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miR-597-5p miR-181a-2-3p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刘艳杰 魏慧茹 李红伟 《安徽医学》 2025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RNA-597-5p(miR-597-5p)、miR-181a-2-3p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的138例MDS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高危组...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RNA-597-5p(miR-597-5p)、miR-181a-2-3p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的138例MDS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高危组(n=29)、中危组(n=46)和低危组(n=63),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11)和预后不良组(n=27);同时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38名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检测MDS患者的血清miR-597-5p、miR-181a-2-3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597-5p、miR-181a-2-3p诊断MDS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miR-597-5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iR-181a-2-3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低、中、高危组患者血清miR-597-5p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miR-181a-2-3p水平依次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miR-597-5p、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P<0.05),而血清miR-181a-2-3p水平以及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水平大幅度降低(P<0.05);miR-597-5p、miR-181a-2-3p为MD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597-5p、miR-181a-2-3p预测MDS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2、0.889,截断值分别是1.69、0.60,二者联合预测MDS患者预后的AUC为0.952,灵敏度为81.48%,特异度为92.79%,二者联合优于血清miR-597-5p、miR-181a-2-3p各自单独预测(Z_(二者联合-mi R-597-5p)=2.039、Z_(二者联合-mi R-181a-2-3p)=2.016,P=0.044、0.041)。结论血清miR-597-5p水平升高,miR-181a-2-3p水平下降均会导致MDS患者病情加重,二者联合对MDS的预后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597-5p 微小RNA-181a-2-3p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病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LF3-AS1/miR-83-5p/TCF7L2轴的内耳干细胞定向神经分化作用机制
2
作者 蒋迪 毛志强 傅明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 探究基于KLF3-AS1/miR-83-5p/TCF7L2轴的内耳干细胞定向神经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30只SD健康大鼠,分为12只空白组,9只蛋白培养组、9只蛋白培养+LY294002组,对比3组大鼠神经元轴突长度、凋亡率、细胞活性、KLF3-AS1/miR-83-5p/... 目的 探究基于KLF3-AS1/miR-83-5p/TCF7L2轴的内耳干细胞定向神经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30只SD健康大鼠,分为12只空白组,9只蛋白培养组、9只蛋白培养+LY294002组,对比3组大鼠神经元轴突长度、凋亡率、细胞活性、KLF3-AS1/miR-83-5p/TCF7L2轴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蛋白培养+LY294002组相比,蛋白培养组凋亡率、miR-83-5p蛋白表达量、神经元轴突长度低,KLF3-AS1、细胞活性、TCF7L2蛋白表达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LF3-AS1/miR-83-5p/TCF7L2下调可促进内耳干细胞活性,减少凋亡情况,同时在定向神经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7类似物2基因 Krüppel样因子3-反义转录物1 微小RNA-83-5p 内耳干细胞 定向神经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ing ultrastable P2/O3-type layered oxides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 by regulating Na distribution and oxygen redox chemistry 被引量:1
3
作者 Jieyou Huang Weiliang Li +3 位作者 Debin Ye Lin Xu Wenwei Wu Xuehang W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466-476,共11页
P2/O3-type Ni/Mn-based layered oxides are promising cathode material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owing to their high energy density.However,exploring effective ways to enhance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P2 and 03 phas... P2/O3-type Ni/Mn-based layered oxides are promising cathode material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owing to their high energy density.However,exploring effective ways to enhance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P2 and 03 phases remains a necessity.Herein,we design a P2/O3-type Na_(0.76)Ni_(0.31)Zn_(0.07)Mn_(0.50)Ti_(0.12)0_(2)(NNZMT)with