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对稀土元素铕的快速检测
1
作者 赵文浩 王蓉蓉 +2 位作者 何杨 何文涛 尚可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5-961,共7页
铕(Eu)作为地球储备较少的稀土元素之一,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一锅法合成了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并基于稀土元素铕离子对于荧光探针的特异性猝灭作用,建立了水环境中对稀土元素铕离子的快速检测。在最佳... 铕(Eu)作为地球储备较少的稀土元素之一,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一锅法合成了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并基于稀土元素铕离子对于荧光探针的特异性猝灭作用,建立了水环境中对稀土元素铕离子的快速检测。在最佳条件下,在49.97nmol·L^(-1)~1088.03nmol·L^(-1)的浓度的范围内,CdTe荧光探针猝灭强度与Eu^(3+)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6.47nmol·L^(-1),相关系数为0.9992。该方法对水环境中Eu^(3+)检测中回收率为108.2%~112.4%,具有响应速度快、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突出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稀土元素铕 荧光探针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贝 黄文辉 +3 位作者 敖卫华 闫德宇 许启鲁 滕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16-2926,共11页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及其顶底板炭质泥岩、粉砂岩、灰岩和黄铁矿脉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及富集成因。结果表明: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中稀...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及其顶底板炭质泥岩、粉砂岩、灰岩和黄铁矿脉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及富集成因。结果表明: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含量整体较低,剖面上太原组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大于山西组,平面上具有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煤中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黏土矿物中,黄铁矿脉中富集稀土元素,碳酸盐矿物和氧化物中稀土元素含量较低,相当部分的稀土元素赋存在有机质中。相关分析表明,稀土元素与Si,Al关系密切。研究认为,沁水盆地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受控于聚煤古环境,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具有一致性,成煤时期海水对泥炭沼泽的影响导致太原组煤中相对富集重稀土,但没有导致Ce的亏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赋存状态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材料稀土元素的X射线荧光分析文献评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祎亚 高新华 +2 位作者 王毅民 邓赛文 李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41-3352,共12页
稀土元素分析一直是无机分析化学的热门课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是一大难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白云鄂博多金属稀土矿物质组成的研究热潮和七、八十年代痕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热潮有力推动了我国地质材料稀土元素分析技术的... 稀土元素分析一直是无机分析化学的热门课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是一大难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白云鄂博多金属稀土矿物质组成的研究热潮和七、八十年代痕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热潮有力推动了我国地质材料稀土元素分析技术的发展。文章先从我国稀土元素分析专著、稀土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稀土元素分析评述论文等方面评介了我国稀土元素文献及稀土元素分析的基础条件概况。文章收集了国内1964年至2018年以来X射线荧光分析地质材料中稀土元素的部分文献,从矿石矿物中稀土元素和各类地质材料中的痕量稀土分析和矿石矿物中稀土元素的微区原位分析三方面对文献作了重点评介。简介了X射线荧光分析在早期稀土矿石矿物中稀土分量测定的历史贡献,最后讨论了X射线荧光在当今地质材料稀土元素分析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材料 稀土矿石 稀土精矿 稀土元素 X射线荧光 原位微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优化设计制备Y^(3+)/Dy^(3+)共掺Bi_2ZnB_2O_7新型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9
4
作者 石琳琳 孙佳石 +3 位作者 翟梓会 李香萍 张金苏 陈宝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10,共5页
