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e-p曲线为基础的塑性力学新方法的物理解释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铀 白世伟 +1 位作者 李锶 Matthew Mauldon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4-707,共4页
以e -p曲线为基础的塑性力学新方法具有求解过程简洁明了等优点 ,并且可以求解许多经典理论难以得到解析解的问题。为了展示新方法的合理性 ,进一步从物理机制上对新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塑性理论 物理解释 e-p曲线 塑性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ACE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玉东 葛敬涛 易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103,共8页
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系统开发方法,为研究一种合适的控制算法和设计一套可行的硬件控制系统,须对软硬件系统多次开发设计,这种开发方法既耗时又费力、成本也偏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的PMSM控制系统快速... 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系统开发方法,为研究一种合适的控制算法和设计一套可行的硬件控制系统,须对软硬件系统多次开发设计,这种开发方法既耗时又费力、成本也偏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的PMSM控制系统快速开发方法。从系统控制原理、控制策略、系统硬件以及dSPACE软件设计等方面给出了较详细的论述,并研制出试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同时也验证了dSPACE实时仿真平台在电机控制方面具有快速性和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半实物仿真 DSpACe 实时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earning的《现代体育教育技术》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蒋立兵 陈冬梅 张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5,共5页
课题组调研发现:武汉、天津、山东和沈阳4所体育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导论课程均采用重点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学导论》教材,我们认为,该教材没有突出体育特色,未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进行整合,与体育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 课题组调研发现:武汉、天津、山东和沈阳4所体育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导论课程均采用重点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学导论》教材,我们认为,该教材没有突出体育特色,未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进行整合,与体育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不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专业认知不清。课题组根据调研情况和体育院校的实际需求,利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经验总结和程序设计等方法,与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联合设计开发了具有体育特色的《现代体育教育技术》立体化教学资源,不仅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资源解决方案。通过教学效果对比发现,采用自主开发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普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专业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earning 现代体育教育技术 立体化教学资源 教育技术学 体育院校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专业学生安静心电图的P波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祥梅 吴宇强 房美玉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4,共3页
为获得体育专业学生安静状态下心电图的基本数据 ,测试 16 2例健康体育专业学生心电图 ,并进行波段特点的统计分析。对P波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 :体育专业学生与运动员P波比较 ,avF导联也有倒置和双向 ,却无I、II导联倒置和II、V3 导联双... 为获得体育专业学生安静状态下心电图的基本数据 ,测试 16 2例健康体育专业学生心电图 ,并进行波段特点的统计分析。对P波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 :体育专业学生与运动员P波比较 ,avF导联也有倒置和双向 ,却无I、II导联倒置和II、V3 导联双向 ,各导联P波平坦率高 ,电压振幅处于正常范围内而偏低 ,但小于0 .1mV百分率低 ,时距宽度超值率低。以上现象男生较女生明显 ,体育专业学生的P波比运动员接近一般正常人。提示心电图检查分析时一般可以参照健康人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电图 p 体育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GAP复合粒子对LLM-105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曾诚成 巩飞艳 刘世俊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2,共6页
为防止铝粉在存储中氧化失活,同时为含铝炸药配方设计提供借鉴,采用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对不同尺寸Al粉(平均粒径分别为50nm和1~2μm)进行包覆改性,获得Al@GAP复合粒子;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其形貌;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为防止铝粉在存储中氧化失活,同时为含铝炸药配方设计提供借鉴,采用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对不同尺寸Al粉(平均粒径分别为50nm和1~2μm)进行包覆改性,获得Al@GAP复合粒子;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其形貌;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不同质量比的(Al@GAP)/LLM-105混合体系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步包覆法获得了不同尺寸Al粉表面包覆GAP的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相较于包覆前的微米级Al粉,加入GAP包覆的纳米Al粉后混合体系的热分解峰温明显降低;当Al粉质量分数大于10%时,GAP包覆后的(Al@GAP)/LLM-105混合体系的熵变(ΔS~≠)和焓变(ΔH~≠)较Al/LLM-105混合体系有所减小;(Al@GAP)/LLM-105混合体系的活化能、热爆炸临界温度及热力学参数ΔS~≠和ΔH~≠随纳米Al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Al粉质量分数为30%时,较LLM-105分别降低4kJ/mol、3℃、4.3J/(mol·K)、4.2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纳米Al粉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 GAp 耐热炸药 LLM-105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教学适应性 被引量:39
6
作者 袁野 张蕴琨 +3 位作者 陶新 赵奇 沈鹤军 浦民欣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94,共4页
运用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法 ,对当前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教学目前状况和中学生、中学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的认识程度 ,以及对未来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和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分... 运用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法 ,对当前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教学目前状况和中学生、中学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的认识程度 ,以及对未来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和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分析 ,得出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与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本学科建设需要 ,也要满足该专业目标市场的需要的结论 ,同时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应围绕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思想品德培养而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教育 培养目标 中学体育教学 课程设置 体育师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启示 被引量:37
