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小儿退烧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酸的含量(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董钰明 陈晓峰 +1 位作者 陈瑶 陈兴国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8,共4页
建立用双波长等吸收度法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方法.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的等吸收点波长232.5nm,252.0nm为乙酰水杨酸的测定波长;同样,选择乙酰水杨酸的等吸收点波长243.5nm,283.5nm为对乙酰氨基酚... 建立用双波长等吸收度法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方法.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的等吸收点波长232.5nm,252.0nm为乙酰水杨酸的测定波长;同样,选择乙酰水杨酸的等吸收点波长243.5nm,283.5nm为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波长.乙酰水杨酸的回归方程为A=0.03218C+0.00277,r=0.9999;对乙酰氨基酚的回归方程为A=0.05396C+0.00561,r=0.9999.样品中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分别为99.10%和102.37%(n=3).乙酰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是99.52%,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是99.71%.本法快速、简便,定量准确,用于小儿退烧片中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同时测定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乙酰水杨酸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小儿退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硝基苯酚的适宜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32
2
作者 郭坤梅 邓友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7-48,共2页
对对硝基苯酚的浓度、溶液的pH、温度以及波长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实验,找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硝基苯酚的适宜条件。
关键词 对硝基苯酚 分光光度法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含硝酸盐水样中二甲基乙酰胺 被引量:4
3
作者 宋玉栋 常风民 周岳溪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1,共4页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目前水中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常用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硝酸盐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MAC具有很强的干扰。本研究中提出一种双波长法用于消除水中硝酸盐的干扰作用,所采用的波长对为194.0nm和219.0nm。精密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目前水中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常用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硝酸盐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MAC具有很强的干扰。本研究中提出一种双波长法用于消除水中硝酸盐的干扰作用,所采用的波长对为194.0nm和219.0nm。精密度实验及加标回收实验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4%以内,回收率为95%~102%,可有效消除硝酸盐的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硝酸盐 D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紫外双波长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酚类和苯胺类物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美蓉 袁存光 李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67-69,共3页
紫外双波长光度法可以消除苯酚和苯胺的相互干扰 ,实现水中酚类和苯胺类物质的同时测定 ,所采用的双波长对为 2 0 9.0~ 2 39.8nm和 2 30 .0~ 2 5 3.5nm ,水样的 pH值应控制在 6 .6± 0 .2。水中K+,Na+,Ca2 +,Mg2 +,Cl-和OH-的浓... 紫外双波长光度法可以消除苯酚和苯胺的相互干扰 ,实现水中酚类和苯胺类物质的同时测定 ,所采用的双波长对为 2 0 9.0~ 2 39.8nm和 2 30 .0~ 2 5 3.5nm ,水样的 pH值应控制在 6 .6± 0 .2。水中K+,Na+,Ca2 +,Mg2 +,Cl-和OH-的浓度低于 2 0 0mg/L时不干扰酚类与苯胺类物质的测定 ,油类物质的干扰可通过萃取法消除。紫外双波长光度法测定酚类物质的线性范围为 0~ 2 0mg/L ,检出极限为 0 .0 5mg/L ;测定苯胺类物质的线性范围为 0~ 12mg/L ,检出极限为 0 .0 0 7mg/L。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实验和合成水样分析结果表明 ,本方法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 4.93% ,且操作简便、测试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物质 苯胺类物质 水质监测 紫外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松枝梢中儿茶酸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暐 马永轩 +1 位作者 张晓光 于文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0-56,共7页
应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松枝消中儿茶酸含量,通过薄层分离获得适宜的背景液,运用作图法、精密确定法选择双波长组合,确定了最佳测量条件。该法仅使用少量样品且处理简单,测量准确、速度快,适合于大批试样的测定。
关键词 双波长 分光光度法 落叶松 儿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硝酸根·亚硝酸根含量及数据处理的MATLAB·SAS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傅金祥 连雷 +1 位作者 刘军 何爱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396-14398,14523,共4页
