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Grid的P2P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5
1
作者 夏素贞 杨德仁 曹静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75-77,共3页
文中分析了现有P2P系统存在问题,深入研究了P Grid系统构建和信息搜索两方面技 术,设计实现了基于P Grid技术的完全对等的信息共享系统SharePeer。系统通过局域网运行测试, 分析表明SharePeer能在比较不稳定的环境中运行,并且具有... 文中分析了现有P2P系统存在问题,深入研究了P Grid系统构建和信息搜索两方面技 术,设计实现了基于P Grid技术的完全对等的信息共享系统SharePeer。系统通过局域网运行测试, 分析表明SharePeer能在比较不稳定的环境中运行,并且具有较高的搜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repeer 节点 p—grid p2p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Grid的数字媒体信息共享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静 夏素贞 顾君忠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3,共4页
文中总结了网络环境中的数字媒体使用现状,分析了在传统的数字媒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对等计算(P2PComputing)的思想,作者提出了一个基于P Grid的数字信息共享模型,以基于XML的数字媒体生命周期为基础,利用P Grid... 文中总结了网络环境中的数字媒体使用现状,分析了在传统的数字媒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对等计算(P2PComputing)的思想,作者提出了一个基于P Grid的数字信息共享模型,以基于XML的数字媒体生命周期为基础,利用P Grid网络信息共享技术对Metadata进行有向发布和检索,实现数字媒体信息的有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XML 对等计算 p-grid METAD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Grid环境中基于流言传播的资源查找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瑞锋 刘方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58,108,共4页
对两层结构的P2P-Grid网格模型进行了改进,在超级节点层上增加了分类节点层,即选择超级节点中性能较高的节点存放分类信息。给出了基于流言传播机制的分布式资源查找算法,该算法利用流言传播机制具有传播流言的兴趣随着重复收到某个流... 对两层结构的P2P-Grid网格模型进行了改进,在超级节点层上增加了分类节点层,即选择超级节点中性能较高的节点存放分类信息。给出了基于流言传播机制的分布式资源查找算法,该算法利用流言传播机制具有传播流言的兴趣随着重复收到某个流言而减少的特点,避免某个节点处理查找信息的负载过大,实现负载平衡,并与传统的泛洪算法进行了比较。模拟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缩短资源请求的响应时间,并且减少网格通信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grid模型 超级节点 分类节点 泛洪机制 流言传播机制 广播开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rid覆盖网络的加速收敛构建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玮 赵跃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6-103,共8页
在原P-Grid构建算法的基础上,针对节点无初始数据负载量(Ignore-of-Load)及有初始数据负载量(Care-of-Load)两种情况提出改进的构建算法.对Ignore-of-Load算法,从加大路径延长的程度以及推荐成功率两方面提高其收敛速度;同时,提出了以... 在原P-Grid构建算法的基础上,针对节点无初始数据负载量(Ignore-of-Load)及有初始数据负载量(Care-of-Load)两种情况提出改进的构建算法.对Ignore-of-Load算法,从加大路径延长的程度以及推荐成功率两方面提高其收敛速度;同时,提出了以路径为主导、以数据为主导及具有符合度调整的3种Care-of-Load算法,并进行了比较.模拟实验结果表明:Ignore-of-Load算法能减少原算法交互次数的50%以上,大幅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具有符合度调整的Care-of-Load算法在收敛速度上表现良好,并且对数据索引的查找成功率在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网络 p-grid构建算法 收敛速度 交互次数 初始数据负载量 查找失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rid:一种高效的自组织P2P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洪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4767-4769,共3页
P2P(peertopeer)技术在分布计算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数据管理方面,P2P的应用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P2P信息系统P-Grid,它能够极大地减少其它P2P系统所需要的网络带宽。P-Grid系统的构造和维护严格依照本... P2P(peertopeer)技术在分布计算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数据管理方面,P2P的应用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P2P信息系统P-Grid,它能够极大地减少其它P2P系统所需要的网络带宽。P-Grid系统的构造和维护严格依照本地交互的随机算法,即使在不可靠的节点也能提供可靠的访问,并且能够较好地衡量存取和通信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p-grid 节点 搜索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可用性改善的P-Grid覆盖网络
6
作者 宋玮 赵跃龙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99-1506,共8页
原P-Grid覆盖网络通过大量冗余将低在线率的节点构建成高可用性的系统.考虑分布式环境下节点不一定具有低在线率而呈现周期性,提出一种基于P-Grid的具有可用性改善的节点周期性组织方式.分类节点为长期节点、周期节点和普通节点,将长期... 原P-Grid覆盖网络通过大量冗余将低在线率的节点构建成高可用性的系统.考虑分布式环境下节点不一定具有低在线率而呈现周期性,提出一种基于P-Grid的具有可用性改善的节点周期性组织方式.分类节点为长期节点、周期节点和普通节点,将长期节点按原P-Grid方式形成周期性组织下的主体二叉树,设计适当的信息表结构建立节点间的关系,并给出相应的查找、节点加入和数据对象创建的算法.数值分析和模拟实验表明在相同的节点规模及树高度下,周期性组织方式可以达到更高的可用性,同时数值分析也表明不影响维护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rid覆盖网络 实体索引可用性 周期性组织 维护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Predictive Direct Power Control Solution for Three-phase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被引量:2
