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503-P204与TBP-P204协萃体系萃取分离钪的研究
1
作者 张钰茜 李治华 赵中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7,共12页
为了分离钛白废酸中的Sc与杂质离子,研究了N503-P204和TBP-P204两种协萃体系对钛白废酸中的Sc、Ti、Fe和Al的萃取分离行为。结果表明:在25℃、O/A=1∶20条件下,通过二级逆流萃取,5%N503+5%P204+90%磺化煤油、5%TBP+5%P204+90%磺化煤油... 为了分离钛白废酸中的Sc与杂质离子,研究了N503-P204和TBP-P204两种协萃体系对钛白废酸中的Sc、Ti、Fe和Al的萃取分离行为。结果表明:在25℃、O/A=1∶20条件下,通过二级逆流萃取,5%N503+5%P204+90%磺化煤油、5%TBP+5%P204+90%磺化煤油体系的Sc萃取率分别达99.74%和99.73%。在N503-P204协萃体系中,在温度35℃、O/A=1∶2条件下,用1 mol/L磷酸二级逆流洗涤出99.34%Ti,而TBP-P204协萃体系在同等条件下只能洗涤出66.22%Ti。结合红外表征证实了N503-P204协萃体系对Sc的萃取分离效果优于TBP-P204协萃体系。在N503-P204协萃体系中,用2 mol/L氢氧化钠在50℃、O/A=3∶1的条件下进行反萃,Sc反萃率达到99.28%,同时将Fe、Al等杂质留在有机相中,实现了Sc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N503 p204 TBp 钛白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协同萃取体系应用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 被引量:2
2
作者 牛犁 郭纵 +3 位作者 张驰 邹小平 马浩 王海北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3-392,共10页
针对高镁锂比盐湖卤水,采用多组分协同萃取体系选择性萃取锂。结果表明,有机相组成40%TBP-20%P204-40%260^(#)溶剂油、Fe/Li摩尔比1.5、相比O/A=2时,单级Li^(+)萃取率77.5%,三级Li^(+)萃取率91.88%,单级萃取镁锂分离系数43.29,三级镁锂... 针对高镁锂比盐湖卤水,采用多组分协同萃取体系选择性萃取锂。结果表明,有机相组成40%TBP-20%P204-40%260^(#)溶剂油、Fe/Li摩尔比1.5、相比O/A=2时,单级Li^(+)萃取率77.5%,三级Li^(+)萃取率91.88%,单级萃取镁锂分离系数43.29,三级镁锂分离系数79.94,确定O/A=40为最佳洗涤相比,O/A=20为最佳反萃相比,Li^(+)和Mg^(2+)反萃率分别为75.17%和84.97%;有机相组成40%TBP-30%P507-30%260~#溶剂油、Fe/Li摩尔比1.7、相比O/A=3时,单级Li^(+)萃取率79%,三级Li^(+)萃取率91.88%,单级萃取镁锂分离系数31.56,三级萃取镁锂分离系数53.68,确定O/A=50为最佳洗涤相比,O/A=30为最佳反萃相比,Li^(+)和Mg^(2+)反萃率为53.09%和8.47%。采用红外光谱对多组分协同萃取体系萃锂反应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起萃取作用的是P=O磷氧酰键,萃取过程中FeCl_(4)^(-)与Li^(+)等离子及TBP结合,洗涤及反萃过程中部分P=O键的萃合物可能从锂、镁等元素变为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提锂 p204/p507协同体系 镁锂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P204+YW100萃取工艺制备镓精矿的生产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伟 吴才贵 +4 位作者 饶帅 宫晓丹 张登凯 胡东风 周科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39,共7页
介绍了国内某锌冶炼厂采用P204+YW100协同萃取体系从硫酸浸出液中萃取制备镓精矿的生产情况,针对萃取-反萃-硫化除杂-中和水解沉淀工艺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下措施:稳定控制萃取料液含酸量在10~20 g/L,降低溶液中铁离子浓度至... 介绍了国内某锌冶炼厂采用P204+YW100协同萃取体系从硫酸浸出液中萃取制备镓精矿的生产情况,针对萃取-反萃-硫化除杂-中和水解沉淀工艺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下措施:稳定控制萃取料液含酸量在10~20 g/L,降低溶液中铁离子浓度至≤0.2 g/L,优化协萃剂YW100的加入方式,由间断补加改为连续补加;采用扩散渗析技术分离镓反萃液中的游离酸;强化萃取源头控制,减少杂质元素进入反萃液,取消硫化除杂工艺,由氢氧化钠替代碳酸钠作为中和剂。