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S+Informer用于极移预报的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丹丹 乔书波 +2 位作者 程栋梁 徐海龙 闫亚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99-904,共6页
为提高极移中长期预报精度,在传统LS+AR预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提出LS+Informer(least-squares extrapolation and Informer)预报模型。以LS+AR预报模型和Bulletin A的预报结果为参考,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为提高极移中长期预报精度,在传统LS+AR预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提出LS+Informer(least-squares extrapolation and Informer)预报模型。以LS+AR预报模型和Bulletin A的预报结果为参考,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S+Informer方法后,极移的PMX分量和PMY分量的中长期预报精度得到显著提升,幅度分别可达61.94%和64.86%。同时,在中长期(365 d)阶段可以将MAE值控制在10 mas以内。研究结果显示,在极移的中长期预报中,LS+Informer模型的预报精度明显优于LS+AR模型,且优于Bulletin A的预报结果。该结果表明,LS+Informer模型可有效应用于中长期极移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模型 Informer模型 LS+AR模型 极移 平均绝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波质点偏振与Rayleigh波分析法对于地震计方位角的检测
2
作者 李晓姝 张蒙 +1 位作者 朱飞鸿 刘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以往对于宽频带地震计方位角的研究主要基于P波质点偏振原理,通过计算P波能量在横向分量上的最小值所对应的角度,来获取地震计北南方向与地理北极之间的夹角。此外,也可以利用Rayleigh波椭圆运动特性来估计存在方位偏差台站的地震计方... 以往对于宽频带地震计方位角的研究主要基于P波质点偏振原理,通过计算P波能量在横向分量上的最小值所对应的角度,来获取地震计北南方向与地理北极之间的夹角。此外,也可以利用Rayleigh波椭圆运动特性来估计存在方位偏差台站的地震计方位角。本文基于这2种不同方法对公开的中国地震台网20个台站进行地震计方位角偏差估计,结果表明,2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方位角偏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可以在后期地震计方位角检测时适当加入Rayleigh波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计方位角 P波质点偏振 RAYLEIGH波 质点运动和分量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运动参数快速估计的空间目标ISAR成像方法
3
作者 侯庆森 李光祚 +3 位作者 徐仲秋 刘宸钰 洪文 吴一戎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38,共15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空间目标成像和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大转角下空间目标成像结果的越分辨单元徙动(MTRC)现象加剧,严重影响ISAR成像的性能。为快速估计和补偿空间目标运动产生的回波相位误差,结合BFGS优化算法效率高与极坐标格式...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空间目标成像和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大转角下空间目标成像结果的越分辨单元徙动(MTRC)现象加剧,严重影响ISAR成像的性能。为快速估计和补偿空间目标运动产生的回波相位误差,结合BFGS优化算法效率高与极坐标格式变换算法(PFA)补偿精度高的优势,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运动参数快速估计的空间目标ISAR成像方法。所提方法建立了目标平动和转动参数联合估计的最小化图像熵优化模型;为降低优化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设计了目标参数粗估计和精估计的高效BFGS求解子步骤,实现了目标转动参数的快速估计与大转角情况下MTRC的补偿。点目标仿真和实测民航客机数据成像结果表明,相比PSO-PFA算法,所提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运动参数估计精度更高,运算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逆合成孔径雷达 越分辨单元徙动 极坐标格式变换算法 联合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有效角动量与IGS超快解数据的极移预报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娜 周雨欣 +3 位作者 许雪晴 楼益栋 戴小蕾 施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6-1367,共12页
