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选择素/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与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琳 郝选明 +1 位作者 邓树勋 肖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1,共5页
骨髓衍生的祖细胞归巢入胸腺是T细胞发育必需的过程,因为胸腺不包含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造血干细胞,它需要从血液中添补祖细胞,此过程依赖多级细胞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衔接.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和它的配体PSGL-1在淋巴样祖细胞归巢入胸... 骨髓衍生的祖细胞归巢入胸腺是T细胞发育必需的过程,因为胸腺不包含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造血干细胞,它需要从血液中添补祖细胞,此过程依赖多级细胞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衔接.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和它的配体PSGL-1在淋巴样祖细胞归巢入胸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选择素/配体PSGL-1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对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及胸腺-骨髓反馈环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p-选择糖蛋白配体-1 骨髓 祖细胞归巢 胸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龙脉 柯本 +1 位作者 李梦婕 房向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8-192,共5页
P 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 selectinglycoprotein ligand 1,PSGL 1)是一种主要表达于白细胞及血小板表面的黏附分子,在免疫识别、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 neydisease,CK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 P 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 selectinglycoprotein ligand 1,PSGL 1)是一种主要表达于白细胞及血小板表面的黏附分子,在免疫识别、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 neydisease,CK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其病因复杂,大多数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PSGL 1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涉及TGF β1/Smad和PI3K/AKT/GSK 3β等信号通路,以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C C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C Cmotif)ligand2,CCL2]等肾脏关键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糖蛋白配体1 慢性肾脏病 肾纤维化 狼疮性肾炎 肥胖相关性肾病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CD18及P选择素检测 被引量:7
3
作者 田敏 刘安丽 +2 位作者 魏玉静 刘长海 王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0-901,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CD18及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8例,采用ELISA...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CD18及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8例,采用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ICAM-1和sVCAM-1及CD18水平。以年龄相当而无重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sICAM-1、sVCAM-1、CD18及P选择素水平升高,且AMI组各指标水平高于UA组,UA组高于SA组(P均<0.05)。结论:ICAM-1、VCAM-1、CD18及P选择素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监测病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CD18 p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AM-1、sVCAM-1和P选择素检测对胰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朱伟 黄文 +3 位作者 武新颖 徐纪平 蔡全才 李兆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1(sVCAM-1)和P选择素检测对胰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6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70例,包括胰头癌45例,胰体、胰尾癌25例;TNM分期Ⅰ-Ⅱ...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1(sVCAM-1)和P选择素检测对胰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6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70例,包括胰头癌45例,胰体、胰尾癌25例;TNM分期Ⅰ-Ⅱ期34例,Ⅲ-Ⅳ期3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CAM-1、sVCAM-1和P选择素水平,并与30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和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病变患者(P<0.01);Ⅲ-Ⅳ期胰腺癌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和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I-Ⅱ期患者(P<0.05)。sICAM-1、sVCAM-1和P选择素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1.4%、85.7%、84.3%,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2.9%。行根治性手术组(39例)术后血清sI-CAM-1、sVCAM-1和P选择素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姑息性手术组(31例)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sI-CAM-1、sVCAM-1和P选择素水平是胰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敏感性指标,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p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抑制剂在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P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
5