high chemical/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by enhan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two phases.For the first time,a unique Na*extraction is observed from a Na-rich O3 phase by a Na-poor P2 phase and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This process is facilitated by Zn^(2+)/Ti^(4+)dual doping and calcination condition regulation,allowing a higher Na*content in the P2 phase with larger Na^(+)transport channels and enhancing Na transport kinetics.Because of reduced Na^(+)in the O3 phase,which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H^(+)/Na^(+) exchange,the hydrostability of the O3 phase in NNZMT is considerably improved.Furthermore,Zn^(2+)/Ti^(4+)presence in NNZMT synergistically regulates oxygen redox chemistry,which effectively suppresses O_(2)/CO_(2) gas release and electrolyte decomposition,and completely inhibits phase transitions above 4.0 V.As a result,NNZMT achieves a high discharge capacity of 144.8 mA h g^(-1) with a median voltage of 3.42 V at 20 mA g^(-1) and exhibits excellent cycling performance with a capacity retention of 77.3% for 1000 cycles at 2000 mA g^(-1).This study provides an effective strategy and new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of high-performance layered-oxide cathode materials with enhanced structure/interface stability forS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ion batteries p2/O3-type layered oxides Na distribution Oxygen redox chemistry Hydro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金属Ni d电荷密度对Ni_(2)P/Al_(2)O_(3)催化剂菲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荆洁颖 李泽 +1 位作者 赵泽敏 张雨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3,共12页
高温煤焦油中菲含量高,将菲深度加氢饱和得到全氢菲,可提升菲利用率,且全氢菲密度大,热值高,可作为喷气燃料理想组分。然而,在菲加氢反应过程中菲与中间加氢产物的竞争吸附不利于菲在催化剂上吸附活化,且对称八氢菲进一步加氢是菲加氢... 高温煤焦油中菲含量高,将菲深度加氢饱和得到全氢菲,可提升菲利用率,且全氢菲密度大,热值高,可作为喷气燃料理想组分。然而,在菲加氢反应过程中菲与中间加氢产物的竞争吸附不利于菲在催化剂上吸附活化,且对称八氢菲进一步加氢是菲加氢饱和过程的速控步骤,其吸附活化困难不易解决,催化剂活性难以满足加氢需求。根据稠环芳烃与过渡金属间π络合吸附机理,在反应物吸附活化过程中,稠环芳烃分子和活性金属分别充当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故Ni基催化剂中活性金属Ni处于缺电子状态时利于生成全氢菲,但关于Ni缺电子量及其电子结构如何影响催化剂菲、对称八氢菲加氢性能的原因需进一步探究。此外,基于负载型Ni_(2)P催化剂稳定性高、耐硫、耐氮性强等优势,采用次磷酸盐歧化法通过调变P/Ni物质的量比制备具有不同Ni d电荷密度的Ni2P/Al_(2)O_(3)催化剂,考察Ni d电荷密度对菲、对称八氢菲吸附和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20℃、5 MPa、空速1 309 h-1反应条件下,Ni-2.5P/Al_(2)O_(3)催化剂转换频率fTO最高(44.64×10^(-3)s^(-1))。通过吸附活化熵描述菲、对称八氢菲与催化剂表面间相互作用强度,发现菲、对称八氢菲在不同Ni-xP/Al_(2)O_(3)催化剂表面吸附强度不同。通过定量计算Ni d电荷密度,明确了Ni2P/Al_(2)O_(3)催化剂用于菲加氢反应时适宜Ni d电荷密度约-0.24 e,对称八氢菲加氢反应适宜的Ni d电荷密度约-0.05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饱和 Ni_(2)p/Al_(2)O_(3)催化剂 d电荷密度 全氢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7R过表达的巨噬细胞MSU晶体诱导痛风炎症反应过程中IL-1β、TNF-α、NLRP3表达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秦丽岩 冀琨 +3 位作者 陈邬锦 张蓓 孙玉萍 李瑞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41-45,共5页
目的观察嘌呤能受体P2X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的配体(P2X7R)过表达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单钠尿酸盐(MSU)晶体诱导痛风炎症反应过程中NOD样受体家族3(NLRP3)蛋白、IL-1β、TNF-α表达情况。方法取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并随... 目的观察嘌呤能受体P2X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的配体(P2X7R)过表达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单钠尿酸盐(MSU)晶体诱导痛风炎症反应过程中NOD样受体家族3(NLRP3)蛋白、IL-1β、TNF-α表达情况。方法取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并随机分为过表达组、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过表达组和空白组分别转染P2X7R过表达质粒、空白载体质粒,转染5 d,将过表达组、空白组、模型组THP-1细胞用100 ng/mL的PMA刺激3 h后分化为巨噬细胞,另将MSU晶体用氢氧化钠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00μg/mL的MSU乳糜状悬液加入培养液中孵育6 h;对照组正常培养。