极移高精度预报对卫星实时定轨、深空探测器导航等应用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有效角动量(Effective Angular Momentum,EAM)与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提供的超快解数据进行极移预报的方法.... 极移高精度预报对卫星实时定轨、深空探测器导航等应用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有效角动量(Effective Angular Momentum,EAM)与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提供的超快解数据进行极移预报的方法.该方法基于IGS超快解数据得到的极移第1天预报值,对引入EAM得到的极移预报结果进行校正,获得联合预报值.首先,基于LS(Least Squares)+AR(Auto-Regressive)模型实现了引入EAM的极移预报,相对国际地球自转与参考系统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IERS)提供的公报A数据,在超短期(第1~10天)预报跨度可以得到更高精度的极移预报结果,其中大气和海洋角动量发挥了主要作用.其次,鉴于IGS超快解数据精度高、更新快的特点,以IGS超快解为基础数据,基于LS+AR模型可以得到极移第1天预报值,其精度显著优于IERS公报A的极移第1天预报值.最后,利用第1天预报值对顾及有效角动量的预报结果进行校正获得了联合预报值,进一步提高了超短期极移预报精度(尤其是第1~5天).2020年7月24日—2022年1月30日间的联合预报结果表明:第1~20天的预报值总体优于IERS公报A的预报值.其中,第1~10天的预报精度显著提升,在预报第1天,X、Y方向预报值相对公报A预报值的精度提升分别可达39.5%~62.3%和24.5%~51.9%;在预报第10天,相对公报A预报值的精度提升分别可达28.0%~28.9%和21.9%~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移预报 有效角动量 IGS极移超快解 LS+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相关随机模型FBM对光伏发电短期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洪庆 宋万清 +3 位作者 江月松 黄二辉 程蔚 陈冬冬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针对光伏发电功率具有较强的波动性、间歇性输出,光伏功率预测精度较低,且难于给出具体预测时间长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长相关随机模型分数阶布朗运动(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FBM),用于光伏功率预测。首先,采用重标极差法计算长相关... 针对光伏发电功率具有较强的波动性、间歇性输出,光伏功率预测精度较低,且难于给出具体预测时间长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长相关随机模型分数阶布朗运动(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FBM),用于光伏功率预测。首先,采用重标极差法计算长相关(long-range dependence,LRD)参数-Hurst指数,Hurst指数用于判断光伏功率数据是否满足长相关性,并通过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Lyapunov)计算出模型最大可预测时间尺度;其次,采用随机微分法建立FBM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同时估计FBM预测模型参数值;最后,选取澳大利亚沙漠知识太阳能中心(Desert Knowledge Australia Solar Center,DKASC)、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以及北京国能日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功率数据集,从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气候特征、不同的规模大小电站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传统的Kalman、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为光伏并网的稳定和安全运行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对电网调度部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布朗运动 重标极差法 长相关 李雅普诺夫指数 随机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加速度抑制的偏振光/MIMU组合导航SHKF姿态解算
6
作者 金仁成 裴森 +2 位作者 周梓健 刘忱 张然 《光学精密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277-3287,共11页
针对无人机受大运动加速度影响时,组合导航中加速度计输出信息关于有效重力加速度的占比减少,偏振光传感器会产生抖动现象,对姿态角求解模型的准确建立进行研究。首先,引入偏振光传感器组合导航,介绍了偏振光导航的定向原理。然后,以双... 针对无人机受大运动加速度影响时,组合导航中加速度计输出信息关于有效重力加速度的占比减少,偏振光传感器会产生抖动现象,对姿态角求解模型的准确建立进行研究。首先,引入偏振光传感器组合导航,介绍了偏振光导航的定向原理。然后,以双矢量高斯牛顿法和Sage-Husa Kalman (SHKF)算法构建级联式航姿解算算法,在多传感器的基础上观测无人机的姿态信息。最后,在分析运动加速度影响下加速度计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提出信任因子解决运动加速度对姿态解算的影响,该算法可以抑制高速运动的无人机体产生的运动加速度产生的影响。为了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基于偏振光/微型惯性测量单元(Miniature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MIMU)组合导航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静态和动态环境中所提出算法相较于PI,EKF算法有30%左右的提升,运动加速度影响下抑制了由于非重力加速度的加入导致的姿态偏移。提高了无人机在运动加速度下的情况下的姿态解算精度,保证了无人机的正常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传感器 运动加速度抑制 航姿解算 无人机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插值的极移参数预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飞 王乐洋 +2 位作者 曾志庆 戴毓锋 曹庆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0-692,共3页