作者 赵雪云 张力 刘胜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COX-2 inhibitor)NS398能否抑制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选择素(P-selectin,Ps)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方法... 目的探讨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COX-2 inhibitor)NS398能否抑制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选择素(P-selectin,Ps)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15只)、移植组(15对)、移植+NS398组(15对)。各组均于术后1、3、6 h取血测定血清淀粉酶含量,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胰腺组织中ICAM-1及Ps的表达情况和基因水平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各时间点胰腺组织损伤不明显,血淀粉酶不升高(P>0.05);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移植组胰腺组织损伤加重,血淀粉酶较同时点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但与移植组比较,移植+NS398组胰腺组织损伤及血淀粉酶升高均较轻(P<0.05)。假手术组各时点Ps和ICAM-1均不表达;移植组、移植+NS398组各时点Ps和ICAM-1均有表达,但移植+NS398组Ps和ICAM-1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移植组(P<0.05)。结论 NS398能抑制胰十二指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Ps及ICAM-1表达,对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环氧合酶-2抑制剂 p选择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血小板表面的P-选择素对肺癌血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倩 朱建兵 +4 位作者 吴承高 邹娟 李松 胡飘萍 乐爱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88-1993,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血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研究活化血小板表面P-selectin与其配体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对肺癌血行转移相关整合素β3(ITGB3)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血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研究活化血小板表面P-selectin与其配体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对肺癌血行转移相关整合素β3(ITGB3)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血小板表面P-selectin水平,并分析其与肺癌的关系和血行转移风险;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类型肺癌组织和细胞中PSGL-1的表达情况;通过体外共培养血小板和肺癌细胞,观察PSGL-1上调或抑制对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研究不同干预因素的血小板和肺癌细胞共培养后,肺癌细胞ITGB3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表面P-selectin的水平升高(P<0.05),且血小板P-selectin的水平与肺癌血行转移存在明显相关(r=0.256,P<0.05)。P-selectin的配体PSGL-1在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呈递减趋势。活化血小板促进肺癌细胞跨膜侵袭;抑制P-selectin与其配体PSGL-1结合,肺癌细胞的侵袭与迁移均受到抑制,同时ITGB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小板P-selectin水平和原发性肺癌患者血行转移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这与P-selectin和配体PSGL-1的结合有关,两者配对后ITGB3水平增加可能是肺癌突破细胞外基质实现血行转移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肺癌 血行转移 p-选择 p-选择糖蛋白配体1 整合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71受体SCARB2和PSGL-1在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姚莎 潘红波 +4 位作者 侯碧海 党裔武 李坤雄 陈罡 罗殿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0-783,共4页
目的探讨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清道夫受体B2(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member 2,SCARB2)和人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在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 目的探讨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清道夫受体B2(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member 2,SCARB2)和人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在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正常儿童及成人肺组织中的定位和分布。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uper Vision两步法检测15例重症HFMD患者、3例正常儿童及8例成人肺组织中SCARB2和PSGL-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SCARB2分布于重症HFMD患者、正常儿童及成人肺组织支气管上皮、细支气管上皮、肺泡上皮细胞及炎症细胞,其在三组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SGL-1分布于成人肺组织支气管、细支气管上皮,但在重症HFMD患者及正常儿童中不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0,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肺组织的炎症细胞PSGL-1均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66.7%、100%(P>0.05);PSGL-1在三组的肺泡上皮细胞中均不表达。结论 EV71受体SCARB2分布于重症HFMD患者肺组织支气管上皮、细支气管上皮、炎症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PSGL-1仅分布于重症HFMD患者肺组织炎症细胞,提示SCARB2可能在重症HFMD的感染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 清道夫受体B2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曲小龙 胡厚源 +2 位作者 李敏 黄德兴 梁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具有抗炎和抗凝双效功能的融合蛋白,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将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taphylococcal superantigen-like protein-5,SSL5)与蜱抗凝血肽(tick anticoagulant peptide,TAP)融合,从金黄色葡萄... 目的构建一种具有抗炎和抗凝双效功能的融合蛋白,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将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taphylococcal superantigen-like protein-5,SSL5)与蜱抗凝血肽(tick anticoagulant peptide,TAP)融合,从金黄色葡萄球NCTC8325菌株中克隆SSL5基因;经DNA重组技术,将编码pelB前导序列、SSL5和TAP的基因重组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HOG21中,再转染于大肠杆菌BL21中扩增表达,制备融合蛋白SSL5-TAP或TAP-SSL5,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蛋白是否和SSL5一样,具有与粒细胞表面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结合的特性;采用反应底物法在体外检测融合蛋白对活化的凝血因子X(factor Xa,FXa)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TAP-SSL5保留了SSL5与PSGL-1结合的特性,并且融合蛋白TAP-SSL5可显著抑制FXa的活性(P<0.01),抑制率达39.5%。结论融合蛋白TAP-SSL5是一种以PSGL-1为靶向的新型抗炎、抗凝双效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蜱抗凝血肽 融合蛋白 p-选择糖蛋白配体-1 凝血因子X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脑干脑炎EV71-VP1、PSGL-1和SCARB2的表达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明 孔小平 +7 位作者 刘宏 程灵犀 黄京璐 权力 午方宇 郝博 刘超 罗斌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97-101,104,共6页
