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血小板膜P_2Y_(1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银妆 陈碧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7期824-830,共7页
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必备用药,其中抗血小板膜P2Y12受体拮抗剂已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治疗研究中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研究,不断地开发出系列新药。本文就对P2Y12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急性冠脉... 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必备用药,其中抗血小板膜P2Y12受体拮抗剂已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治疗研究中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研究,不断地开发出系列新药。本文就对P2Y12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研究、临床指南等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物 p2y12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背角P2Y_(12)受体/P38MAPK参与MRS2395对CCI大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曾俊伟 刘晓红 +2 位作者 蒋慧 田虹 陈远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5-20,27,共7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P2Y12受体拮抗剂MRS2395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机械痛阈及脊髓背角P2Y12受体、P2X4受体和P38MAPK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P2Y12受体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关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随...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P2Y12受体拮抗剂MRS2395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机械痛阈及脊髓背角P2Y12受体、P2X4受体和P38MAPK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P2Y12受体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关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CCI模型vehicle组(鞘内注射0.005%DMSO生理盐水)、MRS2395处理组(CCI+鞘内注射MRS2395 100 pmol/L)。CCI及MRS2395处理组大鼠均于鞘内置管7天之后行坐骨神经结扎,连续14天鞘内注射0.005%DMSO生理盐水、MRS2395(100 pmol/L),每天2次,在术前1天、术后第1、3、5、7、10、14天测定给药1 h后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 threshold,MWT);在第7、14天处死大鼠,取脊髓背角,免疫印迹观察P2Y12受体、P2X4受体和P38 MAPK表达变化。结果:大鼠CCI术后1天即可出现机械痛敏;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第1、3、5、7、10、14天MWT明显降低(P<0.01);与CCI组相比,MRS2395处理组术后第1,3,5,7天MWT明显升高(P<0.01);术后10天和14天MWT升高较缓(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第7、14天背角P2X4受体、P2Y12受体和P38 MAPK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CCI组相比,MRS2395处理组第7、14天P2Y12受体和P38MAPK表达上调均明显减弱(P<0.05);MRS2395处理组不影响CCI组第7天P2X4受体表达,但可以明显抑制CCI组第14天P2X4受体表达上调(P<0.05)。各组大鼠脊髓背角P2Y12受体和P2X4受体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鞘内注射P2Y12拮抗剂MRS2211可以明显抑制CCI大鼠机械痛敏症状;而且脊髓背角P2X4受体和P38 MAPK表达下调。这提示P2Y12受体拮抗剂可能通过影响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2X4受体和P38 MAPK表达,在脊髓水平发挥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p2y12受体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Y12受体拮抗剂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石屹城 宋晓伟 +2 位作者 赵仙先 秦永文 荆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9-812,共4页
目的研究P2Y12受体拮抗剂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HT29结肠癌和MDA231乳腺癌两种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HT29移植瘤裸鼠对照组及氯吡格雷组各20只,替格瑞洛组19只;MDA231移植瘤裸鼠对照组、氯... 目的研究P2Y12受体拮抗剂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HT29结肠癌和MDA231乳腺癌两种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HT29移植瘤裸鼠对照组及氯吡格雷组各20只,替格瑞洛组19只;MDA231移植瘤裸鼠对照组、氯吡格雷组及替格瑞洛组各4只。分别使用磷酸缓冲液、氯吡格雷混悬液和替格瑞洛混悬液进行灌胃。裸鼠灌胃10 d后处死,测定肿瘤质量和体表面积,观察P2Y12受体拮抗剂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HT29移植瘤裸鼠中,对照组肿瘤质量(1.20±0.12)g,体表面积(233.60±20.77)mm2;氯吡格雷组肿瘤质量(0.99±0.08)g,体表面积(192.30±13.28)mm2;替格瑞洛组肿瘤质量(1.04±0.11)g,体表面积(211.10±19.21)mm2;3组间肿瘤质量及体表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231移植瘤裸鼠中,对照组肿瘤质量(0.65±0.17)g,体表面积(149.80±27.08)mm2;氯吡格雷组肿瘤质量(1.04±0.24)g,体表面积(183.80±30.18)mm2;替格瑞洛组肿瘤质量(1.08±0.35)g,体表面积(201.30±45.62)mm2;3组间肿瘤质量及体表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2Y12受体拮抗剂对裸鼠移植瘤生长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12受体拮抗剂 血小板 移植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Y_(12)受体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曾俊伟 刘爱东 刘晓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8-450,共3页