极移参数预报的基础数据通常采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服务组织发布的最终解产品,数据分辨率为1 d。利用径向基函数对极移观测值进行插值,获取6 h分辨率的极移产品,并基于LS+AR模型进行500组预报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进行插值的预报... 极移参数预报的基础数据通常采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服务组织发布的最终解产品,数据分辨率为1 d。利用径向基函数对极移观测值进行插值,获取6 h分辨率的极移产品,并基于LS+AR模型进行500组预报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进行插值的预报结果,该方法在1~7 d超短期预报中极移X和Y方向预报精度分别平均提升22.4%和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 极移 径向基函数 L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山体地形地震动偏振效应研究
8
作者 王伟 齐亚坤 +3 位作者 熊文 王浩宇 李金宇 张晓庆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5-708,共14页
基于汶川M_(S)8.0地震后在窦圌山坡顶和坡脚测点获得的9次余震记录,通过基线校正、滤波处理,得到各余震记录的傅里叶谱谱比及质点运动轨迹图,结果表明山体的自振频率具有多阶段性,其最大位移方位会出现在山体的横向或走向上,且山体存在... 基于汶川M_(S)8.0地震后在窦圌山坡顶和坡脚测点获得的9次余震记录,通过基线校正、滤波处理,得到各余震记录的傅里叶谱谱比及质点运动轨迹图,结果表明山体的自振频率具有多阶段性,其最大位移方位会出现在山体的横向或走向上,且山体存在偏振效应。将9次余震东西向和南北的水平向加速度时程以10°为单位进行分解得到324条新的时程曲线,基于分解合成后的时程记录,将坡顶与坡脚相同分解角度下的时程作比值,对其峰值加速度比和傅里叶谱谱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最大值所在的方位均与山体最大位移所在的方位相同。结合9次余震坡脚测点的傅里叶谱分析可知,各输入地震动频率成分丰富的频段有所不同,低频段容易激发山体的低阶振型,导致山体在横向上发生偏振;高频段容易激发山体的高阶振型,导致山体在走向上发生偏振;当二者同时存在时,山体会同时产生低阶和高阶偏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山体地形 偏振效应 谱比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推断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现今地壳应力场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64
9
作者 盛书中 万永革 +2 位作者 黄骥超 卜玉菲 李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6-452,共17页
利用2007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21日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8499个地震的49844个P波初动符号资料,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0.25°×0.25°的精细地壳应力场,所得应力场结果基本上覆盖了整个鄂尔多斯周... 利用2007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21日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8499个地震的49844个P波初动符号资料,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0.25°×0.25°的精细地壳应力场,所得应力场结果基本上覆盖了整个鄂尔多斯周缘地区.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周缘地壳应力场具有以下特征:(1)在环绕鄂尔多斯周缘的银川—吉兰泰断陷带、河套断陷带、岱海断陷带、山西断陷带和渭河断陷带内,综合震源机制解结果以正断层型为主,且综合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大体与控制断陷带边界的主要断裂走向相一致,与鄂尔多斯周缘断陷带现今的拉张状态相一致.(2)在鄂尔多斯西南缘,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主要为逆冲、逆冲走滑和走滑型,反映了鄂尔多斯块体在西南缘受到青藏高原北东向挤压作用.鄂尔多斯西南缘的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在远处为东向,源自于青藏高原向东北挤压作用,靠近鄂尔多斯块体表现为北东—南西向.(3)P轴方位在局部地区变化较大,但总体呈现规律性变化.P轴方位在鄂尔多斯块体西缘,从南向北,主压应力轴方位更加偏北;在其北缘,由西向东,主压应力轴方位更加偏东.在其南缘和东缘,主压应力轴方位变化不大,大体上平行于控制各断陷带主要断裂走向.P轴倾角在西南缘为近水平,在其周缘各盆地内P轴倾角近直立.(4)T轴方位总体表现为北西—南东向;在鄂尔多斯周缘各断陷带内,T轴走向大体与控制断陷带主要断裂走向以及断陷盆地走向相垂直.(5)鄂尔多斯块体在其西南角受到来自青藏高原的北东向挤压和其东北角深部物质上涌形成的北西—南东向拉张力联合作用,上述作用使得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除西南区为挤压区外,其余区域均为剪切拉张区,与先前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周缘地区处于引张应力场作用相符合,较好地解释了环鄂尔多斯周缘的断陷盆地构造,亦符合鄂尔多斯块体东西两侧的右旋剪切拉张带以及南北两侧的左旋剪切拉张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 综合震源机制解 P波初动 鄂尔多斯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以来古地磁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马醒华 邢历生 +2 位作者 杨振宇 徐树金 张景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8-79,共12页