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测算巨噬细胞P2X7R mRNA、蛋白,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上清液IL-1β、TNF-α,Western blot法测算巨噬细胞NOD样受体家族3(NLRP3)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空白组、模型组P2X7R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上清液IL-1β、TNF-α水平升高,细胞NLRP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空白组比较,过表达组P2X7R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上清液IL-1β、TNF-α水平升高,细胞NLRP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结论P2X7R过表达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MSU晶体诱导痛风炎症反应过程中IL-1β、TNF-α、NLRP3表达增加,IL-1β、TNF-α水平升高可能通过激活NLRP3蛋白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能受体p2X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的配体 痛风 炎症因子 NOD样受体家族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Ga_(2)O_(3)的p型掺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俊洁 矫淑杰 +3 位作者 聂伊尹 高世勇 王东博 王金忠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β-Ga_(2)O_(3)具有超宽禁带宽度、高击穿场强、较高的巴利加优值等优点使其成为一种新兴半导体材料,在高功率电子器件、气体传感器、日盲紫外探测器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但p型掺杂难的问题成为了β-Ga_(2)O_(3)发展的巨大障碍。... β-Ga_(2)O_(3)具有超宽禁带宽度、高击穿场强、较高的巴利加优值等优点使其成为一种新兴半导体材料,在高功率电子器件、气体传感器、日盲紫外探测器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但p型掺杂难的问题成为了β-Ga_(2)O_(3)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β-Ga_(2)O_(3)的优点,并介绍了其晶体结构和基本性质。其次,说明了β-Ga_(2)O_(3)的本征缺陷,尤其是氧空位对导电性能的影响。然后,详细讨论了β-Ga_(2)O_(3) p型掺杂的研究现状,包括p型掺杂困难的原因和N掺杂、Mg掺杂、Zn掺杂、其他受主元素掺杂、两种元素共掺杂以及其他方法。最后,总结并对β-Ga_(2)O_(3)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_(2)O_(3) 本征缺陷 p型掺杂 宽禁带半导体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富含阳离子缺陷的贫P-Ni_(2)P和富P-CoP_(3)异质结用于增强尿素/肼电催化氧化反应
7
作者 谭雯娟 叶勇 +7 位作者 孙秀娟 刘备 周佳佳 廖海龙 吴秀琳 丁锐 刘恩辉 高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66,共4页
废水中存在的肼和尿素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含肼和尿素的废水,既可以有效处理废水,实现氮循环,又能将肼和尿素作为新型燃料,有助于新能源的发展。然而,目前实现肼氧化(HzOR)和尿素氧化(UOR)的电化学技术仍存在... 废水中存在的肼和尿素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含肼和尿素的废水,既可以有效处理废水,实现氮循环,又能将肼和尿素作为新型燃料,有助于新能源的发展。然而,目前实现肼氧化(HzOR)和尿素氧化(UOR)的电化学技术仍存在挑战。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效且稳定性好的电催化剂是实现这一技术的先决条件。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水热-碱刻蚀-磷化的三步方法,制备了一种富含阳离子缺陷的双金属磷化物Ni_(2)P/CoP_(3)催化剂(简称Ni_(2)P/CoP_(3)-Zn^(vac)),并将其应用于肼氧化和尿素氧化。该催化剂由贫磷的Ni_(2)P和富磷的CoP_(3)两种不同性质的磷化物组成。CoP_(3)中富集的磷含有大量的负电荷,有利于吸附带正电荷的中间物种;而Ni_(2)P中磷含量较少,金属含量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确保快速的反应动力学。通过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测试,证实了Ni_(2)P/CoP_(3)的成功合成和其独特的电子结构。电子顺磁测试(EPR)证明了阳离子空位的存在,大量的阳离子空位缺陷有助于增加活性位点的数量,从而提升催化性能。因此,该催化剂在肼氧化和尿素氧化方面表现出色。仅需-47 mV(HzOR)和1.311 V(UOR)的电位即可产生10 mA·cm^(-2)的电流密度。Tafel斜率分别为54.3 mV·dec^(-1)(HzOR)和37.24 mV·dec^(-1)(UOR)。Ni_(2)P/CoP_(3)-Zn^(vac)在HzOR和UOR方面的性能远优于单独的Ni_(2)P和CoP_(3),也优于未经碱刻蚀的镍钴磷化物。基于以上的测试结果,我们将Ni_(2)P/CoP_(3)-Zn^(vac)催化剂应用于直接肼燃料电池(DHzFC)和直接尿素-双氧水燃料电池(DUHPFC)的阳极,测试表明DHzFC和DUHPFC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229.01和16.22mW·cm^(-2)。更为重要的是,DHzFC和DUHPFC能够稳定工作24 h,性能几乎不衰退。此外,Ni_(2)P/CoP_(3)-Zn^(vac)材料还可应用于自制的锌-肼燃料电池,并展示出良好的实际应用潜力。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一系列方法制备了Ni_(2)P/CoP_(3)-Zn^(vac)催化剂,该催化剂在肼氧化和尿素氧化方面具有优异性能。这项工作为设计高效且稳定性好的肼氧化和尿素氧化电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2)p/Cop_(3)异质结 阳离子空位缺陷 碱刻蚀 肼氧化 尿素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10钢与3Cr钢在采出井模拟工况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8