采用紫外双波长一阶导数光谱法对水中NO3-和NO2-进行同时测定,并且借助MATLAB和SA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用紫外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硝酸根时,测定波长为209 nm;用紫外一阶导数双波长等吸收法测定亚硝酸根时,波长为210.5和222 nm... 采用紫外双波长一阶导数光谱法对水中NO3-和NO2-进行同时测定,并且借助MATLAB和SA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用紫外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硝酸根时,测定波长为209 nm;用紫外一阶导数双波长等吸收法测定亚硝酸根时,波长为210.5和222 nm。借助SAS,得到硝酸根导数吸光度绝对值(y)与硝酸根含量(x)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其方程为:y=0.023 55+0.018 34 ln(x),模型的R2=0.965 3;同时,得到亚硝酸根导数差值吸光度(y)与亚硝酸根含量(x)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其方程为:y=0.019 03+0.003 31 ln(x),模型的R2=0.981 8。通过BP算法对2种离子含量预测的结果表明,硝酸根含量预测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范围为0.155%~2.040%,亚硝酸根含量预测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范围为0.952%~8.330%。结合MATLAB和SAS,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导数分光光度法 紫外双波长等吸收法 MATLAB BP神经网络 S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3^-和NO_2^-的同时测定及其数据处理的MATLAB和SAS实现
7
作者 傅金祥 连雷 +1 位作者 刘军 何爱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020-13021,13258,共3页
采用紫外双波长一阶导数光谱法对水中的NO3-和NO2-进行了同时测定,借助MATLAB和SAS软件对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用紫外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硝酸根时,测定波长为209 nm;用紫外一阶导数双波长等吸收法测定亚硝酸根时,波长分别为210.5... 采用紫外双波长一阶导数光谱法对水中的NO3-和NO2-进行了同时测定,借助MATLAB和SAS软件对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用紫外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硝酸根时,测定波长为209 nm;用紫外一阶导数双波长等吸收法测定亚硝酸根时,波长分别为210.5和222.0 nm。借助SAS,得到硝酸根导数吸光度绝对值y与硝酸根含量x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其模型的-RSquare=0.965 3;同时也得到亚硝酸根导数差值吸光度y与亚硝酸根含量x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其模型的-RSquare=0.981 8。通过BP算法对以上2种离子含量进行预测都得到精度很高的结果,表明通过结合MATLAB和SAS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导数分光光度法 紫外双波长等吸收法 RAIIAB BP神经网络 S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中恩诺沙星和盐酸多西环素的含量 被引量:8
8
作者 仲晓宁 张璇 巩相莲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9期26-28,共3页
建立了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中恩诺沙星和盐酸多西环素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两组分的含量。结果显示可同时测出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中恩诺沙星和盐酸多西环素的各自含量,且吸收度与各自的浓度成良好线性... 建立了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中恩诺沙星和盐酸多西环素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两组分的含量。结果显示可同时测出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中恩诺沙星和盐酸多西环素的各自含量,且吸收度与各自的浓度成良好线性关系。恩诺沙星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04%(n=5)。盐酸多西环素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14%(n=5)。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恩诺沙星 盐酸多西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波长和标准品对红三叶异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勇胜 蔺永和 +1 位作者 杨琴 刘权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908-1914,共7页
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是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的重要豆科牧草,其异黄酮成分不仅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也是该植物环境适应和生态竞争的重要物质基础。鹰嘴豆素A(Biochanin A,B)、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染料木素(Genistein,G)和大豆苷... 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是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的重要豆科牧草,其异黄酮成分不仅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也是该植物环境适应和生态竞争的重要物质基础。鹰嘴豆素A(Biochanin A,B)、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染料木素(Genistein,G)和大豆苷元(Daidzein,D)是红三叶异黄酮的主要成分,均分别被作为标准品应用在异黄酮含量检测中,但是不同标准品对测定结果是否会引起误差鲜见报道。本研究分别以这4种化合物为标准品,开展不同波长下红三叶异黄酮含量测定结果的比对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品和波长的选择对含量测定有显著影响(P<0.05)。根据含量的测定结果,4种标准品可分为两组:芒柄花素和大豆苷元为FD组,鹰嘴豆素A和染料木素为BG组。不同标准品组间所测定的异黄酮含量差异显著(P<0.05),组内差异较小且不显著。另外,不论植物中异黄酮的含量高低,标准品对测定结果的含量影响不明显。鹰嘴豆素A和染料木素的紫外吸收曲线在275 nm处与红三叶提取物斜率较为接近,建议优先考虑选用BG组标准品在275 nm下进行测定。此外,本研究发现,如果仅对该植物异黄酮含量进行半定量或定性比较,不同标准品和波长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三叶 异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波长 标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水中微量溴酸盐
10
作者 尤川婷 阮玲芳 +2 位作者 宋剑斌 袁占辉 张明昕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6期21-23,共3页
该研究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水中微量溴酸盐,测量原理基于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受溴酸根氧化后的显色反应,双波长的测量位置分别为266nm和288nm。结果表明,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溴酸根浓度在50μg/L以内时,检测结果与国标离子... 该研究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水中微量溴酸盐,测量原理基于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受溴酸根氧化后的显色反应,双波长的测量位置分别为266nm和288nm。结果表明,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溴酸根浓度在50μg/L以内时,检测结果与国标离子色谱法接近。此外,还发现水样消毒后残留臭氧对碘显色法结果干扰严重,水样需自然陈放1月以上才能避免残留臭氧的强烈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酸盐 双波长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