少视网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和occludin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模型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血-视网膜屏障 CLAUDIN-5 OCCLUDIN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