作者 解辉 于超 +2 位作者 花靖 蒋秀 孟晓锋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采用高温高压釜模拟P110钢与3Cr钢在不同气窜程度下的采出井腐蚀工况,通过质量损失法测得腐蚀速率,采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仪(Raman)、能谱仪(EDS)和三维轮廓仪(3D Profilometer)对腐蚀产物的形貌与成分进行分析,考察了不同井深处... 采用高温高压釜模拟P110钢与3Cr钢在不同气窜程度下的采出井腐蚀工况,通过质量损失法测得腐蚀速率,采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仪(Raman)、能谱仪(EDS)和三维轮廓仪(3D Profilometer)对腐蚀产物的形貌与成分进行分析,考察了不同井深处金属的腐蚀行为差异。结果表明:3Cr钢的均匀腐蚀速率和最大点蚀速率低于P110钢,且两种金属均发生明显的点蚀行为。随着井深的增加和CO_(2)体积分数的增加,3Cr钢的均匀腐蚀速率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P110钢均匀腐蚀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110钢表面腐蚀产物成分以FeCO_(3)为主;3Cr钢在低温和低CO_(2)分压下其表面腐蚀产物主要为FeCr_(2)O_(4)和Cr(OH)_(3),在高温和高CO_(2)分压下,3Cr钢表面腐蚀产物为双层膜,外层膜以FeCO_(3)为主,内层膜主要为FeCr_(2)O_(4)和Cr(OH)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10钢 3Cr钢 温度 CO_(2)分压 腐蚀产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ace engineering of P2-type cathode material targeting long-cycling and high-rate sod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1
9
作者 Jun Xiao Yang Xiao +11 位作者 Shijian Wang Zefu Huang Jiayi Li Cheng Gong Guilai Zhang Bing Sun Hong Gao Huiqiao Li Xin Guo Yong Wang Hao Liu Guoxiu W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444-452,I0009,共10页
The widespread interest in layered P2-type Mn-based cathode material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stems from their cost-effectiveness and abundant resources.However,the inferior cycle stability and mediocre rate per... The widespread interest in layered P2-type Mn-based cathode material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stems from their cost-effectiveness and abundant resources.However,the inferior cycle stability and mediocre rate performance impede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Herein,we devised a wet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to deposit an amorphous aluminum phosphate(AlPO_(4),denoted as AP)protective layer onto the surface of P2-type Na_(0.55)Ni_(0.1)Co_(0.7)Mn_(0.8)O_(2)(NCM@AP).The resulting NCM@5AP electrode,with a 5 wt%coating,exhibits extended cycle life(capacity retention of78.4%after 200 cycles at 100 mA g^(-1))and superior rate performance(98 mA h g^(-1)at 500 mA g^(-1))compared to pristine NCM.Moreover,our investigation provides comprehensive insights into the phase stability and active Na^(+)ion kinetics in the NCM@5AP composite electrode,shedding light o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enhanced performance observed in the coated electr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ed metal oxides Sodium-ion batteries p2-type structure Surface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56-3p通过靶向结合DAB2IP抑制其表达在促进乳腺癌进展中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曹秋影 李晶 +1 位作者 孙永敏 吕春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4033-4038,共6页
目的研究miR-556-3p在乳腺癌的表达变化,阐明miR-556-3p通过靶向结合DAB2IP促进乳腺癌进展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癌组织标本共计65例,同时纳入30例乳腺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Real-time ... 目的研究miR-556-3p在乳腺癌的表达变化,阐明miR-556-3p通过靶向结合DAB2IP促进乳腺癌进展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癌组织标本共计65例,同时纳入30例乳腺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Real-time PCR检测miR-556-3p在乳腺癌组织和对照组以及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变化规律;随访5 a,统计患者的生存率;体外实验中,利用MTT实验、transwell实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以及细胞转染等方法检测miR-556-3p对乳腺癌细胞的活性、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iR-556-3p对DAB2IP和MAPK通路的影响,对miR-556-3p与DAB2IP的靶向关系采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结果miR-556-3p在乳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iR-556-3p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miR-556-3p低表达患者;体外实验中,miR-556-3p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活力、侵袭呈正相关性;在MCF-10A、MCF-7细胞系中,过表达miR-556-3p后,细胞活力、侵袭增高,敲低miR-556-3p后,细胞活力、侵袭降低。DAB2IP的表达受miR-556-3p直接调控,过表达miR-556-3p后,乳腺癌细胞中DAB2IP、Erk、p-Erk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敲低miR-556-3p后,以上蛋白水平增加。结论miR-556-3p靶向结合DAB2IP3’-UTR区域,从而阻滞DAB2IP mRNA翻译,促进MCF-10A、MCF-7细胞的增殖,miR-556-3p在促进乳腺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为乳腺癌的靶向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556-3p DAB2Ip 细胞增殖 MCF-10A细胞系 MA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KSR2基因的双荧光素酶质粒构建及其与bta-miR-22-3p的靶向验证