为获得Bi2ZnB2O7:Y3+/Dy3+新型荧光粉材料的最强黄光发光强度,运用均匀设计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相结合法对Y3+/Dy3+最佳离子掺杂浓度进行优化研究,得到Y3+和Dy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4.498mol%和6.001mol%.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最... 为获得Bi2ZnB2O7:Y3+/Dy3+新型荧光粉材料的最强黄光发光强度,运用均匀设计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相结合法对Y3+/Dy3+最佳离子掺杂浓度进行优化研究,得到Y3+和Dy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4.498mol%和6.001mol%.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最优样品,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测定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Dy3+离子在Bi2ZnB2O7基质中的发光性质,研究发现:样品在452nm激发下,发射光谱主要由(460~500nm)蓝光发射、(550~610nm)黄光发射、(650~700nm)红光发射组成,分别对应于Dy3+的4F9/2→6H15/2、4F9/2→6H13/2及4F9/2→6H11/2跃迁;Bi2ZnB2O7基质为Dy3+提供了非中心对称的晶格格位;最优样品中Dy3+的荧光寿命为0.427ms,与相同浓度Dy3+单掺杂样品相比较可知引入Y3+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数学模型 稀土元素 发射光谱 荧光光谱 发光 试验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子的合成及其水溶液的荧光性质 被引量:3
5
作者 蒲陆梅 莫尊理 +2 位作者 高锦章 李俊 任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98-300,共3页
合成了以乙二胺为内核的0.5~4.0代聚酰胺-胺型 (PAMAM) 树枝状高分子。用元素分析、IR、1HNMR等实验技术对4.0代PAMAM树枝状高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PAMAM及其与稀土元素形成的特殊螯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荧光强度。结果显示,PAMA... 合成了以乙二胺为内核的0.5~4.0代聚酰胺-胺型 (PAMAM) 树枝状高分子。用元素分析、IR、1HNMR等实验技术对4.0代PAMAM树枝状高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PAMAM及其与稀土元素形成的特殊螯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荧光强度。结果显示,PAMAM树枝状高分子在稀土元素的荧光测定及分离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am 稀土 荧光 树枝状高分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Ⅰ-69杨水培苗木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沈应柏 王骏 +1 位作者 杨春华 王沙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7-52,共6页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对I-69杨苗木生长量、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平均株高、平均地径、叶面积、根干重、生物量都有促进作用。施用稀土元素能增加苗木对N,P,K,Mg,Fe,Mn,Zn的吸收,减少Ca的吸收。各处理净光...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对I-69杨苗木生长量、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平均株高、平均地径、叶面积、根干重、生物量都有促进作用。施用稀土元素能增加苗木对N,P,K,Mg,Fe,Mn,Zn的吸收,减少Ca的吸收。各处理净光合速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69杨 稀土 营养 光合速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娟平 柳玉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4,共8页
文章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稀土元素荧光光度法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测定体系、测定波长、检出限、线性范围等方面对铈、铕、钐、镝、铽、镧、钇等稀土元素进行研究。最后对一些新的荧光技术如激光诱导时间分辨光谱、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文章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稀土元素荧光光度法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测定体系、测定波长、检出限、线性范围等方面对铈、铕、钐、镝、铽、镧、钇等稀土元素进行研究。最后对一些新的荧光技术如激光诱导时间分辨光谱、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等进行了简单讨论。文章引用文献69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稀土元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稀土对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谢寅峰 姚晓华 +2 位作者 林候 王林 张春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25,共3页
以开花鹅毛竹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镧稀土对开花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1~10mg·L-1镧稀土预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明显下降,以5mg·L-1镧处理效果最佳;离体叶片在... 以开花鹅毛竹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镧稀土对开花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1~10mg·L-1镧稀土预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明显下降,以5mg·L-1镧处理效果最佳;离体叶片在衰老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和最大荧光(Fm)逐渐下降,而暗适应下最小荧光(Fo)逐渐上升,经5mg·L-1镧预处理后,上述指标变化均受到明显抑制。说明适当质量浓度的镧稀土预处理能有效延缓鹅毛竹离体叶片的衰老进程,缓解作用与其增强叶片活性氧清除能力、稳定光合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稀土 鹅毛竹 离体叶片 衰老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状硝铵炸药示踪检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金河 胡荣祖 +1 位作者 高仁孝 孙在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0-121,124,共3页
