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e-p曲线为基础的塑性力学新方法的物理解释及应用实例 |
李铀
白世伟
李锶
Matthew Mauldon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2
|
基于dSPACE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 |
李玉东
葛敬涛
易庚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3
|
基于B-Learning的《现代体育教育技术》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
蒋立兵
陈冬梅
张静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4
|
体育专业学生安静心电图的P波特点 |
刘祥梅
吴宇强
房美玉
|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5
|
Al@GAP复合粒子对LLM-105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曾诚成
巩飞艳
刘世俊
|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6
|
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教学适应性 |
袁野
张蕴琨
陶新
赵奇
沈鹤军
浦民欣
|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02 |
39
|
|
7
|
部分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启示 |
张金桥
王健
王涛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7
|
|
8
|
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 |
沈建华
肖焕禹
龚文浩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22
|
|
9
|
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呼唤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 |
陈德敏
向勇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7
|
|
10
|
高等体育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赵諓华
傅砚农
|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01 |
22
|
|
11
|
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
张吾龙
张艳芬
郝志风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2006 |
40
|
|
12
|
面向“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 |
舒宗礼
王华倬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6
|
|
13
|
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社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假说——行政班体育课走向走班制体育课:“班文化”走向“队文化” |
毛振明
邱丽玲
李海燕
陈帅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4
|
|
14
|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策略 |
胡启良
兰自力
王云玲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0 |
57
|
|
15
|
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 |
曾永忠
董伦红
赵苏喆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2 |
64
|
|
16
|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施评价 |
甄志平
赵志刚
邢文华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2005 |
11
|
|
17
|
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优化研究 |
高治
王兵
陈兴胜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2
|
|
18
|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协调好五大关系 |
张学忠
杨旭东
王俊
党玮玺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9
|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回顾与展望 |
刘晓莉
肖焕禹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0
|
|
20
|
新课程标准下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
袁金宝
张云龙
温搏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
2008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