11
作者 王硕 张敬博 +2 位作者 刘瑞冬 任晓丽 董海龙 《高原农业》 2024年第5期540-547,共8页
为了鉴定牦牛体内bta-miR-22-3p与KSR2之间的靶向关系,本研究采用miRNA Base数据库对牦牛体内bta-miR-22-3p的序列进行分析,并用Target scan软件预测牦牛bta-miR-22-3p于KSR2基因的3’UT R可能存在的结合位点,然后采用PCR扩增出包含bta-... 为了鉴定牦牛体内bta-miR-22-3p与KSR2之间的靶向关系,本研究采用miRNA Base数据库对牦牛体内bta-miR-22-3p的序列进行分析,并用Target scan软件预测牦牛bta-miR-22-3p于KSR2基因的3’UT R可能存在的结合位点,然后采用PCR扩增出包含bta-miR-22-3p结合位点的牦牛KSR2基因3'非编码区(3’UTR)片段,并构建出KSR2基因的3’UTR的野生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将其与bta-miR-22-3p mimics、mimics NC共转染至人胚肾细胞(HEK 293T细胞)中,检测其双荧光素酶活性。miRNA Base数据库中bta-miR-22-3p的序列为AAGCUGCCAGUUGAAGAACU G;Target scan预测出bta-miR-22-3p共有包括KSR2基因在内的568个潜在靶基因,其中包括612个保守位点和190个低保守位点,并且在KSR2基因3’UTR的829-836 bp处存在潜在的bta-miR-22-3p的结合位点;构建的野生型质粒和突变型质粒经双酶切后释放出大小315 bp的条带,测序结果与预期一致,说明质粒构建成功;bta-miR-22-3p mimics能够显著降低(P<0.01)KSR2野生型质粒双荧光素酶的活性。最终说明,牦牛KSR2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成功,并且该基因与bta-miR-22-3p存在靶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a-miR-22-3p KSR2 双荧光素酶 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939-5p、miR-144-3p与sST2在AHF患者中的预测评估价值
12
作者 朱凯媛 鄢春喜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82-86,共5页
目的:探究miR-939-5p、miR-144-3p与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急性心力衰竭(AHF)中的表达及预测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启东市人民医院住院的AHF患者共4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原发病分为缺血性心肌病(I... 目的:探究miR-939-5p、miR-144-3p与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急性心力衰竭(AHF)中的表达及预测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启东市人民医院住院的AHF患者共4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原发病分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组33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组152例,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最终依据随访6个月全因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死亡组,对比miR-939-5p、miR-144-3p与sST2在不同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与预后组中的表达差异及对全因死亡结局的预测价值,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AHF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对比对照组,ICM组、DCM组miR-939-5p、miR-144-3p与sST2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AHF患者全因死亡率为10.63%。对比生存组,死亡组miR-939-5p、miR-144-3p、sST2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年龄、NT-proBNP水平及糖尿病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用miR-939-5p、miR-144-3p、sST2预测AHF患者全因死亡的敏感度、特异度均≥60%,且AUC均>0.7。结论:miR-939-5p、miR-144-3p、sST2在AHF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升高会增加AHF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有较高的预测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miR-939-5p miR-144-3p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
13
作者 何依珊 苏静 洪庆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研究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PTX)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根据细胞转染情况分为未转染组、miR-阴性对照(miR-NC)组和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细胞... 目的研究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PTX)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根据细胞转染情况分为未转染组、miR-阴性对照(miR-NC)组和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细胞增殖情况(未转染组设置亚组:空白组和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色素框同源物2(CBX2)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BX2蛋白的表达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迁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紫杉醇对各组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但不同浓度紫杉醇(0.05、0.15、0.45、1.35、4.05、8.10μmol/L)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生长抑制作用均高于对照组与miR-NC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中CBX2 mRNA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中CBX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0.05);Transwell检测及划痕实验检测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均<0.05)。