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兴安岭诺敏河火山群远震P波衰减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翰林
吴庆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板内火山活动是板内下方深部物质组成的重要视窗,而中国东北是研究板内火山的热点场所.中国东北火山活动主要沿大兴安岭及松辽盆地周缘分布,隐匿在大兴安岭内的各火山群落鲜有地球物理观测.本研究聚焦于大兴安岭北部的诺敏河火山群,利...
板内火山活动是板内下方深部物质组成的重要视窗,而中国东北是研究板内火山的热点场所.中国东北火山活动主要沿大兴安岭及松辽盆地周缘分布,隐匿在大兴安岭内的各火山群落鲜有地球物理观测.本研究聚焦于大兴安岭北部的诺敏河火山群,利用围绕诺敏河火山布设的43个流动台站记录到的17个远震事件数据,通过时间域波形匹配法计算了300条直达P波震相的Δt*,并进一步采用贝叶斯蒙特卡洛方法反演得到了研究区的二维Δt*模型,为约束诺敏河火山地区的深部结构提供了新的观测证据.结果显示研究区高衰减区域与火山活动在空间位置上有很好的一致性.诺敏河火山与研究区北端临近小古里河火山区域均观测到高Δt*值,可能由区域下方热地幔物质上涌导致.诺敏河火山东部、科洛河火山西部区域观测到低Δt*值,与高衰减区域最大Δt*差值达约0.3±0.05 s,可能由两部分原因导致:该区域下方残留未被侵蚀的岩石圈,以及局部区域或存在的部分熔融导致的残留地幔矿物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敏河火山
远震
p波衰减
时间域
波
形匹配
贝叶斯蒙特卡洛反演
热地幔物质上涌
部分熔融与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地区与频率有关的P波、S波衰减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王勤彩
刘杰
+1 位作者
郑斯华
陈章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8-597,共10页
分析了1999年7月—2003年12月发生在云南地区的由22个地震台站记录的5 668 次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从中选出保山、永胜、丽江、鹤庆、易门和禄劝6个地震台用扩展的 尾波归一化方法计算P波、S波衰减.这6个台分为3个研究区,保山研究区内Q-...
分析了1999年7月—2003年12月发生在云南地区的由22个地震台站记录的5 668 次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从中选出保山、永胜、丽江、鹤庆、易门和禄劝6个地震台用扩展的 尾波归一化方法计算P波、S波衰减.这6个台分为3个研究区,保山研究区内Q-1s= O.008 67f-0.86,Q-1p=O.011 55f-0.93;永胜、丽江、鹤庆研究区内Q-1s=O.018 24f-0.94,Q-1p =O.022 88f-0.92;禄劝、易门研究区内Q-1s=O.016 47f-0.91,Q-1p=O.028 26f-0.97.后两个 研究区衰减结果比较接近,而保山研究区的P波、S波衰减明显偏低.与全球其它地区采用 同样方法得到的P波、S波衰减结果对比表明:永胜、丽江、鹤庆研究区和禄劝、易门研究区 的P波、S波衰减与日本关东地区很接近,而远高于韩国东南部的衰减;保山研究区的P波、 S波衰减略高于韩国东南部.此外,还与前人得到的云南地区的尾波衰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 析,发现本文S波衰减值与他们的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的尾
波
归一化方法
p波衰减
S
波
衰减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同地震窗P波频散衰减的异常变化特征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霞
宋美琴
+2 位作者
李宏伟
梁向军
李丽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0-247,共8页
通过测量介质品质因子来开展大同窗附近测震台站记录P波衰减频散特征的研究,并分析大同窗近场区和外围区震例前后的变化。对山自皂台记录的2001年以来大同窗地震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区3次和外围区6次地震前,介质品质因子显示超出1...
通过测量介质品质因子来开展大同窗附近测震台站记录P波衰减频散特征的研究,并分析大同窗近场区和外围区震例前后的变化。对山自皂台记录的2001年以来大同窗地震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区3次和外围区6次地震前,介质品质因子显示超出1倍均方差的高值变化特征,震后逐渐恢复到背景起伏状态;与大同窗传统的频次指标相比,介质品质因子的映震效果更好;阳原台的结果表明,仅近场区1次和外围区2次地震前,介质品质因子显示超出1倍均方差的高值变化特征,且有虚报、漏报。所处地质构造位置不同、传播路径介质差异可能是引起上述两个台站附近介质品质因子的地震对应效果明显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品质因子
p
波
频散
衰减
山自皂台
阳原台
大同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赣南地区P波、S波随频率衰减关系研究
4
作者
汤兰荣
董非非
+1 位作者
曾新福
项月文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6,182,共6页
利用发生在赣南地区的183次ML≥1.0地震资料,采用尾波归一化方法对寻乌、安远和龙南3个台站的P波、S波品质因子QP和QS值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该地区地壳介质的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寻乌(流逝时间35 s)和龙南台(流逝时间40 s)QP值较可靠...