7
作者 Ding Weizhong Pan Zaiping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67-74,共8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Predictive Direct Power Control(P-DPC) solution for three-phase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which combines direct power control strategy with the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and space vector pu...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Predictive Direct Power Control(P-DPC) solution for three-phase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which combines direct power control strategy with the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and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 obtaining both high transient performance and a constant switching frequency. This control solution can achieve decoupling control for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and an adjustable power factor. Meanwhile, the grid-connected current can approximately be sinusoidal.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s of the control strategy are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compared with another existing P-D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技术 电工安全 电工实验 电工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推荐策略的P2P资源搜索算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8
作者 曹静霞 杨静 顾君忠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740-1743,共4页
针对结构化P2P架构中DHT算法面临的路由性能问题和节点加入/退出时的结构维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推荐策略的搜索算法RPSA,对现有DHT算法加以改进,并在P-Grid算法的原型系统上验证了RPSA的有效性。
关键词 对等网 分布式哈希表 p-grid 推荐策略 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波初动资料求解汶川地震及其强余震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129
9
作者 胡幸平 俞春泉 +3 位作者 陶开 崔效锋 宁杰远 王艳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11-1718,共8页
通过查阅国家地震台网、各省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以及IRIS数据中心给出的一些国际台站的数字波形记录,读取P波初动方向,利用格点尝试法计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MS)特大地震以及其后发生的部分强余震(44次)的震源机制解.... 通过查阅国家地震台网、各省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以及IRIS数据中心给出的一些国际台站的数字波形记录,读取P波初动方向,利用格点尝试法计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MS)特大地震以及其后发生的部分强余震(44次)的震源机制解.这组震源机制解是对哈佛大学已公布的9个地震的最佳双力偶解的很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震源机制解 p波初动 格点尝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随机行走的电源线/地线(P/G)网络快速求解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骆祖莹 王国璞 +3 位作者 蔡懿慈 洪先龙 Sheldon X.-D.Tan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535-1541,共7页
介绍一种基于随机行走方法与松弛迭代 (SOR)算法相结合的快速电源网络求解方法 ,它先将P/G网分为若干块 ,然后用简化的随机行走方法求取电路块边界结点的电压 ,最后采用松弛迭代算法求出电路块内部结点的电压 同时还给出了一种电路块从... 介绍一种基于随机行走方法与松弛迭代 (SOR)算法相结合的快速电源网络求解方法 ,它先将P/G网分为若干块 ,然后用简化的随机行走方法求取电路块边界结点的电压 ,最后采用松弛迭代算法求出电路块内部结点的电压 同时还给出了一种电路块从对角顶点向中央求解的策略 ,并将此方法推广到采用RLC瞬态网络的求解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 ,受限于P/G网供电PAD的数目较少这一现实 ,随机行走方法的效率比较低 ,在此情形下 ,该方法比随机行走方法快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行走 电源线/地线网格 松弛迭代算法(SOR) 分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格点尝试法求解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及解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60
11
作者 俞春泉 陶开 +2 位作者 崔效锋 胡幸平 宁杰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02-1411,共10页