目的观察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和人清道夫受体B2(scavenger receptor B2,SCARB2)在婴幼儿脑干脑炎的表达,探究PSGL-1、SCARB2与EV71间的联系及EV71感染... 目的观察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和人清道夫受体B2(scavenger receptor B2,SCARB2)在婴幼儿脑干脑炎的表达,探究PSGL-1、SCARB2与EV71间的联系及EV71感染人体后可能的侵染途径和机制。方法收集EV71-VP1染色阳性的10例婴幼儿的器官、组织进行PSGL-1、SCARB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与EV71-VP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比较。结果 EV71-VP1在脑内神经元、胶质细胞、血管周呈"袖套样"浸润的炎症细胞,胃底腺壁细胞呈强阳性;肺泡巨噬细胞,肠腺上皮细胞及黏膜层淋巴小结、腭扁桃体中淋巴细胞呈中度阳性;肠系膜淋巴结、脾的淋巴细胞中呈弱阳性。PSGL-1仅在胃底腺壁细胞,腭扁桃体隐窝鳞状上皮组织,肺泡巨噬细胞及各组织白细胞中表达。SCARB2除肠、脾组织外均有表达。结论 SCARB2与EV71组织分布具有相关性,在病毒的侵染及复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胃可能是EV71复制的一个重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脑炎 肠道病毒属 p-选择糖蛋白配体1 清道夫受体 B类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丽莎 房兆飞 +2 位作者 胡厚源 刘成海 孟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表面CD162(PSGL-1)的表达,及TAP-SSL5对小鼠抗人CD162单抗KPL-1与THP-1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以20...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表面CD162(PSGL-1)的表达,及TAP-SSL5对小鼠抗人CD162单抗KPL-1与THP-1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以20μmol/L ADP激活人血小板,采用流式细胞仪、瑞氏-姬姆萨染色检测血小板与THP-1细胞或人中性粒细胞的结合情况,并研究TAP-SSL5的干预作用。结果 TAP-SSL5浓度在30 mg/L或以下时对THP-1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TAP-SSL5(终浓度10 mg/L)能显著抑制KPL-1与THP-1细胞的结合;20μmol/L ADP激活的血小板与THP-1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结合率分别为(31.3±8.4)%和(35.6±5.9)%;细胞经10 mg/L TAP-SSL5预先处理后,其结合率分别降至(13.4±6.7)%和(10.4±6.4)%(P<0.01)。瑞氏-姬姆萨染色的结果表明,TAP-SSL5和SSL5均可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结合(P<0.05)。结论 TAP-SSL5可通过与PSGL-1的结合,而直接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粒细胞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蜱抗凝血肽 融合蛋白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p-选择糖蛋白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PSGL-1、CD44的表达以及香烟烟雾提取物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宏 王如娟 +1 位作者 朱慧芬 杨道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 1,PSGL-1)和CD4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以及香烟烟雾提取物对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SGL-1... 目的探讨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 1,PSGL-1)和CD4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以及香烟烟雾提取物对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SGL-1和CD44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6例COPD患者(COPD组),以及24例无吸烟史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流式细胞术检测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PSGL-1和CD44的表达。同时分离6例健康无吸烟史的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中的中性粒细胞,用不同浓度(0%、5%、10%、20%)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PSGL-1和CD44的表达。结果COPD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PSGL-1、CD44的表达较NC组明显增强(均P<0.05),CSE刺激的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PSGL-1、CD44表达明显增强(均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PSGL-1和CD44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香烟烟雾提取物可能通过促进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PSGL-1和CD44的表达,从而启动中性粒细胞的粘附级联反应,促进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香烟烟雾提取物 p-选择糖蛋白配体1 CD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TAP-SSL5对激活的血小板与人淋巴细胞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松 贝俊杰 +1 位作者 胡厚源 陈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蜱抗凝血肽(TAP)-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SL5)对激活的血小板与人淋巴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筛选人外周血总淋巴细胞;CCK-8法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研究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蜱抗凝血肽(TAP)-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SL5)对激活的血小板与人淋巴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筛选人外周血总淋巴细胞;CCK-8法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Jurkat细胞(人外周血白血病T细胞株)表面CD162(PSGL-1)的表达及TAP-SSL5对小鼠抗人CD162单抗(KPL-1)与Jurkat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以20μmol/L ADP激活人血小板,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与Jurkat细胞或人淋巴细胞的结合情况,并研究TAP-SSL5的干预作用。结果:30mg/L及以下浓度的TAP-SSL5对Jurkat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10 mg/L的TAP-SSL5能显著抑制KPL-1与Jurkat细胞的结合;20μmol/L ADP激活的血小板与Jurkat细胞或淋巴细胞的结合率分别为(11.86±4.49)%和(8.32±1.00)%;细胞经10 mg/L TAP-SSL5预先处理后,结合率分别降至(6.73±2.71)%和(5.5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P-SSL5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的PSGL-1结合,从而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人淋巴细胞的结合,这可能是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发挥其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抗凝血肽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融合蛋白 血小板 淋巴细胞 p-选择糖蛋白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TAP-SSL5抑制动静脉血栓形成
13
作者 曲小龙 冯世斌 +2 位作者 彭松 陈强 胡厚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54-1761,共8页