关键词 p2y12受体 小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嘌呤受体P2Y_(1)R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云霞 项文平 +4 位作者 薛慧 杜文倩 郐苗 杨琦 岳雅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3-787,共5页
在神经系统中,嘌呤能信号具有参与创伤、脑卒中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调节作用。P2Y_(1)受体(P2Y_(1)R)是嘌呤能P2Y受体家族中Gq型G蛋白偶联受体(GPCR),广泛表达于多种神经细胞膜,并参与调节细胞信号转导和神经病理性疼痛(NP)和阿尔... 在神经系统中,嘌呤能信号具有参与创伤、脑卒中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调节作用。P2Y_(1)受体(P2Y_(1)R)是嘌呤能P2Y受体家族中Gq型G蛋白偶联受体(GPCR),广泛表达于多种神经细胞膜,并参与调节细胞信号转导和神经病理性疼痛(NP)和阿尔茨海默病(AD)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文章通过综述P2Y_(1)受体(P2Y_(1)R)信号转导途径和其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报道,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_(1)受体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1241抑制ADPβS诱发培养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表达及炎症因子释放 被引量:2
6
作者 乐明霞 徐陶 +5 位作者 周瑞 黄杜娟 杨俊娜 何丽 刘晓红 曾俊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离体条件下,观察大麻素CB2受体激动剂AM1241对嘌呤P2Y受体激动剂ADPβS诱发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mRNA表达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释放的影响。方法:培养纯化新生SD大鼠(<3 d)脊髓背角小胶质细... 目的:离体条件下,观察大麻素CB2受体激动剂AM1241对嘌呤P2Y受体激动剂ADPβS诱发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mRNA表达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释放的影响。方法:培养纯化新生SD大鼠(<3 d)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M1241(10^(-5)mol/L,1 h)对ADPβS(10^(-5)mol/L,3 h)诱发的背角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技术检测AM1241(10^(-5)mol/L,1 h)对ADPβS(10^(-5)mol/L,3 h)诱发的小胶质细胞IL-1β、IL-6和TNF-α释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PβS(10^(-5)mol/L,3 h)可以刺激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在mRNA水平表达上调(P<0.05),IL-1β、IL-6和TNF-α释放相应增加(P<0.05)。AM1241(10^(-5)mol/L,1 h)几乎完全阻断ADPβS刺激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mRNA表达上调以及IL-1β、IL-6和TNF-α释放的效应(P<0.05);AM1241的这种抑制效应可以被CB2受体拮抗剂AM630(10^(-5)mol/L,1 h)反转(P<0.05)。结论:大麻素CB2受体激活可以抑制ADPβS诱发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mRNA水平表达上调以及IL-1β、IL-6和TNF-α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12受体 p2y13受体 小胶质细胞 IL-1Β IL-6 TNF-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对P2Y12受体拮抗剂药代及药效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严娇 李慕鹏 +1 位作者 阳勇龙 陈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1-1045,共5页
吗啡联合P2Y12受体拮抗剂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P2Y12受体拮抗剂能快速、强效抑制血小板活性,并降低再发栓塞风险,吗啡为心绞痛治疗的常规用药。既往有研究指出,吗啡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的血药浓度、减弱其抗血... 吗啡联合P2Y12受体拮抗剂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P2Y12受体拮抗剂能快速、强效抑制血小板活性,并降低再发栓塞风险,吗啡为心绞痛治疗的常规用药。既往有研究指出,吗啡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的血药浓度、减弱其抗血小板作用,并可能导致较差的预后。基于健康受试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随机试验也证实,吗啡与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与普拉格雷同样存在类似的药物相互作用。尽管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仍存在吗啡合用P2Y12受体拮抗剂,然而,目前综述两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较少。因此,该文基于既往实验性、观察性和随机临床研究,概述吗啡与P2Y12受体拮抗剂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p2y12受体拮抗剂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普拉格雷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陈骁康 王肖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837-1840,1844,共5页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中心环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2Y12受体拮抗剂作为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的一种,是一类重要...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中心环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2Y12受体拮抗剂作为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的一种,是一类重要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对临床上应用的各类P2Y12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以期为P2Y12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p2y12受体拮抗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支架术后口服多种P2Y12受体拮抗剂发生抵抗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钟桃娟 柯于梵 +1 位作者 萧湛潮 伍卫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4-709,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口服多种P2Y12受体拮抗剂发生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174例ACS行PCI术患者,男女比例为3.5∶1;平均年龄(67.8±11.8)岁(40~91岁)。