结果表明,经过工艺优化后,镓萃取率由低于75%提高至大于99%;高酸镓反萃液采用扩散渗析膜处理工艺,渗析残液中铁、铜、锌、镓、硫酸截留率分别为85.71%、87.27%、90.00%、90.54%、9.71%,酸的回收利用率达到了90.29%,回收酸配入浓硫酸作为镓的反萃剂,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镓精矿中的镓品位由原来的8.51%提高至26.47%,为后续碱溶-镓电积提供高质量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pLUS%yw100 镓精矿 扩散渗析 净化 中和水解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04-P507在酸性硫酸盐溶液中对Nd^3+和Sm^3+的协同萃取 被引量:25
4
作者 黄小卫 李建宁 +3 位作者 张永奇 龙志奇 王春梅 薛向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6-371,共6页
采用恒摩尔法、斜率法以及饱和容量法研究从硫酸介质中用P204(D2EHPA,用(HA)2表示)与P507(HEHEHP,用(HL)2表示)协同萃取Nd3+或Sm3+的性能与机理,并测定协萃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s.e,求得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结果表明,萃取反应呈现正协... 采用恒摩尔法、斜率法以及饱和容量法研究从硫酸介质中用P204(D2EHPA,用(HA)2表示)与P507(HEHEHP,用(HL)2表示)协同萃取Nd3+或Sm3+的性能与机理,并测定协萃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s.e,求得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结果表明,萃取反应呈现正协同效应,且协萃过程为放热反应,协萃配合物组成分别为Nd.(HA2)2.HL2和Sm.(HA2)2.HL2。因此,P204与P507混合使用可以改善硫酸介质下稀土的萃取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 p507 硫酸介质 协同 SM^3%pLUS% ND^3%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_(204)-PSO协同萃取钒(V)的机理 被引量:15
5
作者 古国榜 程飞 +2 位作者 杨新荣 张振民 龙惕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5-91,共7页
本文研究了P204和石油亚砜协同萃取钒(V)的萃合物组成,计算了协萃反应的协萃平衡常数,通过电子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探讨了协萃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在P204和PSO协萃体系中,P=O、P-O-H基团与VO+2键合。
关键词 协同 p204(二—(2—乙基已基)磷酸) 石油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04与N235协同萃取钕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常宏涛 季尚军 +2 位作者 李梅 柳召刚 张称心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0,共5页
采用非皂化的酸性萃取剂P204和碱性萃取剂N235协同萃取钕。研究了P204与N235的配比、萃取剂浓度、水相酸度、稀土浓度对P204与N235协同萃取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235与P204以体积比6∶4、协同萃取剂与煤油的体积比1∶1、pH为3.0时协同... 采用非皂化的酸性萃取剂P204和碱性萃取剂N235协同萃取钕。研究了P204与N235的配比、萃取剂浓度、水相酸度、稀土浓度对P204与N235协同萃取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235与P204以体积比6∶4、协同萃取剂与煤油的体积比1∶1、pH为3.0时协同萃取钕的效果最好,随着稀土料液浓度的增大,萃取量先增大后趋于平稳,并且最大饱和容量达28g/L(REO),大于P204单独萃取钕的饱和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 N235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04/4PC协同萃取分离镍钴与镁钙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卿家林 张贵清 +5 位作者 曾理 关文娟 巫圣喜 李青刚 曹佐英 武新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采用新型协同萃取剂P204/4PC从含少量镍钴钙的硫酸镁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镍和钴,考察了萃取剂浓度、平衡pH值等因素对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绘制了萃取、反萃取等温线,并进行了串级模拟萃取-反萃取全流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204/4PC协同萃... 