在鄂尔多斯盆地的韩城、铜川等7条剖面144个采样点上,采集了下二叠统至下白垩统的样品约1500个.分别在中国、英国、法国的4个古地磁实验室中进行测试和实验研究.样品均经系统热退磁或交变退磁处理.数据经主向量分析、部分线性谱分析,以... 在鄂尔多斯盆地的韩城、铜川等7条剖面144个采样点上,采集了下二叠统至下白垩统的样品约1500个.分别在中国、英国、法国的4个古地磁实验室中进行测试和实验研究.样品均经系统热退磁或交变退磁处理.数据经主向量分析、部分线性谱分析,以分离剩磁成分和选取特征剩磁方向.全部特征剩磁方向通过了倒转检验,晚二叠世和早、中三叠世的结果还通过了广义褶皱检验.并做了大量磁化率、等湿剩磁、薄片岩矿鉴定和少量居里温度测定的实验研究. 所得数据以世(统)为单位计算了古地磁极位置和采样地区古纬度,绘制了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以来视极移曲线和地块古方位变化图,提出了华北地块运动模式,并通过与现有的华南地块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提出华北地块与华南地块的碰撞在东部始于晚三叠世之前,全部拼合完成于中侏罗世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吉生代 古地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多分辨快速后向投影成像算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杨寰 宋千 +2 位作者 王鹏宇 金添 周智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8-524,共7页
子孔径划分是提高BP算法效率的基本途径,如何对其孔径进行划分以及如何确定各子图像分辨率,将直接决定算法的效率.本文从频域带宽和距离误差两方面分析图像分辨率选取的限制条件,并得到了一个统一的关于孔径长度和分辨率的条件.然后基... 子孔径划分是提高BP算法效率的基本途径,如何对其孔径进行划分以及如何确定各子图像分辨率,将直接决定算法的效率.本文从频域带宽和距离误差两方面分析图像分辨率选取的限制条件,并得到了一个统一的关于孔径长度和分辨率的条件.然后基于这一条件阐述了超宽带信号条件下如何通过选取分辨率和对子孔径进行划分以达到最高的计算效率,并依此条件提出了多级多分辨快速后向投影成像算法(MSMRBP)以适应非均匀孔径的成像条件.最后给出了外场实验结果以证明本文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孔径 极坐标成像 非均匀孔径 快速后向投影算法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微动目标动态全极化回波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梁 李永祯 +1 位作者 陈志杰 王雪松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8-631,637,共5页
从空间微动目标的运动特性和全极化散射特性两方面出发,研究了进动目标动态全极化回波仿真技术。分析了自由段飞行过程中目标姿态角的变化规律,通过进动坐标系建立了微动参数到目标姿态角的映射关系,修正了直接将偏航、俯仰、横滚等三... 从空间微动目标的运动特性和全极化散射特性两方面出发,研究了进动目标动态全极化回波仿真技术。分析了自由段飞行过程中目标姿态角的变化规律,通过进动坐标系建立了微动参数到目标姿态角的映射关系,修正了直接将偏航、俯仰、横滚等三个欧拉角应用于进动目标姿态角计算的方法。建立了目标测量极化到雷达发射极化的变换关系,指出全极化雷达各个极化通道回波的仿真,均需要目标全极化测量数据的支撑。典型参数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逼真反映空间微动目标的全极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目标 全极化 动态雷达回波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极移参数高精度双差分LS+AR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略 唐歌实 +3 位作者 许雪晴 胡松杰 孙靖 刘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4-848,共5页
提出基于双差分最小二乘LS+AR模型的高精度极移参数预报方法。首先,对极移数据进行双差分处理,用以增强数据平稳性,获取差分极移数据,并采用LS方法对差分极移数据进行拟合,获取极移残差数据;其次,利用AR模型对极移残差数据进行预报;然后... 提出基于双差分最小二乘LS+AR模型的高精度极移参数预报方法。首先,对极移数据进行双差分处理,用以增强数据平稳性,获取差分极移数据,并采用LS方法对差分极移数据进行拟合,获取极移残差数据;其次,利用AR模型对极移残差数据进行预报;然后,综合LS外推预报值与AR模型预报值获取差分极移预报值;最后,对差分极移预报结果进行逆双差分处理,获取高精度的极移预报值。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极移参数预报中,结果表明,1d的极移X分量(PMX)预报精度优于0.25mas,极移Y分量(PMY)预报精度优于0.2mas。将该预报结果与国际EOP_PCC预报结果对比表明,极移短期预报精度与EOP_PCC预报结果相当,1d的预报精度略优于EOP_PCC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极移参数 预报 双差分处理 最小二乘 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最小二乘法与AR组合模型在极移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昊 王琪洁 +1 位作者 朱建军 张晓红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352,共10页