结论miR-574-3p可能通过下调CBX2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MDA-MB-231细胞 紫杉醇 miR-574-3p 色素框同源物2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4+)离子掺杂对Li_3V_2(PO_4)_3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素琴 李世彩 +1 位作者 黄可龙 陈朝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7-542,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碳热还原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及其掺Ti化合物Li_(3-2x)(V_(1-x)Ti_x)_2-(PO_4)_3.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经Ti^(4+)离子掺杂后材料的充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明显提高.与纯相Li_3V_2(PO_4)_3在3.58、3.67... 采用溶胶凝胶/碳热还原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及其掺Ti化合物Li_(3-2x)(V_(1-x)Ti_x)_2-(PO_4)_3.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经Ti^(4+)离子掺杂后材料的充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明显提高.与纯相Li_3V_2(PO_4)_3在3.58、3.67和4.08V出现三个平台相比,掺杂后材料的前两个平台发生简并且平台趋于模糊的倾斜状态.这种趋势随掺杂量的增大而增强.差热分析(DTA)表明掺杂生成了稳定的γ相产物.采用X射线衍射和Rietveld方法表征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三个不同位置Li的不完全占据导致晶体中产生阳离子空穴,使材料在常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提高了3个数量级.锂离子混排提高了样品的电导率和充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相转移 RIETVELD结构精修 Li3V2(p04)3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纳米Al_2O_3复合镀层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姚素薇 穆高林 张卫国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28,共3页
通过化学复合镀工艺制备了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纳米Al2O3添加剂、Al2O3复合量质量分数、热处理等工艺条件对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结构与性... 通过化学复合镀工艺制备了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纳米Al2O3添加剂、Al2O3复合量质量分数、热处理等工艺条件对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高于Ni-P合金镀层,而且随着Al2O3复合量的增大镀层硬度和耐磨性增加。当纳米Al2O3复合量质量分数为10.1%时,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硬度较Ni-P合金镀层增大28%,磨损失重减少20%以上。400℃热处理后,复合镀层结构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镀层硬度由570HV增大到1185HV,耐磨性也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 纳米AAl2O3 化学镀 复合镀层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PMMA/CaCO3(SiO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国庆 马莉 +2 位作者 吴忠杰 张海燕 倪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560,共6页
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由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制备的几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P(VDF-HFP)-PMMA/CaCO3(SiO2)的性能进行... 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由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制备的几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P(VDF-HFP)-PMMA/CaCO3(SiO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能提高CPE的吸液率,从而增大其离子导电率.在P(VDF-HFP)与PMMA质量比为1∶1条件下制得的CPE性能最佳.用P(VDF-HFP)-PMMA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级SiO2、CaCO3进行复合制成的聚合物膜,无机粒子的加入没有破坏原来聚合物非晶结构;室温下CPE的电导率达到3.42 mS.cm-1;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8 V.电池Li/CPE/GMS(石墨基材料)的测试证明,CPE与石墨负极有很好的相容性.聚合物电池Li/CPE(CaCO3)/LiCoO2比Li/CPE)(SiO2)/LiCoO2具有更优越的倍率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p(VDF-HFp)-pMMA 纳米CACO3 纳米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高导高软化温度Al_2O_3p/Cu合金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胜利 蔡一湘 +2 位作者 秦晓东 罗锴 谢焕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7,共5页
