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2Y_(12)受体抑制剂降阶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吕思奇 杨艳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4-468,共5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需要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氯吡格雷相比,强效P2Y_(12)受体抑制剂在减少缺血事件方面更具优势,但伴随而来的是出血风险增加。目前指南推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优选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治疗。近年来,随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需要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氯吡格雷相比,强效P2Y_(12)受体抑制剂在减少缺血事件方面更具优势,但伴随而来的是出血风险增加。目前指南推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优选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治疗。近年来,随着支架工艺、介入技术及围术期管理等多方面的进步,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人们越来越重视强效P2Y_(12)受体抑制剂相关出血风险,P2Y_(12)受体抑制剂降阶治疗策略逐渐引发关注。本文针对P2Y_(12)受体抑制剂降阶治疗相关定义、发生率及现有证据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2y_(12)受体抑制 降阶治疗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CCI大鼠脊髓背角多种嘌呤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牛娟 刘培雯 +4 位作者 黄杜娟 乐明霞 周瑞 徐陶 曾俊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p38MAPK磷酸化抑制剂SB203580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热痛阈及脊髓背角P2X_4、P2X_7、P2Y_(12)、P2Y_(13)受体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am...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p38MAPK磷酸化抑制剂SB203580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热痛阈及脊髓背角P2X_4、P2X_7、P2Y_(12)、P2Y_(13)受体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am组)、CCI模型组(CCI+鞘内注射0.005%DMSO生理盐水)、CCI+鞘内注射SB203580 1μmol/L组、CCI+鞘内注射SB203580 10μmol/L组、CCI+鞘内注射SB203580 50μmol/L组。CCI模型组及CCI+SB203580处理组大鼠均于鞘内置管7 d后行慢性坐骨神经结扎,连续14 d鞘内注射0.005%DMSO生理盐水或SB203580(1,10,50μmol/L),2次/d,分别在术前1 d、术后第1,3,5,7,10,14 d测定给药1 h后热缩足潜伏期(TWL);并在第3,7,14 d取大鼠脊髓背角进行荧光定量PCR,观察脊髓背角P2X_4、P2X_7、P2Y_(12)、P2Y_(13)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CCI术后大鼠即形成稳定的热痛敏,与sham组相比,CCI模型组大鼠术后TWL明显缩短(P<0.05);与CCI模型组相比,CCI+SB203580 10,50μmol/L处理组大鼠随药物剂量增加,TWL延长更为明显(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CI模型组第3,7,14 d,P2X_4、P2X_7、P2Y_(12)、P2Y_(13)受体mRNA的表达上调(P<0.05);给予SB203580 50μmoL/L后,大鼠脊髓背角P2X_7、P2Y_(13)受体mRNA表达有所下调(P<0.05),但P2X_4和P2Y_(12)受体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鞘内注射p38MAPK磷酸化抑制剂SB203580可以明显抑制CCI大鼠热痛敏行为学表现,其机制与抑制脊髓背角P2X_7、P2Y_(13)受体mRNA表达有关。这提示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38MAPK活化后上调P2X_7和P2Y_(13)受体基因转录水平可能是p38MAPK在脊髓水平参与伤害性信息传递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p2受体 小胶质细胞 p38MApK抑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骁康 王肖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837-1840,1844,共5页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中心环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2Y12受体拮抗剂作为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的一种,是一类重要...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中心环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2Y12受体拮抗剂作为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的一种,是一类重要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对临床上应用的各类P2Y12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以期为P2Y12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 p2y12受体拮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晓静 陈晓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338,共6页
目的:分析临床氯吡格雷抵抗与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并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共370例,规则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每晚1次阿司匹林100... 目的:分析临床氯吡格雷抵抗与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并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共370例,规则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每晚1次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氯吡格雷75 mg)7d以上.运用DNA测序技术检测P2Y12受体基因C34T与G52T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370例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共100例(27%),其中男性36例(36%),女性64例(64%);在C34T位点,CC基因型和CT +TT基因型分别有26例(12.3%)和74例(46.8%)发生氯吡格雷抵抗,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02,P=0.019),术后1年心绞痛复发率CT +TT基因型组高于CC基因型组(x2=4.956,P=0.026);在G52T位点,GG基因型和GT +TT基因型分别有48例(22.1%)和52例(34.2%)发生氯吡格雷抵抗,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50,P=0.037),术后1年急诊血运重建术、心绞痛、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GT +TT基因型组均高于GG基因型组(均P<0.05).结论:P2Y12受体基因在34、52位点上的T基因突变可能是产生氯吡格雷抵抗的一个危险因素,同时T基因突变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 药理学 噻氯匹定 药理学 受体 嘌呤能p2 受体 嘌呤能p2 血液 多态现象 遗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P受体P2Y及其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贾敏 李毅 +2 位作者 郭琦琦 翁桓泽 陈玉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9-1634,共6页
血小板上的ADP受体主要分为P2X和P2Y两大类,其中P2Y受体的激活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在调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管炎症、血栓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ADP受体阻断药作用的靶点,该类药物也是抗血小板药物研发的热点。... 血小板上的ADP受体主要分为P2X和P2Y两大类,其中P2Y受体的激活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在调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管炎症、血栓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ADP受体阻断药作用的靶点,该类药物也是抗血小板药物研发的热点。本文对P2Y受体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2Y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受体 心血管疾病 血小板 p2y_(12)受体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谈抗栓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唐熠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02期56-57,共2页
以心肌梗死(MI)为代表的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全球范围的首位疾病致死原因。鉴于近年来对MI定义、诊断和治疗的不断更新,相关循证证据、包括我国人群临床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2015-0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了《2015急性ST段抬高型... 以心肌梗死(MI)为代表的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全球范围的首位疾病致死原因。鉴于近年来对MI定义、诊断和治疗的不断更新,相关循证证据、包括我国人群临床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2015-0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了《201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1])。新指南立足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特点,以最新临床研究结果为依据,结合我国临床工作实际,对STEMI分型、诊断、危险分层和治疗进行了更新和具体推。本文为读者解读新指南对制定抗栓策略的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p2y_(12)受体抑制 氯吡格雷 危险分层 抗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