目的:探讨重组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蜱抗凝血肽(TAP)-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SL5)对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TAP-SSL5基因,进而制备融合蛋白TAPSSL5,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研究重组蛋白TAP-SSL... 目的:探讨重组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蜱抗凝血肽(TAP)-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SL5)对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TAP-SSL5基因,进而制备融合蛋白TAPSSL5,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研究重组蛋白TAP-SSL5与粒细胞表面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结合的特性;采用反应底物法在体外检测融合蛋白TAP-SSL5对活化的凝血因子Xa(factor Xa,FXa)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Fe Cl3诱导的SD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研究TAP-SSL5对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Fe Cl3诱导的C57BL/6J小鼠肠系膜动脉血栓模型,在双光子显微镜下连续检测TAP-SSL5对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TAP-SSL5可与粒细胞表面PSGL-1结合,并抑制粒细胞与P-selectin和血小板的结合。TAP-SSL5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FXa活性(P <0. 01)。体内实验中TAP-SSL5可明显抑制Fe Cl3诱导的SD大鼠下腔静脉及C57BL/6J小鼠肠系膜动脉血栓的形成。结论:融合蛋白TAP-SSL5具有抗炎和抗凝双重效果,可以明显抑制动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抗凝血肽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融合蛋白 p-选择糖蛋白配体-1 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抑制人脐血源性内皮祖细胞黏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华 曲小龙 +3 位作者 胡厚源 宋治远 程彦 张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549,共5页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taphylococcal superantigen-like prote in-5,SSL5)与人脐血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 itor cells,EPCs)表面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 in ligand-1,PSGL-1)的结合...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staphylococcal superantigen-like prote in-5,SSL5)与人脐血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 itor cells,EPCs)表面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 in ligand-1,PSGL-1)的结合情况,及其对内皮祖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从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 8325菌株的基因组中,扩增ssl5基因,并进行重组SSL5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脐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对贴壁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其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 iI-acLDL)和结合荆豆凝集素(FITC-UEA-1)的情况。以流式细胞仪分析SSL5与EPCs表面PSGL-1的结合情况;以calce in-AM负载EPCs后,定量分析SSL5对EPCs在P-选择素包被表面黏附的抑制作用。结果 D iI-acLDL/FITC-UEA-1双染阳性的细胞为EPCs。PSGL-1在EPCs表面有较丰富的表达,阳性细胞率为76.6%。SSL5与EPCs的结合随着SSL5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并且,SSL5可竞争性抑制抗PSGL-1单克隆抗体(KPL-1)与EPCs的结合。SSL5可显著抑制EPCs在P-选择素表面的黏附,终浓度为30 mg/L的SSL5对EPCs在P-选择素表面黏附的抑制率已接近10 mg/L的KPL-1的效应,两者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SL5可与EPCs表面的PSGL-1结合,而抑制EPCs在P-选择素表面的黏附,提示SSL5可能通过抑制EPCs与损伤内皮或激活的血小板之间的黏附,进而抑制EPCs对损伤内皮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p-选择糖蛋白配体-1 内皮祖细胞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嘌呤配体P2X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7的资生肾气丸镇痛机制研究
15
作者 李文昊 任鹏鹏 +5 位作者 韩洁茹 常佳怡 解颖 陈飞 李富震 姜德友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452-2456,共5页
目的:探索资生肾气丸对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的镇痛作用。方法:将42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灌胃,末次灌胃1 h后造模,建立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观察小鼠扭体次数,计算其扭体抑制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 目的:探索资生肾气丸对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的镇痛作用。方法:将42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灌胃,末次灌胃1 h后造模,建立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观察小鼠扭体次数,计算其扭体抑制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 2(PGE 2)、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采用实时PCR(RT-PCR)检测嘌呤配体P2X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mRNA、Nod样受体蛋白3(NLRP3)mRNA、NIMA相关激酶7(NEK7)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随着时间的增加,资生肾气丸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均可抑制小鼠扭体反应,降低扭体次数,增加小鼠扭体抑制率,降低小鼠血清中IL-1β、PGE_(2)、NGF的含量,降低P2X7RmRNA、NLRP3mRNA、NEK7mRNA的表达以抑制疼痛反应,以高剂量效果最优(P<0.05),与吲哚美辛、痛风舒片疗效相近。结论:资生肾气丸高剂量对小鼠血清疼痛因子的降低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嘌呤配体P2X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7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生肾气丸 镇痛机制 嘌呤配体p2X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7 Nod样受体蛋白3 NIMA相关激酶7 前列腺E 2 白细胞介- 痛风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止血活性的早期改变及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艾力曼.马合木提 Nicolas Meneveau +1 位作者 Francois Schiele Jean-Pierre Bassand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状动脉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凝血因子Ⅶ(FⅦa)及可溶性P选择素(CD62P)活性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前后的早期改变及其与PAI-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评估其对急性支架...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状动脉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凝血因子Ⅶ(FⅦa)及可溶性P选择素(CD62P)活性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前后的早期改变及其与PAI-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评估其对急性支架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按标准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证实冠状动脉狭窄均在70%以上。