P波初动符号物理图像明确,是稳定的地震波信息.在资料充分时,可以较好地确定震源机制解.网格搜索法是目前流行的利用P波初动符号求解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方法.不过,在实际观测资料不充分时,虽然较迭代算法优越,但网格搜索法依然有较大的不... P波初动符号物理图像明确,是稳定的地震波信息.在资料充分时,可以较好地确定震源机制解.网格搜索法是目前流行的利用P波初动符号求解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方法.不过,在实际观测资料不充分时,虽然较迭代算法优越,但网格搜索法依然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极大地制约了这一类方法的应用.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在许忠淮提出的格点尝试法的基础上对网格搜索法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改进.首先,采用新的加权方法计算加权矛盾比:权重因子包括反映初动符号质量的权重以体现资料质量的影响;不包括反映观测点与节面距离的权重以避免因节面附近资料权重的双重减小带来的系统偏差;通过减小震源球上密集资料点的权重以部分地抵消震源球上P波初动符号资料分布不均匀对可能解的影响.在通过加权矛盾比筛选可能的震源机制解时,把震源球分为面积相对均匀的网格进行解的搜索,避免了因网格划分不均匀所导致的平均解的计算偏差.针对资料不足情况下震源机制解会受控于个别观测点P波初动符号的情况,我们借鉴杰克刀(jackknife)技术,在可选解中增加了那些一个观测点被去除后的可选解,既对解的质量有了更好的把握,又增加了找到真解的可能性.进一步地,针对可选解存在多个解簇的情况,本文提出了通过聚类提供多组可选解的做法.最后,针对目前缺乏对解的合理评价体系的现状,提出了主要基于解的离散度并参考加权最小矛盾比对震源机制解质量进行评价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p波初动 网格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P2P的PKI体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之棠 陈福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9期1-3,32,共4页
利用公钥基础设施PKI来解决网络通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日渐普及,但目前的PKI大多为集中式,存在扩展性较差、单点失效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非集中式PKI体系,并在一个具体的P2P查询技术P-Grid的基础上给出了新体... 利用公钥基础设施PKI来解决网络通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日渐普及,但目前的PKI大多为集中式,存在扩展性较差、单点失效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非集中式PKI体系,并在一个具体的P2P查询技术P-Grid的基础上给出了新体系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I 信息安全 p2p p-gr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波初动波形求解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项 陈棋福 +1 位作者 赵里 孙安辉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282,共10页
本文以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6年文安地震为例,拓展了基于P波初动波形和区域格林函数库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格点搜索方法。通过利用P波初动及随后几个波动周期的波形信息,获取文安5.1级震源机制解。应用示例表明,采用格点搜索方法... 本文以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6年文安地震为例,拓展了基于P波初动波形和区域格林函数库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格点搜索方法。通过利用P波初动及随后几个波动周期的波形信息,获取文安5.1级震源机制解。应用示例表明,采用格点搜索方法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证实了利用P波初至后几个周期的波形信息自动搜索获取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格林函数 格点搜索 p波初动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有效点理论的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最小储能功率配置方法 被引量:29
14
作者 黎静华 文劲宇 +1 位作者 程时杰 韦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5-52,共8页
研究大规模风电接入系统所需的最小旋转备用和储能功率(容量)对指导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与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文考虑风功率及负荷的双随机特性,建立含机会约束的最小储能功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随机规划的p-有效点(p-efficient... 研究大规模风电接入系统所需的最小旋转备用和储能功率(容量)对指导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与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文考虑风功率及负荷的双随机特性,建立含机会约束的最小储能功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随机规划的p-有效点(p-efficient)理论,推导了将机会约束转换到确定性约束的数学过程,获得一种将不确定规划转化为确定性规划的解析方法,得到系统的旋转备用系数,解算出系统所需储能最小调节功率。将所提模型及方法应用于风火储联合系统的运行模拟,设置极限的场景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配置的储能功率可以应对净负荷的预测偏差,为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优化运行、最大限度地接纳风电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并网 p-有效点理论 储能功率配置 旋转备用 机会约束 随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I介质一阶qP波方程交错网格伪谱法正演模拟 被引量:19
15
作者 黄建平 黄金强 +1 位作者 李振春 高国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7-496,415,共10页
受TTI声介质强各向异性和对称轴极化倾角急剧变化的影响,传统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拟易出现不稳定现象。本文基于TTI介质二阶耦合准纵(qP)波方程,推导了TTI介质一阶速度—应力方程,构建了交错网格中基于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的高阶... 受TTI声介质强各向异性和对称轴极化倾角急剧变化的影响,传统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拟易出现不稳定现象。本文基于TTI介质二阶耦合准纵(qP)波方程,推导了TTI介质一阶速度—应力方程,构建了交错网格中基于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的高阶有限差分格式;通过引入基于PML原理的一阶qP波方程伪谱法递推格式,实现了TTI介质qP波波场的稳定延拓。对二维TTI介质Wedge和BP模型的正演模拟试算结果表明:基于伪谱法递推格式实现的TTI介质正演模拟法,能较准确且稳定地模拟强各向异性及倾角变化剧烈区域的地震波场,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较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I介质 准纵波 交错网格 完全匹配层 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Poisson方程生成曲线网格时源项P、Q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文礼 张宗孝 +1 位作者 刘玉玲 刘明琴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7-90,共4页
