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蝇P转座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解生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7-440,共4页
果蝇P因子是DNA转座子 ,在近几十年里受到很大关注。可用于确认有关基因 ,克隆基因以及安置基因回到基因组。P因子的高易动性及其保持和对内部序列强烈的修饰作用也是P因子的本质特征。P因子的另一重要用途是用于产生转基因果蝇。目的... 果蝇P因子是DNA转座子 ,在近几十年里受到很大关注。可用于确认有关基因 ,克隆基因以及安置基因回到基因组。P因子的高易动性及其保持和对内部序列强烈的修饰作用也是P因子的本质特征。P因子的另一重要用途是用于产生转基因果蝇。目的基因置于质粒内P因子中可在转座酶的作用下插入前胚盘胚。携带目的基因的P因子可从质粒转座到任意染色体上。据报道 ,在典型实验中 ,插入可育果蝇的10 %~20 %可产生转化体后裔。但是以这种可动DNA片段作为载体尚存在转移基因的不稳定性及与内源跳跃基因的相互影响。本文介绍了果蝇P转座因子的一些研究进展。这些因子的遗传可动性也使它们适用于建造载体产生转基因生物。若如此 ,载体导入外源基因组的遗传稳定性问题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p转座因子 跳跃基因 可移动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黑腹果蝇P-M杂种劣育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蒙世杰 曾庆韬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应用两类标准诊断杂交,对我国西北地区9个地方黑腹果蝇群体的P因子活性和细胞型调控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些群体皆为缺乏P因子活性的M'品系;其细胞型调控能力呈现出中部地区高,东、西两边低的地理分布。对该地区自然群体和... 应用两类标准诊断杂交,对我国西北地区9个地方黑腹果蝇群体的P因子活性和细胞型调控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些群体皆为缺乏P因子活性的M'品系;其细胞型调控能力呈现出中部地区高,东、西两边低的地理分布。对该地区自然群体和实验室保存的品系不同年份的测定发现:P因子活性不变,细胞型调控能力表现出在自然群体中上升,而在实验室品系中下降的相反方向的变化。但未发现类型的转变。本文讨论了这种变化的可能机理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转座因子 黑腹果蝇 p-M杂种劣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