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tion estimation in wide band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based on the raw echo data using the method of 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 被引量:3
1
作者 JIANG Xiaokui, SUN Chao (Member, IEEE), FANG Jie (Institute of Acoustic Engineering,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China) 《声学技术》 CSCD 2003年第z1期56-59,共4页
Phase errors in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SAS) imaging must be reduced to less than one eighth of a wavelength so as to avoid image destruction. Most of the phase errors occur as a result of platform motion errors, fo... Phase errors in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SAS) imaging must be reduced to less than one eighth of a wavelength so as to avoid image destruction. Most of the phase errors occur as a result of platform motion errors, for example, sway yaw and surge t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rror sources. The phase error of a wide band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is modeled and solutions to sway yaw and surge motion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raw sonar echo data with a 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 (DPCA) method are proposed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s are detailed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the sway estimates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correlation lag and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turns at coincident phase centers. An estimate of yaw is also possible if such a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more than one overlapping phase center positions. Surge estimates can be obtained by identifying pairs of phase centers with a maximum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method works only if the platform velocity is low enough such that a number of phase centers from adjacent pings overl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ar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SAS) motion estimation RAW data D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 dimensional passive underwater target motion analysis using correlated data fusion
2
作者 HU Youfeng, JIAO Bingli (Department of Electr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S1期43-48,共6页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of passive underwater TMA (target motion analysis) using data fusion is presented.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based on an understanding that there is a powerful sonar system that cons...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of passive underwater TMA (target motion analysis) using data fusion is presented.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based on an understanding that there is a powerful sonar system that consists of many types of sonar but with one own-ship, and that different target parameter measurements can be obtained simultaneously. For the analysis 3 data measurements, passive bearing, elevation and multipath time-delay, are used, which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group with estimates of two preliminary target parameter obtained by dealing with each group measurement independently, and a group where correlated estimates are sent to a fusion center whe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wo data groups are considered so that the passive underwater TMA is realiz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urves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errors obtained by using the data fusion have fast convergence and the estimation accuracy is noticeably improved. The TMA algorithm presented is verified and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it is easy to be realized in one 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IVE localization TARGET motion analysis (TMA) data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强震动数据中心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解全才 马强 +3 位作者 钱亮 陶冬旺 王江 娄良琼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近年来,全球主要地震多发国家加大了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建设,布设的数字强震仪和烈度仪等数量显著增加,获取的强震动记录迅速增长。