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P2P流量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力为 周中伟 +1 位作者 李阳 段辉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5-188,共4页
P2P流量智能检测是目前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网络P2P流量检测存在高误警率、低检测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P2P流量检测模型,该模型有机地结合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把遗传算法优化网络初始权重用于P2P流量检测,研究表... P2P流量智能检测是目前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网络P2P流量检测存在高误警率、低检测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P2P流量检测模型,该模型有机地结合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把遗传算法优化网络初始权重用于P2P流量检测,研究表明:这种检测模型能够提高P2P流量检测的效率,降低误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p2p流量检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流量检测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郦昊 吴安清 《湖北农机化》 2009年第5期62-64,共3页
对P2P流量的检测,把它和传统的流量区分出来。这里我们介绍了4种典型的P2P流量检测技术:常用端口检测法、应用层特征检测法、流量特征检测法以及连接模式检测法,总结各个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分析了P2P流量检测技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p2p流量检测 应用层特征检测 流量特征检测 连接模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节点状态的P2P流量检测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裴江 卢选民 周亚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2-664,共3页
现有的P2P流量检测方法多基于流量特征或深度包检测技术,而新型的P2P应用已逐渐发展为采用随机端口、协议特征模糊化以及HTTP隧道技术,这使得采用目前的流量检测方法识别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状态的P2P流量检测模型。该... 现有的P2P流量检测方法多基于流量特征或深度包检测技术,而新型的P2P应用已逐渐发展为采用随机端口、协议特征模糊化以及HTTP隧道技术,这使得采用目前的流量检测方法识别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状态的P2P流量检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多级检测模块,将节点状态信息存入Hash表中,并映射形成可信列表反馈到检测端,通过活跃因子、增量因子以及连接缓存的定义,可以快速、有效识别端口跳跃及协议加密引发的P2P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流量检测 节点状态 可信列表 活跃因子 增量因子 连接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流量主动识别技术在防火墙中的实现
4
作者 王伟 张利刚 何伟 《信息网络安全》 2010年第5期76-77,共2页
P2P流量技术在对Intern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网络业务的开展。本文介绍了目前主流的P2P流量检测技术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在防火墙中基于主动... P2P流量技术在对Intern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网络业务的开展。本文介绍了目前主流的P2P流量检测技术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在防火墙中基于主动识别技术来检测和控制P2P流量的方法,以便对P2P流量进行识别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流量检测 流量控制 主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