采用新型协同萃取剂P204/4PC从含少量镍钴钙的硫酸镁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镍和钴,考察了萃取剂浓度、平衡pH值等因素对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绘制了萃取、反萃取等温线,并进行了串级模拟萃取-反萃取全流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204/4PC协同萃取剂能从硫酸镁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镍钴,实现镍钴与钙镁的高效分离以及镍钴的高倍富集回收。模拟串级全流程实验结果显示,对于含镍1.68 g/L、钴0.10 g/L、镁15.68 g/L和钙0.11 g/L的料液,采用组成为0.25 mol/L P204+0.5 mol/L 4PC+磺化煤油的有机相经5级逆流萃取-1级洗涤-6级反萃取,萃余液中镍和钴含量均小于0.01 g/L,镍和钴萃取率均达到99.5%以上;反萃液中镍和钴浓度分别达到40.4 g/L和1.8 g/L,杂质钙和镁浓度分别为0.02 g/L和0.09 g/L,全流程钙镁除去率分别达到99.97%和9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p204 4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04-NaCl协同萃取酸性钛白废液中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晓波 杨洋 +2 位作者 苗艳晖 王雯博 李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以制备钛白粉后形成的酸性钛白废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氯化钠(NaCl)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P204)协同萃取回收钛白废液中钒。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NaCl添加量、振荡速率、振荡时间等因素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20%P2... 以制备钛白粉后形成的酸性钛白废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氯化钠(NaCl)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P204)协同萃取回收钛白废液中钒。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NaCl添加量、振荡速率、振荡时间等因素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20%P204+80%磺化煤油,相比为1∶1,溶液初始pH值为2.3,NaCl添加量为75 g/L,振荡速率为220 r/min,振荡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钒的单级萃取率可达到92.38%。其他萃取条件相同,不添加NaCl时钛白废液中钒的单级萃取率仅为6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废液 协同 p204 NA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xtral204P与Mextral336A协同萃取稀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季尚军 徐志刚 +3 位作者 邹潜 李建 王朝华 杨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3-407,共5页