各国或地区建立了不同的强震动数据库、例如美国的NGA数据库、CEMSD数据库、欧洲的ESM数据库、法国IPGP数... 近年来,全球主要地震多发国家加大了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建设,布设的数字强震仪和烈度仪等数量显著增加,获取的强震动记录迅速增长。各国或地区建立了不同的强震动数据库、例如美国的NGA数据库、CEMSD数据库、欧洲的ESM数据库、法国IPGP数据库、意大利ITACA数据库、日本NIED数据库和新西兰GeoNet数据库等。基于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8WCEE)探索世界地震数据中心专题及相关文献,详细梳理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强震动数据中心的台网建设、数据处理、数据共享及数据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与国外强震动数据中心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强震动数据中心发展存在的差距,指出我国未来需要重视的工作和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地震数据中心 强震动数据 数据处理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信号运动伪迹去除综述
4
作者 肖晓琳 刘晓杰 +3 位作者 罗睿心 李辉 许敏鹏 明东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0-782,共13页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将中枢神经活动转化成人工输出的系统,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BCI实现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无创、时间分辨率高等优势,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脑...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将中枢神经活动转化成人工输出的系统,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BCI实现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无创、时间分辨率高等优势,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脑信息采集技术之一。然而,在头皮记录的EEG经过颅骨等介质的传导和衰减,信号幅值微弱且信噪比低,易受到心电、眼电、肌电等生理噪声和工频干扰等非生理噪声的干扰。尤其是随着脑电采集设备的小型化、便携化,EEG应用范围逐渐扩展至更为多元动态的环境。在非实验室环境的实际运动场景中,采集的EEG信号通常会混杂大量的运动伪迹。此运动伪迹干扰频率低、幅值大,谐波范围广,其频率范围易与脑电频带重合,因此消除或减少运动伪影较为困难。运动伪迹会严重影响EEG的信号质量,给脑电解码带来挑战,针对此问题,国内外众多研究学者已开展了对脑电信号中运动伪迹去除方法的深入研究,但当前缺乏对这些研究的系统性归纳与总结,因此该文围绕脑电信号运动伪迹去除技术,调研总结了去除运动伪迹的主要评价指标,梳理归纳了无参考和以姿态数据为参考的两类运动伪迹去除算法,系统对比了现有算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最后展望了运动伪迹去除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EEG技术在现实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伪迹 运动伪迹评价指标 运动伪迹去除算法 姿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乏强震动数据地区的地震动模型建立方法研究综述
5
作者 胡进军 夏逸凡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7,共13页
强震动数据是建立地震动模型的基础,对于缺乏足够强震动数据的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存在困难。该文综述了缺乏强震动数据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的几种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混合经验方法和参考经验方法。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基于随机方法和确... 强震动数据是建立地震动模型的基础,对于缺乏足够强震动数据的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存在困难。该文综述了缺乏强震动数据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的几种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混合经验方法和参考经验方法。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基于随机方法和确定性方法分别模拟高、低频地震动建立地震动模型;混合经验方法通过将数值模拟与实际观测数据结合,利用调整因子将参考地区的经验地震动模型应用于目标地区,可有效解决数据缺乏问题;参考经验方法基于研究区域的小震记录,调整经验地震动模型,以适应特定地区情况,具有简约性和有效性。这三类方法各有特点,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考虑震源特性、复杂的地质和场地条件,计算结果依赖于震源模型和地下速度结构的精度和准确度;混合经验方法结合了数值模拟方法的灵活性和实测数据的统计特征,能在数据不足时建立相对可靠的模型;参考经验方法则更为快速简单,但对小震数据具有依赖性。最后,该文建议可通过人工智能和多源数据融合等方法,以提升缺乏强震动数据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数据缺乏 地震动模型 数值模拟 混合经验法 参考经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6