氯吡格雷治疗占...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口服多种P2Y12受体拮抗剂发生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174例ACS行PCI术患者,男女比例为3.5∶1;平均年龄(67.8±11.8)岁(40~91岁)。氯吡格雷治疗占113例(64.9%),普拉格雷治疗占20例(11.5%),替格瑞洛治疗占41例(23.6%)。于PCI术后连续服用阿司匹林和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至少5 d或以上(中位数为11 d,范围5~180 d),之后采用Verify Now系统进行血小板功能监测,根据血小板反应性结果分为非抵抗组(PRU〈208)和抵抗组(PRU≥208)。【结果】P2Y12受体拮抗剂抵抗者57例(32.8%),其中氯吡格雷抵抗占55例(48.7%),普拉格雷抵抗占2例(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替格瑞洛组未检出抵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是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2Y12受体拮抗剂抵抗以氯吡格雷抵抗为主,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新型口服P2Y12受体拮抗剂为氯吡格雷抵抗和PCI术后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2y12受体拮抗剂 血小板反应性 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TR通过调控二磷酸腺苷受体P2Y_(12)影响血小板活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俊 杨涵滟 +2 位作者 韩慧 李梅 王冠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1-527,共7页
【目的】二磷酸腺苷受体P2Y_(12)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是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的核心机制,本研究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子(CFTR)对P2Y_(12)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应用8~16周龄CFTR全基因敲除(Cftr^(-/-) )小鼠及野生型(Cftr... 【目的】二磷酸腺苷受体P2Y_(12)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是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的核心机制,本研究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子(CFTR)对P2Y_(12)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应用8~16周龄CFTR全基因敲除(Cftr^(-/-) )小鼠及野生型(Cftr^(+/+) )小鼠,分别制备胶原蛋白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肺栓塞小鼠模型。分离Cftr^(-/-) 和Cftr^(+/+) 小鼠外周血的血小板,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2Y_(12)、PI3K以及AKT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采用二磷酸腺苷(ADP)孵育人巨核细胞株Meg-01,检测ADP对CFTR和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应用特异性CFTR氯通道抑制剂CFTRinh-172与Meg-01细胞共孵育,检测其对CFTR和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Cftr^(+/+) 小鼠肺栓塞模型组相比,Cftr^(-/-) 鼠肺栓塞组织切片栓塞显著增加。Cftr^(-/-) 显著增加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2Y_(12)、磷酸化PI3K和AKT蛋白表达。P2Y_(12)全基因敲除小鼠血小板CFTR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上述结果提示CFTR负性调控P2Y_(12)维持正常血小板活化功能。Meg-01细胞实验结果表明ADP浓度依赖性地诱导Meg-01细胞P2Y_(12)蛋白和PI3K以及AKT蛋白磷酸化增高,而CFTR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CFTR特异性阻断剂CFTRinh-172显著诱导Meg-01细胞P2Y_(12)蛋白表达增高。【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血小板活化的一个新机制,即CFTR通过调控血小板P2Y_(12)蛋白表达影响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子 p2y_(12) 血小板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2Y_(12)受体抑制剂降阶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思奇 杨艳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4-468,共5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需要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氯吡格雷相比,强效P2Y_(12)受体抑制剂在减少缺血事件方面更具优势,但伴随而来的是出血风险增加。目前指南推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优选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治疗。近年来,随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需要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氯吡格雷相比,强效P2Y_(12)受体抑制剂在减少缺血事件方面更具优势,但伴随而来的是出血风险增加。目前指南推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优选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治疗。近年来,随着支架工艺、介入技术及围术期管理等多方面的进步,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人们越来越重视强效P2Y_(12)受体抑制剂相关出血风险,P2Y_(12)受体抑制剂降阶治疗策略逐渐引发关注。本文针对P2Y_(12)受体抑制剂降阶治疗相关定义、发生率及现有证据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2y_(12)受体抑制剂 降阶治疗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P2X7受体拮抗剂BBG对大鼠行为学和脊髓PLA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志锋 马国英 +1 位作者 刘颖 李晨旭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P2X7受体拮抗剂考马斯亮蓝(BBG)在福尔马林模型大鼠中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磷脂酶A2(PLA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鞘内置管成功后鞘内注射P2X7受体拮抗剂考马斯亮蓝(BBG)后所有的大鼠左侧后肢爪掌背侧...