研究了用Mextral336A和Mextral204P协同萃取稀土元素。首先考察Mextral336A、Mextral204P萃取稀土和萃取盐酸的能力,Mextral336A萃取氢离子的同时几乎不萃取稀土。Mextral204P中添加适量Mextral336A能够显著提高Mextral204P萃取稀土的能... 研究了用Mextral336A和Mextral204P协同萃取稀土元素。首先考察Mextral336A、Mextral204P萃取稀土和萃取盐酸的能力,Mextral336A萃取氢离子的同时几乎不萃取稀土。Mextral204P中添加适量Mextral336A能够显著提高Mextral204P萃取稀土的能力,Mextral204P与Mextral336A最佳体积比为2∶3;对于协同体系,水相初始pH<2.75时,从水相中萃取氢离子;水相初始pH>2.75后,有机相向水相释放一定量氢离子;水相初始pH=2.75时,既不从水相吸收氢离子也不向水相释放氢离子;稀土钐的萃合物为SmA(HA_2)_2·(R_3N)·(R_3NHCl)——3,混合有机相具备较好的反萃取性能,且可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xtral204p Mextral336A 协同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04-仲辛醇皂化萃取氰化尾渣酸浸液中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伍静静 李登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2,共6页
采用P204-仲辛醇皂化萃取体系从金精矿氰化尾渣酸浸液中萃取分离铁,初步研究其萃取机理,并考察了萃取体系、P204浓度和料液初始pH值、含铁浓度及加入介质NaC l对Fe(Ⅲ)萃取的影响以及相比(O/A)、H2SO4浓度对Fe(Ⅲ)反萃的影响。实验结果... 采用P204-仲辛醇皂化萃取体系从金精矿氰化尾渣酸浸液中萃取分离铁,初步研究其萃取机理,并考察了萃取体系、P204浓度和料液初始pH值、含铁浓度及加入介质NaC l对Fe(Ⅲ)萃取的影响以及相比(O/A)、H2SO4浓度对Fe(Ⅲ)反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204和仲辛醇对酸浸液中的Fe(Ⅲ)具有一定协同萃取效应,仲辛醇作为萃取体系中的相转移试剂,尤其能改善铁的反萃效率。同时,采用氨水皂化后的萃取体系铁的提取率显著提高。P204、仲辛醇以及260#溶剂油以1∶1∶2的体积比混合作为萃取体系,在相比为2的条件下,调整含铁10.18 g/L的原酸浸液的pH值接近2.0,经过1级萃取,萃余液中含铁低于0.25 g/L;以25%(体积分数)的H2SO4反萃,有机相中的铁基本被反萃完全。通过萃取和反萃,铁离子溶液中杂质含量大大减少,尤其是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 仲辛醇 协同 皂化 铁(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氧化锌弱酸浸出液中铟镓锗的萃取分离工艺研究
11
作者 杨毅帆 王琼 +7 位作者 施全 陈海大 赵卓 汪九初 徐亮 江少杰 杨成 田勇攀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以铅锌冶炼系统副产物次氧化锌的弱酸浸出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萃取法从其中回收In、Ga、Ge。通过系列萃取实验考察了溶液pH值、协萃剂YW100等对In、Ga、Ge萃取率的影响,并确定了合适的反萃剂及选择性萃取分离In、Ga、Ge的工艺流程。... 以铅锌冶炼系统副产物次氧化锌的弱酸浸出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萃取法从其中回收In、Ga、Ge。通过系列萃取实验考察了溶液pH值、协萃剂YW100等对In、Ga、Ge萃取率的影响,并确定了合适的反萃剂及选择性萃取分离In、Ga、Ge的工艺流程。实验结果表明:Fe^(3+)对Ga、Ge的萃取有较大影响,因此浸出率在萃取前需先进行Fe^(3+)的还原。在P204萃取体系下,In萃取率可达99.99%,Ga、Ge几乎不被萃取;萃In有机相采用6 mol/L的盐酸反萃,In反萃率接近90%。随后,采用P204+YW100协同萃取体系对萃余液中的Ga和Ge进行萃取,Ga、Ge萃取率分别达到93.30%与98.90%,负载Ga、Ge的有机相先采用6 mol/L的硫酸反萃Ga,Ga反萃率可达65%,再采用次氯酸钠或者氟化铵溶液反萃Ge,Ge反萃率可达90%左右。本研究实现了从次氧化锌弱酸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分离In、Ga、Ge,达到了资源高效回收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酸浸出液 次氧化锌 溶剂 p204%pLUS%yw100协同 分离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04/4PC新协萃体系萃取分离镍与锰镁钙 被引量:5
12
作者 曾理 孙振 +1 位作者 关文娟 张贵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28-1432,共5页