用X射线荧光能谱法检测了含十二烷基苯磺酸铈(CDBS)和硬脂酸铈(CSA)的硝铵(AN)炸药(ANE)。根据含CDBS和CSA的AN炸药的典型X射线荧光能谱,提出了用稀土(XT)的Kα1峰的逃逸峰作为检测AN炸药的特征峰,其值为6.11 keV。考察了该逃逸峰的信... 用X射线荧光能谱法检测了含十二烷基苯磺酸铈(CDBS)和硬脂酸铈(CSA)的硝铵(AN)炸药(ANE)。根据含CDBS和CSA的AN炸药的典型X射线荧光能谱,提出了用稀土(XT)的Kα1峰的逃逸峰作为检测AN炸药的特征峰,其值为6.11 keV。考察了该逃逸峰的信号强度(Is)与炸药中XT含量(x%)、探测距离(L)、探测时间(t)、炸药量(m)的关系,并列出相应的关系式,认为在XT含量不低于0.2%,检测时间不少于5 s,AN炸药量不少于50 g的情况下,该检测技术适合检测AN炸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示踪添加剂 示踪检测 硝铵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配合物的研究(Ⅴ)——稀土元素与-4-酰代双吡唑啉酮BPMPHD及α,α-联吡啶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鲁勤 杨汝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25-228,共4页
合成了14种稀土元素(R)与1,6-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4′)-1,6-己二酮(BPMPHD,H_2L)和α,α-联吡啶(DPy,D)形成的新三元混配配合物R_2L_3D_2·~nH_2O(R=La,Y,n=10;R=Sm,…,Lu;n=4)及R_2L_3D·4H_2O(R=Pr,Nd),研究... 合成了14种稀土元素(R)与1,6-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4′)-1,6-己二酮(BPMPHD,H_2L)和α,α-联吡啶(DPy,D)形成的新三元混配配合物R_2L_3D_2·~nH_2O(R=La,Y,n=10;R=Sm,…,Lu;n=4)及R_2L_3D·4H_2O(R=Pr,Nd),研究了配合物的红外、紫外-可见光谱、差热-热重、荧光等性质。配合物分解温度具有“四分组”效应及“双峰”性质。Nd、Ho、Er配合物有超灵敏跃迁。Sm、Eu、Tb、Dy和Tm具有线状荧光,Tb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为0.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BPMPHD 联吡啶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催化剂中轻稀土氧化物的含量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月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催化剂中轻稀土氧化物的含量,提出了以新鲜催化剂为载体进行配制标样,减少了基体效应。通过选择适当的测量谱线和背景测量角度,较好地克服了元素间的互相干扰,确保了分析的准确度。测量结果与给出的标准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测定 催化剂 轻稀土氧化物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N″-三(2-羟基-1-萘酚醛)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的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继红 谢慧君 杨天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37-1240,1255,共5页
预先制备了N,N′,N″-三(2-羟基-1-萘酚醛)胺作为配体(L),然后向含配体L的乙醇-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含稀土硝酸盐晶体RE(NO3)3.6 H2O(RE=La3+,Sm3+,Y3+,Tb3+,Ce3+,Eu3+)的乙醇溶液,合成稀土配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法、元素分析法、摩尔电... 预先制备了N,N′,N″-三(2-羟基-1-萘酚醛)胺作为配体(L),然后向含配体L的乙醇-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含稀土硝酸盐晶体RE(NO3)3.6 H2O(RE=La3+,Sm3+,Y3+,Tb3+,Ce3+,Eu3+)的乙醇溶液,合成稀土配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法、元素分析法、摩尔电导法、红外光谱法及差热-热重法对稀土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的结构为RE(NO3)3.L.4 H2O。采用荧光技术对稀土配合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约为7的介质中,以二甲亚砜(DMSO)为溶剂,稀土配合物浓度为1.0×10-4mol.L-1时,铽(Ⅲ)配合物有较强的特征荧光发射,铕(Ⅲ)配合物只表现了微弱的特征荧光发射,其他稀土配合物没有特征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配体 稀土配合物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磁性纳米微球Dy:Fe3O4/PHEMA-Tb的制备与表征
13