术中冠状动脉内血样采集顺序依次为:球囊扩张前冠状动脉入口处(Ostium)用引导导管,球囊扩张15min以后及支架植入后15min通过血栓吸引器穿过病灶在病变远端采血。结果PAI-1基因多态性在本组中分布为4G/5G型最多(12例,60%),4G/4G型其次(6例,30%),5G/5G型最少(2例,10%)。4G和5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0%和40%。具有PAI-14G/5G基因型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浆PAI-1、D-D以及FⅦ活性在球囊扩张后较球囊扩张前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1),然而这些指标在球囊扩张前与支架植入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球囊扩张较支架植入更易损伤血管内皮并导致冠状动脉内局部、早期止血活性的一过性增高,具有PAI-14G/5G基因型患者对这种反应较为敏感。PCI术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基因 多态性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1 凝血因子Ⅶ 可溶性p选择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和黏附分子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作用
17
作者 范振兴 华琦 +1 位作者 谭静 刘荣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93-496,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作用。方法用EL...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263例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6、sICAM-1、sVCAM-1和sP-selectin水平,统计分析炎症因子情况与住院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18例(6.84%)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平均年龄明显偏高(P<0.001)、女性比例高(P<0.048)、平均体质量指数低(P<0.034)、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病史多见(P<0.016和P<0.043)。死亡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死亡组血清sICAM-1、sVCAM-1和sP-selectin水平与存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水平对住院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678~0.897,P<0.001),血清IL-6水平预测死亡的界值为7.082ng/L;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75岁(P=0.049)和血清高IL-6水平(P=0.019)与住院死亡独立相关。结论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与年龄和血清IL-6水平升高相关,高龄和升高的血清IL-6水平对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均有独立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死亡率 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6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p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凤英 范金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4期309-311,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近年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它的主要病理基础为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血栓和炎症是粥样斑块破裂的关键环节。许多研究表明,血小板-白细胞聚集在粥样斑块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作为活化血小板的特...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近年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它的主要病理基础为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血栓和炎症是粥样斑块破裂的关键环节。许多研究表明,血小板-白细胞聚集在粥样斑块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作为活化血小板的特异标记物P选择素与其配体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PSGL-1)的相互作用能影响血小板-白细胞聚集过程。血小板-白细胞聚集可成为心血管疾病新的重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p选择糖蛋白配体1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血小板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士欣 仲爱芹 +1 位作者 许颖智 张军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2-1113,共2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血栓相关疾病,血小板活化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早期的血小板黏附和激活可引起血栓-炎症级联反应,甚至并不一定需要发生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小板更多...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血栓相关疾病,血小板活化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早期的血小板黏附和激活可引起血栓-炎症级联反应,甚至并不一定需要发生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小板更多的是扮演炎性介质的角色,而临床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减轻炎症分子的表达[1-2]。现就近年来血小板活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卒中 再灌注损伤 血小板膜糖蛋白 p选择 CD40配体 白细胞介1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40例
20
作者 赵才祥 崔虹 +3 位作者 李开为 严金莲 陈翠芳 严鸿翔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5期422-422,共1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吸入布地奈德的疗效及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血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P选择素(P-selectin)和E选择素(E-selectin)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40例设为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吸...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吸入布地奈德的疗效及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血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P选择素(P-selectin)和E选择素(E-selectin)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40例设为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吸入布地奈德前后患儿血液中sicam-1、P-selectin和E-selectin。对照组40例为正常体检儿童,同法检测其血液中的以上各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吸入布地奈德后血液中sicam-1、P-selectin和E-selectin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布地奈德可通过抑制哮喘患儿血液中多种黏附分子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sicam-1、P-selectin和E-selectin在哮喘患儿血液中的表达均上调,可作为儿童哮喘的诊断、病情判断和治疗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哮喘 儿童 细胞间黏附分子-1 p选择 E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