分析了极移预测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极移预测的主要方法。根据目前常用预测模型中周年项和钱德勒项的时变性质,在极移预测方法上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即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与AR组合模型对极移进行预测。为进一步优选模型中的加权函数,设... 分析了极移预测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极移预测的主要方法。根据目前常用预测模型中周年项和钱德勒项的时变性质,在极移预测方法上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即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与AR组合模型对极移进行预测。为进一步优选模型中的加权函数,设计了3种选权方案,并通过对比,给出了极移X、Y序列各自合适的选权方案。通过实验最终验证了这种新方法对极移预测的精度提高有一定作用,可作为极移预测的一种参考方法;但该方法作为极移预测的一种新的尝试,在选权方案优选时,其物理激发上的理论依据仍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移预测 加权最小二乘法 AR模型 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场重合程度对分时偏振测量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羿 洪津 +3 位作者 骆冬根 胡亚东 汪方斌 李志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610,共5页
视场不完全重合是偏振测量的共性问题。视场不重合导致对目标探测时获取的偏振信息与真实的偏振信息存在差异,即产生伪偏振。造成分时偏振测量视场不重合的主要因素由两方面构成:仪器自身和仪器所搭载平台(飞机或卫星)的运动状态。首先... 视场不完全重合是偏振测量的共性问题。视场不重合导致对目标探测时获取的偏振信息与真实的偏振信息存在差异,即产生伪偏振。造成分时偏振测量视场不重合的主要因素由两方面构成:仪器自身和仪器所搭载平台(飞机或卫星)的运动状态。首先介绍了偏振测量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视场重合程度影响偏振测量精度的原因;其次,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视场不重合的度量方法;再次,重点分析了星载背景下影响视场不重合的因素以及改进措施;最后以某星载偏振成像仪为例给出了分析结果并讨论。结果表明:采取补偿措施后由卫星平台造成的视场不重合程度远小于采取补偿前,仪器偏振测量精度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时偏振测量 视场重合 像移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高分辨聚束式SAR实时成像处理系统的FPGA实现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芳 唐禹 +2 位作者 张佳佳 邢孟道 王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8-1252,共5页
该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FPGA的机载高分辨聚束式SAR实时成像系统。该系统基于经典极坐标算法,在2维波束域完成运动误差估计及补偿,获得了良好聚焦的图像。文中详细阐述了将算法映射到FPGA实现的设计过程,给出了硬件系统平台的构成,并... 该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FPGA的机载高分辨聚束式SAR实时成像系统。该系统基于经典极坐标算法,在2维波束域完成运动误差估计及补偿,获得了良好聚焦的图像。文中详细阐述了将算法映射到FPGA实现的设计过程,给出了硬件系统平台的构成,并对系统资源、运算速度和成像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对实测机载聚束式SAR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的实验中,FPGA工作在100 MHz时,该系统11 s内可完成16384×32768点8位数据的成像处理。良好的实时成像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 极坐标算法 运动补偿 实时成像 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正LS+AR模型提高短期极移预报精度的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志文 王潜心 +2 位作者 丁跃群 张军杰 刘石双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75,共11页
最小二乘(Least Squares,LS)与自回归(Auto Regressive,AR)联合(LS+AR)模型在极移预报(polar motion,PM)中存在以下问题:最小二乘拟合的内部残差值较好而LS外推的残差值较大;LS拟合残差序列是非线性的,故根据预报历元前的残差序列建立... 最小二乘(Least Squares,LS)与自回归(Auto Regressive,AR)联合(LS+AR)模型在极移预报(polar motion,PM)中存在以下问题:最小二乘拟合的内部残差值较好而LS外推的残差值较大;LS拟合残差序列是非线性的,故根据预报历元前的残差序列建立的AR模型可能并不适用于待预报的残差序列,存在不匹配预报的情况.针对这两个问题,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首先对LS拟合数据两端点附加约束条件使其固定到LS拟合曲线上,因此在两端点附近的拟合值与观测值十分接近;然后选取与LS外推残差序列变化趋势接近的内推残差序列作为AR模型的建模对象,进行残差预报.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LS+AR模型在短期极移预报的精度.此外,通过与RLS(Robustified Least Squares)+AR、RLS+ARIMA(Auto 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和LS+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模型的预报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在极移预报中的可行性.实例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在短期预报中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报结果,尤其在1–10d超短期的极移预报上可以获得与国际最好预报精度相当的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地球自转 天体测量学 极移 地球 动力学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载聚束SAR平台的PFA算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岁阳 张军 沈振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2-598,共7页