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P2X7受体拮抗剂考马斯亮蓝(BBG)在福尔马林模型大鼠中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磷脂酶A2(PLA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鞘内置管成功后鞘内注射P2X7受体拮抗剂考马斯亮蓝(BBG)后所有的大鼠左侧后肢爪掌背侧皮下注射福尔马林(5%,50μl),观察大鼠在第一相(0~10 min)和第二相(10~60 min)的疼痛行为学比,变化(自发缩足次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背角PLA2蛋白的表达与变化。结果:各组间大鼠第一相相比自发缩足次数没有明显的差异;第二相与对照组相比鞘内1μg、5μg及腹腔10μg BBG注射组相比,鞘内10μg BBG注射组大鼠的疼痛行为学明显减少(自发缩足次数,P〈0.05)。与此同时,鞘内10μg BBG注射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内PLA_2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与其它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鞘内注射10μg BBG可减轻福尔马林诱导的炎性痛觉过敏,可能是通过抑制脊髓背角浅层PLA2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2 p2X7受体拮抗剂 鞘内注射 福尔马林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2179通过抑制P2Y1R改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13
作者 王云霞 项文平 +4 位作者 薛慧 郐苗 杨琦 孟天予 杨普州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1-468,共8页
目的:探讨P2Y_(1)受体(P2Y_(1)R)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作用。方法:将水迷宫实验筛选合格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EACMP组、DEACMP+DMSO组和DEACMP+MRS2179组。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建立DEACMP模型... 目的:探讨P2Y_(1)受体(P2Y_(1)R)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作用。方法:将水迷宫实验筛选合格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EACMP组、DEACMP+DMSO组和DEACMP+MRS2179组。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建立DEACMP模型,对照组吸入等量空气。DEACMP+MRS2179组大鼠经侧脑室注射3μl浓度为1 mmol/L的P2Y_(1)R拮抗剂MRS2179,DEACMP+DMSO组经侧脑室注射等量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于造模后14和21 d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P2Y_(1)R蛋白水平变化,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ACMP组和DEACMP+DMSO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海马组织CA1区锥体细胞中GFAP、P2Y_(1)R、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DEACMP+DMSO组相比,DEACMP+MRS2179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GFAP、P2Y_(1)R、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P2Y_(1)R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损害DEACMP大鼠认知功能,抑制P2Y_(1)R可降低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改善DEACMP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_(1)受体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认知障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P受体P2Y及其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敏 李毅 +2 位作者 郭琦琦 翁桓泽 陈玉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9-1634,共6页
血小板上的ADP受体主要分为P2X和P2Y两大类,其中P2Y受体的激活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在调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管炎症、血栓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ADP受体阻断药作用的靶点,该类药物也是抗血小板药物研发的热点。... 血小板上的ADP受体主要分为P2X和P2Y两大类,其中P2Y受体的激活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在调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管炎症、血栓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ADP受体阻断药作用的靶点,该类药物也是抗血小板药物研发的热点。本文对P2Y受体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2Y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受体 心血管疾病 血小板 p2y_(12)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保护被ATP损伤的PC12细胞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洁 沈慧 +3 位作者 王璐 宋景贵 韩亚州 李东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1-1236,共6页
目的:观察硫化氢的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三磷酸腺苷(ATP)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胞内Ca2+浓度([Ca2+]i)及膜通透性的变化,探讨硫化氢神经保护作用的嘌呤信号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高分化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硫化氢的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三磷酸腺苷(ATP)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胞内Ca2+浓度([Ca2+]i)及膜通透性的变化,探讨硫化氢神经保护作用的嘌呤信号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高分化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不进行ATP处理;(2)ATP组:接种细胞24 h后ATP处理;(3)Na HS+ATP组:Na HS预先孵育30 min后再用ATP处理,并且Na HS始终存在于反应体系中;(4)KN-62(P2X7受体阻断剂)+ATP组:KN-62预先孵育30 min,其余同Na HS+ATP组。