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TI和P300技术评价通督调神针刺法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颖 高佳 王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12期2065-2068,共4页
目的: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和P300技术评价通督调神针刺法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4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 目的: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和P300技术评价通督调神针刺法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4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组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量表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FA值、ADC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数值改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对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IND 通督调神针刺 DTI技术 p300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认知电位P300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传侠 谢炳玓 +1 位作者 翟翚 林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听觉认知电位P300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Osserman分型将28例MG患者(观察组)分为Ⅰ型11例、Ⅱ型17例,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听觉认知电位P300技术检测两组Cz、Pz、C3、C4点的潜... 目的探讨听觉认知电位P300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Osserman分型将28例MG患者(观察组)分为Ⅰ型11例、Ⅱ型17例,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听觉认知电位P300技术检测两组Cz、Pz、C3、C4点的潜伏期和波幅,并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结果观察组Ⅱ型患者各点波幅均低于Ⅰ型患者和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Cz点波幅均高于Pz、C3、C4点,P均<0.05。观察组Cz点波幅异常率高于MMSE评分异常率,P均<0.05。观察组Ⅰ型患者Cz点波幅与MOCA、MMSE评分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0.09、0.16),P均>0.05;Ⅱ型患者Cz点波幅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82,P<0.01),与MMSE评分无相关性(r=0.010,P>0.05)。观察组中,接受药物治疗与未接受药物治疗者各点潜伏期、波幅及MMSE评分、MOCA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听觉认知电位P300的Cz点波幅可较好地反映Ⅱ型MG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且不受药物治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认知功能 认知电位p300技术 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