作者 熊勇 周思文 +1 位作者 王显飞 吕志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多新息递推最小二乘交互式算法。再将辨识得到的船舶运动模型在采样周期内近似为定常线性模型,将船舶航迹跟踪问题转变成带约束和干扰的线性二次型优化控制问题。通过引入加权矩阵与罚函数,构建包含轨迹误差、外界干扰量和控制量约束不等式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并运用精细积分法获得矩阵黎卡提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得到有限时间状态调节器的迭代计算式。[结果]实现了在线辨识船舶运动模型参数和估计未知扰动,并设计出一种“启动后不用管”的航迹跟踪控制算法,降低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对实验设计的严格要求。[结论]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分析权重矩阵Q,R和S对航迹跟踪精度的影响,验证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操纵性 运动控制 数据驱动 扩张状态观测器 精细积分法 线性二次型状态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贝叶斯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7
作者 李小军 张誉潇 +1 位作者 荣棉水 倪萍禾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7-2252,共16页
基于散射场理论的水平竖向谱比HVSR(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正演算法建立了地表HVSR与场地土层特性的联系,通过与地震动地表观测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反演。然而,当前的HVSR大多采用传统确定性的反演方法... 基于散射场理论的水平竖向谱比HVSR(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正演算法建立了地表HVSR与场地土层特性的联系,通过与地震动地表观测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反演。然而,当前的HVSR大多采用传统确定性的反演方法,导致反演结果具有明显的不唯一性,且难以评估其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针对土层速度结构的贝叶斯反演方法,可以实现反演参数不确定性的评估。该方法将贝叶斯原理与地震动的水平竖向谱比(earthquake 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简称EHV)正演算法相结合,以强震动观测记录的S波成分作为数据源,实现了场地土层结构的反演。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贝叶斯反演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场地土层速度结构,并能够对反演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竖向谱比(HVSR) 强震动观测记录 贝叶斯反演方法 土层速度结构 井上井下谱比(SBSR) 正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舰艇智能航行技术进展与前沿 被引量:1
8
作者 楼建坤 徐蒙源 +2 位作者 岳林 冯伟强 王鸿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共12页
[目的]无人舰艇智能航行系统主要负责舰艇的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运动控制,是执行具体任务的基础。旨在梳理该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剖析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为无人舰艇智能航行关键技术的持续进步提供参考。[方法]基... [目的]无人舰艇智能航行系统主要负责舰艇的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运动控制,是执行具体任务的基础。旨在梳理该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剖析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为无人舰艇智能航行关键技术的持续进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近年来无人舰艇完成的百公里及千公里自主远航任务,深入综述智能航行关键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理论研究成果梳理等方式,归纳总结当前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进而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方向。[结果]当前,无人舰艇智能航行技术在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运动控制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环境感知方面,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感知准确性有待提升,且缺乏对波浪的实时感知能力;决策规划方面,难以有效应对动态任务场景下的多约束问题;运动控制方面,全航程多工况自适应控制能力不足。[结论]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重点发展以下关键技术:构建无人舰艇六自由度高精度运动模型,为航行决策和控制提供精准依据;利用多模态数据和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开发感知决策大模型,增强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研究面向高海况的安全航行技术,提升无人舰艇在恶劣海洋环境中的作业能力和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环境感知 传感器数据融合 决策规划 运动控制 运动规划 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Leap Motion传感器的机械手手势控制系统 被引量:3
9
作者 唐春晓 王志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66,共5页
为了实现对工业机械手的手势控制,并针对单个Leap Motion传感器在使用时因手指或者手掌遮挡而导致识别率降低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多Leap Motion传感器,用于人手数据采集的新型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数据融合技术对该多... 为了实现对工业机械手的手势控制,并针对单个Leap Motion传感器在使用时因手指或者手掌遮挡而导致识别率降低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多Leap Motion传感器,用于人手数据采集的新型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数据融合技术对该多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人手姿态完整的信息,再将该融合数据送入SVM多分类器进行手势姿态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地检测人手完整信息,避免了使用单个Leap Motion传感器因视觉干扰或者不可避免的遮挡导致手势姿态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手势识别率,可以准确、有效地实现对机械手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p motion 传感器 数据融合 机械手 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无人船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