高分辨率SAR图像有助于导引头选择目标的关键部位进行精确打击,以扩大毁伤效果。尽管雷达平台在末制导阶段运动非常复杂,但由于天线始终指向目标,可以认为几何场景是聚束模式。而弹载平台的运动与机载平台不同,方位向和距离向都会作非... 高分辨率SAR图像有助于导引头选择目标的关键部位进行精确打击,以扩大毁伤效果。尽管雷达平台在末制导阶段运动非常复杂,但由于天线始终指向目标,可以认为几何场景是聚束模式。而弹载平台的运动与机载平台不同,方位向和距离向都会作非匀速运动。非匀速运动不仅会引起越距离单元迁徙(MTRC),还会导致方位角非均匀变化,从而造成成像结果在距离向和方位向均出现散焦。本文通过对弹载聚束SAR几何场景和运动特点的分析,推导了变速条件下的PFA算法。首先研究了径向运动造成的越距离单元迁徙,并分析了运动补偿精度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然后采用SINC插值处理横向变速转动造成的方位角非均匀变化的问题。仿真实验获得良好聚焦的SAR图像,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载平台 聚束SAR 运动补偿 SINC插值 极坐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绝缘介质的分子链运动与电极极化特性 被引量:18
19
作者 康文斌 蒙绍兴 +3 位作者 李世军 闵道敏 李枕 李盛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98-3807,共10页
硅橡胶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学特性,其介电性能受到分子链运动和电极极化特性的影响。文中首先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硅橡胶材料的分子基团和元素进行分析,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测试出硅橡胶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3℃。其次,利... 硅橡胶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学特性,其介电性能受到分子链运动和电极极化特性的影响。文中首先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硅橡胶材料的分子基团和元素进行分析,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测试出硅橡胶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3℃。其次,利用宽带介电谱仪测试硅橡胶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介电性能。实验结果发现,硅橡胶在高频范围内存在由分子链段运动导致的介电松弛过程α和δ,在低频范围内存在离子迁移导致的直流电导过程,并且在高温条件(140-200℃)下,还存在明显的电极极化过程。硅橡胶分子介电松弛过程α、δ服从Cole-Davidson公式,通过拟合计算,发现松弛过程α、δ的松弛时间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服从Arrhenius公式,其活化能分别为0.10eV和0.14eV,并得到了两个松弛过程在不同温度下的介电松弛强度和介电松弛时间分布特性。利用Macdonald模型分析硅橡胶材料电极极化过程,计算得到可动离子浓度,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德拜长度、可动离子迁移率和扩散率等参数,发现可动离子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服从Arrhenius公式,并计算得到活化能为0.38eV。最后通过硅橡胶热刺激电流实验验证了硅橡胶材料中存在松弛过程α、δ和电极极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介电响应 分子链运动 电极极化 频域介电谱 热刺激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分解后向投影SAR成像的自聚焦算法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浩林 陈露露 +2 位作者 张磊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8-945,共8页
SAR图像的自聚焦处理依赖图像域与距离压缩相位历程域之间的傅里叶变换对(Fourier Transform Pairs,FTP)关系。与频域算法不同,时域算法下的这种FTP关系不仅复杂,且难以获取。为了兼顾图像快速重建和自聚焦处理,该文首先对快速分解后向... SAR图像的自聚焦处理依赖图像域与距离压缩相位历程域之间的傅里叶变换对(Fourier Transform Pairs,FTP)关系。与频域算法不同,时域算法下的这种FTP关系不仅复杂,且难以获取。为了兼顾图像快速重建和自聚焦处理,该文首先对快速分解后向投影(Fast Factorized Back-Projection,FFBP)算法进行必要的改进和适当的优化处理,提出了IFFBP(Improved FFBP,IFFBP)算法,为自聚焦算法的使用奠定了基础。其次,针对数据处理的实际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中等精度惯导粗补偿、嵌套相位梯度自聚焦(Phase Gradient Autofocus,PGA)精补偿的IFFBP算法处理流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快速分解后向投影 虚拟极坐标系 相位梯度自聚焦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