采用 Poisson方程进行曲线网格生成时 ,如何确定合适的调节因子 P、Q函数是网格生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构造 P、Q函数的方法 ,该方法直接利用边界网格节点的分布信息来控制区域内部网格节点的分布 ,生成的正... 采用 Poisson方程进行曲线网格生成时 ,如何确定合适的调节因子 P、Q函数是网格生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构造 P、Q函数的方法 ,该方法直接利用边界网格节点的分布信息来控制区域内部网格节点的分布 ,生成的正交曲线网格令人满意。该方法可应用于河道、湖泊等一类复杂边界的二维流速场的数值模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SSON方程 正交曲线网格 调节因子p、Q函数 二维流速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TTI介质稳定的纯qP波波场模拟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书华 王宇超 +1 位作者 刘文卿 周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0-287,共8页
作为各向异性逆时偏移技术的基础,复杂各向异性介质情况下精确而稳定的波场模拟至关重要。本文给出一种针对复杂倾斜横向各向同性(tilted transversely isotropic,TTI)介质的稳定的纯qP波波场模拟方法。该方法基于Xu提出的伪微分算子分... 作为各向异性逆时偏移技术的基础,复杂各向异性介质情况下精确而稳定的波场模拟至关重要。本文给出一种针对复杂倾斜横向各向同性(tilted transversely isotropic,TTI)介质的稳定的纯qP波波场模拟方法。该方法基于Xu提出的伪微分算子分解思路,通过分析新算子的频散特性,引入旋转坐标系下的自共轭算子以保证稳定性,导出新的TTI介质一阶纯qP波控制方程;在Lebedev交错网格框架下推导了新方程的高阶有限差分形式,给出2次计算波场梯度的数值算法实施策略,以进一步保证波场模拟精度。均匀各向异性介质及复杂TTI介质模型的数值试算结果表明:新控制方程不受伪横波影响;相对于有限横波qP波波场模拟等算法,新算法可得到更稳定的各向异性纯qP波波场,即能更适应各向异性对称轴参数的空间变化,可应用于高精度纯qP波逆时偏移,改善对各向异性介质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伪微分算子分解 纯qp Lebedev交错网格 波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MPPT改进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党克 杨维湘 +1 位作者 严干贵 马聪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4期91-95,共5页
研究了适合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新型变步长和改进型扰动观察法,以及将目标点扩展为一个区域的概念。改进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可有效应对光伏阵列的非线性和时变性,提高系统的有效产能,针对经典扰动观察法存在的振荡、误判问题,考虑到光伏... 研究了适合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新型变步长和改进型扰动观察法,以及将目标点扩展为一个区域的概念。改进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可有效应对光伏阵列的非线性和时变性,提高系统的有效产能,针对经典扰动观察法存在的振荡、误判问题,考虑到光伏阵列输出曲线最大功率点两侧斜率变化不一致和P-V曲线在工作区间内单峰性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速度,在PSCAD环境下建立的三相并网系统中也得到了良好的仿真曲线,提高了光伏并网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对并网电能质量方面的问题产生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三相并网 最大功率点跟踪 扰动观察法 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σ九层C型跳点网格区域气候模式及其模拟性能检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鹏 钱永甫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1-238,共8页
通过构建C网格的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的差分方案,将C型跳点网格引入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通过对东亚地区1月和7月气候平均场及2003年夏季降水进行数值模拟,检验了C型跳点网格对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模拟性能的影响。数值试验结果表... 通过构建C网格的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的差分方案,将C型跳点网格引入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通过对东亚地区1月和7月气候平均场及2003年夏季降水进行数值模拟,检验了C型跳点网格对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模拟性能的影响。数值试验结果表明,C型跳点网格的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区域气候的模拟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其中包括对流层低层风场和气温场的模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对风场的改进尤为明显。由于风场得到了改进,进而对降水的模拟能力也有所提高,为区域气候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C型跳点网格 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波初动法测定2014年11月22日康定6.3级地震的震源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乃荣 孔韩东 郭祥云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92,共10页
利用140个台站的P波初动资料,其中包括Pg波11个台站、Pn波75个台站、远震P波54个台站,采用格点尝试法获得了康定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是走滑型,与鲜水河断裂带的破裂特征一致。将本文使用的P波初动资料分别投... 利用140个台站的P波初动资料,其中包括Pg波11个台站、Pn波75个台站、远震P波54个台站,采用格点尝试法获得了康定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是走滑型,与鲜水河断裂带的破裂特征一致。将本文使用的P波初动资料分别投影到其它机构给出的震源球模型,并计算相应的矛盾比,可以看出本文的结果最符合观测资料。康定地震余震分布、烈度分布情况以及构造应力场的结果,与本文所得康定地震震源机制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初动 格点尝试法 震源机制 康定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