作者 孟繁宗 肖蓓蕾 翟玉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采用改进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镝掺杂铁氧体磁流体,然后以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光化学方法在Dy∶Fe3O4磁流体中制备了磁性聚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PHEMA)微球,进而合成了含有稀土元素Tb的荧... 采用改进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镝掺杂铁氧体磁流体,然后以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光化学方法在Dy∶Fe3O4磁流体中制备了磁性聚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PHEMA)微球,进而合成了含有稀土元素Tb的荧光磁性高分子微球。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光子相关光谱(PC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和全功能荧光光谱(FLS)等技术对微球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文献[5]中Fe3O4/PHEMA-Tb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荧光磁性高分子微球粒径为22.8 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8.1emu/g,变异系数为3.7%,具有超顺磁性和荧光性,分散性好,呈圆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磁性高分子微球 DY Fe3O4磁性液体 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 稀土元素 光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毛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程平 曾庆南 +1 位作者 余林 罗继升 《南方林业科学》 2017年第2期11-15,23,共6页
本文研究稀土元素对毛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稀土浓度对毛竹叶绿素荧光参数Fj、Fv/Fo的影响较大,硝酸稀土施肥方式对毛竹叶绿素荧光参数Fi、Fv和Fm的影响较大,硝酸稀土用量对毛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较小,但对Fo、Fj、Fi... 本文研究稀土元素对毛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稀土浓度对毛竹叶绿素荧光参数Fj、Fv/Fo的影响较大,硝酸稀土施肥方式对毛竹叶绿素荧光参数Fi、Fv和Fm的影响较大,硝酸稀土用量对毛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较小,但对Fo、Fj、Fi、Fv和Fm的变化量的影响较大。试验中各因素对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但处理1和处理2的Fv/Fm,Fv/Fo值均高于其他处理,表明它们能够把光能有效地转化为生长所需的化学能的能力高于其它处理。毛竹叶绿素OJIP曲线显示各处理施肥前后在O点的差异并不大,从J点处(2 ms)开始出现差异,至P点处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稀土元素 叶绿素荧光特性 OJIP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VO_4:Eu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付祎 成利艳 +2 位作者 于永丽 徐淑坤 王乃芝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49-1352,共4页
随着纳米材料的迅速发展及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近十年,以荧光纳米材料作为荧光标记物进行生物分子的标记和细胞成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使生物标记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稀土 纳米粒子 荧光 YVO4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 被引量:14
16
作者 袁静 沈加林 +1 位作者 刘建坤 郑荣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2-589,共8页
由于稀土元素本身的特点及以往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局限性,用XRF方法快速测定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一直是个难点。探讨了有效解决该问题的途径。采用粉末压片制样,应用Epsilon 5型高能偏振X射线荧光光谱仪(HE-P-EDXRF)建立了土壤、岩石和水... 由于稀土元素本身的特点及以往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局限性,用XRF方法快速测定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一直是个难点。探讨了有效解决该问题的途径。采用粉末压片制样,应用Epsilon 5型高能偏振X射线荧光光谱仪(HE-P-EDXRF)建立了土壤、岩石和水系沉积物中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和Y的EDXRF分析方法,对分析线,二次靶,基体校正方法及校准曲线的回归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La,Ce,Pr,Nd和Y的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其余元素的相关系数也均在0.969以上;Pr的检出限为4.09,其余元素的检出限在0.03~2.13之间;对岩石标准物质GBW07105连续测定10次,RSD在0.81%~8.35%;检验样本的EDXRF测定值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值平均相对偏差在4.4%~15.4%之间,除Gd外其余元素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在15%以内,其中较好的为Y(4.4%),La(8.3%),Ce(8.3%),Nd(8.6%)。综上可知,本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大批量的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快速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高能偏振X射线荧光光谱仪 地质样品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台式EDXRF现场快速测定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颖 汪虹敏 +5 位作者 张辉 王赛 朱爱美 何连花 刘季花 李传顺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42,共11页
