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氧化铝生产综合能耗的e^-_p分析 |
刘丽孺
陆钟武
于庆波
闫书明
姜玉敬
吕子剑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2
|
Hermite-Fejer插值于L_p下的收敛逼近阶 |
许贵桥
|
《应用数学》
CSCD
|
1997 |
13
|
|
3
|
基于B-Learning的《现代体育教育技术》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
蒋立兵
陈冬梅
张静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4
|
PVFC与萃取精馏工艺回收高纯度糠醛的流程模拟及能量对比分析 |
王伊楠
杨景轩
李春成
丁川
郝晓刚
李居英
王峰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5
|
引入AHP熵值赋权的武装直升机作战效能评估 |
苗李达
侯学隆
|
《兵工自动化》
|
2018 |
5
|
|
6
|
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行为调查研究 |
杨效勇
彭说龙
李崇生
周成
|
《体育学刊》
CAS
|
2000 |
39
|
|
7
|
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社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假说——行政班体育课走向走班制体育课:“班文化”走向“队文化” |
毛振明
邱丽玲
李海燕
陈帅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4
|
|
8
|
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
张吾龙
张艳芬
郝志风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2006 |
40
|
|
9
|
扩招条件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 |
乾清华
胡晓江
王晓辉
王强乐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2006 |
7
|
|
10
|
从事实出发:运用“黑箱”理论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审视 |
唐炎
郭礼
李翠兰
刘昕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11
|
兰州交通大学实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探析 |
范宏伟
郝招
乔梁
张连
高洁伦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
2006 |
7
|
|
12
|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内容一体化的研究 |
唐照华
卢文云
刘骏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7
|
|
13
|
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 |
曾永忠
董伦红
赵苏喆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2 |
64
|
|
14
|
期待视野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透视 |
何波
杨彬
石方勇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15
|
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优化研究 |
高治
王兵
陈兴胜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2
|
|
16
|
大学“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以上海大学为例 |
杨小明
邵斌
柏慧敏
程杰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1
|
|
17
|
体院排球技术教学贯彻快乐体育思想的新尝试 |
顾伟农
焦峪平
丁世聪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18
|
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教学适应性 |
袁野
张蕴琨
陶新
赵奇
沈鹤军
浦民欣
|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02 |
39
|
|
19
|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
杨建平
张秋艳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
2008 |
64
|
|
20
|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 |
胡乔
彭彦铭
陈强
陈发胜
张长念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