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Fura-2/AM荧光染料检测各组[Ca2+]i,检测荧光染料YO-PRO-1的相对荧光单位以反映膜的通透性。结果:(1)0.3mmol/L ATP对细胞活力无影响,但1、3、5、10 mmol/L ATP则呈浓度依赖式明显降低细胞活力,200μmol/L Na HS干预可明显逆转ATP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而800μmol/L Na HS预处理则加剧ATP对PC12细胞的损伤(P<0.05)。(2)ATP处理PC12细胞会引起[Ca2+]i迅速升高并且呈浓度依赖性,Na HS预处理能对抗ATP引起的[Ca2+]i升高(P<0.05)。(3)随着ATP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PC12细胞内YO-PRO-1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Na HS预处理可明显减少细胞对YO-PRO-1的摄取(P<0.05)。结论:硫化氢可保护ATP损伤的PC12细胞,可能与其抑制[Ca2+]i升高和YO-PRO-1荧光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硫化氢 嘌呤p2X7受体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ATP诱导PC12细胞的膜孔形成 被引量:5
16
作者 沈慧 尹雅玲 +3 位作者 李超堃 赵红岗 马洁 李东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03-1609,共7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三磷酸腺苷(ATP)诱导PC12细胞的膜孔形成及关键分子靶标。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TP处理培养的PC12细胞,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YO-PRO-1染色检测细胞膜通透性,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 目的:探讨外源性三磷酸腺苷(ATP)诱导PC12细胞的膜孔形成及关键分子靶标。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TP处理培养的PC12细胞,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YO-PRO-1染色检测细胞膜通透性,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P2X7受体和pannexin1(Panx1)表达的变化。结果:(1)ATP(1mmol/L、3 mmol/L、5 mmol/L)作用3 h,可见随着ATP浓度升高,PC12细胞变圆,脱壁细胞增多;当ATP浓度为3mmol/L或5 mmol/L时,PC12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2)不同浓度的ATP(0、1、3、5 mmol/L)作用1 h,PC12细胞摄入YO-PRO-1的荧光强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同一浓度的ATP作用不同时间(15、30、60min),随着时间的增加,胞内的荧光强度也增加。(3)亮蓝G(P2X7受体的抑制剂)预处理可明显拮抗ATP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和胞内荧光强度增强(P<0.05),而生胃酮(Panx1的抑制剂)预处理不改变细胞活力和胞内的荧光强度(P>0.05)。(4)ATP作用3 h使PC12细胞P2X7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Panx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不大(P>0.05)。结论:胞外高浓度ATP引起PC12细胞的膜孔形成可能主要与P2X7受体的表达和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三磷酸 嘌呤能p2X7受体 pC12细胞 膜孔 亮蓝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拮抗剂对人子宫内膜样癌JEC细胞中ERα、ERβ、p57^(ki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蒙蒙 袁丹 +2 位作者 周正平 孙小杰 刘俊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8-294,共7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拮抗剂对人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EC)JEC细胞(中分化)中ER亚型ERα、ERβ及p57^(kip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两种ER拮抗剂[他莫昔芬(Tamoxifen,TAM)(10^(-6)mol/L)、氟维司群(...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拮抗剂对人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EC)JEC细胞(中分化)中ER亚型ERα、ERβ及p57^(kip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两种ER拮抗剂[他莫昔芬(Tamoxifen,TAM)(10^(-6)mol/L)、氟维司群(Faslodex,ICI182780)(10^(-6)mol/L)]及雌二醇(β-Estradiol,E_2)(10^(-6)mol/L)干扰JEC细胞,体外培养24、48、72 h后,MTT法观察JEC细胞的生长曲线;光镜与电镜观察JEC细胞的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JEC细胞中ERα、ERβ及p57^(kip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JEC细胞比较,E_2可明显促进JEC细胞增殖,ICI182780则明显抑制JEC细胞的增殖(P<0.05);与E_2组比较,E_2+ICI182780组JEC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E_2组细胞密度增大较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ICI182780组细胞密度减小较明显;与E_2组比较,E_2+TAM组与E_2+ICI182780组细胞密度均有所减小,核分裂象不易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E_2组ERβ蛋白表达增高,p57^(kip2)蛋白表达降低(P<0.05);ICI182780组与TAM组ERβ蛋白表达均降低,p57^(kip2)蛋白表达均增高,但仅ICI18278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_2组比较,E_2+ICI182780组与E_2+TAM组ERβ蛋白表达均降低,p57^(kip2)蛋白表达均增高,但仅E_2+ICI18278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各组及对照组JEC细胞中均无ERα蛋白表达。结论 JEC细胞不表达ERα蛋白。ICI182780有较强的拮抗雌激素的作用,可能通过下调JEC细胞中ERβ蛋白表达,诱导p57^(kip2)蛋白的表达,发挥其阻滞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TAM则对JEC细胞生长有较弱的雌激素样作用。联合检测ERα、ERβ、p57^(kip2)蛋白在EC中的表达,对EC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个体化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ERΑ ERΒ p57KIp2 TAM ICI1827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Y1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文斌 张新霞 +2 位作者 陈晓燕 莫怡浩 伍贵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充分的氯吡格雷治疗后,运用富血小板血...