为了提高海上现场调查中沉积物稀土元素质量分数测定的准确度,采用小型台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对一个航次取得的3类(远洋黏土、硅质软泥和钙质软泥)75个印度洋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Nd和Y的质量分数进行现场测定。与实验室... 为了提高海上现场调查中沉积物稀土元素质量分数测定的准确度,采用小型台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对一个航次取得的3类(远洋黏土、硅质软泥和钙质软泥)75个印度洋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Nd和Y的质量分数进行现场测定。与实验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结果进行对比与相关性分析,建立现场测定深海沉积物中Nd和Y质量分数与15种稀土元素总质量分数的相关关系方程,以及沉积物中Nd与轻稀土总量、Y与重稀土总量的转换关系,3种类型深海沉积物稀土元素间相关关系基本可用同一线性关系表征,3种关系的相关系数都在0.96以上。采用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同类型深海沉积物样品进行验证,通过转换关系估算出的轻、重稀土质量分数和总稀土量与实验室ICP-MS测定值基本吻合,相对偏差小于20%。结果表明,在大洋调查中小型台式EDXRF可应用于样品现场稀土元素质量分数的测定,这为调查现场及时了解大洋深海沉积物中稀土资源分布情况提供了一种重要可行测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 深海沉积物 稀土元素 现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三元配合物及其发光性质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韫 何韫 朱文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3-487,共5页
合成了具有摩擦发光及荧光性能的Eu3+与苯甲酰三氟丙酮(HTA、三苯基氧化磷(TPPO)的三元配合物.用同样方法合成的Sm3+和Tb3+的相同组成三元配合物仅有荧光特性.经元素分析及红外、紫外光谱测试,确定它们的化学... 合成了具有摩擦发光及荧光性能的Eu3+与苯甲酰三氟丙酮(HTA、三苯基氧化磷(TPPO)的三元配合物.用同样方法合成的Sm3+和Tb3+的相同组成三元配合物仅有荧光特性.经元素分析及红外、紫外光谱测试,确定它们的化学式为Ln(TPPO)2(BTA)2(NO3)(其中h分别为Sm,Eu,Tb).3种配合物在Anurn紫外灯光照射下能发出很强的特征荧光,Sm配合物为粉红色,Eu配合物为红色,Tb配合物为绿色.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质.Eu3+三元配合物晶体只经玻璃棒轻轻摩擦便能发出闪烁明亮的红光(摩擦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三元配合物 荧光 摩擦发光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荧光图像分析系统及其在光学微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朝华 林勇 +3 位作者 辛永春 章蓓 周德健 黄春晖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0-64,共5页
给出作者研制成功的显微荧光图像采集和数字分析系统及其在有机光学微腔研究中的应用。利用这一系统观测和分析了稀土铕配合物组成的半径为9μm的稀土配合物有机光学微盘的荧光图像,并证实了在这种光学微盘中占优势的回音壁光学模式。
关键词 光学微盘 光学微腔 荧光显微镜 显微荧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浅变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稀土成矿潜力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臻 赵芝 +2 位作者 邹新勇 陈振宇 涂雪静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7,共12页
赣南地区浅变质岩系分布广泛,且风化壳发育,查明浅变质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分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矿潜力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关于变质岩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研究资料较少。本文对区内广泛发育的新元古代—寒武纪浅变质岩进... 赣南地区浅变质岩系分布广泛,且风化壳发育,查明浅变质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分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矿潜力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关于变质岩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研究资料较少。本文对区内广泛发育的新元古代—寒武纪浅变质岩进行采样,通过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赣南浅变质岩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赣南浅变质岩时代跨度大,从青白口系至泥盆系以及少量侏罗系均有出露,以新元古代面积最广,主要类型有变砂岩类、变质凝灰岩类、板岩类、千枚岩类及片岩类。其中,变砂岩类和变质凝灰岩类的稀土含量高(∑REEs平均值分别为302μg/g和246μg/g),LREEs/HREEs=2.68~5.43,目前查明的稀土矿物主要为独居石和磷钇矿。区内变质凝灰岩类产出厚度较大,稀土含量较高,风化壳发育,是良好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母岩类型。千枚岩类和片岩类的平均稀土含量(∑REEs>224μg/g)次之,但由于岩石风化难度较大,形成稀土风化壳型矿体可能性偏低。本研究是对变质岩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的初步探讨,旨在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找矿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变质岩 稀土元素 风化壳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