采用一种新的二元协萃体系P204/4PC对萃取分离镍与锰、镁、钙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有机相配比、平衡p H、平衡时间等因素对萃取分离的影响,并绘制了镍萃取与反萃等温线.结果表明,采用1. 25 mol/L4PC(L)+0. 25 mol/L P204(HA)组成的有机相,... 采用一种新的二元协萃体系P204/4PC对萃取分离镍与锰、镁、钙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有机相配比、平衡p H、平衡时间等因素对萃取分离的影响,并绘制了镍萃取与反萃等温线.结果表明,采用1. 25 mol/L4PC(L)+0. 25 mol/L P204(HA)组成的有机相,经过5级模拟逆流萃取,镍的萃取率达到98. 7%,其他杂质金属的萃取率基本都在5%以下.负载有机相经过三级逆流反萃,镍的反萃率达到98. 2%,反萃后有机相中镍的质量浓度小于0. 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 4pC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高炉渣浸出液中钛的协同萃取分离工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山 吴雨 +1 位作者 胡久刚 张谌虎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4,共8页
钒钛磁铁矿在高炉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冶炼渣,该冶炼渣的钛含量达20%~30%,对钒钛磁铁矿或冶炼渣中的钛资源进行资源化利用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借鉴浸出-萃取提钛工艺,针对已有的萃取体系萃取平衡时间长、钛萃取率低、设备易腐... 钒钛磁铁矿在高炉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冶炼渣,该冶炼渣的钛含量达20%~30%,对钒钛磁铁矿或冶炼渣中的钛资源进行资源化利用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借鉴浸出-萃取提钛工艺,针对已有的萃取体系萃取平衡时间长、钛萃取率低、设备易腐蚀、水相和有机相分相困难等问题,先将机械活化后钒钛磁铁矿高炉渣进行盐酸浸出,然后采用磷酸三丁酯(TBP)与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组成的协同萃取体系(稀释剂为磺化煤油)对浸出液中的钛进行萃取试验。试验考察了萃取剂总浓度、萃取温度、萃取相比(O/A)、萃取剂TBP和P204的物质的量的比、氯离子浓度等因素对钛萃取率的影响,同时采用斜率法对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得到如下结论:在萃取剂物质的量比TBP∶P204=1∶4、萃取时间20 min、萃取温度30℃、萃取相比(O/A)1∶1、氯离子浓度8 mol/L等较佳萃取条件下,钛萃取率可达到98%以上;斜率法研究萃取机理表明,萃合物组成可能为(TiOCl_(2))(HA)_(2)(HB)_(2),其萃取化学反应式可以改写为:TiO^(2+)+2HA+2HB+2Cl-→(TiOCl_(2))(HA)_(2)(HB)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钛回收 TBp p204 斜率法 钒钛磁铁矿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稀土浸出液的协同分步萃取试验研究
14
作者 李洪博 韩东 +3 位作者 张津榕 姜雪 葛富彪 胡振光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59,共7页
P204和P507常用作萃取剂用于稀土浸出液的萃取,采用单一萃取剂萃取难以有效分离、富集稀土,本文利用P507萃取高浓度稀土溶液时对轻稀土萃取能力较弱而P204萃取能力强的特点,创新性提出采用P507与TBP协同萃取中重稀土,然后采用P204与TBP... P204和P507常用作萃取剂用于稀土浸出液的萃取,采用单一萃取剂萃取难以有效分离、富集稀土,本文利用P507萃取高浓度稀土溶液时对轻稀土萃取能力较弱而P204萃取能力强的特点,创新性提出采用P507与TBP协同萃取中重稀土,然后采用P204与TBP协同萃取轻稀土的工艺,并进行了萃取、反萃取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在试验原料条件下,采用二级萃取工艺,当相比A/O=10/1、pH值4.0、常温、P507体积分数35%、TBP体积分数5%时,P507+TBP对中、重稀土的萃取率较佳,均能达到90%以上;采用二级萃取工艺,在P204体积分数35%、TBP体积分数5%、相比A/O=15/1、常温、萃取时间5 min的条件下,P204+TBP对轻稀土的萃取率达到97%。P507与P204的负载有机相在适当的酸性条件下,P507负载有机相经二级逆流反萃、P204负载有机相经三级逆流反萃后均可得到高浓度的稀土富集液,浓度值达到直接进入萃取分离线的要求。该研究在低能耗、低试刘消耗条件下实现了稀土提取利用及初步分离,所生产的氯化稀土溶液可以直接进入稀土分离厂进行分离提纯,为高浓度稀土回收分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浸出液 协同 中、重稀土 轻稀土 p507 p204 T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