利用发生在赣南地区的183次ML≥1.0地震资料,采用尾波归一化方法对寻乌、安远和龙南3个台站的P波、S波品质因子QP和QS值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该地区地壳介质的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寻乌(流逝时间35 s)和龙南台(流逝时间40 s)QP值较可靠且值相近,拟合平均值为QP(f)=(20.76+1.67)*f(1.03±0.04),寻乌台和安远台(流逝时间均为21 s)拟合平均值为QS(f)=(18.86+1.46)*f(0.84±0.04)。Q值总体呈现低Q0和高η值的特点,这是构造运动活跃地区的特征体现,也和该地区中强地震比较活跃的特征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
波
归一化
p波衰减
S
波
衰减
Q值
赣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体流动引起的P波响应随方位的变化
5
作者
Colin MacBeth
朱成宏
《石油物探译丛》
1999年第6期53-67,共15页
在地震频段,人们偏爱的上地壳衰减主要机制是裂隙内流体流动。在裂隙介质中,由这样的流动所产生的P波振幅方位衰减,经预测,是确实客观存在的。这一随方位变化的结果是对来自裂隙储层底部的振幅响应的修饰,由于它穿过了衰减层。其效果具...
在地震频段,人们偏爱的上地壳衰减主要机制是裂隙内流体流动。在裂隙介质中,由这样的流动所产生的P波振幅方位衰减,经预测,是确实客观存在的。这一随方位变化的结果是对来自裂隙储层底部的振幅响应的修饰,由于它穿过了衰减层。其效果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加剧、减弱或反转单独由反射系数引起的变化。因此,虽然这种衰减总是在垂直于裂隙走向上为最大,但是,储层底部振幅响应变暗或变亮的方向将依赖于准确的衰减规律和裂隙特征。这些因素结合得到的地震波响应,与单独用反射系数解释相比可以更恰切地判别盐水和油充填环境。遗憾的是,重复区域确实存在,流体充填的区别也只有在特定的储层和裂隙条件下才明显。衰减的振幅大到足以在小偏移距处看到,这可能解释了野外资料中观测到的P波响应随方位角明显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流动
p波衰减
各向异性
地震勘探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诺敏河火山群远震P波衰减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翰林
吴庆举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4094,41474074)资助.
文摘
板内火山活动是板内下方深部物质组成的重要视窗,而中国东北是研究板内火山的热点场所.中国东北火山活动主要沿大兴安岭及松辽盆地周缘分布,隐匿在大兴安岭内的各火山群落鲜有地球物理观测.本研究聚焦于大兴安岭北部的诺敏河火山群,利用围绕诺敏河火山布设的43个流动台站记录到的17个远震事件数据,通过时间域波形匹配法计算了300条直达P波震相的Δt*,并进一步采用贝叶斯蒙特卡洛方法反演得到了研究区的二维Δt*模型,为约束诺敏河火山地区的深部结构提供了新的观测证据.结果显示研究区高衰减区域与火山活动在空间位置上有很好的一致性.诺敏河火山与研究区北端临近小古里河火山区域均观测到高Δt*值,可能由区域下方热地幔物质上涌导致.诺敏河火山东部、科洛河火山西部区域观测到低Δt*值,与高衰减区域最大Δt*差值达约0.3±0.05 s,可能由两部分原因导致:该区域下方残留未被侵蚀的岩石圈,以及局部区域或存在的部分熔融导致的残留地幔矿物脱水.
关键词
诺敏河火山
远震
p波衰减
时间域
波
形匹配
贝叶斯蒙特卡洛反演
热地幔物质上涌
部分熔融与脱水
Keywords
Nuomin River Volcanoes
Teleseismic
p
-wave attenuation
Time-domain waveform matching
Bayesian Monte Carlo inversion
Hot mantle u
p
welling
p
artial melting and consequent dehydration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地区与频率有关的P波、S波衰减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王勤彩
刘杰
郑斯华
陈章立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8-597,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2CCD01700)和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4BA601B01-04-03)资助.