10
作者 王维坤 刘加朋 +2 位作者 王保防 赵科淇 于金鹏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31,共9页
[目的]针对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无人船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无人船轨迹跟踪控制策略。[方法]首先,运用反步法设计无人船运动学子系统的虚拟控制信号,确保系统轨迹跟踪的准确性;其次,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设计无人船动力学子系统的... [目的]针对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无人船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无人船轨迹跟踪控制策略。[方法]首先,运用反步法设计无人船运动学子系统的虚拟控制信号,确保系统轨迹跟踪的准确性;其次,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设计无人船动力学子系统的控制器,减轻未知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降低控制器设计的复杂程度。[结果]采用递归原理,通过分析系统伪雅可比矩阵、动力学和运动学跟踪误差收敛,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结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对无人船期望轨迹进行有效跟踪,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轨迹跟踪 反步控制 数据驱动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人体动作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媛媛 张燕明 沈燕飞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26,共23页
基于视觉的人体动作质量评价利用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自动分析个体运动完成情况,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动作质量评价结果.这已成为运动科学和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在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材、健身锻炼、运动康复等领域具有深远... 基于视觉的人体动作质量评价利用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自动分析个体运动完成情况,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动作质量评价结果.这已成为运动科学和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在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材、健身锻炼、运动康复等领域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很强的实用价值.本文将从数据获取及标注、动作特征表示、动作质量评价3个方面对涉及到的技术进行回顾分析,对相关方法进行分类,并比较分析不同方法在AQA-7、JIGSAWS、EPIC-Skills 2018三个数据集上的性能.最后讨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质量 评价 计算机视觉 信息获取 特征表示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参数快速估算
12
作者 赵庆旭 荣棉水 +3 位作者 张斌 王继鑫 孔小山 李小军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9-983,共15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藏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了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快速准确地估算地震震级、仪器烈度及地震动参数对于地震应急与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快速估算地震震级与仪器烈度模型SeismNet和快速估... 2025年1月7日,西藏藏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了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快速准确地估算地震震级、仪器烈度及地震动参数对于地震应急与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快速估算地震震级与仪器烈度模型SeismNet和快速估算地震动参数模型CRAQuake对定日6.8级地震的震级、仪器烈度和地震动参数进行了并行估算和分析,并验证模型性能和积累震例经验。研究结果如下:1)在输入3s地震波时,SeismNet即可估算震级的平均值为6.17级,且随着地震波时长的增加,估算震级的平均值与编目震级逐渐接近;2)在仪器烈度估算方面,当SeismNet输入8~10s的地震波时,能够输出与烈度速报比较一致的结果,且输入6s及以上地震波时,无误报或漏报现象;3)CRAQuake估算的地震动参数与观测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能够在数秒内给出相对可靠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基于数据驱动的估算模型在本次地震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显著提升了地震应急响应的效率与准确性。文中的研究成果为后续应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也表明数据驱动方法能为大地震应急提供有价值的评价结果和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6.8级地震 数据驱动模型 震级 仪器烈度 地震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动数据的西藏定日6.8级地震震害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秀英 旦增 +3 位作者 赵国存 张国宏 马志霞 陈旭庚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9,共9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分析此次地震造成严重震害的原因,从地震动的角度,对震中附近100 km范围内地震预警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沿断层破裂方向地震动衰减较慢,能量高且集中在很短时间...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分析此次地震造成严重震害的原因,从地震动的角度,对震中附近100 km范围内地震预警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沿断层破裂方向地震动衰减较慢,能量高且集中在很短时间内,极易对地表建/构筑物造成破坏;垂直断层/背离断层破裂方向地震动衰减较快,能量较小且比较分散;②地震动的这种空间分布特征源自断层破裂方向性效应的影响,历史震例数据表明受方向性效应影响的地震动一般会造成比较严重的震害;③震中附近浅表松散地层对地震动具有放大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重震害。本文工作可为定日地震的震害认识以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地震 震害 地震动数据 地震预警 断层破裂 方向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域和频域特征的图片时序数据解析方法——以地震动数据为例