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充分的氯吡格雷治疗后,运用富血小板血浆光学法来测定患者服药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根据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成氯吡格雷抵抗组(CR)30例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NCR)61例。应用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对患者P2Y1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798347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患者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结果 91例患者rs6798347成功分型90例,其中CR组(29例)的GG、AA、AG基因型分别有14例(48.28%)、5例(17.24%)、10例(34.48%);NCR组(61例)的GG、AA、AG基因型分别有33例(54.10%)、5例(8.20%)、23例(37.70%)。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携带突变型等位基因A的患者服氯吡格雷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有升高趋势(45.21%±16.67%比51.63%±16.18%,P=0.068);部分CR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其未服药时的基线值(68.70%±13.59%比58.90%±4.93%,P=0.046);各基因型之间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R组与NCR组之间总胆固醇[(4.11±1.12)mmol/L比(4.81±1.34)mmol/L,P=0.01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18±0.81)mmol/L比(2.57±0.89)mmol/L,P=0.049]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其余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1)血小板膜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与冠心病患者CR的发生无明显关系;(2)血小板膜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的突变型等位基因可能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受体 嘌呤能p2y12 动脉粥样硬化 氯吡格雷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2基因P12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丽芳 刘丽梅 +2 位作者 郑泰山 汪年松 王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P12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肾病的相关性。方法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无血缘关系的2型糖尿病患者259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P12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肾病的相关性。方法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无血缘关系的2型糖尿病患者259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N-0组,n=94)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n=165)。DN组进一步分为微量蛋白尿肾病组(DN-1组,n=95)和显性蛋白尿肾病组(DN-2组,n=70)。应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各组PPARγ2基因外显子B的P12A多态性基因型,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检测到P12P12和P12A12二种基因型,未检测到A12A12。T2DM各亚组PPARγ2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与DN-0组相比,DN-1组和DN-2组P12A12基因型及A12等位基因频率均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DN组P12A12基因型及A12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低于DN-0组,其中基因型为9.1%vs18.1%(P=0.034,OR=0.453),等位基因为4.5%vs9.0%(P=0.041,OR=0.479)。结论研究结果提示PPARγ2基因P12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T2DM肾病发病相关,A12等位基因可能有防止T2DM肾病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基因 p12A多态性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蓝G对颈上神经节P2X_7受体介导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炳 李桂林 +5 位作者 涂桂花 彭海英 刘双梅 彭力超 宋渺渺 梁尚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观察P2X7受体拮抗剂亮蓝G(brilliant blue G,BBG)在颈上神经节P2X7受体介导心肌缺血引发的交感兴奋反射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左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检查动物心电图了解心功能的变化... 目的观察P2X7受体拮抗剂亮蓝G(brilliant blue G,BBG)在颈上神经节P2X7受体介导心肌缺血引发的交感兴奋反射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左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检查动物心电图了解心功能的变化;使用无创法血压计测量大鼠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I)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观察颈上神经节的P2X7受体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心肌缺血20 d后心电图出现深大的病理性Q波,心率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BBG干预后大鼠心电图的异常变化得到改善、加快的心率减慢、增高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LDH、CK-MB、CK和cTn-I浓度明显增加,BBG降低增高的血清心肌酶。心肌缺血模型组大鼠颈上神经节P2X7受体免疫反应性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BBG明显降低增高的P2X7受体水平。结论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P2X7受体介导心肌缺血损伤性交感兴奋反射过程,P2X7特异性拮抗剂BBG降低P2X7表达,抑制心肌缺血损伤性颈部交感神经兴奋反射,进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7受体 颈上神经节 心肌缺血 交感兴奋反射 p2X7拮抗剂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