文摘
分析了1999年7月—2003年12月发生在云南地区的由22个地震台站记录的5 668 次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从中选出保山、永胜、丽江、鹤庆、易门和禄劝6个地震台用扩展的 尾波归一化方法计算P波、S波衰减.这6个台分为3个研究区,保山研究区内Q-1s= O.008 67f-0.86,Q-1p=O.011 55f-0.93;永胜、丽江、鹤庆研究区内Q-1s=O.018 24f-0.94,Q-1p =O.022 88f-0.92;禄劝、易门研究区内Q-1s=O.016 47f-0.91,Q-1p=O.028 26f-0.97.后两个 研究区衰减结果比较接近,而保山研究区的P波、S波衰减明显偏低.与全球其它地区采用 同样方法得到的P波、S波衰减结果对比表明:永胜、丽江、鹤庆研究区和禄劝、易门研究区 的P波、S波衰减与日本关东地区很接近,而远高于韩国东南部的衰减;保山研究区的P波、 S波衰减略高于韩国东南部.此外,还与前人得到的云南地区的尾波衰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 析,发现本文S波衰减值与他们的结果相近.
关键词
扩展的尾
波
归一化方法
p波衰减
S
波
衰减
云南地区
Keywords
extended coda-normalization method
attenuation of
p
wave
attenuation of S wave
Yunnan region
分类号
P315.31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同地震窗P波频散衰减的异常变化特征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霞
宋美琴
李宏伟
梁向军
李丽
机构
山西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0-247,共8页
基金
2015年度震情跟踪定向重点工作任务(2015020108)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011029)
中国地震局星火计划(XH15007)
文摘
通过测量介质品质因子来开展大同窗附近测震台站记录P波衰减频散特征的研究,并分析大同窗近场区和外围区震例前后的变化。对山自皂台记录的2001年以来大同窗地震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区3次和外围区6次地震前,介质品质因子显示超出1倍均方差的高值变化特征,震后逐渐恢复到背景起伏状态;与大同窗传统的频次指标相比,介质品质因子的映震效果更好;阳原台的结果表明,仅近场区1次和外围区2次地震前,介质品质因子显示超出1倍均方差的高值变化特征,且有虚报、漏报。所处地质构造位置不同、传播路径介质差异可能是引起上述两个台站附近介质品质因子的地震对应效果明显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
介质品质因子
p
波
频散
衰减
山自皂台
阳原台
大同窗
Keywords
medium quality factor
p
wave dis
p
ersion
SZZ station
YAY station
Datong window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赣南地区P波、S波随频率衰减关系研究
4
作者
汤兰荣
董非非
曾新福
项月文
机构
江西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6,182,共6页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27)资助
文摘
利用发生在赣南地区的183次ML≥1.0地震资料,采用尾波归一化方法对寻乌、安远和龙南3个台站的P波、S波品质因子QP和QS值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该地区地壳介质的衰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寻乌(流逝时间35 s)和龙南台(流逝时间40 s)QP值较可靠且值相近,拟合平均值为QP(f)=(20.76+1.67)*f(1.03±0.04),寻乌台和安远台(流逝时间均为21 s)拟合平均值为QS(f)=(18.86+1.46)*f(0.84±0.04)。Q值总体呈现低Q0和高η值的特点,这是构造运动活跃地区的特征体现,也和该地区中强地震比较活跃的特征相符。
关键词
尾
波
归一化
p波衰减
S
波
衰减
Q值
赣南地区
Keywords
coda normalization
attenuation of
p
wave
attenuation of S wave
Q value
south of Jiangxi
p
rovince
分类号
P315.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体流动引起的P波响应随方位的变化
5
作者
Colin MacBeth
朱成宏
机构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石油物探研究所
出处
《石油物探译丛》
1999年第6期53-67,共15页
文摘
在地震频段,人们偏爱的上地壳衰减主要机制是裂隙内流体流动。在裂隙介质中,由这样的流动所产生的P波振幅方位衰减,经预测,是确实客观存在的。这一随方位变化的结果是对来自裂隙储层底部的振幅响应的修饰,由于它穿过了衰减层。其效果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加剧、减弱或反转单独由反射系数引起的变化。因此,虽然这种衰减总是在垂直于裂隙走向上为最大,但是,储层底部振幅响应变暗或变亮的方向将依赖于准确的衰减规律和裂隙特征。这些因素结合得到的地震波响应,与单独用反射系数解释相比可以更恰切地判别盐水和油充填环境。遗憾的是,重复区域确实存在,流体充填的区别也只有在特定的储层和裂隙条件下才明显。衰减的振幅大到足以在小偏移距处看到,这可能解释了野外资料中观测到的P波响应随方位角明显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流体流动
p波衰减
各向异性
地震勘探
油气勘探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兴安岭诺敏河火山群远震P波衰减研究
刘翰林
吴庆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地区与频率有关的P波、S波衰减研究
王勤彩
刘杰
郑斯华
陈章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同地震窗P波频散衰减的异常变化特征
王霞
宋美琴
李宏伟
梁向军
李丽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赣南地区P波、S波随频率衰减关系研究
汤兰荣
董非非
曾新福
项月文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流体流动引起的P波响应随方位的变化
Colin MacBeth
朱成宏
《石油物探译丛》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