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震相自动检测方法的秭归地区三维速度成像
1
作者
史哲
廖武林
+1 位作者
姚运生
童广勤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0-1286,1311,共8页
收集三峡地区2019~2022年30个台站记录的连续波形数据,使用PALM程序完成研究区的微震检测和地震定位,然后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秭归地区水平分辨率为0.05°、垂直分辨率为3 km的三维速度结构图像。主要结论如下:1)三峡重点...
收集三峡地区2019~2022年30个台站记录的连续波形数据,使用PALM程序完成研究区的微震检测和地震定位,然后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秭归地区水平分辨率为0.05°、垂直分辨率为3 km的三维速度结构图像。主要结论如下:1)三峡重点监视区地震事件分布范围与前期相比基本保持不变,但随着水库蓄水时间的增加,库区地震事件震源深度相较10 a前有所加深,巴东地区平均深度增加2.3 km,秭归地区平均增加2.6 km;2)秭归地区速度结构图像显示,近地表地壳速度横向变化差异比较大,速度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影响,仙女山断裂带、长江及其支流附近区域因库水渗透程度不同,P、S波及波速比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库水渗透深度可能已超过8 km;3)仙女山断裂带附近地震事件呈近陡直排列,其震源深度从近地表至12 km均有分布,与倾向SW、倾角70°~80°的仙女山断裂带关系密切,该断裂北端至长江的相对高速区说明该区域节理裂隙发育不充分,岩石较完整,断裂可能未穿过该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地震
palm
地震自动检测与精定位
模板匹配
双差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深度学习地震检测的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序列活动性分析
2
作者
高雅
张晓东
+2 位作者
周连庆
张元生
张盛峰
《地震学报》
2025年第4期479-494,共16页
本研究收集了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M_(S)6.9地震震中200 km范围内,主震前129天至震后235天的高密度观测台网资料,利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微震检测定位对此次地震的地震活动性进一步进行解剖。使用深度学习拾取模型DiTingPicker从连续...
本研究收集了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M_(S)6.9地震震中200 km范围内,主震前129天至震后235天的高密度观测台网资料,利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微震检测定位对此次地震的地震活动性进一步进行解剖。使用深度学习拾取模型DiTingPicker从连续原始地震波形数据中自动检测事件并拾取震相,然后利用REAL模型进行震相关联,再利用Hypoinverse和HypoDD程序分别进行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最终得到2021年9月1日到2022年8月31日的地震目录3637条,检测到的地震数量为台网正式观测目录的两倍。地震在深度方向的投影显示:冷龙岭断裂和托莱山断裂倾角近乎垂直,大多数余震位于10—20 km的深度范围内。通过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TAS)对序列进行分析表明,此次门源地震无明显前震。同时,地震序列b值的时空分布显示,门源地区处于应力作用增强区域,其中冷龙岭断裂东侧和托莱山断裂西侧应力未完全释放,未来具有一定的强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门源M_(S)6.9地震
AI地震检测
地震精定位
地震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震相自动检测方法的秭归地区三维速度成像
1
作者
史哲
廖武林
姚运生
童广勤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
地震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防灾科技学院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
高坝大库运行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0-1286,131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4177)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0799275)。
文摘
收集三峡地区2019~2022年30个台站记录的连续波形数据,使用PALM程序完成研究区的微震检测和地震定位,然后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秭归地区水平分辨率为0.05°、垂直分辨率为3 km的三维速度结构图像。主要结论如下:1)三峡重点监视区地震事件分布范围与前期相比基本保持不变,但随着水库蓄水时间的增加,库区地震事件震源深度相较10 a前有所加深,巴东地区平均深度增加2.3 km,秭归地区平均增加2.6 km;2)秭归地区速度结构图像显示,近地表地壳速度横向变化差异比较大,速度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影响,仙女山断裂带、长江及其支流附近区域因库水渗透程度不同,P、S波及波速比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库水渗透深度可能已超过8 km;3)仙女山断裂带附近地震事件呈近陡直排列,其震源深度从近地表至12 km均有分布,与倾向SW、倾角70°~80°的仙女山断裂带关系密切,该断裂北端至长江的相对高速区说明该区域节理裂隙发育不充分,岩石较完整,断裂可能未穿过该区域。
关键词
三峡水库地震
palm
地震自动检测与精定位
模板匹配
双差层析成像
Key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earthquake
palm seismic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precise location
template matching
double-difference tomography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深度学习地震检测的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序列活动性分析
2
作者
高雅
张晓东
周连庆
张元生
张盛峰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报》
2025年第4期479-494,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000700,2021YFC3000704)资助。
文摘
本研究收集了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M_(S)6.9地震震中200 km范围内,主震前129天至震后235天的高密度观测台网资料,利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微震检测定位对此次地震的地震活动性进一步进行解剖。使用深度学习拾取模型DiTingPicker从连续原始地震波形数据中自动检测事件并拾取震相,然后利用REAL模型进行震相关联,再利用Hypoinverse和HypoDD程序分别进行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最终得到2021年9月1日到2022年8月31日的地震目录3637条,检测到的地震数量为台网正式观测目录的两倍。地震在深度方向的投影显示:冷龙岭断裂和托莱山断裂倾角近乎垂直,大多数余震位于10—20 km的深度范围内。通过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TAS)对序列进行分析表明,此次门源地震无明显前震。同时,地震序列b值的时空分布显示,门源地区处于应力作用增强区域,其中冷龙岭断裂东侧和托莱山断裂西侧应力未完全释放,未来具有一定的强震危险性。
关键词
青海门源M_(S)6.9地震
AI地震检测
地震精定位
地震活动性
Keywords
Menyuan,Qinghai M_(S)6.9 earthquake
AI
seismic
detection
precise
earthquake
location
seismic
activity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震相自动检测方法的秭归地区三维速度成像
史哲
廖武林
姚运生
童广勤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深度学习地震检测的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序列活动性分析
高雅
张晓东
周连庆
张元生
张盛峰
《地震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