7
作者 张金桥 王健 王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20,共16页
从学校体育目标及价值取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及制度保障、体育教育教学及相关活动的运行方式、学校体育发展的保障条件等方面,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进行研究,提炼出如下启示:学习国外经验应该... 从学校体育目标及价值取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及制度保障、体育教育教学及相关活动的运行方式、学校体育发展的保障条件等方面,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进行研究,提炼出如下启示:学习国外经验应该博采众长但不照搬;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确定即是各发展要素的优化组合过程;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减少政府介入深度的同时引入社会(市场)机制;依托社会资源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场馆设施的供给应以实用为首要原则,提倡学校与社区资源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发展方式 发达国家 体育课 体育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 被引量:122
8
作者 沈建华 肖焕禹 龚文浩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共3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外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实际,提出了学校体育向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延伸,实行以学校体育为主,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以辅,“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设想。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家庭体育 社会体育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呼唤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 被引量:27
9
作者 陈德敏 向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9-102,共4页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教育从其发展至今一直缺少一种人文精神,政治因素过多地渗入到了它的发展前期,而近几十年“强国强种”的激狂心理又使学校体育过多地贴上了竞技运动的标签,纯粹的体质教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随着对教育人性化和...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教育从其发展至今一直缺少一种人文精神,政治因素过多地渗入到了它的发展前期,而近几十年“强国强种”的激狂心理又使学校体育过多地贴上了竞技运动的标签,纯粹的体质教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随着对教育人性化和理性化的要求,在对中国古代体育和西方体育人文精神的回望中,反思当前的学校体育,呼吁尽快构建人文精神理念,使学生的身心教育得到应有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人文精神 人性教育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体育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赵諓华 傅砚农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16,共3页
在高校扩大招生的形势下,高等体育专业教育面临着毕业生是否供过于求、能否保证体育专业人才高质量等问题的挑战。提出调整高等体育教育的专业结构,改革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体育院系间的协作等对策,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等体育专业 体育课程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0
11
作者 张吾龙 张艳芬 郝志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4-115,共2页
从体育教学有效性理论基础的角度,探讨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概念、体育教学目标有效性的依据和要求,并提出体育教学有效性关键在于以学生为主体,以及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有效性 素质教育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 被引量:26
12
作者 舒宗礼 王华倬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81,共7页
在国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背景下,从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教育价值观出发,纵观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专业素质突出的复合型人才"。遵循"目... 在国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背景下,从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教育价值观出发,纵观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专业素质突出的复合型人才"。遵循"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走"优化"与"重塑"之路,即要体现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的卓越性,体现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性,体现社会需求的导向性,体现现代科技发展的前瞻性以及体现地方差异的特色性,以实现培养卓越体育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知能、专业情意、专业思想和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教育价值观 卓越体育教师 课程体系 国家级特色专业 人本位 社会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社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假说——行政班体育课走向走班制体育课:“班文化”走向“队文化” 被引量:24
13
作者 毛振明 邱丽玲 +1 位作者 李海燕 陈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30,共6页
传统运动训练中的"运动队"形成了一种"队文化",而"队文化"中蕴含许多宝贵的集体教育因素;但当运动变成了学校的体育课程之后,"队"变成了"班","队文化"变成了"班文化&... 传统运动训练中的"运动队"形成了一种"队文化",而"队文化"中蕴含许多宝贵的集体教育因素;但当运动变成了学校的体育课程之后,"队"变成了"班","队文化"变成了"班文化"。于是体育集体的教育因素也随之变化,但是在以往教学"蜻蜓点水、低级重复"的现状下,体育教学过程越来越短,技能学习深度越来越浅,体育竞赛要素越来越少,同学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也越来越少,在"学不会"的同时,体育的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差。随着"走班制教学"逐渐被研究被实验后,在"走班制教学"中也出现"队文化"的端倪,这给体育学科的"立德树人"和亲社会态度与行为的有效培养带来机会。为此,就"班文化"和"队文化"的区别及其中教育功能的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在完成"确保学生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目标与任务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目标与任务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改革 传统的行政班体育教学 走班制体育教学 班文化 队文化 立德树人 社会适应能力 亲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策略 被引量:57
14
