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学习算法在ICU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冀慧敏 柏亚妹 +3 位作者 宋玉磊 张薛晴 徐桂华 王晓凤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28,F0003,共4页
综述机器学习算法在ICU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预测模型包括逻辑回归模型、基于树的模型、决策树模型、贝叶斯算法、循环神经网络及集成模型,旨在为制订个性化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方法,以提升ICU护理水平。
关键词 ICU 压力性损伤 机器学习算法 模式识别 预测分析 逻辑回归 基于树的模型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极限学习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 被引量:26
2
作者 付华 李海霞 +2 位作者 卢万杰 徐耀松 王雨虹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4,共6页
较高精度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为了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极限学习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指标进行降维简化处理,提取指标... 较高精度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为了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极限学习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指标进行降维简化处理,提取指标数据的主成分序列;把主成分序列分为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然后在训练阶段,使用训练样本通过结合了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文化基因算法对极限学习机的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差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预测模型;最后,在最佳预测模型中,用验证样本对煤与瓦斯突出强度进行预测。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强度。与BP、SVM、ELM、KPCA-ELM等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预测模型 极限学习机 核主成分分析法 文化基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ing理论基础 被引量:5
3
作者 涂承胜 陆玉昌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14,共4页
Boosting是提高学习算法准确度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Boosting的问题框架PAC模型、与Boosting相似并有助于AdaBoost研完的在线分配模型和AdaBoost算法,并对AdaBoost算法的参数和弱假设选择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ADABOOST算法 学习算法 在线 分配模型 框架 参数 pac 有效方法 问题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OA-KELM-MEA模型的游梁式抽油机采油系统井下工况的短期预测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琨 韩莹 +2 位作者 佘东生 魏泽飞 黄海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8-198,共11页
实现对井下工况的预测是及时掌握抽油井生产状态的有效方法,对提高油井生产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混沌理论实现抽油井井下工况的短期预测,首先将所提取的示功图的不变曲线矩特征向量作为预测变量,在证明其数据序... 实现对井下工况的预测是及时掌握抽油井生产状态的有效方法,对提高油井生产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混沌理论实现抽油井井下工况的短期预测,首先将所提取的示功图的不变曲线矩特征向量作为预测变量,在证明其数据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后,由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建立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其中的几个不确定参数采用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improved 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IFOA)进行优化选取,IFOA采用全局群体多样进化和局部个体随机变异的策略,最后,对模型所预测的结果进行物元分析(matter-element analysis,MEA),诊断其属于哪种故障类型。由某油田作业区的两口生产井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IFOA-KELM-MEA预测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时间序列预测 游梁式抽油机 核极限学习机 果蝇优化算法 物元分析 测量 石油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SA-KELM模型在埋地腐蚀管道剩余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骆正山 徐龙寅 骆济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9-24,共6页
为提高埋地腐蚀管道剩余寿命预测精度,构建其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建立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的核极限学习机(KELM)剩余寿命预测模型。首先采用KPCA预处理原始数据,提取埋地腐蚀管道主要特征向量并重构评价指标... 为提高埋地腐蚀管道剩余寿命预测精度,构建其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建立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的核极限学习机(KELM)剩余寿命预测模型。首先采用KPCA预处理原始数据,提取埋地腐蚀管道主要特征向量并重构评价指标。其次针对SSA易陷入局部最优及迭代后期抗停滞性能降低等缺陷,提出SSA改进方案:利用Tent混沌提升其遍历性;引入自适应安全值调整麻雀搜索区域;使用高斯扰动重点搜索最优解附近区域,以提升SSA全局寻优能力。再次利用ISSA寻优KELM中核参数和惩罚系数,最终构建KPCA-ISSA-KELM埋地腐蚀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模型。以某埋地管线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KPCA-ISSA-KELM模型预测结果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值、决定系数为分别为0.249、0.096、0.998,均优于其他模型。证明KPCA-ISSA-KELM的埋地腐蚀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为管道系统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剩余寿命 核主成分分析法 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 核极限学习机 剩余寿命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的SSA-ELM大坝变形时空预测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宋宝钢 包腾飞 +1 位作者 向镇洋 王瑞婕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151,共7页
为了解决大坝变形单测点预测模型没有考虑测点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难以刻画大坝变形的整体响应特性以及基于回归分析的统计模型难以揭示环境量与效应量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预测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理论、采用麻雀搜索... 为了解决大坝变形单测点预测模型没有考虑测点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难以刻画大坝变形的整体响应特性以及基于回归分析的统计模型难以揭示环境量与效应量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预测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理论、采用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的大坝变形时空预测模型,并以某实际工程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首先,采用小波分析剔除大坝原始位移测值中的噪声,接着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出发考虑测点坐标变化对位移的影响,利用SSA-ELM对环境量与效应量进行非线性建模,进而构建了基于小波的SSA-ELM大坝变形时空预测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出未布置测点部位的变形,其复相关系数为0.9968、均方根误差为0.3404、平均绝对误差为0.2754,均明显高于ELM模型和统计模型。所提模型融合了时间和空间维度且预测精度高,对分析评估大坝安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预测 小波分析 麻雀搜索算法 极限学习机 时空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多方法组合的网约车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夏蕾 郭秀才 程勇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3期96-102,共7页
为了解决单一时间序列模型对网约车需求预测精度不高,而导致网约车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多方法组合的网约车需求预测方法。对网约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取出主要特征,利用历史平均模型、ARIMA时间序列模型、LSTM长短期记忆... 为了解决单一时间序列模型对网约车需求预测精度不高,而导致网约车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多方法组合的网约车需求预测方法。对网约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取出主要特征,利用历史平均模型、ARIMA时间序列模型、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进行网约车需求预测,分别提取出网约车数据的周期性规律、差分变化规律和其他复杂规律,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三种单一模型的优势,使用三种单一模型建立组合模型,最后用灰狼优化算法对组合模型的权重进行寻优。通过在真实数据集上对单一模型和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组合模型在五种评价标准下均优于单一模型,更好地发挥出单一模型的预测优势,预测精度更高。同时在不同的适应度函数下进行实验,验证了模型的鲁棒性。采用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更适合作为网约车需求预测的有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预测模型 网约车需求预测 灰狼算法 LSTM ARIMA 时间序列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储量渗透率预测的高效梯度提升决策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谷宇峰 张道勇 +3 位作者 阮金凤 王琴 张晨朔 张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11064-11074,共11页
渗透率预测本质上属于拟合问题,因此可用拟合模型进行解决。机器学习模型是解决拟合问题的利器,其中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表现出色,为此选用该模型进行预测。然而,LightGBM预测性能受自变量的数量和性质影响较大,... 渗透率预测本质上属于拟合问题,因此可用拟合模型进行解决。机器学习模型是解决拟合问题的利器,其中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表现出色,为此选用该模型进行预测。然而,LightGBM预测性能受自变量的数量和性质影响较大,同时较多超参数的使用使其预测状态难以最优,为此采用MIV(mean impact value)算法和CD(coordinate descent)算法对模型进行改进。为验证提出模型的预测性能,以姬塬油田西部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进行研究。设计了三个实验分别对提出模型进行性能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发现MIV和CD的使用能提高LightGBM的预测性能,同时提出模型在预测上较常规混合机器学习模型表现更为高效。实验结果证明提出模型可在纯数据驱动下高效地预测渗透率,较经典物理模型更具有适用性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预测 机器学习模型 拟合分析 高效梯度提升决策模型 均值权重筛选算法 坐标下降算法 前馈神经网络模型 支持向量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