Al2O3p/Cu合金是具有优良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新型结构-功能材料,在现代电子和电工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高强高导高软化温度Al2O3p/Cu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制备方法。简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Al2O3p/Cu合金存在的问题,并展望... Al2O3p/Cu合金是具有优良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新型结构-功能材料,在现代电子和电工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高强高导高软化温度Al2O3p/Cu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制备方法。简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Al2O3p/Cu合金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p/Cu合金 高强高导 软化温度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3NH_3][NH_3(CH_2)_6NH_3]H_3[P_2Mo_2W_(16)O_(62)]·H_2O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宗瑞 王力 +5 位作者 陈保国 许林 王恩波 邢彦 贾恒庆 林永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2-775,共4页
首次合成了[CH_3NH_3][NH_3(CH_2)_6NH_3]H_3[P_2Mo_2W_(16)O_(62)]·H_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TGA-DSC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m空间群,a=1.259 6(3)nm,b=1.871 5... 首次合成了[CH_3NH_3][NH_3(CH_2)_6NH_3]H_3[P_2Mo_2W_(16)O_(62)]·H_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TGA-DSC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m空间群,a=1.259 6(3)nm,b=1.871 5(4)nm,c=1.981 6(4)nm,α=γ=90°,β=90.16(3)°,V=4.671(2)nm^3,Z=2,M_r=4 358.66,D_c=3.100 g·cm^(-3),μ=19.978 mm^(-1),F(000)=3 792,R=0.083 5,R_w=0.202 6.结果表明,在晶体结构内形成了0.736 4 nm×0.835 4 nm的微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3NH3][NH3(CH2)6NH3]H3[p2Mo2W16O62]·H2O 水热合成 表征 晶体结构 钨钼磷酸盐 有机胺 微孔金属氧簇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17491对P2X_3受体介导的三叉神经痛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熊伟 吴饶平 +7 位作者 欧晓艳 刘晗 邱淑怡 李桂林 徐昌水 刘双梅 高云 梁尚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975-979,共5页
目的:探究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对三叉神经痛的作用影响。方法: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CCI-ION)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应用von Frey细丝法测试机械刺激反应阈值,观察A-317491对三叉神经痛(TN)大鼠机械刺激反应阈值... 目的:探究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对三叉神经痛的作用影响。方法: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CCI-ION)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应用von Frey细丝法测试机械刺激反应阈值,观察A-317491对三叉神经痛(TN)大鼠机械刺激反应阈值的影响。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蛋白印迹、PT-PCR等方法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TG)中P2X3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4d,Ⅲ组(TN模型组)和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假手术组)、Ⅳ组(TN模型+A-317491干预组)相比较,大鼠手术侧眶下神经面部感觉区域机械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1),大鼠TG中P2X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1);Ⅰ、Ⅱ、Ⅳ组之间相比,大鼠手术侧眶下神经面部感觉区域机械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Ⅳ组TG中P2X3受体的表达较Ⅲ组低(P<0.01)。结论:P2X3受体涉及到三叉神经痛,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对P2X3受体介导的三叉神经痛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3受体 A-317491 三叉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_2O_5对于高C_3S水泥熟料烧成和水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先伟 王培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0,共5页
主要分析了P2O5对高C3S熟料易烧性、矿物组成和强度发展及水化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P2O5在1400℃时有效加快了CaO的吸收,使C3S的形成加快,并诱使了C3S的多晶转变:在掺量小于2.0%时,由R型(参考熟料)转变为M1型,当超过2.0%时,又开始出... 主要分析了P2O5对高C3S熟料易烧性、矿物组成和强度发展及水化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P2O5在1400℃时有效加快了CaO的吸收,使C3S的形成加快,并诱使了C3S的多晶转变:在掺量小于2.0%时,由R型(参考熟料)转变为M1型,当超过2.0%时,又开始出现了M3型;但这些影响在低于1400℃时很小。加入适量的P2O5可以提高熟料的早期强度,但是延缓了水化放热速率和降低了28天强度,当P2O5含量高于2.5%时,会有χC2S-C3P(χ=1~2)生成。综合考虑,P2O5的掺量应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O5 C3S 熟料 晶型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