14
作者 程庆乐 任昊天 +2 位作者 田源 陆新征 李爱群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8,共9页
时序数据对于理解和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保密、获取途径的限制等原因,需要从时域、频域数据的图片中获取时序数据。传统方式下通过直接对图片中时序数据数字化得到的时序数据在时域和频域上均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该问... 时序数据对于理解和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保密、获取途径的限制等原因,需要从时域、频域数据的图片中获取时序数据。传统方式下通过直接对图片中时序数据数字化得到的时序数据在时域和频域上均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考虑时域和频域特征的图片时序数据解析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图片中通过数字化方法获取时域和频域数据,以识别得到的较为准确的频域数据曲线作为目标频域数据,采用连续小波变换修正从图片中直接识别得到的时序数据,从而提高图片时序数据的解析精度。以地震动这一典型时序数据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展示与说明,并与传统直接从图片识别的数字化地震动方法和基于反应谱匹配的频域方法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2022年台湾省台东县6.5级地震的破坏力评估中。主要结论有:提出的图片时序数据解析方法能够兼顾图片中时域和频域的信息,从而能够解析得到更为准确的时域数据,用于后续工程防灾分析时的误差也更小,为从时序数据图片中识别数据提供了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记录 图片时序数据解析 连续小波变换 反应谱 时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系留式潜标剖面运动仿真研究
15
作者 姜清元 官晟 +1 位作者 李淑江 王岩峰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9-471,共13页
非系留式潜标结合了海床基和Argo浮标的工作模式与作业能力,是一种新型的海洋环境监测平台。为了深入了解非系留式潜标的运动性能,评估其用于高精度海洋观测的可行性,本文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方... 非系留式潜标结合了海床基和Argo浮标的工作模式与作业能力,是一种新型的海洋环境监测平台。为了深入了解非系留式潜标的运动性能,评估其用于高精度海洋观测的可行性,本文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方法计算了潜标周围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情况,经评估潜标机身运动造成的误差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在确定潜标总体结构后,构建了该潜标水下运动的六自由度数学模型,进而对模型在南海观测区的潜深、潜速等主要作业能力进行仿真。通过近海试验,证明了浮沉运动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运动模型准确可信。本研究为非系留式潜标的定深运动等控制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系留式潜标 运动建模 水动力分析 数据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状态估计-轨迹预测”的GNSS-RTK可信定位
16
作者 赵晨昊 张志勇 +2 位作者 方鑫 杜雪飞 谭锐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4-276,共13页
可靠、高精度的位置信息是保证无人运输列车安全行驶的前提条件,然而实际钢铁生产运输场景中多径干扰和信号遮挡会造成GNSS-RTK定位数据中出现大量伪固定解,导致列车定位结果不可信,严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 可靠、高精度的位置信息是保证无人运输列车安全行驶的前提条件,然而实际钢铁生产运输场景中多径干扰和信号遮挡会造成GNSS-RTK定位数据中出现大量伪固定解,导致列车定位结果不可信,严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状态估计-轨迹预测”一体化的GNSS-RTK可信定位方法。首先,构建了GNSS-RTK双差定位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实现GNSS-RTK浮点解的解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合模糊度降相关与ratio校验的GNSS-RTK浮点解固定方法,实现了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进一步,针对多径干扰和信号遮挡场景下ratio校验固定阈值引入的伪固定解问题,不同于传统方法中依赖多源传感器感知信息进行交叉验证的思路,通过对比列车当前时刻位置状态估计结果与之前时刻预测轨迹之间的差异,挖掘列车运动轨迹时空特征,能够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条件下,实现对GNSS-RTK伪固定解的快速识别与校准,提高列车定位结果的可靠性。最后,所提方法在半遮挡场景、城市峡谷场景和钢铁运输现场开展了实际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其能够在实现GNSS-RTK高精度定位的同时,准确识别定位过程中输出的伪固定解数据,伪固定解识别率优于基于阈值检测和轨迹预测的异常定位检测方法,保障实际工业场景列车定位结果的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TK定位 状态估计 轨迹预测 可信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Leap Motion运动数据优化网络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欣天 谢文军 +1 位作者 李书杰 刘晓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9-447,共9页