作者 胡启良 兰自力 王云玲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3,89,共5页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相互关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调查;从教育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多角度对两者...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相互关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调查;从教育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多角度对两者的互动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3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和实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体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 策略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 被引量:64
15
作者 曾永忠 董伦红 赵苏喆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1-334,共4页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一直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没有形成符合自身职业教育特点的内容体系。如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来选择高职体育课程的内容,...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一直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没有形成符合自身职业教育特点的内容体系。如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来选择高职体育课程的内容,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可分为认知内容、技能内容和活动内容3大类。在高职体育课程设置中,综合高职院校专业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身体运动技能(操作技能)、身体体能素质和身体形态素养的要求,将高职学生的职业实用身体训练分为车间操作、户外活动、办公管理和办公交往4大类,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锻炼。通过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能发展、体育态度、心理发展和职业身体训练6大模块的教学过程实现高职体育课程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体育课程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施评价 被引量:11
16
作者 甄志平 赵志刚 邢文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0-13,共4页
依据儿童发展理论、健康教育理论、体育教育理论,结合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出“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育模式”,并就该模式的涵义特点、理论基础、教育目标、实施办法、评价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教育 知识、信念、行为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高治 王兵 陈兴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2,F0003,共5页
通过分析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教育实习基地、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管理、实习成绩评价、教育实习外环境等现状,从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育计划、教育思想的改革来优化体育教育实习,从内部结构的改造来完善体育... 通过分析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教育实习基地、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管理、实习成绩评价、教育实习外环境等现状,从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育计划、教育思想的改革来优化体育教育实习,从内部结构的改造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从多学科之间的资源互补以及实习生专项技术的全面搭配来优化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模式 改革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协调好五大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学忠 杨旭东 +1 位作者 王俊 党玮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1,共4页
以现代课程论思维观和方法论为依据,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考察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结合现实国情,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处理好继承与超越、引进与本土、设计与实施、课程决策权力与主体、师资培训与培养... 以现代课程论思维观和方法论为依据,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考察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结合现实国情,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处理好继承与超越、引进与本土、设计与实施、课程决策权力与主体、师资培训与培养5个方面的关系进行论述,为体育课程行政决策者和同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 基础教育 课程决策权力 师资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晓莉 肖焕禹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8,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50年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与总结,从理论上探索了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建立的时代背景。对现行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几点思考,以及建立符合21世纪发展趋势的中...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50年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与总结,从理论上探索了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建立的时代背景。对现行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几点思考,以及建立符合21世纪发展趋势的中小学衔接的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课程目标体系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体系 体育与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下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袁金宝 张云龙 温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1-103,共3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显得日益紧迫,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凸现出更强的时代性意义。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为两者结合发展提供参照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认为:1)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显得日益紧迫,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凸现出更强的时代性意义。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为两者结合发展提供参照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认为:1)新《课标》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指明了方向;2)高校体育教育应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适应、协调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起到强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赋予"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以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标准 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体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