为提高Leap Motion设备的采集精准度,解决自遮挡、采样频率不稳定等设备固有问题,首先,设计了使用Leap Motion和动作捕捉设备的手部多模态同步运动采集方案,采集了日常动作数据集;其次,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 为提高Leap Motion设备的采集精准度,解决自遮挡、采样频率不稳定等设备固有问题,首先,设计了使用Leap Motion和动作捕捉设备的手部多模态同步运动采集方案,采集了日常动作数据集;其次,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Leap Motion手部运动数据优化方法,使用日常动作数据集训练Leap Motion数据到动作捕捉数据的映射网络;最后,提出手指平面约束,确保网络输出数据保持稳定的手部骨骼结构.通过15名志愿者采集了6类动作共967550帧的同步运动数据集,进行了手指平面约束有效性、动作一致性实验,并与双向循环自编码器(bidirectional recurrent autoencoder,BRA)、双向编解码器(encoder-bidirectional-decoder,EBD)方法进行了精度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支持使用Leap Motion获取固定采样频率且近似动捕设备精度的手部运动数据,效果较BRA和EBD更加稳定平滑.将文中方法应用于康复游戏中,明显减少了交互动作识别的错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数据优化 Leap motion 卷积神经网络 多模态数据集 自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范围手势捕捉的Leap Motion数据结构体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若思 姚寿文 +1 位作者 王瑀 兰泽令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50,共8页
无标记人手和虚拟环境交互是实现沉浸式虚拟装配的关键,多Leap Motion数据融合是扩展捕捉范围的有效途径。然而,多Leap Motion系统的数据量冗杂,增加了基于局域网传输的网络负荷,使得手势反应迟滞,影响了沉浸感和装配效率。建立了Leap M... 无标记人手和虚拟环境交互是实现沉浸式虚拟装配的关键,多Leap Motion数据融合是扩展捕捉范围的有效途径。然而,多Leap Motion系统的数据量冗杂,增加了基于局域网传输的网络负荷,使得手势反应迟滞,影响了沉浸感和装配效率。建立了Leap Motion数据结构体优化模型,获得了各类数据的权重,提出了优化方案,优化后数据量降低了36%,针对5个Leap Motion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融合效果得到大幅提升,满足了多Leap Motion实时手工装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装配 多Leap motion 网络负荷 数据结构体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roducing semantic information into motion graph
19
作者 刘渭滨 刘幸奇 +1 位作者 邢薇薇 袁保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097-1104,共8页
To improve motion graph based motion synthesis,semantic control was introduced.Hybrid motion features including both numerical and user-defined semantic relational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to encode the characteristic ... To improve motion graph based motion synthesis,semantic control was introduced.Hybrid motion features including both numerical and user-defined semantic relational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to encode the characteristic aspects contained in the character's poses of the given motion sequences.Motion templates were then automatically derived from the training motions for capturing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entire given class of semantically related motions.The data streams of motion documents were automatically annotated with semantic motion class labels by matching their respective motion class templates.Finally,the semantic control was introduced into motion graph based human motion synthesis.Experiments of motion synthesi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which enables users higher level of semantically intuitive control and high quality in human motion synthesis from motion capture datab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on synthesis motion graph motion similarity semantic motion analysis motion annotation motion capture d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强震动台站背景噪声与数据质量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安全 韩晓明 +3 位作者 包文超 翟浩 赵铁锁 赵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501,共12页
计算了内蒙古地区193个强震动台站2022年连续观测数据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通过绘制不同时空、不同加速度计、不同频段的功率谱密度和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图及背景噪声速度均方根值分布图,评估了该区强震动台站的背景噪声变化特征,对出现... 计算了内蒙古地区193个强震动台站2022年连续观测数据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通过绘制不同时空、不同加速度计、不同频段的功率谱密度和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图及背景噪声速度均方根值分布图,评估了该区强震动台站的背景噪声变化特征,对出现的功率谱密度异常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针对强震动台站数据异常检测及处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加速度计、不同时空强震动台站的背景噪声功率谱密度昼夜差异主要体现在1 Hz以上频段,且不同区域的昼夜差异变化较大;QA-2g型、JS-A2型和TDA-33M型三种加速度计在2 s频点的背景噪声功率谱密度随区域和三分向变化较小;从强震动台站2 s频点背景噪声的监控能得到可靠的观测数据异常,数据异常主要由加速度计零点漂移大、加速度计故障、脉冲干扰、系统参数有误造成,建议优化站点观测环境,进一步规范仪器安装、调试及JOPENS系统的参数配置和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台站 功率谱密度(PSD)值 速度均方根 数据质量 加速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